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无数家产。他有七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梨耆弥分别为他们娶了妻、安了家。眼看第七个儿子也该婚配了,他想:“我已老迈,只剩这最后一个儿子,一定要给他娶一个最出色的妻子。”
梨耆弥有位好朋友,是个婆罗门,经常云游四方。一天,这个婆罗门来到梨耆弥家做客,梨耆弥对他说:“我想为小儿子娶个好媳妇,您经常在各国漫游,所以想麻烦代为留意,帮忙找一个。如果有姑娘相貌端正、为人贤慧、聪明能干,命相与我儿子相合,又能让我儿子满意的,千万告诉我,我好去下聘。”
婆罗门答应了。
这个婆罗门又四处漫游了,他一路经过很多地方,后来到了“咀叉始罗国”。他看见郊外有一群女孩,正在游戏,她们采来各式各样的鲜花,编成美丽的花环,挂在脖子上、套在手腕上。婆罗门想起老朋友的嘱咐,就跟在她们后面,仔细地观察。只见她们一边玩、一边走,遇到一条小河,姑娘们都脱掉鞋子,涉水过河;其中有一个女孩却不脱,穿着鞋过河。
走了一会儿,前面又是一条河,这条河深多了,于是姑娘们个个挽起衣服,相搀过河;唯有那位姑娘穿着衣服入水,走到对岸。河边是一座小树林,树上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许多姑娘都上树去采花,那个姑娘却不上树,等其他姑娘采好花后,她向每个人要一点,结果她的花比任何人都多。又走了一会儿,路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熟透的果子。姑娘们纷纷上前去摘果子,唯有那位姑娘站在一边,动也不动。
婆罗门走上前去,对她说:“姑娘!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姑娘说:“当然可以,有什么问题您就问吧!”
婆罗门问:“刚才过小河时,大家都脱鞋,只有你不脱,为什么呢?”
姑娘回答:“您怎么连这点也想不通呢?人之所以穿鞋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脚。陆地上的情况,一目了然,碰到有什么荆棘瓦石,都可以避过去;但水中隐藏着什么东西,我们却是看不见的,万一有什么荆棘、毒虫之类的,伤了脚怎么办?所以我不脱鞋。”
婆罗门又问:“后来过大河时,大家都把衣服挽起来,你怎么穿着衣服过河呢?”
姑娘答道:“女人的身体,有的长得好看,有的长得不好看,把衣服挽起来,身体就让别人看见了。如果长得好看也就罢了,如果长得不好看,就会惹人嗤笑,所以我从不当着别人的面挽起衣服。”
婆罗门再问:“那刚才大家都上树采花,你为什么不上树?”
姑娘回答:“万一爬上树之后,一不小心,折断树枝摔了下来,或失手滑下来,摔伤身体怎么办?所以我不上树。”
婆罗门又问:“现在大家都在摘果子,你怎么不去摘?”
姑娘回答:“这棵果树长在人来人往的大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果子,可见没有多少人来摘。由此看来,果子一定不好吃,否则怎么会一直到熟透了,还挂在树上呢?”
正说着,只见那些摘果子的姑娘,个个“呸呸”地直吐,原来这棵树的果子,果真像姑娘所预料的,又苦又涩,一点也不好吃。
婆罗门见这位姑娘谈吐大方、见识不凡,心中暗暗赞赏,打听到她的名字叫毗舍离,父亲叫昙摩诃羡,原是波斯匿王的弟弟,因犯罪逃离本国,来到咀叉始罗谋生,在这儿娶妻成家。
婆罗门问毗舍离道:“你父母在家吗?”
毗舍离回答:“在家。”
于是婆罗门随着毗舍离来到她家,并希望与她父母见面。
毗舍离就进去禀告父亲道:“外面有个婆罗门想见父亲。”
昙摩诃羡便出来招待客人。
双方见面问好后,婆罗门问:“这位姑娘是您的女儿吗?”
昙摩诃羡说:“是啊!”
婆罗门问:“她是否已有婆家?”
昙摩诃羡说:“不!还没有许配人家。”
婆罗门就说:“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您认识他吗?”
昙摩诃羡说:“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从小就认识了。”
婆罗门又说:“梨耆弥有个小儿子,相貌端正,人也很聪明,想娶您的女儿为妻,您看怎么样?”
