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陀的古道 第十五章 结束语

发布时间:2022-12-02 09:52:01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第十五章 结束语

现在应当清楚了,四真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陀在四十五年说法中所教导的,包含着这些真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深入思考的人,会解释说这些真谛是人和人的目的,是人的究竟解脱,这就是结论。我们称之为人,从最终的意义上说,是心和身的结合,或者是五取蕴。在人类阶段,苦不是也不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心和身之外。因此,这就变得很清楚了,苦不是别的什么,而是人自己。正如佛陀所说的:“五取蕴是苦。”接着我们知道了第二谛是贪欲,它是苦因。现在,此贪欲何处所生?哪里有五取蕴,哪里就生起贪欲。第三谛是寂灭,是此种贪欲的息灭,是涅磐──究竟解脱。这,也不是在人之外。最后第四谛是脱离此苦,脱离此生死轮回的方法。

现在详细分析起来,我懂得,在这里是试图指出轮回和轮回的原因,涅磐和涅磐的方法。轮回只是一种心身五取蕴的相续。换句话说,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是物质世界,不是太阳和月亮,不是河流和大海,不是岩石和树木,而是有情。从这种意义上说,轮回是五取蕴构成的人的另一名称。这是第一个真谛。在第二个真谛中,我们看到轮回的息灭。这是断结之后的无上安全──涅磐。在这方面,可能要注意的是在上座部中,认为轮回正好与涅磐相反。因为我们看到轮回是五取蕴的相续,而涅磐则是此种执取的息灭。人在此生中,享受官能的快乐,是不能从轮回中解脱的。只要他的贪欲和依恋不息灭,他就会执著诸蕴和诸蕴有关的法。但是解脱了的人,现世体验涅磐的快乐。因为他不执取官能的外境,他已经断除贪欲和依恋,从此以后,不再有诸蕴相续,不再有生死轮回。

最后第四真谛是八正道。在四真谛中,正如现在你可能已经发现的,八正道是唯一谈修持的。在佛教中,不管修什么行,都是在八正道的范围以内。它是佛陀生活方式的ABC和XYZ。道是使我们能够摆脱轮回缠结和证得涅磐的方法。在佛教中,涅磐是唯一的非缘起法。所以有必要记住:道对涅磐并不起因和缘的作用。它只是一种方法。

由于此八正道是佛教唯一说修持的,我们应当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这种实践的教义上用功。因为理论和推测,对一个讲修持的人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平安和快乐没有近路好走。正如佛陀在许多次说法中所指出的,这是唯一的道路。它是导致清净生活达到是高峰的道,是精神领域从低到高的道,是逐步训练,即训练语言、行为和思想,产生真实的智慧,达到圆满菩提的最高点并证得涅磐的道。它是一切人的道,不分种族、阶段或信仰,是我们醒悟生命每时每刻都要修的道。

佛陀指出此正道的唯一目的,是用这样一些话说的:

佛是觉者,彼为觉悟而说法;佛是调伏者,彼为调伏而说法;佛是寂静者,彼为寂静而说法;佛是渡过者,彼为渡过而说法;佛是涅磐者,彼为证得涅磐而说法。[i]

假若这是佛陀的说法和指出道路的目的,很清楚,道的听者和信奉者的目的,应当也是相同的,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例如,一位仁慈和理解的医生,其目的应是治好向他求医人的病,而病人的目的,我们知道,是希望医生尽可能快地治好自己的病,这是病人的唯一目的。

我们也应懂得,虽然有佛陀的指导、警告和训示,但是法的实际在道上的修持,是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应当以充沛的精力克服一切困难前进,注意我们沿着正道走的步子──历劫诸佛走过并指出的道路。[ii]

佛陀为说明渡过的概念,用一个木排作比喻。[iii]让我们来听他说吧:

诸比丘,我用木排作比喻说法,计划是渡过,非为保留。听,注意听我说。

诸比丘答:是,世尊。

佛陀继续说:

诸比丘,有人出发旅行,来到一宽阔水边,近岸危险;远岸安全,但无船渡过至远处彼岸,亦无桥梁。彼想:“此水面伸展实宽大,近处岸边不安全,但远处岸边无危险。较好之办法,乃我收集草、树叶、树枝与木柴扎成一排,以此作为帮助,用我之手脚划至远处岸边。”

诸比丘,接着该人即造一木排,用手脚努力划水,安全渡至远处岸边。渡过之后,彼想:“此木排用处甚大,以其为帮助,我已安全到达远处岸边。最好我用头或肩把它带走,以备他处需要。”

