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吴润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发布时间:2022-08-11 10:48:04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吴润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 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

  莲花金刚藏班智达 吴润江居士讲授

  金刚乘弟子 顾寂曜  笔录

  目  录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义

  三、金刚经讲义增注

  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记录

  五、金刚般若无尽藏真言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尔时上师入甚深三摩地,安住於四叶莲花月轮上。前叶表开佛知见,入普贤菩萨三摩地,由大圆镜智放光觉照;後叶表示佛知见,入虚空藏菩萨三摩地,由平等性智放光;左叶表悟佛知见,入观自在菩萨三摩地,由妙观察智放光;右叶表入佛知见,入虚空库菩萨三摩地,由成所作智放光。觉照已,安详而起,讲授本经。

  (一)释题

  此经即六百卷大般若经中之第二处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全经共有六种译本:

  1、鸠摩罗什於姚秦弘始四年在草寺译。

  2、菩提留支於元魏时在永宁寺译。

  3、真谛於陈朝广州制止寺译。

  三经同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达磨笈多於隋朝住东都上林园时译,名「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5、玄奘於唐贞观十九年返国文帝迎於西京弘福寺译,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6、义净於天后证圣乙末还国,至睿宗景云二年译,经名与奘师相同。互有详略,而以罗什译本为最通行。

  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馀家,各抒所见,缤纷庞杂;复经梁昭明太子划分为三十二分,更觉支离破碎,徒增画蛇添足之感。

  「般若」华语「智慧」,众生本具。本无名相语言,为晓初心,言诠有三因地:

  (1)实相般若,即心体妙理,属一心体大,正因佛性,果上即法身德。

  (2)观照般若,即心光妙智,属一心相大,了因慧性,果上即般若德。

  (3)文字般若,亦名方便般若,即心法妙用,属一心用大,缘因善性,果上即解脱德;所谓三德秘藏者也。「摩诃般若照,甚深解脱法,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常圆。」故唯一心圆满具足。

  「波罗蜜多」乃梵音,华语「离生灭,渡登彼岸」。参阅「心要经」注解三。此经为禅宗传法家业,六祖一闻经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即开悟,自应以六祖之注解为准则。

  斯经者,深妙殊绝: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故目下讲解亦从心地法门而言。本人修持此经四十年,近始全部融会贯通,悟其精髓。兹择其心要重点发挥,约分六节讲解:

  一、发菩提心--

  (A)广大心--空门。

  (B)第一心--非空非有门。

  (C)常心--亦空亦有门。

  (D)不颠倒心--有门。

  二、生清净心--一心净信。

  三、般若本义--一心三观,重点在自觉(真如门)。

  四、般若广义--分三组各有四门,广释共计十二门,重点在觉他(圆觉门)。

  (A)发心门、修行门、菩提门、涅盘门。

  (B)有门、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

  (C)归性门、随相门、唯心门、无碍门。

  五、明体--(原文漏译「应观法界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识境,故彼不

  能了。」四句)

  六、显用--乘愿再来,普度众生,详见六如偈。

  (二)正释经文

  一、发菩提心品第一节

  (从「如是我闻」至「若菩萨存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请问世尊下列四大问题众生修行步骤:

  (1)云何启发?(经文简略)

  (2)云何应住?

  (3)云何修行?(经文简略)

  (4)云何降伏其心?(「降伏」语气较重,改为「摄伏」较为适当。)

  佛答:应先

  (1)启发四种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A)广大心--空门--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无色,若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悉皆普觉普救。

  (B)第一心--非空非有门--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

  (C)常心--亦空亦有门--(无始无终)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

  众生得灭度者。

  (D)不颠倒心--有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2)云何应住?

  佛答:「不住於相而修六度万行。」即修空观,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离一切相;了悟真空无法可得,无言可说。譬如布施,应无所住行於布施;布施时内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轮体空,福德不可思量,其馀五度亦如是。

  (3)云何修行?

  修假观,观一切相如梦如幻,不取不舍。

  (4)云何摄伏其心?

  修中观,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假观),不应住非色、声、香、味、触、法生心(此句简略属空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观)。譬如明镜当前,物来即显即现,物去不留不染。

  二、生清净心品第二

  即由妙行无住分第四起,至庄严净土分第十止。此品主旨在令人断疑生信。「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盘无上道。」其方法为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有门--指有形有相人物境,通常谓「六欲」。

  不应住喜、怒、哀、乐、爱、恶、欲生心--七情。

  不应住过、现、未来一切法生心--空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心。

  (注)有形有相--人物境指六欲,属外境。

  无形无相--一切相对之事,如过、现、未来属内心。

  法为中境--内外境事齐现,谓之法。

  三、般若本义品第三--广释修「一心三观」

  即由无为福胜分第十一起,至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止。(属自觉真如门)

  华严经云:「离诸和合相,是名无上觉。」浅言之:

  (A)外觉(澄心):离一切有相,修假观。守六根,净六尘,尘相假,於一切法远离生灭相,即「於境无心,於心无境。」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如梦如幻,妄想不行,返染还净,回归实相,前六识清净矣。

  (B)内觉(住心):离一切空相,修空观。静心内观过、现、未三心不可得,五蕴悉如幻--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即「於事(无形无相)无心,於心无事。」寂静如虚空,妄念不起,泯识归性,七识末那清净矣。

  (C)直觉(摄心):双离二边,修中观。摄心内证,於相离相,於空离空,即不住空有,离相寂灭,深得真空无相之妙,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所谓「三际二边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八识各种妄用不行,返流入法性,复性妙用,复显「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八识清净矣。(卓立无依,灵灵不昧,如鸟飞空而不住空;似鱼游水而不滞水。从本以来,曾无所碍。)

