首页

六妙门

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次

六妙门指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门者,在《六妙法门》有详细记载,师兄可以慢慢了解。

要知道初禅的境界是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的,也是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的。但是对于天台宗来讲,智者大师是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可以说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很详细,也很实用,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六妙门》入禅定的捷径是什么

第一门是数。所谓“明能数之心,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再散乱,这个方法和前面讲过的数息观其实是一样的。在修学数息过程中,开始我们会不习惯把心关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东想西想地散乱起来了,甚至把数给忘记了,这时用心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和压制会使心更加烦乱,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讲悄悄话,安慰它说“你不要烦,慢慢来嘛,心可以停下来了”。你这样很安静地给自己讲两遍后,心就会产生力量了,它就会很安稳地慢慢停下妄动和散乱了。

第二门是随。随比数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们先通过数息初步定下来了以后,慢慢让自己习惯于这种安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数这个比较粗的系心法放下,只是随着这个息,进一步深入禅定。也就是我们进入觉受的状态时,只是看住呼吸的进来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自己是坐着、靠着、还是站着……然后进一步,知道呼吸是长是短,是舒服还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这就是随。

第三门是止。当我们能做到随的时候,身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知道心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知道我们呼吸的状况,身体的状况,一切很清楚,却没有动摇。当我们的心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后,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会再有烦躁、杂乱的表现,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能对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达到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身心会体会到非常轻松、舒适的觉受。

《六妙门》入禅定的捷径是什么

这时会觉得“随”也太累、太麻烦了,于是就会再进一步,让心停在完全没有动摇、明明白白的状态里面,这就是第三门——止。止的状态非常空灵,清清楚楚却没有一丝妄想,心里再不会想要任何外界的东西,甚至连禅定也想不起来,所有散乱和动摇都停止下来了,此时的心就象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没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非常听话,既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但此时它却仍有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比如我们功夫不纯熟时,心一沉静下来,马上就会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掉举呢,就是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

古人说凡夫这颗心的习性就像毒蛇一样,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保持一动不动;在明亮的地方,就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四处爬行,去伤害别人。我们这颗心也是这样,只有在如同黑暗的昏沉、昏睡状态下,才发现它好像不动了;但只要一醒过来,马上就开始四处乱动,六根去追逐六尘,攀缘不息,这是我们凡夫心的一个状态。所以学了佛法后,我们就知道心还有其它的层面,就不能让心再活得那么累,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运用禅法,比如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走路、吃饭等等,心不要被这些事情转过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态,不昏沉、不掉举,实际上这就是定。

第四门是观。当我们的心能止下来以后,慢慢就会生起一种觉照,就是说,让我明白身边的环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态。我们一旦观照明白,这个心就不是停在止当中,而是能起观照了,这是禅定力更强的表现。如果修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念佛,只管将心停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止。观呢,我们对念佛就产生了觉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号,注意力在知道上,这就是观,就是对所修之法起了观照。《六妙门》虽然主要是坐禅的修行方法,但它的范围有通有别,非常广泛,因此可以应用到其它法门中。

第五门是还。“还”就是还家,回家。“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我们修了止、观之后,发现心里还是太乱,基础功夫不够,那我们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数、修随,把基础打牢后,才能安步进功。“还”的第二层还有就路还家,就止观之路回归真心的意思。也就是观照生起来后,还有个对境在,因此还都是心外求法,还不是我们的心本身,但能观、所观虽然都是妄想,也是我们还家必经之路,所以如果我们观照的功夫能做得好,就可以就路还家,回归凡夫心的本来面目。

凡夫心历来妄想纷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让我们身心很疲惫、没有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四禅八定虽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让我们学会有规律地妄想。比如凡夫平常不知道自己会想什么,妄想都是突然生起来的,或者四处生起来的,没办法把握。禅定就能让自己的妄想变得有规律,想一样事情就想一样,想两样就想两样,不想就不想,心态非常稳定,如果什么都不想了,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就还归到自己的心性上了,这时候的觉受就是净。

