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理才能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六和敬”就是摄众的方法之一。
《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即僧团中为求菩提,修梵行者,须为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大乘义章》卷十二则举出:身业同、口业同、意业同、同戒、同施、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
“六和敬”的精神,不但可以运用于僧团管理,而且可运用于生活、社会各个层面,包括企业管理。
“见和同解”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这个“见”,就好比一个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宗旨、一个目标,要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正确地运行并发展。我们做人有做人的目标,企业也要有企业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订立,是集合众人的意见而成的,是大家同意了的、一致的方向,这样和合而成的一个宗旨及目标,才有凝聚力、创造力。否则,企业的组织就会松散。因此,企业经营必须要有内在的文化,这个文化就是整个公司的根本宗旨,由此而定出五年规划、十五年规划,乃至于一百年的规划。所以,企业的本质不单是追求利润,不单是追求有形的价值,还包括更多的无形价值,比如凝聚力及创造力。因此在任何公司、集团或企业之中,必须以“见和同解”为首要的前提。
每个员工背景不同、条件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这个社会或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每个人所体现的都不一样,有人觉得赚钱是价值,有人觉得奉献是价值,这是本来就存在的事实。但是,在这“不同”之中,也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即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宗旨,是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相一致的,企业有好的发展,自身才能生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才能有机缘修养身心、提升人生境界。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企业作为修养身心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以这样的心态在企业中自我历练,必能使我们身心受益、道德提升。
“戒和同修”有助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
佛陀制订戒律,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之中,“戒”也就是制度,想达到一个目标或一种成效,就必须通过制度来管理。
当年佛陀针对僧团中出现的问题而制定戒律。僧人严格遵守戒律,才能和谐共住;佛陀涅槃前嘱咐僧众要“以戒为师”,可见戒律之重要,它是维系僧团长期存在的关键所在,也是佛教存在两千多年的根本保障。
在修行上来说,“戒”的意义其实不是戒别人,而是戒自己,所以,“戒”用在制度上,就是制度的订立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员工们作出示范。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公司内的人员又怎能不自我警惕?管理人员六点半就上班,当其他员工七点钟上班的时候看到了,自然就会很佩服,因此就没人迟到,也没有人敢早退。所以公司制度的订定,目的就是希望担任高管的人,必先自己守得住,然后再带领其他员工、影响其他员工。这就是一种和谐企业文化的体现。
因此,若以佛教戒律的精神作为公司或集团的制度依据,就要对其精神有更深一层的领会:“戒”有小乘的“相戒”,即对僧人外在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规章制度;还有大乘的“心戒”,这是更高层次的,是对僧人内心进行规范的戒律。僧人能做到“心戒”,就能担负普度众生的使命,同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遵守戒律。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吧。
在企业管理中,也有相应于佛教“相戒”层面的内容,即员工要在行为上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公司或集团的总经理能遵守企业决策程序,就会避免许多决策上的失误;生产线的员工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就会避免安全事故、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财务人员遵守财务制度,就不会使企业经济蒙受损失等等。
而在企业管理中做到“心戒”的层次,那就是更高的境界了。比如,总经理面临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能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实力进行决策,而不是一味地“贪著”于好像能得到的利益,这样就能避免决策失误,避免企业蒙受大的损失。以前韩国出现的经济危机,就是大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所造成的,就是超出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的限度所造成的;从内心根源上说,是过度的贪欲所造成的;当前欧美经济危机,从根源上说,也是过度的贪欲使然;可见,“心戒”是如此重要!它能将人内心“贪、瞋、痴、慢”等烦恼和积习转化为“清净心”,能使企业经营者正确地决策,能使各级员工真正做到从内心深处遵守企业规章;如此的话,企业管理就会更上一层楼,企业发展将鸿图大展。当然,回过头来我们说,“心戒”的成就也是长期从行为上遵守“相戒”的结果;这当中必须要经过长时期的磨练,或者说是内心的历练。
“利和同均”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世间上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日夜忙碌奔波,无非是为了各种不同的利益。企业中的“利和同均”,就是将利益平等分配到集团或机构中的每一个成员,令每一个人都能受惠,都能得到好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你高我矮,这就不平等;你站我坐,这就不平等;你说我听,这就不平等;你富我贫,这就不平等;你有我无,这也不平等;世间怎可能有平等?我们只是在不平等之中,寻求相对的平等;企业管理之道,其实也是一样;无论是高管或一般员工都必须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比如说,职员的制服是一样的,福利条件是一样的,乃至升降职级的机会也是一样的。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均”不单是把物质利益平均地分配,因为平均不一定是平等或公平。公平是说员工物质收益的多少应该与付出劳动的多少形成正比关系,否则就不是公平,就只是表面上的平均。因此,公平意味着多劳多得。我们说,佛法讲平等,是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义上的平等;但由于众生修为程度、精进程度不同,所以就会有现象上的不平等——我们都知道,菩萨有不同的修行阶位;因此,企业也应该有一套激励先进的措施,目的就是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与干劲,使企业不断运行并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缘或条件,有些员工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物质利益回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措施,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做到不断向更公平的方向前进,尽可能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和同均”。有了平等的利益,才能将人心安住,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力。由此可见,利益平等,实在是非常的重要。把集团成员的心安住后,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归属感,就会达到一种同心协力的服务精神,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开拓出更好的出路。
“身和同住”是和谐的员工关系
在企业管理的层面上,在一个企业中,员工必须有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及习惯。例如:企业员工身着统一或相似的服装,可以展示企业规章的整齐划一;员工之间礼貌及友善的行为,如见面微笑、亲热地打招呼;某些员工有困难时,其他员工都乐意帮助、照顾;员工对待顾客有统一的礼貌语言、举止及态度等等。
所以说,从源头上讲,佛教“身和同住”是在僧众本着共同的“见”——“见和同解”的根基上而外显的,是在僧众怀着共同的目标追求——修行成佛的根基上而出现的。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企业员工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那么,他们外显的行为就能一致。一味追求利益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必然都表现为贪婪、互相拆台、彼此恩怨重重等。“视产品质量为生”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必然表现为工作仔细认真、精益求精,操作工人能严格遵守生产操作的规则及程序,管理人员能抓紧质量问题而丝毫不放松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必然表现为乐于助人、为人慷慨等。
企业员工都能遵循“身和同住”的规范,员工之间必然能和谐相处,大家都会感觉很快乐,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市场开拓效率自然就能提高,企业的发展一定能蒸蒸日上。可见,“和”也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隐形的生产力,它的力量非常大!