  四、般若广义--广释四门

  即由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起,至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止。(属觉他圆觉门)

  般若广义摄三观为一心,利他心切,可以三门九要概括,广开十二门(见前释题第四、般若广义段)。兹列表如下:

  ┌理体--五大(地、水、火、风、空)。

  ┌体(法)┤

  │    └智体--识大。以菩提心为体,三密加持为用(无住)。

  一心┤

  │智--金刚心要(无念)--一切法体性空,远离取舍、相对及二执。

  │

  └用--相用--相谓即莲花心要(无相)--不为六尘所污染,念念背尘合觉,显自性心王,不落心

  所。

  三门九要:

  ┌--┴--┐

  ┌1体 2智 3用    表--定慧均等

  │

  ├1菩提心要:体、即禅那、无住、中观、(住世)亦空亦有门、(出世)非

  │      空非有门。

  │

  ├2金刚心要:智、即奢摩他、无念、空观、表定、空门。

  │

  ├3莲花心要:用、即三摩敗酲蠦无相、假观、表慧、有门。

  三│

  ├4一行三昧--密行属智、奢摩他、空门、真如归性门(空观)。

  门│

  ├5一念三昧--一乘密意、禅那、(住世)亦空亦有菩提门、唯心门、(出

  九┤       世)非空非有涅盘门、无碍门(中观)。

  │

  要├6一相三昧--一乘密法、三摩敗酲蠦有门、修行门、随相门(假观)。

  │

  ├7无念三昧--空门、表智、真如境。「无」妄念、「念」真如。去妄念叫

  │       前念「不生」;念念真如,即後念「不灭」。即思维以种种

  │       方便,令六道众生背尘合觉,证真如。

  │

  ├8无相三昧--有门、显妙用、报化身境。远离一切相,不取不舍,亦不念

  │       成败得失,如日处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

  │(泯识归性,离相成佛。)

  │

  └9无住三昧--显法身境,荡荡心无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

  住非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要门以一心法分四轮而悟、修、持、证:

  (A)皈性门--以悟为主。即摄用归体,亦即泯识归性。

  (B)随相门--以修为主。即由体起用,借识为用,即以种种方便,令一

  切有情入无馀涅盘而灭度。

  (C)唯心门--以持为主。即保住体用不二,空有圆融,定慧均等,转识

  成智,而直趋无上正等正觉。

  (D)无碍门--以证为主。行者安住三摩地,一旦豁然贯通,空有双离,

  超出体用,而般究竟涅盘。

  此要门为修行心法之精粹,依八识之次序泯识归性,随缘修行,转识成智(成就报身),借识为用(成就应身),而获证大圆满三摩地。瑜伽行者得此传承,一超直入法界,事事无碍,毕竟涅盘。

  五、明体第五

  即由一体同观分第十八起,至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止。

  复次,如来了知众生心源唯一实相,如水流千差万别,而源头是一。既悟心性同源,众生心即佛心;又众生心虽为妄心,落三世,同时亦显不落三世之真心,所谓「净心在妄中」,斯真心即是佛心。此真实心源,众生与佛本来平等,而众生迷惑真心,生起妄心,流浪生死;若一念觉知,返本还源,证此真实心源与佛无二无别。此觉心实相原为:

  (1)不生不灭--如明镜现幻象,虚妄无实。

  (2)不断不常--如河水长流,刻刻不停。

  (3)不一不异--如随方摄影,面面异相,原是一人。

  (4)不来不去--如电影中人,本无动作,然栩栩如生。

  中观偈 (一)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即中道义」

  中观偈 (二)

  「因缘所生法 不生亦不灭 不断亦不常 不来亦不去

  不一亦不异 息灭诸戏论 敬礼佛所说 寂静微妙法」

  故如偈所云体相: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偈梵本原有八句,而罗什法师竟将最重要之般若本体漏译四句,未免美中不足;幸有义净法师译本,弥补此瑕。兹恭录後四句如下:

  「应观法界性 即导师法身(或译「诸佛法身」)

  法性非识境 故彼不能了」

  六、显相达用分第六

  即由一合理相分第三十起,至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止。

  释尊应化示迹,入世作幻观,普度有情,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古德云:

  「创镜花法会,建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殆近似之,故经结归云:

  (有为偈)「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无为偈)「一切无为法 如虚亦如空 如如心不动 万法在其中」

  (无常偈)「诸行无常 观受是苦 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

  最後将金刚经修持心要简撮为八字:

  1、制心 2、住心 3、澄心 4、摄心

  即说偈曰:

  「制心一境 住心观性 澄心外照 摄心内证」

  七、传授金刚般若无尽藏真言。

  (编者注:真言见「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记录」。)

  上来已将经文精华从性分讲解圆满,并传授金刚般若无尽藏真言,以期显密圆融。此真言功德不可思议,若虔诚持诵一遍,即具足一字不缺之本经九千万遍功德,故不轻易传授。此次破例传授,实为罕有之机会,深盼大众遇此奇缘,获此诸佛秘密金刚後心,以因地心,成果地觉,净智坚固,始终一如。依此修行,定成菩提;依此修持,定成佛道,愿各共勉。

  吉祥圆满

  佛历二千九百九十八年岁次辛亥玖月重阳佳节

  香港 北角 名园西街四十九号二楼  诺那精舍

  吴 润 江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义

  诺那呼图克图法嗣华藏上师  讲授

  弟子 蔡智厚  笔录

  一、须菩提请问世尊四大问题--众生修行步骤

  (一)云何启发?

