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罗菩萨(梵语:Tārā,意为“眼”、“妙目睛”、“瞳子”、“极度”、“救度”;藏语:སྒྲོལ་མ།,Drolma,意为“救度”),又译为多罗母、多罗佛母、度母、救度佛母。佛教认为衪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女性菩萨,因此,有时经论、典籍又称作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
多罗菩萨是汉语传统译词,是在唐、宋时代,由梵语直接音译成汉语,由於梵语「Tārā」含有多种意思,在翻译上符合「五种不翻」之一的规则,所以直接音译「多罗(菩萨)」,而没有采用意译,包括玄奘大师、不空大师、法贤大师等都是翻成多罗菩萨。
日本、韩国、越南佛教界仍延用此译词;但华人文化圈因受藏传佛教的佛典藏文影响,反而较少人用此译词,多用「度母」或「救度佛母」。有人以为汉译的多罗菩萨一词当中,用「菩萨」位格来作称谓,是汉传独有情况;其实在《藏文大藏经》中,也有用「菩萨」位格来作「度母」称谓的例子。
《多罗菩萨本源记》说:观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普救了无数众生,可是有一天,菩萨用她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双眼流出眼泪,眼泪变成了莲花,莲花又变成了多罗菩萨,接着又变出了二十一尊多罗菩萨。《多罗菩萨颂》:二十一多罗菩萨是多罗菩萨的不同事业所化现的佛母,多罗菩萨则是二十一多罗菩萨所有功德的总摄聚集。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