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妙心法师:《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发布时间:2024-10-25 05:39:17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妙心法师:《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原文]
佛言:“吾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兴化。如四时木。”

[消文]
什么是“化宝聚”?什么是“梦金帛”?什么是“眼前华”?什么是“昼夕寤”?什么是“四时木”?这是佛在《四十二章经》中所说的,自己对佛法的观点,大家理解一下。
“化宝聚”,这个的关键字是“化”字。“宝聚”当然是比喻佛法是转烦恼的法宝了,佛法就是一个化导众生的大宝藏,所以是“宝聚”,聚就是宝藏的意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是为什么要用一个“化”字呢?化的意义是幻化的意思,也就是不可以执为实有,此(烦恼)有故彼(佛法)有,此无故彼无;所以《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这个意思。“视方便门,如化宝聚”,也就是说,在佛的眼中,所有的佛法都是方便法门,是为了某种众生的烦恼而设立的,其本身是空性的,不可执的。所以说是“化宝”,是佛陀幻化出来的权巧方法。
“梦金帛”的理解,关键字是“梦”字。有人做梦发财了,梦到了很多的金银珠宝,“金”就是金银珠宝,“帛”就是绫罗绸缎。这些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都是梦中得到的,醒来后什么也没有。“视无上乘。如梦金帛”,也就是说,在佛的眼中,成就无上的一佛乘,就象是在梦中得到了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一样,也是不可执为实有的。所以,《金刚经》中说:“若实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予我授记。”所以,对佛而言,是不会把成佛当成一种执着的。禅宗说的“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为什么要斩佛呢?斩的是成佛的执着,而不是要斩果头佛。明白了吗?所以说,真成佛了,就会象释迦如来所说的一样“如梦金帛”,是不会再让成佛的执着整天挂在心头的。
“眼前华”,这个比喻要结合《楞严经》来理解,《楞严经》中有个“瞪发劳相”,称之为“眚”。“眼前华”就是“眼前花”,眼睛在什么时候才会冒金星呢?大家想想就知道了。不管是饿出来的“眼前花”,还是挨打之后出现的“眼前花”,都是似有实无的。所以,释尊说自己“视佛道,如眼前华”。因此,三世诸佛对成佛道视作梦中佛事、水月道场,不会有丝毫的挂碍和贪恋的。
我以前说过,整天把实修挂在嘴上的修行人,其实是不在道中的。实修在他们看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在在处处都不在道中,所以非常渴望入道。若是心安于道、身安于道,自然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不会偏离于道。有这种境界的修行人,看不修行的人也是在佛道中修行的人,五浊恶世的一切全部都在净土之中。一是一切是,一非一切非。是则一切是,非则一切非。苏东坡眼中的佛印是牛屎,而佛印眼中的苏东坡却是一尊佛,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记住,这里的前提是“佛视”,也就是说释迦如来是这么看的。是最高的佛法。
“视涅槃,如昼夕寤”。“昼夕寤”的意思应该是“夕寐昼寤”,“夕”是晚上,“寐”是昏睡,“昼”是白天,“寤”是觉醒。全部的意思就是“佛视生死,如夕寐;视涅槃,如昼寤”。有句话叫“涅槃生死等空花”,涅槃也好,生死也好,都是空花水月,二俱不实。如昼夜转换。从生死入涅槃,就象我们早上从睡梦中醒来一样;从涅槃入生死,就象我们白天累了晚上要休息一样。
佛观生死涅槃,等无有异。涅槃有涅槃的安养,生死有生死的胜乐,所以佛不惧生死,佛不欣涅槃。佛处生死如处涅槃,无二无别。佛入生死是乘愿再来,是应化九界,是示生;佛入涅槃,是归于安养,以期再来,是示灭。这就是昼夕寤的意思。
“视兴化。如四时木”。“兴”指的是佛法兴旺,“化”指的是佛法衰亡。佛在住世的时候,就讲了自己佛法的正法像法末法和灭法的发展过程,娓娓道来,不喜不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佛观一切法,不出生住异灭的规律,如同“四时之木”,春生、夏长、秋落、冬凋,一切都是因缘所致。来年逢春,依然枝繁叶茂


因为佛有宿命通,能知古佛之教,亦复如是。以平常心观之,不以荣喜,不以枯悲,因缘所致。因此,佛观末法灭法,如观正法像法,等无有异,无二无别。
这是佛视方便门、视无上乘、视佛道、视涅槃、视兴衰的根本态度,也是佛之所以是“妙湛总持不动尊”的真实写照。
学佛者应知佛,知佛就是找靶心。射击者先找到靶心,也就是找到了目标,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达到达不到不管,就象射击一样,靶心是最高的标准。中不中,都以靶心为标准。偏多偏少,都是靶心说了算。我们现在说的说是佛法的“靶心”,是我们尽未来际为之努力的方向。
大家注意第四十二章的标题就是“达世如幻”,这是这段内容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于如如不动中幻化万法,于幻化万法中如如不动,这就是如来的根本态度。这些比喻说的都是这层意思,“如”不能“幻”,是死法;“幻”不能“如”,是无常法。能如能幻,能幻能如,才是佛法。
所以,如来虽然大慈大悲,但是面对受苦众生,却无凡情可动,不会眼睛汪汪,不会含情脉脉,更不会猴急着救人。而是从容不迫,坦定自然地说法教化。如同磁石一般,磁力绵绵无穷,始终如一;不会时大时小,时急时缓。凡情则不然,情绪有高潮有低谷。
大家要全神贯注消文,要不佛光怎么照得破重重的乌云啊?心灯点不燃,真佛见不到,学多少佛法也是打补丁;补丁打再多,也是在乞丐群里混;呵呵。不要以为佛的观点离我们凡夫太遥远,迷隔十万亿,觉则瞬息至。不是西方人,不知西来意啊。
这章原文,超浓缩的话,就是两字:“如幻”。“如”和“幻”就象两只脚走路,不能一长一短,不能一轻一重,大家自己掂量去吧。
全妄即是真,全真而起妄。舍妄求真,无有是处。只此我们现前的大妄,便是如来一大宝藏。若离此妄,便无佛法。
以佛眼观之,一真法界遍一切处,没有生死,没有烦恼,在在处处无不是菩提,无不是真如。
东方人找不到西方,因为到处都是东方。西方人找不到东方,因为到处都是西方。
祖师所说,穿衣吃饭,搬柴运水,哪点不是世间法?祖师穿衣,与凡夫穿衣有什么不同吗?穿衣没有不同,用心不同而已。
佛说达世如幻,佛行仍在幻中。佛说法身真常不灭,报应二身又何曾不是常在无常轮回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