  佛答:应先启发四种菩提心:

  1、广大心--空门--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无色、若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悉皆普觉普救。

  2、第一心--非空非有门--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引导九类众生息除妄念,汇归真性--六大归元。

  3、常心--亦空亦有门--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4、不颠倒心--有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二)云何应住?

  佛答:「不住於相而修六度万行。」--空观。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离一切相,了悟真空,无法可得,无言可说。譬如布施,应无所住行於布施。布施时,内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轮体空,福德不可思量,其馀五度亦复如是。

  (三)云何修行?

  佛答:修假观,观一切相如梦如幻,不取不舍,如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云何摄伏其心?

  佛答: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有形有相人物境--六欲--境生心--假观。

  不应住非色声香味触法--无形无相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内事生心--空观。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譬如明镜当前,物来即显即现,物去不留不染,不取不舍--中观--清净心。

  二、生清净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由断疑生信--一心净信、净愿、净行,专修三观法到空幻一如,便可明心见(现)性,毕竟证得自性清净心。

  三、般若本义:

  一心三观:一心净信--始觉。

  不应住六尘--六欲生心--假观--外觉。

  不应住非六尘--七情生心--空观--内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观--直觉。

  四、八句偈:(梵本原为八句,罗什法师漏译後四句,後经义净法师补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现)如来;应观法界性,即导师(诸佛)法身,法性非识境,故彼不能了。

  五、金刚经修持心要:

  (一)制心  (二)住心  (三)澄心  (四)摄心

  偈曰:制心一境,住心观性,澄心外照,摄心内证。

  制心一境--始觉--一心。密义经云:「其在禅定,不著内外,亦无中间,是曰一心。」

  住心观性--内觉--空观。离一切空相,静心内观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五蕴归空性,於事无心,於心无事,寂静如虚空,妄念不起,泯识归性,第七识(末那)清净。

  澄心外照--外觉--假观。离一切有相,守六根,净六尘,六尘尘相假,於一切法远离生灭相,於境无心,於心无境,观一切外境如梦如幻,妄想不行,返染还净,回归实相,前六识清净。

  摄心内证--直觉--中观、双离二边--离有形之长短、大小、方圆、男女相,亦离无形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相,於相离相,於空离空,不住空有,离相寂灭,深得真空无相之妙,心不染万境,真性常自在,所谓「三际二边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八识各种妄用不行,返流入法性,第八识(阿赖耶)清净。

  六、总结金刚经真谛:

  偈曰:「佛在本心,众生自度,修不著相,其福无量。」

  佛历三○○一年岁次甲寅年十二月廿一日

  地点:菲律宾诺那精舍

  金刚经讲义增注

  金刚乘弟子 顾寂曜  笔录

  金刚经四句偈,系指本经内任何四句偈,甚至修通一句,便可以立地成佛。兹将各要偈,开列如下:(参详金刚果论)

  (一)无相四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二)离见分四句: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三)假观两偈:(甲)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生清净四句: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住喜、怒、哀、乐、爱、恶、欲生心,不应住过、现、未来一切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空观四句: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六)离识成佛八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如来」作「本性」解)。应观法界性,即诸佛法身,法性非识境,故彼不能了。

  (七)八不四句:见本讲义。

  (八)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九)离一切和合相,即成正觉。

  (十)若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十一)佛在本心,众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无量。

  (十二)於未来世,闻说是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三)若有此经,当得作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四)如是我闻,不可思议功德,当勤精进,应生无所住心。

  (十五)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十六)觉性本圆明,销矿成金,不废修行方便;实相离言说,依文解义,自应如理思维。

  (十七)专念一句弥陀,感应道交,顿悟本无心外佛;返闻闻自性,根尘迥脱,当阳迳取髻中珠。

  (十八)心佛众生,似异实一;因缘万法,是幻非真。

  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记录

  时间:民国四十九年十二月上旬

  地点:美国旧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会讲堂

  讲述者: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

  诸位善知识:

  今日讲金刚经的真义。讲经的法呢,照本宗的讲法是用直指的讲法,完全将精华略略点点睛而已,并不是咬文嚼字来讲。讲经分「讲经」与「解经」两种,「讲经」难,「解经」容易。大众要明白「讲经」与「解经」两个意思。怎样是「讲经」呢?法师能讲金刚经,他一定要入金刚般若的三摩地。他入了这个三摩地呢,就开四个门:第一个门是东门,是发心门,法师入普贤菩萨三摩地,以大圆镜智放光,开发你的钥匙,开发你的心,这是「开」。再入虚空藏菩萨三摩地,以平等性智放光,使大众「示」佛知见。再入观自在菩萨三摩地,以妙观察智放光,「悟」佛知见。第四个入虚空库菩萨三摩地,以成所作智放光,「入」佛知见。开、示、悟、入。第一个发心门、东门,是「开」;第二个南方修行门,是「示」;第三个西方菩提门,是「悟」;第四个北方涅盘门,是「入」,法师以一个三摩地而分出四个三摩地。这样能够入定,依著那个如来的师承来传授,从性分来讲,即是讲金刚经的真义。从性分来讲,这是「讲经」;若是咬文嚼字,从字面经义来讲,就是「解经」。所以「讲经」与「解经」的境界不同,大众要明了。