第六门是净。清净,就是只需体会清净的感觉,外界的一切万物、包括我们的修行方法虽然清清楚楚,但都和这个清净无关。比如我们想到花,心却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这个清净的能上了,这个能就是俗称的“我”,佛教里称为我执。这个能想的“我”是什么样子?其实它没有样子的,就象照相机的功能一样,照相机的功能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一用,就能拍出照片来。我执就如同照相的功能,身体就如同照相机,妄想就是照片。照相机的功能就是把外部的景物拍成照片,拍了就拍了吧,我们却拿着照片不放,比较来比较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烦恼的,却把照相的功能忘到一边去了,这就是凡夫最大的颠倒。

六妙门是一层一层深入,一层一层绑定的,到最后的“净门”才能进一步走入初禅。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体会到这一层,“净”就是清净,心里一点妄想都没有就是清净,这是心的健康状态,仍在欲界里。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只是因为心平时散乱惯了,我们非常不习惯这种完全没有妄想的清净状态,也就是无法在这里专注,所以就进不了禅定。其实只要找到这个感觉之后,有能力把心绑定在这个无妄想的清净上,就能随时保持在禅定状态。

《六妙门》入禅定的捷径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六妙门入禅定的捷径也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当然除了要了解之外,师兄还需要领悟其中的智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修行之路更加的顺畅。

...查看更多

修六妙门的好处和功德都是很多的,但是对于不了解六妙门的师兄来说,就不能很好的去修行,从而就领悟不到其中的智慧,那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修六妙门吧。

该如何修六妙门呢

修这个六妙门,修证合起来论,一共有十二法。六妙门里面比如有修数,也有证数;有修随、证随,有修止、证止;有修观、证观;修还、证还;修净、证净一共有六对,十二法。

佛言:游止三四。出生十二。

凭什么说十二法呢?下面引证佛所说的。游止三四就是说的十二门禅。出生十二,就是修随、证随,修止、证止,一个是修一个是证。六对,总共有十二门。

即此修数证数。乃至修净证净。

这就是修数证数,一直到修净证净。

修数者。行人初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

修数息观的人,他首先把自己的呼吸调柔,调到不涩不滑,慢慢地,从一到十,心意一直集中在数上,而不是跑来跑去,想东想西,这是基本功夫。有些人说我只要掌握诸法实相就够了,为什么要做这样很无聊、很简单、很重复的事情呢?有一位居士和我讲,他和数息观特别不相应,他觉得这个数息观太简单、太重复、太没有趣味了,他数不下去。这是人的性格不一样。他是不知道人的念头集中在法上,数息一调伏,这个禅定就很快证到了。

这禅定实际就是首先要把这个息调到柔和、舒畅,心里不打任何妄念,当你关注这个静的时候,关注在这个数息门里面,这是最方便、最容易通达到禅定道路的一个窍门。不管是外道修禅定也好、凡夫修禅定也好。乃至汉传的修禅定、藏地修禅定。藏地他们叫九节佛风、宝瓶气,都是和这个气有关系的,他们不叫气叫业风。业风在动的时候,你不会安详,不会入定。所以这样去修的话,很快就很禅定相应。

该如何修六妙门呢

与数相应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自住数。息微心细。是名证数。

与数相应的时候,从一到十,不加功力,意念不用心的力量,如果心的力量用的很强的话,很容易累。我们做任何事情,会觉得很疲劳。同样道理,用心过强,你都是妄自心在用功,精神一用掉后,马上就疲劳了。疲劳后不会得禅定,只会得病。人只会越来越辛苦、越来越憔悴。精神越充足的话,禅定会越容易得到,身心越愉悦,法喜充满。我们现在法喜充足的人不用说,烦恼少的人都很少。

若患数麁。当放数修随。乃至净亦各如是。

如果慢慢觉得呼吸越来越细,心越来越细以后,就证到了数息观。如果再数下去,觉得太粗了,这个时候数息观就不用在继续下去了,而改用随息观。以至于止、观、还、净也是这个程序。这是从修证的角度说。

然观有三义。一慧观观真。二得解观。即假想观。三实观.

