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师-慈光禅研所 所长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最起码,要做到不使自已让别人起烦恼
我们常说的烦恼有两种:一种是染污无知,另一种是不染污无知
所以,如果我们不懂得善巧方便,就可能得罪别人,给自已和别人带来烦恼,这就会障碍我们的解脱道。因此,在我们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不是刻意要去处理这个问题,而是随缘处理。我希望各位能了解:我们的关键在于心的解脱,要解脱生死,这些世间法上的事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至少要做到最起码的要求,不能说我们就这样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只顾自已要了脱生死。因此,如果你不懂得随缘善巧,它就会损及你的福报,造成你在解脱道上的障碍。在这中间的弹性是很大的,但最起码,你对于周遭事物的处理,要做到不让自已起烦恼,也不要使别人起烦恼。因为如果你让别人起烦恼,别人的烦恼一定会辗转间接地影响到你自已,这个时候,就看你感觉得到感觉不到,看你的福报够不够抵挡这些外在的干扰。今天你骂别人一句,别人也许不会回应你,但是别人心中的不平一定会反射出来影响到你。在佛法上常说:“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这些世间法上的事物不一定和我们的解脱有绝对的关系,但我们不能什么都不管,又或我们可以不管,但最起码要使自已不起烦恼,也不要让别人起烦恼。如果说我们的因缘够,我们能够轻易地处理问题、也可以随缘地和别人结个善缘,使我们身心更加安定。
古人常说过犹不及,这其中就是尺寸拿捏的问题。很多人就是在待人处事上不知适度的分寸,以至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和自已的烦恼。当然最高的层次是一切平等,但是我们有这样的智慧吗?没有的话,就必须在远近等差之间有个适度的尺寸。佛法的戒律上也有说到次序和辈分的问题,古人也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和终始是什么,我们自已心里要有个分寸,在待人处事上,自已要能做到适度的拿捏,要做到随缘的善巧方便。在日常生活的周遭事物上,在待人处事上,最起码要做到不让自已起烦恼,也不要让别人起烦恼,随缘地修福报;如此就能帮助我们在解脱道上减少一些障碍,对我们的修行是一种助缘。
因此,聪明才智虽然和解脱生死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却是我们的一个助缘。我们一定要很清楚,我们要走出一条解脱生死的道路,然后奋勇地向前走,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这条路上会有很多的外务和牵扯,我们就要慢慢一步一步地把它厘清,一步一步踏实地走,走一分就有一分的进步,走三十分就有三十分的成果,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到我们的目的地。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