  今日就依本宗的仪轨来讲,首先大众跟我忏悔。

  「皈命法界体性尊  其光无量不可思

  无上圆满报化尊  莲部金刚喜怒部

  我莲华生大导师  一切有情救护主

  历代上师及三宝  我今至心皈命礼

  如是证道传灯祖  身同金刚大持尊

  净三世业皈命礼  惟愿慈悲垂加护

  金刚乘弟子(称名),大众默念。

  皈依师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南无薄伽梵应正等觉功德王释迦牟尼如来

  南无能摧金刚藏如来

  南无宝焰如来

  南无龙自在王如来

  南无勇猛军如来

  南无吉祥喜如来

  南无宝火如来

  南无宝月光如来

  南无不空见如来

  南无宝月如来

  南无无垢如来

  南无吉祥施如来

  南无清净如来

  南无清净施如来

  南无水王如来

  南无水王天如来

  南无贤吉祥如来

  南无旃檀功德如来

  南无无边威光如来

  南无光德如来

  南无无忧德如来

  南无无爱子如来

  南无功德华如来

  南无清净光游戏神通智如来

  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智如来

  南无财功德如来

  南无念功德如来

  南无善名称功德如来

  南无上自在幢王如来

  南无善能镇伏功德如来

  南无斗战胜如来

  南无善能镇伏功德逝如来

  南无普照庄严功德如来

  南无宝莲华善能镇伏如来

  南无应正等觉宝莲华善住觉山自在王如来

  如是皈命已,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来、应正等觉、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愿诸世尊忆念於我等,若我等此生、若我等前生,无始生死以来,在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所作不善罪业,自作、教他作、或随喜他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自盗、教他盗、或随喜他盗;五无间罪,自作、教他作、或随喜他作;十不善道,自正受入、教他入、或随喜他入:由是业障,有所覆藏。我有情或堕地狱、旁生、饿鬼,或生边地及篾戾车,或生长寿诸天;设得人身,诸根不具,或执邪见,或厌诸佛出兴於世,所有业障。今对一切诸佛世尊、智慧者、眼证者、权能者、称量者、知者、见者,彼诸尊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从此制止,永不再犯。愿彼诸佛世尊忆念於我等,若我等此生、若我等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在其他轮回中所受生处,所有施与畜生一抟之食,若我等布施之善根、若我等护戒之善根、若我等净行之善根、若我等成熟诸有情之善根、若我等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若我等修无上智之善根,悉皆合集,校计筹量。今对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前,普皆回向,悉回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现在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

  各各忏悔一切罪  所有功德尽随喜

  我今劝请一切佛  愿证最胜无上智

  过去未来现在佛  於众生中最胜尊

  赞叹无边功德海  我今合掌皈命礼

  身业有三种  口业复有四  以及意三业

  十不善尽忏  无始至现在  十恶五无间

  心随烦恼根  诸罪皆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有礼赞及供忏  随喜劝请转法轮

  我以所积少分善  回向圆满大菩提」

  今天所讲的是金刚经。金刚经有七种译本,现在所讲是依鸠摩罗什的译本,因为其中属它最流行。实在来讲,文字上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通顺,但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是意译的,将金刚经实在减少好多,可以说减少了......,又不到一半,大概减少了五分之二,有好多减少了。今日将减少的替他补充。金刚经最要紧的是八句偈。八句偈,鸠摩罗什只译出四句。实在说,焦点是八句,他减少了四句,还有好多东西是鸠摩罗什减少的,我将它补充了。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呢?Diamond,金刚是坚固而不坏。「般若」呢?智慧。「波罗蜜」呢?到彼岸。以金刚的智慧,断一切无明烦恼,脱离那个六道轮回,度登涅盘的彼岸,这个就是金刚经的意思。

  第一品是发菩提心品。现在讲经依著本宗的讲法来讲,因为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定的,不过是从文字上的意义来讲;照规矩呢,实在是六品。第一品是发菩提心品。