诸比丘,汝等以为如何?若彼如是作木排,对否?若已渡至远处岸边之人想:“此木排用处甚大,以其为帮助,我安全到达远处岸边,我最好将其拖上岸或让其随水漂流到我需要之地去。”诸比丘,若彼如是处理木排,对否?诸比丘,即是如此,我以木排比喻说法,本意为渡过,非为保留。诸比丘,通过用木排作比喻,汝等解法,要弃舍善法,何况不善法?[iv]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道被称为八正道?为何在每一道之前冠上“正”字?简单的答复是:还有道不是正道,是虚妄之道,是错道,在错道八因素之前,每一因素冠上“错”字。佛陀在两次教导中,用比喻使正确和错误区别开来。

佛陀对帝须长老说:

帝须,若有二人,其中一人无知识,另一人有知识,知道路。无知识之人问有知识之人道路,有知识者答:“是,是此道,继续行走片刻,汝将见岔路,不走左边,走右边;再前行片刻,汝将见稠密森林,……继之是一大沼泽水池,……陡峭绝壁……再前行不远,汝将见一喜人之伸展平地。”

帝须,现在,我将说明比喻之意。

无知识之人,意为世俗之人;有知识之人,意为如来,阿罗汉,无上觉者。岔路,意为使人困惑之事物;左边之道,是八错误之道,既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右边之道,是八正道,即正见,等等;密林是无明之别名;大沼泽水池是感官之快乐;陡峭绝壁是苦恼与失望;喜人之伸展平地,帝须,此是涅磐之名。帝须(在比丘生活中),高兴!高兴!我将建议汝,我将教汝。[v]

第二个比喻与上述比喻有些相似,是在《中部》第十九经中发现的。在这里,佛陀说的是长满树木河谷里的一大群鹿,该地是沼泽池。现在有一人不希望那群鹿快乐,而是要使它们毁灭。假若他封锁安全之道,开放一条不可靠的路,在路上设上引诱物,用绳拴一只母鹿作为诱饵,那大群鹿就会被伤害和损失。

但是另有一个,希望群鹿快乐和安全,开放安全之道,封闭不可靠之路,去掉引诱物母鹿,大鹿群就不会受伤害并繁殖。佛陀接着解释他的比喻说:沼泽地是感官快乐的另一名称;大鹿群是众生;第一个人代表魔鬼;不可靠的路是八邪道,即邪见,等等;引诱物是情欲快乐;母鹿是无明;希望群鹿幸福的是如来,是阿罗汉、是无上觉者;安全可靠之路是八正道,即正见,等等。

佛陀说:

诸比丘,我已开放安全、可靠与快乐之路,关闭不可靠之路。已去掉引诱物与诱饵。诸比丘,具有悲悯之师长希望为弟子福利应作者,我已以悲心为汝等作。在此是树,在此是单独之棚屋。诸比丘,修定,不放逸,以后不后悔,我如是告诫汝等。

具有悲心之师长佛陀已不在,但是他留下了无上之法遗教。此法不是他发明而是他发现。法是永恒的规律,在一切地方,与男人和女人,与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与东方人或西方人都在一起。法没有称号,不知有时间、空间和种族的限制,它遍一切处、遍一切时。每个依法生活的人,法就为他带来光明,他自己看到和体会到法,不能传给他人。因为法要自证。佛陀乔达摩发现了法,像过去诸佛所发现的一样。假若我们希望以自己的心眼如实看到法,而不是像书本中所说的法,我们就应当走这条古道。在《长老偈》中,圆满的解脱者已经以热情的语言说到此道和究竟解脱,其他的人听他们讲体会,心生欢喜,受到鼓舞。但是仅是欢喜和鼓舞不能达到所希望的目的。所以,需要修道。《长老偈》中说:

需要慈爱与悲心,善于控制在戒行。

\

勤奋决心有目的,经常勇猛向上进。

浪费时间有危险,热心肯定是安全。

当汝见此安危境,然后培修八道行。

汝等如是为自作,将触[vi]涅磐不死程。[vii]

“古道”向一切人开放。在涅磐中无区别。佛陀提及八正道,与四轮轻便车相比较。他说:

无论是女还是男,此车无别均等待。

彼等来乘同一车,共同进入涅磐城。[viii]

从上面所说,很清楚,没有此车的人,和有此车而未像指示所说的行进达到目的的人,是不能到达他的目的。在《中部》第一O七经中,佛陀与伽那迦.目犍连婆罗门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对话。佛陀答复婆罗门的问题,详细说明他是如何教育和训练自己的弟子的。用心听的婆罗门希望知道他所教育的弟子是否都证了究竟涅磐,还是只有某些弟子证了究竟涅磐?[ix]佛陀的答复是:有些受他教育的人证得了究竟涅磐,但有些人还没有。婆罗门接着向佛陀提出问题:

是何原因,尊敬之乔达摩,是何理由,既是有涅磐,既是有趋证涅磐之道,既是有尊敬之乔达摩作导师,为何有些弟子受教证得究竟涅磐,但有些人又未能?

