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济人之急。
【原文】
背箧沿街叫卖花,千红万紫斗奇葩。
一朝救得三人命,天赐多金作富家。
注:“急”者,如遇疾病,则药饵为急;遇死丧,则后事为急;遇飢寒,则衣食为急;遇婚姻,则奁橐为急。不论相识与不相识,一经目睹,便尽力做去。如独力不能,则设法援引有力者为之,便是无量功德。慎勿谓事不关己,漠然视之也。
案:楚州有王姓者,卖花为业,时值岁底,妇女须此过年,王花朵鲜艳,莫不添价争买。王不归家,先到古庙中,坐殿前台基上,取戥(děng,称贵重物品的微型秤)称银,约有加倍利息。忽闻殿中西角有喉喘之声,王惊视,见一破衣男子悬梁自缢。王即解下,抚摩半晌,方苏。曰:“君方年少,何故寻此短见?”其人曰:“小子不幸,家业凋零。贸易无本,一贫彻骨。已近除夕,家无粒米寸柴,寒荆又临盆。我出外欲贷三五十钱应蓐中之急,竟无应者。想男子在世,妻子生产分文莫措,何面归家,不如寻死。”王曰:“君若死,令妻产中谁为救援,必死,并腹中子女亦必死。岂非三命?我今日卖花银一两六钱,除本八钱,尚余八钱。吾与君平分春色,何如?”将银慨然与之,亦不问其姓名,其人叩谢而去。王复至街卖余花,抵暮方归。妻立门首等候曰:“君来何暮,使我心惊。”王告以赠银救急之事,妻亦贤淑,并无怨言,曰:“适见堂中火光莹莹,约高尺余,我恐见鬼,是以不敢在家。”王视之,果然,曰:“此宝光也,下必有金银。”挖之果得白镪二坛,各覆元宝一锭,上有字云:“救人三命,天赐成家。”王得此营运,遂成巨富。谨藏元宝以传子孙,至今后代繁衍,人尚称为“花王”云。
附:祝染,延平人,性极慈祥。见人之急,无不竭力周济。遇岁荒,损赀设厂施粥,全活甚众。晚年生一子,甚聪慧。试举日,邻人有梦报状元者,鸣锣鼓吹,手持大旗,上书“济急之报”。及榜发,果染之子也。(《敦善录》)
潘封翁(古代因子孙显贵而受朝廷封典的人)某,家富业盐,而独不发秀,誓行《感应篇》。每岁暮,即取白金数百两,分作小封,多寡不等。日披旧褐往城市乡镇察无计度岁者,债逼不能偿者,穷途不能归者,一切贫困,量给予之,人莫知其谁也。又多制棉衣以衣寒者,多设粥厂以食饿者,多施茶药,多施棺木,凡诸方便,终其身乐行不倦。亲见二子成名,一翰林,一中书。孙世恩,状元及第,官至首揆(首相。揆,宰相的职位);世璜及玄孙祖荫皆探花,至今科甲犹盛。
拳拳一卷不离怀,休虑兰芽未茁阶。阴德耳鸣人不识,状元宰相已安排。(徐太史诗)
【注释】(1)潘世恩:1769-1854,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人
。自幼聪颖好学,十六岁应“童子试”,弱冠之年中举,乾隆五十八年(1793)殿试夺魁考中状元。从此官运亨通,“少年得进崇阶,又系鼎甲,宜爱惜声名,切勿恣志,前程远大”(嘉庆帝为潘世恩奏折所作批语)。嘉庆四年(1799)擢升内阁学士,后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吏部侍郎,又曾赴顺天、浙江、江苏等省学政。嘉庆十七年(1812)起晋升工部、吏部尚书。道光十三年(1833)后平步青云,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衔。(2)潘世璜:字黼堂,世恩弟,乾隆六十年(1795)探花。
(3)潘祖荫:1830~1890,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又号郑盦。清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章轲榜进士第三人。潘世恩之孙。历任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
【译文】
注:什麽是“急”?如果遇到疾病,则寻医问药为急;如果遇到死丧,则操办后事为急;如果遇到飢寒,则衣服饮食为急;如果遇到婚姻,则嫁妆为急。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被自己看到,就应尽力去做。如果自己的力量办不到,就想办法找有能力的人寻求帮助,便是无量功德。千万不要认为事不关己,冷漠旁观。
案:楚州有一个姓王的人,以卖花为生。时值年底,妇女们需要用花装饰闺房,王某的花花朵鲜艳,人们都加价争相购买。王某没有回家,先到古庙中坐在殿前的台阶上,取出小秤称银子,估计有加倍的利润。忽然听到大殿里西角有喉喘的声音,王某很吃惊,进去一看,见一个身穿破衣服的男子悬梁自尽。王某把他解救下来,抚摩了半天,才醒过来,对那人说:“你还年轻,爲什麽要寻短见呢?”那人说:“我很不幸,家业凋零。做生意又没有本钱,现在是一贫如洗。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妻子又要生孩子。我出去想借个三五十钱银子,救救急,没想到竟然没有答应的。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妻子生产,分文钱都没有,有何面目回家,不如一死了之。”王某说:“你要是死了,你的妻子生产之中谁来救援,必死,连腹中胎儿都要死掉。岂不是三条性命?我今天卖花得银一两六钱,除去本钱八钱,还剩八钱。我和你均分,你看怎么样?”把银子慷慨赠送给他,也不问他姓什麽叫什麽,那人拜谢而去。王某又到街上把剩下的花卖掉,到傍晚才回家。妻子正站在门口等候,说:“夫君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让我担心?”王某把赠银救急的事情告诉他,妻子也很贤惠,并没有怨言,说:“刚才见堂屋中有火光,有一尺多高,我怕遇见鬼,所以不敢在家呆着。”王某去看,果然有火光,说:“这是宝光,下面一定有金银财宝。”挖开,果然得到白银两坛,上面都盖着一个大元宝,上面有字“救人三命,天赐成家”。王某用这些钱经营,于是成为富翁。他把带字的元宝收藏起来,传给子孙,到现在王家后代繁衍兴旺,人们称为“花王”。
附:祝染,延平人,性情极为慈祥。见人有急难,无不竭尽全力给予周济。每逢荒年,都出钱开设粥厂施粥,救活无数人。晚年生下一子,非常聪慧。考试举行的时候,邻居有人梦见来报喜中状元的,锣鼓喧天,手持大旗,上面写着“济急之报”。等到发榜,状元果然是祝染的儿子。
潘封翁某,经营盐业,家中富裕,只是家中没有得到功名的子弟,于是发誓力行《感应篇》。每到年底,就取出白银数百两,分成小包,数量不等。每天身披旧衣服到城市乡镇察看过不了年的人家,或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家,或者没钱回家的人,一切贫穷困苦的人家,量其困难程度给予救济,人们都不知道是谁。又做了很多棉衣送给缺少衣服的人,开设粥厂施粥给飢饿的人,还施舍了很多茶水、药物、棺木,各种善事,终身热心去做,不知疲倦。亲眼见到两个儿子成名,一个做了翰林,一个做了中书。孙子潘世恩状元及第,官至首辅,潘世璜和玄孙潘祖荫都是探花,至今依然科甲鼎盛。
徐太史诗:“拳拳一卷不离怀,休虑兰芽未茁阶。阴德耳鸣人不识,状元宰相已安排。”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