  (编者按)本文作者对鸠摩罗什所译经文,颇有增改。现将增益部分,以[]表明,如下文[云何修行?];改动部分,用文字注明,如下文:(原文为降)。下文凡同样情况,都按此例注明。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原文为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原文为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一大段已将鸠摩罗什译漏的东西补充了。本来须菩提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怎样住心?「云何修行?」怎样修心?「云何摄伏其心?」怎样摄伏其心呢?鸠摩罗什只译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漏了「修心」的字,所以凡是漏了最要紧的,我都替他补了上去。就唐三藏等其馀的译本,藏文的译本,都照著原文来译的。不过鸠摩罗什译的经都减少了,我将减少的都补充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怎样来住心?怎样来修心、修行?怎样来摄伏其心?摄伏这个妄念?「降伏其心」,这个「降」字有些重,重过了头,本来用「摄」字就恰好了。即是第一个住心,住心就是安这个心,使这个心安定。这个修行呢?即修心,Practice Paramitas,修六个波罗蜜。摄心呢?将妄念摄伏。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原文为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摄(原文为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段最要紧,这段教你怎样发起菩提心。大众以前所讲,都没有明白,几十家注解都没有指出发菩提心的法子。现在我将各家、几十家经的经注未曾指出的,我都简简单单指出。「所有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九类众生,发心普度这九种众生,就是发广大心,这个心发到有那麽广就那麽广,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发广大心来普度他,这是广大心。大众笔记这四种,第一是广大心,最紧要的是这一段,发广大心。「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我一切皆令他度到无馀究竟涅盘的地方,我度他到究竟不生灭的地方,这个是第一心,大众记住,这个是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灭度无量无数众生,度尽无数众生,而不住於相,这个是常心。「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是不颠倒心。怎样是我相呢?略略解解:自私自利谓之我相。怎样是人相呢?痛痒无关,人家有病,与我无关;人家穷,与我痛痒无关;人家的事与我痛痒无关:这叫做人相。众生相呢?分形绝界,和我不同形,更加不同界,更漠不相关了。寿者相呢?惜命延年。这段讲发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大众能够发了这四个心来修行,就可以将妄念摄伏。妄念摄伏了,佛性就现前了。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段起,生清净心品第二,这段是第二品了。生清净心品。这段是教大众一班比丘行六度波罗蜜。所以行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精进也好,禅定也好,智慧也好,都不住相,也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这个布施,那麽清净心就现前了。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此处讲离一切相。这个「如来」当「佛性」解。「即见如来」,这个「如来」当「佛性」解,当「见性」解。所以「如来」有的讲法,这个「如来」不是一个佛,是「见性」解。「即见如来」当「见性」解。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段所讲就是:如果能闻金刚经,已与佛结了多生多世的缘。若进一步修行,就要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亦离空,亦离有,将空、有二边都要消除,要离空有二边,显中道实相。离一切相,离空相、有相,证到中道实相。证到中道实相呢?连中道都要跳出,连空、有、中道都要一齐超出,空有双离,全部离出,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好像渡河、过海,过了海,船就不要。成了佛、见了性之後,一切法不需要,所以离了四相、空相、有相,一成了功,全部相、空、有要全部离开。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此处所讲呢,是从真义的境界来讲。说法有三个境界:一个真谛、一个俗谛、一个中道谛。现在从中道谛的立场来讲,不可说、不可取的;从俗谛来讲,可说可取的。所以分三个立场来讲:这一心三观从俗谛来讲,有说有取;从真谛来讲,无说无取;此处从中道谛来讲,所有说、取全部要超出的。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处是讲以一切物资种种来供养佛,不如由性分来修之功德。所有以一切物资供养,不如修心养性之功德。因为以物资来供养之功德是有限的,如果修心养性做工夫是无限的。所以大众受持这本经任何四句偈,任何四句偈都比一切供养功德大。因为一切佛法都从这本经出。从俗谛的立场讲,佛法应该修;从真谛的立场讲,佛法是无修无证的。所以从真谛、俗谛来讲不同。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处是讲阿罗汉有四级:第一级须陀洹,好像大学里第一班Freshman差不多。第二个斯陀含,这个等於Sophomore。第三个阿那含等於Junior。第四个阿罗汉等於Senior。这是阿罗汉四个阶级。这四个阶级呢,都要离开「相」。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非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住非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此处讲「心净则国土净」,这段就是这一句解。所以须菩提,不应住色生心,所以大众不好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住个有相而生心。大众发菩提心,不好住有边而生心。另一边呢,不应住非色而生心,不好住空边而生心。鸠摩罗什译了「有」的边,他没有译「空」的边,所以译经常常最重要的也会译错、译漏的。所以不应在「有」的方面生心,不应在「空」的方面生心,应在中道而生其心,这是空假中一心三观的教理,即是法华宗一心三观的教理,完全是「心净而土净」。这段这样解就得了,解两句话就得了。这个心好像明镜一样,物来即现,物去不留,如镜中花、水中月,心清净,来无影,去无踪。现在第二品完了。

  现在第三品,般若本义品。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开示汝。]」】

  又漏了「开示汝」这几个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此处讲,大众从性分做工夫呢,比从相分做工夫,是没得比较。如大众从相分做工夫,以种种金银珍宝供养佛,不如从性分做工夫。性相两样。从心性入手,功德无量;从相分入手,功德有限。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凡是一切经典所在之处,等於一切佛之真身舍利,所以一切天龙八部都供养的。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此处重覆说,大众修佛、修法,要你修心养性,从性分来修,则功德无量,不好从相分来做工夫,不好从形式来做工夫。以前佛出世都是从性分来做工夫的,现在一代一代变成从相分来做工夫,从仪式去做工夫,不过同佛结结缘而已。最重要从性分,不好从相分。原始佛教从性分做工夫,现在佛教一代不如一代,从相分做去了。如华严经所讲:「离诸和合相,是名无上觉。」佛以「觉」言:外觉离一切相,内觉空一切相。於相离相,於空离空,这个得符「真空无相」之旨呢,这样就是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第一波罗蜜呢,即布施。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此处讲忍辱度,因为释迦牟尼佛前生是常不轻菩萨,如法华经里讲他前生行忍辱波罗蜜,见任何一切众生都顶礼,促他成无上正等正觉,修这个忍辱度的。当时前生,被歌利王节节割截身体,非但不生憎恨心,他还以发菩提心报怨。俗人讲「以德报怨」已是好的,不过佛经还要将个心扩大,以大菩提心报怨,所以他成佛後,先将歌利王度了。所以佛就是行这个不颠倒心,实行这个波罗蜜,还要一切怨亲平等普度,尤其是发菩提心报怨。这个发菩提心报怨,大众应该要修学。

