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发布时间:2023-03-15 16:17:29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丰收的美好季节,我们沐浴着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欢聚在重庆綦江古剑山巴渝佛教圣地,隆重召开第二届古剑山佛教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大事和盛事,本人感动无比的欢喜,心情就像上午的阳光一样灿烂。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在太平盛世的氛围中,才能享有这么美好的、祥和的、展示深层次精神探索的盛宴。本人因为预先没有准备参加这次论坛,后因钟远平常委恳切的希望和要求,于是,我把一些活动推掉了,答应来参加此次开幕式的。但是,论坛组委会还是要我讲,哪怕是开示也行,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刚才我想了想,我在这里给大家报告的题目大概可以称之为“禅与养生”或“佛教与心灵环保”、“禅与情绪管理”。实际上,这个题目从大范畴来看就是关乎“佛教与身心健康”这一重大课题。

  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以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让我们在地球的此岸和彼岸,东部和西部,远在天涯的人们,心与心、人与人的距离都拉近了,这是高科技对交通工具的巨大贡献,以及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便利和成果。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跨越式的高速运转,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物质财富呈现了惊人的增长,但令人忧心的是,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几乎要漫过道德的河床,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有可能将一切物质成果都毁于一旦。良知良能、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元素,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讲,诚信、公平、公正、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同情、舍己为人等等伦理道德的基石常常受到挑战。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精神上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但经济快速伴随着泥沙俱下,下堕的反人性、反人文、反道德的负面风气也随之刮起来,价值核心与道德重振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精神上的匮乏,人们在物欲的冲击下,不堪一击,伴随着一切向钱看的唯利是图思想仍然象幽灵般飘荡于精神的上空。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两种价值体系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今天,前所未有的相遇了。所以说,人们的眼球和我们心理的需求在这里发生了很大的激荡。显然,价值观无疑是问题的核心,特别是不同的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加上我们经济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科技的便捷化所带来的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我们的心灵有的时候是非常的欣喜,有时又感觉到超常的负荷。这就需要佛教禅师们所说的“要有一个定盘针”(有点象平时所说的“指南针”),如果没有一个定盘针,那我们价值的判断、我们的审美趋向,就没有办法确定。

  什么是有价值的?如何生存是有价值的?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是有质量的生存?生存以什么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乃至于精神的终级关怀,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滋滋不已、上下求索的命题,乃至于人世最重要、最普遍的意义追问。

  在声色犬马,光怪陆离的物质财富面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物质上的刺激,也给我们导致了很多的错位,在贪嗔痴三毒的驱使下,在财、色、名、食、睡五欲的缠缚下,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主观主义,导致了人们视觉上的错位,心灵上的错位,甚至于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错位,这些东西都让我们进入了一个难以予以解缚出缠的尴尬境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富贵而不死。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因高官而免疾;在衰老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厚禄而不老;在无常面前人人平等,生老病死人人都要面对。即便我们去到月球,依然免不了人的基本情怀与基本规律。

\

  按照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说法,人类的文明大致有26种。这些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许多文明已经衰亡了,也有一些文明被转化了。目前,大概有8种文明还活跃在全球,其中,当然有中国古代文明,古印度文明,还有源自于古希腊科学理性的西方现代文明。令人忧患的是,其余七种文明很有可能被西方文明转化或吞噬的危机!这是我很多年前看到的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的基本印象。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曾经有西方哲学家史宾罗莎还写过《西方的没落》一书,也引起了我的震撼。这些都是十几年前看过的书,内容记不太准确,但大义是清楚的。

  整个西方的文明,大致可以看做是追求一种外在价值的文明,让我们的心不断的向外,向天空,向大地,向大自然来进行索求,以便满足我们内心的种种需求,这就是古希腊以来的科学理性所导致的工业文明的基本诉求。这种文明的影响力是积极、快速和深远的,包括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生活观念,向外发展的一些东西,包括人类登月。但是,不管我们的人类怎么发展,总是超越不了我们的内心,即便我们能够到外星球上面去生活,我们依然有亲情,有幸福与不幸福,有好坏、善恶分别这些东西在里面。人非草木,虽然时常被物化,但并等同于物,与普通的物还是有区别的。只不过,人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的心就像庄子所说的物化了,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经常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老禅师经常告诫我们:名是缰绳,利是索。按照祖师的开导,我们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自己被五欲捆绑而不觉知。佛教告诉我们,有个“无位真人”,经常出入于我们的面门,这种本心、佛性时常与我们同在,由于大家在每日向外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本心,而不知罢了。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就说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离开我们的本心向外去追求,不管你走多远,都是徒劳的。通常,我们的心经常在不良的状态下奔走,如:贪、嗔、痴、慢、疑,嫉妒、障碍、自私、杀、盗、淫、妄、酒的特质充斥着我们的内心,在这些无明的黑暗中,我们还以为占尽了便宜,活的多么的逍遥自在呢!殊不知,这些都是在流浪生死,在觉悟者和智者眼里都是有漏种子,是不善之因,终究会感招不善之果。只有背尘向觉,回头是岸,用般若智观照一切皆空,方可打破我执,回归平等一如,“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样的话,我们才会回归清净本心,心才会安,才会回归真正的心灵家园。

  可以说,科学技术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来回答我们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看,我们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并不是科学技术与财富所能表达的。财富和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的物质文明,只能是我们心灵欲望的外在需求,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古代的禅宗祖师,衣衫褴褛,春夏秋冬,走在苍茫大地上,一双“芒鞋”与衣钵等简单的行囊,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外乞素食以养色身,内乞佛理以养慧命,除了追问生命的根本意义,或者说“参透生死”这个大关外,他们内心再也没有什么别的追求。所以,他们精神上是富有的,保持身心的安详与悲悯,正如《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中所说:“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即心藏无价珍。无价珍,体中藏,应物随心终不吝。”

  《佛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知足的人就有功德,不知足者就没有功德。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常苦、常忧。知足的人,就像颜回那样,古人常说的“孔颜乐处”,就是指他们师徒快乐的精神境界。颜回是孔子的大弟子,即使身处陋室中依然感到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知足、达观的人。因为他没有钱买碗,买陶器,所以就用一截竹子来做饭碗,这叫做“一箪食”。喝水用一个瓢,就是葫芦瓢,拿葫芦瓢到有水的地方取了一瓢水来喝,所以叫“一瓢饮”。他在陋巷里头住,谁看见都替他忧愁,可是颜回始终不改其乐,因为他内心很富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