观有三种义。一是用智慧观真谛境界。比如藏通两教它是观真谛理,别圆两教是观中道理。二是得解观,用假想观。假想想的内容很多,下面会讲。三是实观。

此中初用实观。后用慧观。

开始先用实观,然后用智慧观。实观还是容易把握的,就是直接观察数息啊、风啊、息啊这些相貌。慧观就是观真谛理。你不能一直实观,实观是帮助你心安定下来,是禅定初步的一个方便。到后来你必须要用慧观,没有慧观你无法转凡成圣。所以慧观相当于三十七道品里面的正思维,也可以说是四念处。它和三十七道品里面的正见是一样的,如果离开正见,正思维,一切禅定不可能从有漏转成无漏。这是讲到初用实观,后用慧观。

修实观者。于定心中。以心眼谛观此身。细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风。

修实观的人,在禅定的心念之中,用心眼来谛观,不是用我们的眼睛来观。我们闭上眼睛后,离开浮尘根,有一个能够观察、能够看的一个心眼,以这个来观察。观察身体是微细的出入息相,不但鼻孔里有呼吸进出,身体的每个毛孔里面都有呼吸在进出。就好比虚空中的风,这个虽然很微细,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同样道理,呼吸里面的这个微细的风,我们用心眼也可以观察得到。我们要跟着这个风观察。这是修观的一个总的观法。这只是实观,还没有智慧配合进去的。如果智慧配合进去,就能帮助你出离生死的。

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内外不净。甚可厌恶。复观定中。喜乐等受。悉有破坏之相。是苦非乐。又观定中心识无常。剎那不住。无可着处。

这段就是讲别观。有人说修六妙门,只能观察呼吸吗?它还可以观察其他一些内容。就是所谓的假想观。就是通过观察我们身体的皮肉胫骨等三十六物,就像芭蕉一样没有实体。冬天一到,芭蕉一冻,全部坏掉了。就好比说我们说我们很年轻,我的皮肤很光滑,身体都很坚固,实际上你经不起来时间的考验。你到五十岁、六十岁,每过十岁,我们的身体就和芭蕉一样,都会烂掉,一分不值。所以这样去观察。不但里面的不干净,外面的也不干净。令人厌恶。但是我们没有修观之前,我们不会产生厌恶心,反而会很爱惜自己的身体,每天给它洗澡,给它吃好东西。再去观察这个定中的喜乐感受,这些感受并不是永远不会坏。比如说你正在开心的时候,别人给你一耳光,把你的开心破坏的一干二净。证明快乐的心念是可以破坏的,不是永远存在。你看有些人,你可能看见他天天在那里高兴,也许突然有一天你会看见他在那里哭。这是因为人的心念是无常的,感受也是无常的。又去观察你的心识,也是刹那生灭的,没有停止。你想保留也保留不了,你想执著也执著不了。换句话说,你认为心是永恒的,你把这个生气永远保留下来,一直气下去,如果这样也算是你一种功夫。所以我们做不到,我们也不可能长时间生气啊。

该如何修六妙门呢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如何修六妙门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了,除了要按照上面的说的去修行六妙门之外,师兄还需要诚心的,用心的去领悟其中的智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更多

想要很好的修行六妙门,就要知道六妙门的意思,但是不能只了解表面的意思,需要师兄深入的去了解,这样才能尽快的领悟到其中的智慧,那么对于六妙门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妙门是什么意思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门者。前来所明禅定。虽复深远。而并是世间旧法。从初至后。厌下攀上。地地之中。都未有观慧照了出世方便。故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门禅。不能发真悟道。是以生死无绝。意在此也。今之六法。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察。能发真明。出离生死。岂同上也。此六通言妙门者。涅槃为妙门。谓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门。一家所明。有十种六妙门。今但略出次第相生一科。六门以为次者。此六门既是亦有漏亦无漏禅。于余亦有漏亦无漏禅中。浅而且局。故以为次也

提示:六妙门是佛学最重要修持法门,这里也只是一个门,即是利用风大,通过生命的气进行修持。一进一出叫一息,呼吸是生灭法,一进一出的。六妙门有配合打坐的用的,其实不必执着什么动作,什么动作都可以。什么是妙呢?就是最好的,也可以说是涅槃的证。六就是数、随、止、观、还、净,六法。门就是通道,六妙门就是利用六法通达涅槃。关于“气”有三种层次,平常粗的呼吸叫做风,调和柔软了叫做气,到最后不呼不吸叫做息。有句话是说,思想跟着呼吸自然地走动,

一数息门 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也

提示:入息与出息,一进一出,最重要的是:注意出息。再出息,就是二出息,你需要数数,一进一出是一息,从出去的时候开始数一,在出去的时候,开始数二。真正的秘法,注重在“舍”,统统丢掉。