善哉,婆罗门,我在此答复汝。在此我问汝,婆罗门,汝意云何?汝知去王舍城之路否?

是,座下,我知去王舍城[x]之路。婆罗门,于此,汝意云何?有人可能前来要去王舍城,走到汝前,彼可能说:“先生,我要去王舍城,请告我去王舍城之。”汝可能答:“是,好人,此路去王舍城,直走片刻,汝将见一村庄;再直走片刻,汝将见一市场小镇;再走片刻,汝将见王舍城及其美丽之公园、森林、田地与池塘。”彼由汝忠告指点,但彼可能向西走错路。接着第二人前来希望去王舍城,……(如前)……“汝将见王舍城及其美丽之……池塘。”由于汝之忠告与指点,彼可能安全到达王舍城。是何原因?婆罗门,既是有王舍城,既是有到达王舍城之路,既是有汝作指导,虽同有汝之忠告与指点,但为何一人可能向西走错路,而另一人则安全到达王舍城?

尊敬之乔达摩,于此事中,我能何所为?尊敬之乔达摩,我是道路指示者。

即是如此,婆罗门,有涅磐,有到达涅磐之道,有我作导师。但我有些弟子,经我忠告与指点,证得不变之涅磐,有些则未证得。婆罗门,于此事中,我能何所为?婆罗门,道路指示者是如来。[xi]

有人认为老的东西作废了,便匆忙批评起来,甚至可能会有匆忙的结论说:八正道,乔达摩佛陀发现八正道,已经是二十五个世纪了,过时,因此不适合于现在的情况了。但这种结论是肤浅的,其想法是不对的。一件事物,不管它是旧还是新,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使用。

从远古以来,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每一个时代都各有自己的问题,我们对它们的态度也不同,许多解决的办法亦已试验过。八正道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一个问题,佛陀称之为苦。他说问题的根源是贪欲或自私的动机与无明或错误的见解。现在的问题是:现代人是否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者我们仅仅是使问题恶化?人现在是否住在安全的状态中?是快乐还是恐惧?是否继续不断地紧张?他的道路是走向神志清醒,还是走向发疯?

现在,让我们来看什么是“古道”。古道是由八个因素构成的,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哪一个因素我们能废弃放在一边?哪一个因素妨碍人的世俗或其他方面的发展?肯定,只有头脑发昏的人,才会说正道过时了。因为它虽然古老,但它有一种永驻的新鲜。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所有的问题能够被归纳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苦。历劫诸佛提出解决的办法是八正道。正如布丁的证明是在食物中,这种解决的证明是它的实践。伦敦巴利圣典会创建会长里斯.戴维斯说:

佛教的或非佛教的,我已经考察了世界各大宗教的制度,我未发现它们当中有哪一种制度超过了佛陀八正道的完美和见解,我甘愿依照那种道形成我的生活。

佛陀的伟大,今天仍放光彩,就像太阳抹掉较小的光辉一样。他的古道,仍在向疲倦的旅行者招手,要他来到涅磐的安全和宁静的休息所。在结束语中这样说,我认为是不夸张的。

正如古语说:

有些人快跑,有些人慢行,有些人痛苦地向前爬,但是都保持在前进。都会到达目的地。

祝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

注释:

[i] 《中部》第三五经;《长部》第二五经。

[ii] 《相应部》第二卷第一O六页。

[iii] 《中部》第二二经。

[iv] 根据《义疏》,这里的“法”,意思是止(定)与观,执著如此之高的精神成就尚且要舍弃,诸多的恶法就不必说了。

[v]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O八页第四八经。

[vi] “触”即证悟,《义疏》读作Phusanta(触)。

[vii] 《长老偈》第九七九、九八O偈。

[viii] Kindred Sayings第一卷第四五页。

[ix] Accantanittham Nibbhanam(毕竟究竟涅磐)。

[x] 在印度,是一座大城镇,现名Rajgir,佛陀在该处竹林精舍住了许多时间。佛陀逝世后三个月,就是在此城一个石窟中举行了第一次法──毗奈耶结集。此石窟至今仍然可见。

[xi] 《中部》第三卷第五五、五六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