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它的影子
1959 年,日期不详
法的果证,清凉、清洁、清明。它没有生老病死。凡是精进学法修法的人,毫无疑问,必然升起法的果证。它是各自证知[paccattaṃ]: 你必须亲自知见。
* * *
我们应当注意寻求明辨升起的助缘。闻所成智[sutamaya- pañña]: 听那些值得听的话。思所成智[cintāmaya-pañña]: 听了以后对它作评估,不轻易接受或排斥。修所成智[bhāvanā-maya-paññā]: 一旦试验可行,就按照它修练。明辨波罗密[圆满]的最高形式就是——解脱洞见。你了解什么样的苦痛应当补救,于是去补救。你知道什么样的苦痛不应补救,就不去补救。
多数情形下,我们实在无明。即使那些不该补救的事,也试图去修补,那样做根本无效——因为有一种苦只应当观察,根本不适于搅动。好比一块锈表: 擦拭时不要过分。如果你把它拆开,整块表再也不走了。这个意思是,一旦你如实看清了自然因缘,就必须顺其自然。该修补的,就修补。凡是不该修补的,就不做。这样就把负担从心里卸下。
无明的人,就好比有个老妇,生火做饭,做完后吃饭,吃完了坐下来抽一支烟。对着一块火炭点烟时不巧烧了嘴,她就想: 『这火真该死,烧了我的嘴。』于是她把火柴全部堆在一起,往上撒水,要让这屋子再也烧不起火来——是个不明事理的愚人。第二天想生火做饭,没火了;夜里点灯,也得叨扰邻居,求这人那人: 可是她照样怨火。我们应当学会因材施用,适可而止。如果你点的火只是一小堆,煮饭要化三个钟头,那个火是不足以煮食的。同样地,我们把苦当成坏事,于是试图补救它——闭着眼不停地瞎忙。怎么救治,也没有用。
有明辨的人把苦看成两类: 一类是身苦,或者说是自然因缘固有的苦。另一类是心苦,或者说是杂染之苦。一旦有了生,必然就有老、病、死。谁想挽回衰老尽管去试,直到自己老态龙锺。我们试图救治疾病时,常常就像那个水淹火柴的老妇。有时我们对治合理,有时却不然——好比那门前的台阶一开裂,我们就把整栋房子连屋顶都给拆了。
疾病是人人都有的事,换句话说,是指身体种种部位发起的病症。一旦我们治了眼病,它又会出现在耳、鼻、胸、背、胳膊、手脚等地方,接着它会悄悄钻入体内。好比抓鳗鱼: 越用力,它越有本事溜开。于是我们不停地治,一直到死。有些病无论治不治,自然会消解。如果这个病需要治疗才能消解,那么就吃药。如果治不治都会消解,为什么多此一举? 这就是要有明辨的意思。
无知的人,不知道什么样的苦该治,什么样的苦不该治,因此浪费时间金钱。聪明人懂得什么病该治,于是用自己的明辨来治。一切疾病,或者来自于身元素[四大] 的不调和、或者来自于业力。假如这个病来自身元素,我们应该用食物、药物等等来调理。如果它来自业力,我们就得用佛陀的药来治。换句话说,内心升起的苦痛,用食物、药物对治,是无效的。我们必须以法对治。凡是懂得如何处理此道的人,可说是懂得了如何观察、诊断苦。
换个角度看,我们会看现,老、病、死只是苦的影子,不是它的真正实质。缺乏明辨的人,会试图去消除那些影子,结果只会导致更多的苦痛。这是因为,苦的影子和实质来自什么,他们不熟悉。苦的精髓在于心。老、病、死是它的影子,或者说是它藉由身体所显示的效应。如果杀敌时拿把刀刺向敌人的影子,他怎么会死? 同样地,无明的人试图摧毁苦的影子,却毫无效果。至于内心那个苦的精髓,他们根本想不到去对治。这样的无知就是一种形式的无明。
再换个角度看,影子与实质都来自渴求[taṇhā] 。我们就像一个敛积了巨财的人,盗贼上门时跑去杀贼。他看不见自己的错,只看见别人的错。实际上,他这样满屋囤财,盗贼必然破门而入。同样,人们受苦,于是怨苦,却不下工夫纠正自己。
苦来自三类渴求,因此我们应当止息对感官之欲的渴求、对『有』的渴求、对『非有』的渴求 [欲爱、有爱、非有爱]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自己内心造作起来的,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念住与明辨了解它们。一旦观照清楚了,就会懂得: 『这种心态是渴求感官之欲;这是渴求有; 这是渴求非有。』
有明辨的人将会看见,这些东西以精细、中等、粗糙三层次存在于心,正好比人生有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少年』指的是渴求感官之乐。这种饥渴一旦从内心升起,它会摇摆、移动——这就是渴求『有』;接着又成形为渴求『非有』——这是一个求生者[saṃbhavesin] 在伸长脖子寻找所缘,给自己造苦。换句话说,我们对种种色、声、香、味等生起爱好,于是盯上它们,这就给自己带来苦。因此,我们不应当偏向声、色等等激起贪、嗔、痴的东西( 这就是渴求感官之乐),它使心摇摆,搅出许多概念来( 这是渴求有; 当心粘着它的摇摆,不欲停止重复它的动态时,那是渴求非有。)
当我们获得明辨时,应当以随顺智[anulomika-ñāṇa] ,也就是随顺四圣谛之智,摧毁这些形式的渴求,确知当这三种渴求全部消失时心有多少自在与安乐。这就称为知见灭苦的真相。至于苦因与灭苦之道,我们也将会领悟。
无知的人会到车影子里乘车,结果一头给撞着。不懂得什么是戒德影子的人,结果只会在车影子里乘车。言与行是戒德的影子。真正的戒德在心里。正态之心才是戒德的实质。定的实质,是牢固定住于单一所缘、不受任何概念或心理标籖干扰的心。定的身体表现——即我们的口眼耳鼻舌安静下来——只是那个影子,比如身端坐不动、口闭起不言、鼻不嗅气息、眼闭着不看外缘等等。如果心牢固定住在安止定层次,那么我们无论坐、站、行、卧,心就不会动摇。
一旦心修练到安止定的层次,明辨无须寻找,会升起来,好似一把御剑: 抽出时锋利闪光,不用时藏于剑鞘。因此经上教导我们: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30]『诸现象[诸法]以意为前导,以意为主宰,从意所造』。心是世上最特别的。心是法的源头。
这就是知见苦、苦因、苦的止息、苦的止息之道的意义。这就是戒德、定力、明辨的实质。无论谁,能够这样做,必定会达到解脱——涅槃。无论谁,能够在内心升起学法、修法的素质,毫无疑问必能证法。这就是为什么法被称为sandiṭṭhiko: 当下可见; akāliko: 育果不论时间季节。要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
--------------------------------------------------------------------------------
[30] 见《法句经》1。 mano: heart;意。 citta: mind ;心。后者的意识层次深于前者。泰文里的心与意类似于中文,常可换用,英译未作区分。中译只在翻译巴利词语时保持上述的对应设置。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