  【「『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

  此处不好在有相方面来生心。

  【「『不应住非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不好住於无相,不好住於空处来生心。

  【「『应生无所住心,』」】

  应离开二边际而生其心,就在中庸,即在中道处。心无所住,一个空、一个有、一个中,一心三观,这是法华经所讲。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现在讲第四品,般若广义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这个呢,第一要通达无我,要离一切相做功德。不好从相分做,一定要从心性做;即不好从仪式做工夫,要从心性上做工夫。以通达无我,以无所得,真实修心,即可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这完全讲离一切相,不好从形式、仪轨做工夫,完全撇开相,由相入性。因为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所以讲法应从归纳讲,若从归纳讲,讲一、两句话,将要点讲讲,大众一明白,就可以成就了。所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不需经典的,只需师父提出要点,大众一悟就得了。现在本宗是代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来讲,所以从简讲,是从归纳讲,不是从演绎讲。怎样是归纳讲?怎样是演绎讲呢?归纳只是将精华点点睛就得了,一套经讲几句话,就可以讲完了。如果是从演绎来讲,将能演得讲一年都讲不完,这是演绎讲。若从归纳讲,大众听一、两句,一悟就可以成就了;但是演绎的讲法,你听一百年,你都没法子悟。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很要紧。凡是修行人遇到逆境,遇到为人轻贱,或者遇到病,或者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其实就是这些事,消灭宿世罪业,使你快快成佛。从前我们有一位师兄问师父(诺那祖师)说:「念经『顺』是怎样?『逆』是怎样呢?」「如果念经遇到顺境,愈念经愈发达。这个是大众前世因果熟,善因熟了,所以今世念佛修行,样样如意。但是成佛在顺境中修行,成佛成得慢一点。如果大众念佛遇到顺境,不好欢喜;遇到逆境,也不要悲哀。」那麽再次问师父:「愈念愈衰,怎麽样呢?」师父说:「你不要悲哀。愈念愈衰的人呢,愈念,他的业障愈消得快,成佛也快。凡是即身成佛的人,都是尽此一报身来成就的。凡是愈念愈遇逆境,这个人是一生成功;愈念愈遇顺境的人,这个人多生成功。所以遇到顺境,也不好欢喜;遇到逆境,也不要悲哀。」所以念佛遇到逆境反而便宜,大众要知道。所以大众遇到顺境,不要喜欢;遇到逆境,也不要悲哀。实在遇到逆境,成佛反而便宜一点。大众要醒觉,不要遇到逆境退转。从前有个和尚修行得好,也好诚心。修行一下,就瞎了;再修行一下,跛了一只脚;再修行一下,跌入井死了。这个和尚为什麽受这麽多难呢?以为佛不灵,实在佛不知有多灵。因为这个和尚应该这一世人要瞎了眼,第二世跛足,第三世落入井死,他一世受完三世报应,变成这世成功,实在反而便宜了。所以以俗眼看,与佛眼看,是两个样的。大众最要紧要明了。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未来(原文为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未来(原文为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段要大众离一切相,不要以种种供养功德为大,来来去去要大众修心。由修心养性,则有无量无边功德。一切形相供养,好像:拜拜、念诵、拜忏、念佛,那些从相分做工夫,都是同佛结缘,不能够明心见性。如果从性分来讲呢,就可以一弹指间成佛的,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果,是入西方......是阿弥陀佛开个化城,即是变化个幼稚园,使大众进去念书,但这是起点,不是终点。带业往生是起点,明心见性是终点,所以大众要明白。其实明心见性是终点都没究竟,还没到究竟的终点,明心见性只是终点的初步;还要由明心见性,见了性之後证实相、证法身,然後才到究竟涅盘的地方。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修行?]』」】

  此处漏了「云何修行」,很要紧。

  【「『[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原文为降)伏其心?』」】

  如何是「云何应住」呢?英文呢,是Fix your mind。「云何修行」呢?是Purify your mind。「摄伏其心」呢?是Control your mind。如果用英文来讲,可以译得清清楚楚。大众清楚了吗?一个应住心,Fix your mind。那个修行呢?Purify your mind。那个摄伏其心呢?Control your mind。大众就是不能摄伏其心,大众的心、的精神,为外境所吸,物质支配精神,大众心取了境了,心为境夺,这个是物质支配精神;现在佛法是精神支配物质,心不为境夺。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个是常心,记住方才讲过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四个心是金刚经主要的精华。可惜大众以前讲经,都是字面解字面,你解了一万年,字面解字面,与金刚经不相应的;你一明白这四个心呢,就相应了。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个不颠倒心,不好颠倒。有几种颠倒?四相的颠倒,还有呢,有四颠倒、八颠倒:众生住常、乐、我、净;罗汉讲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一种是凡夫的四颠倒,一种是阿罗汉的四颠倒,都要离开。要到了涅盘经的常、乐、我、净,然後才是真境。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个呢,修一心三观的法,就可通达无我。一心三观法,在俗谛就是立一切法。俗谛来讲,立一切法。真谛法,泯一切法,一切法都要泯,全部都要撇去。所以从有相来讲,阿弥陀经、华严经都是立一切法,所有有相的佛法都是立一切法。如果无相,就空一切法,泯一切法,金刚经一切法都抹的。从中道讲,摄一切法。一个立一切法,一个泯一切法,一个摄一切法,三个立场不同,所以心要运用了。就像入世的,立一切法,入世通俗来讲佛法,一切要讲「立」,由「立」起,这个是小学阶段了;小学毕业了,立不得了,全部要撇去,泯一切法。到了中学,将小学毕业全部取消了,明白吗?一个立,一个泯,明白吗?读到大学,不只了,立也不对,泯也不对,就要摄了。非立非泯,要双超。所以就要一个空、一个有;再进一步,空有双融,再进一步,空有双超了。这样然後才是佛法。由一心三观分四个立场来修行,一步撇一步了。所以大众学法,若执著来做的话,就未通的了;但一通了,就要撇了。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处两句话就可以讲完了。反心内观,一味妙明心。因大众的眼是向外看,不是向内看。佛之眼向内看,而大众之眼向外看,甚至没有那麽多......向外去。你要反著方向,眼向内看。怎样是向外看呢?被色声香味触法吸住,这是向外看。向内看呢?即是反观自心,返本还源,显出你的真性来看,这是向内看。这叫你六根守住自性不动,不好向外看,六根向内来观心,这样解。这样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都如梦如幻。这品是明体,第五品了。