昙摩诃羡高兴地说:“他们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他的儿子与我女儿也算匹配,这桩婚事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们真有这个意思的话,我当然不会反对。”
两人商议妥当,又选好良辰吉日,正巧有人要前往舍卫国,婆罗门就写了一封信给梨耆弥,把聘娶毗舍离的事,详详细细地写明白,托那人带去。
梨耆弥接到信后十分高兴,立即准备了各式聘礼,带着儿子骑马向咀叉始罗赶来。他们快到达咀叉始罗时,又派了一位使者前往报信。
昙摩诃羡连忙出城迎接,隆重地接待他们,并请来亲朋好友,摆下宴席,为两个年轻人举行婚礼。
婚礼之后,梨耆弥便领着儿子、媳妇返回舍卫国。
临行前,毗舍离的母亲当众嘱咐女儿说:“从今以后,你要经常穿好衣服、吃好饭菜、天天照镜子,不能间断。”
毗舍离跪在母亲面前,恭恭敬敬地答应了。
梨耆弥在一旁听了,心中有点不高兴,心想:“人生在世,苦乐难定,哪能经常有好衣服穿、好饭菜吃呢?天天都照镜子,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过他心中虽然这样想,嘴上却不好说什么。
两亲家互相告辞之后,梨耆弥带领一行人上路回国。
有一天,他们来到路旁的一家旅舍,它四面都搭着凉棚,十分清凉,许多先到的旅客,已在那儿乘凉休息。
毗舍离看了看周围,忙对公公说:“这个地方不能停留,请马上出来。”
公公听了她的话,马上带领众人走出客舍,来到空旷的地方。
但有不少旅客仍在那儿纳凉,不肯出来。
这时,有旅客牵来的大象、马匹等,因身上发痒而在房舍柱子上蹭痒,柱子一下子就倒了,房子崩塌下来,不少乘凉的人因而被压死。
梨耆弥想:“幸亏这个儿媳妇机灵,我才免掉今天这场灾祸。”梨耆弥因此对毗舍离的先见之明十分佩服,对她也更好了。
他们套上马车继续前进,遇到一条山涧,涧边水草丰茂,大家看这儿不错,便息马停车,在涧旁休息。
毗舍离后到,一见大家在这儿宿营,连忙说:“这儿不安全,快到高坡上去。”
大家听从她的话,到远离山涧的高坡上宿营。
过了一会儿,只见浓云密布,接着狂风暴雨夹带着霹雳闪电呼啸而来,山洪暴发,水溢出山涧,把两岸的东西冲卷一空。
大家看到这情形,都庆幸刚才听从毗舍离的话,搬到高处来,免除了一场灾祸。
梨耆弥也说:“今天全亏了毗舍离,才得以保全性命。”
第二天,大家继续前进,长途跋涉,终于回到本国。
亲戚朋友们得到消息,都来庆贺。
梨耆弥也十分愉快地设宴招待,大家唱歌跳舞,欢乐了一天。
当天晚上,宾客全部走了之后,梨耆弥把七个儿媳妇叫来,对她们说:“我年纪已老,不想再管这些家务杂事,想把管家这件重担交给你们。你们谁能挑起这副担子,替我管好这个家,执掌库藏锁匙?”
其他六个媳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面有难色,推说管不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只有毗舍离自告奋勇,答应承担。
于是梨耆弥就把大大小小的锁匙,全部交给她。
毗舍离担起管理家政的任务后,十分勤快,从不懈怠。每天早晨一大早就起床,打扫房屋、做饭,吃饭时,先请公婆吃,然后让家中其他人吃,接着让奴婢仆人吃。这些人吃罢,她就一一分配任务,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各司其职之后,她才最后一个吃饭,天天如此,习以为常。
梨耆弥看她十分忠诚老实,勤快能干,心里十分高兴,觉得确实娶到了一个好媳妇,不过想起亲家母临别时说的话,心里又很奇怪,因为他从未见毗舍离挑剔衣服、饭菜,也不见她天天照镜子。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梨耆弥问:“你来舍卫国之前,你母亲交代你要好衣美食、天天照镜子,你怎么没照着做呢?
你母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说说看。”
毗舍离跪下说道:“我母亲让我经常穿好衣服,意思是身上的衣服要爱惜,还要经常洗涤,保持干净,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有客人来,身上的衣服总是光鲜整洁。我母亲让我经常吃好饭菜,意思是要晚点吃饭,饿了才吃,这样无论粗的、细的,吃起来都很香甜,不是指吃大鱼大肉。她所说的镜子也不是铜镜、铁镜,而是要我早点起床,把房内屋外打扫干净、收拾整齐,床铺也要整理净洁。这些就是我母亲所嘱咐的,我也照着她的嘱咐去做。”
梨耆弥听了,知道她非常有见地、有才干,对待她也就比以前更亲近、更爱怜了。他把家中的一切事务托付给毗舍离,自己欢喜泰然、无忧无虑。
那时,有一群大雁经常飞到海滨去啄食在那里生长的一种粳米,吃饱之后,一只只叼着几穗稻子飞回巢去。有几只大雁飞临王宫上空时,不小心掉下几穗,刚好掉在波斯匿王宫殿的前面。
宫女们看见后,捡起来送给国王。
国王见这种稻穗很珍特,知道可当药用,就下令留作种子,不要随便丢弃糟蹋了,然后又把这些稻穗分给大臣们,让他们各自拿回去种植。
梨耆弥也分到一些,把它交给毗舍离。
毗舍离亲自指挥仆人选择田块,平整土地,播下种子。由于管理得法,稻子长得很好,收获很多。第二年接着再种,收获更多。
国王分给其他大臣的稻穗,因管理不得法,都死掉了。
有一天,王后突然得了急病,国王召来御医,医生们会诊后,有个医生说:“只有用一种海滨出产的粳米做成饭,吃了病才能好。”
波斯匿王,想起曾让众大臣种稻的事,忙把大臣们都召来,问道:“上次让你们种的稻子,你们种得怎么样了?现在王后病重,急需这种稻子治病救命。”
大臣们听了国王查询,连忙回家追问,结果不是稻穗没有长成,就是让老鼠给吃了。
梨耆弥也回家问毗舍离说:“上次给你的种子收获了吗?