“口和无诤”——“爱语”是有效的激励方式
在丛林规约里,为了避免常住的是非和纷争,要求大众同住,必须要做到口业清净。“口和无诤”的理念来源和注解是“四摄法”当中的“爱语摄”。我曾经去过五台山,那里有位住持,他的一句座右铭就是要时时“爱语”。他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什么是良言?良言就是善言、使人得益之言,这样的一句好话,会令人三冬都觉得温暖。相反,“恶言伤人”,即使是在六月天亦会令人觉得寒冷,“恶言”也就是伤害别人的语言。
“爱语”非常重要,如果管理层能做到爱语,常说真诚关心、鼓励、赞叹员工的话,令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及体贴,这样的话,他们就会信任你、支持你、佩服你,彼此就能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合作的气氛。所以,“爱语”是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言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在管理操作中,同样一句说话,用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例如,管理者或主管知道某员工在工作上出现问题、或在为人处世上有些缺点,如果管理者能开诚布公地当面说出这个员工的错处,虽然难免有批评的味道,令他感到不舒服。而当这位员工不在场的时候,管理者若能心怀坦荡地向别人讲述或赞叹他在工作上的成绩乃至是人品上的优点,如果他听到主管在自己背后所讲的话,必然会从内心深处生起对主管的敬佩,同时亦会注意改善或矫正自身的缺点,努力工作,从而做出成绩。
相反,如果这位主管反过来说同样的话,当面说这个员工的好话、背后却说指责他的坏话,俗语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这位员工听到主管在他背后说的话,他的内心又会作如何感想?
所以,同样的话,“好话”、“爱语”或是“坏话”、“冷语”,看你在什么场合说、以什么心态说,效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可见,语言的根基还在于内心,这也能体现佛法的根本宗旨——修心。如果说话者内心光明、无私,就算表面听来不好听的话,也是充满善意、爱意的。相反,说话的人内心狭隘、自利,那么即使是和言爱语,也会像锋利的刀子,能伤人于无形。当然,佛教还是强调“身、口、意”的一致,即心里想的就是说话表达出来的、也是行为外显出来的。然而,表面上看来似乎冲突的“言”与“意”或“言”与“行”,更能体现大乘佛法以慈悲心为本的精神,当然这是更高的境界,一般修养的人比较难以做到,这用到管理上也可称为管理艺术。
“意和同悦”是强调要关注员工的各种需求
“意和同悦”是说修行者能知道其他人的种种需求,并给予满足,从而使他人感到愉悦;同时亦深知任何人都有最终成佛的本性,因此能尊敬他人,所以,僧众能和谐共处。
在企业中,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一般员工,每个人的天资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因此,每个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同一个人来说,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也有不同的需求。有智慧的管理者就能体察下属和员工的不同需求,使之得到实现和满足。如此而来,大家就能和谐、愉快地相处。佛经里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就是要先满足众人对生存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引导人们向善直到生命的终极解脱。
在企业中,刚入职的年轻员工,他们谋生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要注意培训他们的劳动技能,使其尽快掌握,并注意随其工作技能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他们的待遇;到企业工作一段时期的员工,要根据他们的工作业绩,对其给予相应的升职鼓励;对不太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员工,要根据他们的特长,安置新的工作岗位等等。而对整个企业来说,若企业经营已有一定规模和效益,就要注重社会公益事业,这样能使企业有社会担当意识,企业也会有更高的声誉,效益自然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样一来,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员工彼此之间也能和谐愉快地共处。
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心
佛法讲,修行无止境。对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也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超越自身的有限性,不断迈向新的成功领域。
企业管理确实是一门甚深的学问。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上下同心,这就是“六和”的精神。唯有“六和”精神才能产生真正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无法产生动力与创造力。唯有动力与创造力,才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现在的企业人才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如果一个企业有好的宗旨,有好的文化,自然就会有好的意念、好的产品。在各种善缘、成熟条件的配合下,自然就能建立一个正面的团队精神,每一个成员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达到“同德、同愿、同行”的目的。
企业管理如何才能成功?必须从我们的“心”出发,“要管理别人之前,先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这是任何一种“管理学”的先决要件。“自我管理”是每个人一生的首要功课,透过自我管理,学习和自我对话,从而找到心灵的活水源头,让“管理”哲学不只可以发挥在企业里,更可运用于人生中。
佛教的管理学,就是要管理者首先管好自己的心。因为心的力量是最大的: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把心管好,便能够影响周遭、改变局面。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家庭、健康、亲情、友情每一样都做得很好,内心自然就会自在安乐。而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在不断提升智慧的同时,必须要保持慈悲之心,一方面领导企业提升业绩,另一方面,用“以人为本”的精神,帮助员工,贡献社会,利益众生。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