  我们讲讲明体,第五品。万法真如,将个万法返本还源,就是真如。真如一演变出来,由俗世演出来,入了俗,即演变万法,这个是一真法界观。这个讲一真法界,这个讲入个毗卢遮那藏的性海,一超直入这个境界。将六根守住,守住六根,将六根向内而观其心,心一开呢,顿成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这个要入定入得好深才行,如果未曾入得那麽定,我所讲的,就不明白了。所以如来了知众生的心源,是一种实相的法性;如水流千差万别,流出去是千差万别,但是源头只有一个。既悟大众心性同一源,则众生之心即佛心,佛心即众生心。又众生心是妄心、生灭心,从条迷路走,即是背觉合尘的众生境界;如果返转头,背尘合觉,觉悟就是佛,迷即众生。如果背尘合觉,即菩萨了;如果背觉合尘,是众生。大众知众生心虚妄,一个心虚妄,就入轮回,落三世;同时也显出不生不灭的真心。大众所发的生灭心,不是菩提心;若能显出不生不灭的菩提心呢,这个心就是佛心了。但是真实心源呢,众生同佛平等平等的。若迷失这个心呢,生分别心、生灭心,所以随三世,流转苦海;如果能够返本还源,悟出那个真实心源,佛同众生一体,无二无别,我一刹那间,就可以完全知道百万众生。这个是一真法界观,这段,这是明体第五。这是讲一真法界,这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亦是法华经的一乘实相,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是不可言、不可说、不可见的。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不住於相,其福无量;住於相,福德有限。大众听我说个偈陀:「佛在本心,众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无量。」佛在本心,要自己度,不好靠佛度。所以愚人求佛不求心,圣人求心不求佛,明白吗?好像念佛,念阿弥陀佛,是对初机来讲的,是从俗谛来讲的;如果从真谛来讲,讲修心的,明白吗?所以一个一个程度不同,差不多是这样:念佛,如果照那个带业往生来讲,似乎对那些不识字的契机;如果智慧好的,应该要在修心养性上做工夫。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色相呢,都要离。甚至空、有都要离,显中道实相,处处都要叫你显一心三观。一心三观分四道门,任何一道门都可以入佛道。

  【「『须菩提,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佛法不可言、不可说、不可闻、不可见。众生同佛呢,本无差别。觉悟即佛陀,迷即众生。所以一切众生现在讲,不过讲个名而已,实在同佛无二无别,他能悟道,同佛无别。所以听我说个偈,金刚经的偈:「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又听我说个偈陀:「於未来世,闻说是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从俗谛来讲,一切法有所得,一切功德都有;从真谛来讲,一切无所得,非空非有;中道无所得、无所失的。这个无所得、无所失的,这个离二边。有得有失,有胜有负,那些都是入世间的,不能出得世的,所以要离二边,无得无失、无胜负、无得失、无是非、无贫富,要离开相对。有相对,是俗义,入俗的,不能跳出轮回。大众离开相对,就可以超出三界六道,而登无上正等正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以佛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果有高有低,这个是俗谛,不是佛法。所以佛法是平等无高下,是同的。甚至佛性无男无女、无我无人、无高无下、无得无失、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此处完全讲中道,这个是不二法门。金刚经所讲是不二法门,直指这个不二法门。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多(原文无多字)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来来去去都要离相,由相入性;再进一步,性相相融;再进一步,性相双超,这个境界则福德不可思量。所以大众修行,初机从相分入手;修了根底,撇离这个相,由相入性分;再次深一步了,完全入进去了,性相相融;再入深一步,性相双超。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大众,再复述方才讲过的偈陀,也就是:「佛在本心,众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无量。」如果从俗谛来讲,佛能够度众生;但是从真谛来讲,佛不能度众生,只有众生自度。如经里头讲,过去诸佛有恒河沙数之多,如果佛能够度众生,现在一个众生都没有了,何故现在有那麽多众生呢?实在度众生,实情自度,这个标准不好靠佛度。如果靠佛度,就变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即是幼稚园读书,慢慢教化,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经过十地、四十二个回向,然後才成佛。但是从性分讲,一弹指可以明心见性成佛。如果从相分来修,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这个快慢是没得比的。所以最上乘呢,都是讲一刹那间成佛,不讲往生,所以在那个第一个净土凡圣同居土,和那第二个方便有馀土,讲带业往生的。第三个实报庄严土已经不是讲往生,是讲禅定安住的。你入个禅定安住的地方,无往生的。第四个净土,讲汇归毗庐性海,入法界,更不讲往生。只要你能够豁然贯通,你修行,修得心开时,「pat」的一声,将无明窠臼打破,就是佛。这处就是常寂光土,不需要往生。往生是对下级、无知识的阶级来说可以通;如果稍微读过书,都不应该讲往生,明白吗?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法身是无相的,不可言、不可说、不可见的。所以原先佛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吗?」须菩提他都没有悟,以为从相分观如来就得了。所以佛讲,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转轮圣王就是如来。如果从相分来讲,就始终不能见性的,一定要从性分来讲。所以须菩提言:「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四句偈呢,本来是八句的,金刚经最重要的是这四句偈,因为鸠摩罗什将这八句偈减少了四句。如果从藏文、梵文来看,则是八句的。金刚经有七译,从唐三藏等所译的金刚经,六译都没有减;七个人中,唐三藏译过,鸠摩罗什译过,还有实叉难陀译过,义净译过,个个都译八句。但是鸠摩罗什译四句,因为当时是那般文人译的,注重中国文字,不注重真义。听我说这个偈陀,全金刚经的精华在这八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应得见我。彼如来妙体,即法身真性,法性不可见,法体不可知。』】