现在国王需要这种稻米,给王后治病。”
毗舍离回答:“这种稻子,我们收获很多。如果用来治病的话,别说一个人,给一国人用也够。”
于是梨耆弥把家产的稻米送入王宫,献给国王。
国王马上下令做饭,给王后送去。
王后吃了以后,病马上就好了。
国王十分欢喜,赏给梨耆弥很多宝物。
当时咀叉始罗国与舍卫国不友好,常常闹意见。有一次,咀叉始罗国王为了试探舍卫国中有没有贤能聪明的人,特意派一个使者来到舍卫国。
使者带来两匹马,原是母子,但两匹马的形状、大小、毛色全都一模一样,要让舍卫国的人识别究竟哪一匹是母马,哪一匹是子马。
国王与群臣们都无法识别。
当天,梨耆弥从王宫回到家,还一直苦苦思索这件事。
毗舍离见公公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就问:“您有什么心事吗?”
梨耆弥把这件事告诉她。
毗舍离说:“这事很简单,不值得忧愁,只要取一些鲜嫩的好草堆在两匹马前面就可以了。那匹母马会把草让给孩子吃,而孩子则会抢着吃。”
梨耆弥听了非常高兴,连忙赶回王宫,向国王报告这个方法。
国王照这方法一试,果然区别出母子来,于是把使者叫来,告诉他:“这匹是母马,这匹是它的孩子。”
使者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确实如此。”
梨耆弥又立下一功,国王十分高兴,加倍赏赐他,还升了他的官。
使者回到咀叉始罗,如实报告经过。
咀叉始罗国王又让使者送来两条蛇。这两条蛇长短粗细一模一样,皮肤花色也没有差异,说它们一条是雌、一条是雄,让舍卫国识别。
波斯匿王和大臣们又束手无策,无法识别出来。
梨耆弥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告诉毗舍离,问她有什么办法。
毗舍离说:“把一块细棉布铺在地上,然后把这两条蛇放在棉布上。如果安安静静不动,那就是雌的;如果躁动不安,那就是雄的。因为雌的喜欢细软平滑的东西,把它放在柔软的布上,觉得很舒服,就不想再动了;而雄的性情总是比较刚烈,所以不会安静。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出来。”
梨耆弥听了,马上进宫禀告国王。
国王依计一试,果然像毗舍离所说的,马上分辨出雄、雌。
国王召来使者,告诉他识别的结果。 使者很佩服地说:“一点也不错。”
国王十分喜悦,又赏赐梨耆弥许多财宝。
使者回去之后,咀叉始罗国王又出了一个难题。这次他让使者送来一根一丈长的大木头,两头的粗细相等,上面没有一点刀斧的痕迹,也看不到任何节疤,要求舍卫国识别出哪一头靠近树根,哪一头靠近树梢。
国王与大臣们,又没有办法识别出来。
梨耆弥赶紧回家问儿媳妇,毗舍离回答说:“非常简单,只要把那根木头放在水中,靠近树根的那头会向水中沉,而靠近梨耆弥进宫报告国王。
国王照着一试,果然一头沉、一头浮,立即做出鉴别。
使者说:“不错!确实如此。”
国王更加欢喜了,重重赏赐梨耆弥。
使者回到咀叉始罗,讲了在舍卫国的经历。
咀叉始罗国王听了,心里也十分佩服,知道舍卫国有能人,不能随便侵犯,于是再派使者去。这次不是来出难题,而是送来许多礼物,说:“在大王的舍卫国中,有许多聪明贤能的人,我们大王很佩服。希望从今以后,两国永远友好、和睦相处。”
波斯匿王高兴极了。他把梨耆弥召来,问道:“之前的那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梨耆弥回答:“不是我有什么本事,这一切都是我那儿媳妇的功劳。”
国王听了,对毗舍离又喜欢、又敬佩,就封她为公主,从此把她当作亲人那样看待。
据《贤愚经》卷七《梨耆弥七子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398页。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