二随息门 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行者虽因数息心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须放数修随。心依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净。因是则诸禅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提示:知道进来出去叫做“随”,不被旁边的妄想等吸引,不要理他们。心念专一,旁边的杂念思想,一概不理,专注在进来出去哪里,就是在随,有感觉的。

六妙门是什么意思

三止门 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

提示:呼吸一进一出,到了宁静专一时,呼吸也不动了,好像没有呼吸了,这就是止息。不要太注重感觉,气本来空的。这是前三个都是定的,是初步的开始。

四观门 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住定心。则有无明味著之乖。故须推寻检析所证禅定。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若观心分明。则知五众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

提示:止息以后观,什么叫观?知道他,不管他,这个时候是观,本来就有观,不要另外有个观。

五还门 转心反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若计有我能观析破于颠倒。则计我之惑。还附观而生。同于外道。故云是诸外道计著。观空智慧。不得解脱。若觉此患。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之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还为门

提示:工夫到了,好像鼻子呼吸一切都停止了,身体内部都完全变化了,回到哪里?回到不呼不吸,就是老子讲的“如婴儿乎”。那个婴儿的呼吸状态,应该回还到这里,

六净门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行者修还之时。虽能破观之倒。若真明未发。而住无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秽浊觉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净。因此真明开发。即断三界结使。证三乘道。故云。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以净为门。意在此也

提示:呼吸也清净了,杂念也清净了,见闻觉知都在的,能够知道一切,也能够明白一切,但是他们执迷不了你。

总提示: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旁边的杂念思想,一概不理。当心念专一后,就随息;好像没有呼吸了,到了宁静专一时,这个时候不被感觉迷惑,继续专一(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睡着了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都是被感觉迷惑);知道自己呼吸宁静了,没有完全定住,很久才呼吸一次,你也知道,那个知道已经是在观察自己了,不要另外有个观;回到不呼不吸,“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基础打牢;另一层回归真心,回归凡夫心的本来面目,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呼吸也清净了,杂念也清净了,闻觉知都在但迷惑不了你。

配合六字诀吐纳法,进行六妙门,也可以,嘘(xū)、呵(hē)、呼(hū)、呬(si,四声)、吹(chuī)、嘻(xī)。六字诀究竟是道家,还是佛家,还是什么家的说不清;吹可以去热,呼可以去风,嘻可以去烦,呵可以行气,嘘可以散寒,呬则可以解除体内亏损。

六妙门是什么意思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六妙门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简单的了解了之后,就需要师兄更加用心的去深入了解,尽快的领悟六妙门中的智慧,让自己收获更多。

...查看更多

南怀瑾开示:什么是六妙门

修六妙门的好处是很多的,功德也是很大的,但是在修行的时候,师兄除了要诚心的,用心的去修行...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49.html

南怀瑾老师开示:关于六妙门治病方法

修六妙门的功德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去了解六妙门,就不能很好的去修行,这样肯定是不...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50.html

南怀瑾老师开示:六妙门只有一个门

修六妙门的时候,师兄对其一定要现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了解了之后在修行的时候,慢慢的深入了解...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52.html

什么是六妙门

因为修六妙门的好处和功德都是很大的,所以修行六妙门的师兄有很多,但是在修行的时候,不能盲...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54.html

天台宗:“六妙门”的修证方法

关于六妙门的修行,师兄了解了多少呢?如果不能正确的修行六妙门,那么不但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好...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55.html

修六妙门的方法是什么

想要尽快的领悟到六妙门中的智慧,就需要师兄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同时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57.html

智者大师讲解:如何理解六妙门

尽管知道修六妙门的好处是很多的,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去修行,要找对方法,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修行...
https://m.lengyanrm.com/rtvopic/xlsmm/52958.html

结语

六妙门佛教禅法名。亦称六结意。因其修习进程分为数、随、止、观、还、净六个环节,故名。其法具有守数呼吸的特点,故又称:“数息观”,被归属于禅定的“五停心观”之一。为小乘佛教禅法最常用的一种入止门径,称为“三世诸佛入道初门”,也是与气功功法最为相通的禅法之一。每一环节又包括修、证两法。按以上六个环节依序修习,称“次第相生六妙门”;若不按次第而选修,称“随便宜六妙门”。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