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叹所发无上
法藏菩萨于五劫中选择摄取,述心中所欲望,称为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自以无碍辩才宣之,说四十八愿。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故偈文曰「我建超世愿」。言超世者,不但超过三乘,且超过诸佛之愿。既言「殊胜」,对诸佛为胜,犹是相对,更加「无上」乃彰绝待无比之义
。问:既然善恶粗妙相对,舍粗取妙,何言绝待?
答:此义解有三重:净秽相对 自他相对凡圣相对。
净秽相对:《无量寿经》曰:「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且如天台辨立四土:诸佛国土是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故随心垢净而见土有粗妙。凡圣同居土对方便有余土则为秽,见思未断故;又方便有余土对实报庄严土,则方便有余土为粗、实报庄严土为妙;又实报庄严土对常寂光净土,则实报庄严土为粗、常寂光净土为妙。如是相对,净秽、粗妙不定也。今净土门,此娑婆世界为秽、彼十方佛土为净,故说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净土法门乃弥陀佛愿誓救秽土恶机,是秽土与净土相对,故言选择。
自他相对:《无量寿经》曰:「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我已摄取为自,二百一十亿为他。选择他诸佛国土之善恶、摄取其善妙以为己有,故云我已摄取。法藏所摄二百一十亿种种不同诸佛剎土,既摄取为己有,则唯是庄严妙土而不同于诸佛国土。
凡圣相对:凡约通途佛土者,诸佛究竟妙果三德秘藏,唯佛一人居净土境也。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犹绝无分,况一毫未断惑者乎?法藏心愿若此,则何能称为超世无上?又何劳五劫思惟?盖法藏所愿不轻,但欲令一丝一毫未断惑业之凡愚,永拔生死根,速成无上觉,为之五劫思惟,永劫修行,故称超世无上。如是三种相对,显示法藏心愿,无有诸佛可比也。
问:四十八愿,有生起次第乎?
答:一一愿文,大意有次。谓本愿意,正被凡夫,傍通圣人,依正意故,先说摄凡;依傍通故,后说摄圣。又初之二愿,愿众生离苦,后之九愿,愿众生得乐;苦受急除,故在先也,苦除必乐,是故为次。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