  如果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以色、声、香、味、触、法求佛,求佛保佑保佑,这个是向外驰求,只有福德,而无功德,不能见性的。「不能见如来」,即不能见性。你求菩萨保佑我,保佑我发财,全部向外驰求,只有福德,而无功德,明白吗?福德则有,功德则无,明白吗?所以大众福德要求,不过不好执著,明白吗?但是要福德变成功德。「不能见如来」即不能见性,这样解,明白吗?这「见如来」当「见性」这样解。「彼如来妙体,即法身真性。法性不可见,法体不可知。」即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见的。讲到这处,金刚般若讲到极顶了。不可言、不可说、不可思议,不可求的,明白吗?这处是金刚经的精华,本来八句的,应该补回,补回八句才恰好。因为就佛法的中观有八种:不生不灭的法身,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怎样不生不灭呢?如明镜照像,来无踪,去无迹的,这个不生不灭。不断不常呢?如河水长流。不一不异呢?怎样不一不异呢?如我影个相(照相),前面同我影个相,得个前面的相,从背脊影个相,得个背脊,从左边得左边,从右边得右边,来来去去的,虽然得这几个相,实在是一个人,明白吗?会解了吗?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呢?怎样是不来不去?如电影中人,如镜中花、水中月,来无踪,去无迹的,这即是八不。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这段完全讲八个「不」,不断不常呢?即是如水长流。不生不灭,方才讲过。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法身有八种「不」的境界。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有十个圣号,来自由,即叫「如来」;去自由,即叫「善逝」。所以佛来自由,入世来自由,叫「如来」;出世涅盘自由,即「善逝」。

  以上是明体,这段是显用,这段起显用。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此处呢,要和大众讲守六根,六根不动。怎样六根不动呢?凡夫眼见色,眼见一样东西,生个憎爱取舍心,即是你的眼如果见个东西爱而取之,或者恶而舍之,你的眼同它和合了。心有爱恶取舍,就同它和合。耳听声也是,你中意听或不中意听,耳同外境和合。此处使你六根不动,六根不同外境和合,明白吗?这是要你修心。这个心六根不动,对外境不好有取舍,不好同它和合。如果你心动了,心为境夺,成为众生相;你心不动,你心不为外境所夺,佛性现前。这样解这一段,明白吗?两句就可以解完了。即是六根不好同外境和合。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所有一切法相都泯去,也是叫大众啊,不动於心。不动心,离一切法相,如孔子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动心,离一切法相,一切法相由它幻起幻灭,我心不动。此处教大众不动心,不动于中。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众以种种物布施,不够不如有个人发菩提心。发这四种菩提心,持这部经呢,发个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念这部经,或念四句偈,或者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面念呢,一面修心,使六根不动。六根不动,则六尘不起;六尘不起呢,将八识转成为五智,即是由根尘识圆通。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开佛知见呢,是结个佛因。示佛知见呢,即导入佛的境界。悟佛知见呢,将与佛心契合了。这样心契合了,渐渐入个金刚後心,不为烦恼所断,这样然後才到这个明心入门的境界。再进一步,将明心的境界维持得长久,将之任持,心渐渐光明,乃至见性成佛。

  现在大众跟我念金刚经的真言。持这个经呢,或者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也好,或者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好,不过是念佛修心,不是教大众念口簧。如果大众念阿弥陀佛,念口簧,念得喉咙破了,念了一万世,都不成得功的。这个念佛修心,这个是密宗的讲法。如果显教的讲法,只是念口簧的境界已矣,所以不可不知。

\

  现在传「金刚经真言」:

  纳莫邦嘎娃地。煎炸巴罗密打野。□。纳地。地打。衣哩施。衣哩施。密哩施。密哩施。悲纳烟。悲纳烟。纳莫邦嘎娃地。不罗打木。不罗地。衣咧地。衣咧地。密咧地。密咧地。苏咧地。苏咧地。乌苏咧。乌苏咧。补育医。补育医。梭哈。

  「金刚经真言」即是「无尽藏真言」,「般若无尽藏」。念这条咒等於六百几卷般若经一起念;一起念呢,等於入定念金刚经一万遍效力,所以这个是秘咒来的,大概在中土失传久矣。这是由西方学回来的,大众得到这个殊胜因缘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个法不讲是美国没有,像中土亦无人识。大众得到这个机会,已经非常殊胜。今日所讲的法,这个中土都无人识,何况在美国呢,连一个法师都找不到。大众好殊胜,大众得到殊胜真言,好好护持。因为佛法在中土,好多东西失传。现在大众发心,将失传的佛法要找回来;实在在这个时候还可以找回来,就看大众肯不肯去学了。

  现在献曼达。

  附注:

  金刚经有二首偈,一是有为,一是无为。

  有为偈:

  一切有为法--一切世间有所作的修为法。

  如梦幻泡影--都是如梦幻化的水泡沫影。

  如露亦如电--都是幻化,不能长久。

  应作如是观--应观想如梦,返幻归真。

  无为偈:

  一切无为法,如虚亦如空--一切无为法如虚空一样。

  如如心不动,万法在其中--若能守著心不动,见境不为境夺、见事不为事夺、见法不为法夺,一切法即在其中。

  心不动则自然通万法。

  五、金刚般若无尽藏真言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

  莲华金刚藏班智达吴润江居士传授

  纳莫邦嘎娃地。煎炸巴罗密打野。□。纳地。地打。衣哩施。衣哩施。密哩施。密哩施。悲纳烟。悲纳烟。纳莫邦嘎娃地。不罗打木。不罗地。衣咧地。衣咧地。密咧地。密咧地。苏咧地。苏咧地。乌苏咧。乌苏咧。补育医。补育医。梭哈。

  此真言功德不可思议,行者若能虔诚持诵一遍,即具足虔诵一字不缺之本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九千万卷之功德,故为向不轻传者,今此破例公开,实属罕遇之殊胜机缘,切望行者勿以等闲视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