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是佛教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位高僧,他的一生都在为众生讲解佛学,在教导众生如何去念佛。其实印光大师对佛教的贡献有很多,只是有的师兄不太了解,所以想知道印光大师对佛教的贡献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中兴净土
继承净土宗历代祖师的教义,契理契机地加以弘扬,集净土宗之大成。降至近代,中国佛教包括净土宗衰颓之极,同时知识大开,历代祖师的著作都出现于世。印光乘愿而来,应运而生,得以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国历代祖师的净土教义,集净土教之大成。正如周孟由居士所赞:“法雨老人,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明蕅益大师)步武资福,(清彻悟禅师)宏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三百年来是指与明代莲池大师相比较而言。实际上,大师的净土教义,是集千余年来历代净宗祖师之大成。
选定“净土五经”,确立净土宗的根本经典。各宗都有本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历代净土宗祖师和善知识在弘扬净土法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净土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和《往生论》,是净土宗的正依经论。清末魏源居士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列入形成“净土四经”流通,可惜他跟宋朝王日休居士一样,按照自己的意见用各种译本的《无量寿经》的会集本取代自古来以来依据的曹魏康僧铠《无量寿经》译本,大师指出了这种做法有流弊,提倡应该流通受持原译本。早在民国七年(1918年),大师在给永嘉某居士的书信中就提出,“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在给弟子的书信中,常常开示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1932年,郭辅庭居士发心精刻大师选定的《净土五经》,《净土五经》初次流通,大师作了序言。次年,大师亲自校刻《净土五经》,由弘化社流通一万部。《净土五经》正式形成。大师先后作两序阐明五经的要义。《净土五经》的选定意义重大,是近代净土宗振兴的一大成果,它重新明确了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和佛说阿弥陀经的正依地位,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选入,充实了净土法门的念佛方法。
阐明净土宗宗旨和判教,统摄一代时教,导归净土。宗旨是修行要径及其目标,是一宗得以成立和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核心。
完善念佛仪轨方法,提倡临终助念。大师示现隐居潜修数十年,每年从冬至春坚持打念佛长期,两度闭关,一共六年,通过长期的卓绝修持,发明心地,大事了办。依照实修实证对念佛种种方法利弊了如指掌。
创办弘化社
校订、刻印、流通佛经佛书,是印光法师弘宗演教的主要方式。早在他隐迹潜修普陀山法雨寺后期,自1918年起,就专门为刻印善书、佛书,多次亲赴上海、杨州、苏州、南京等地。其时他印行净土经论近百种,印数达数十万册,普遍各界赠送。
1930年,由印光法师发起,王一亭、关絅之、黄涵之等居士协助,明道法师主持,在上海常德路觉苑内筹备成立佛经流通部——弘化社,制定流通办法为全送、半价、照本三种,旨在弘法利生,与一般书店的营业谋利截然不同。1931年,流通部业务发达兴盛,于是宣布弘化社正式成立。嗣后又迁至苏州报国寺印光法师闭关的关房近旁。1935年,明道法师去世,弘化社经办负责无人可托,印光法师以75岁高龄出而自任,一直到1940年圆寂。
弘化社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价值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刻印流通了大量佛经佛书、净土宗典籍,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印光法师亲自指导主持下的一个真正的佛教经籍出版流通机构。它与其同时代的及后来一些以经营牟利为目的的一些所谓佛教企业,性质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照。
弘化社在当时虽然印行流通了大量佛书、善书,但是印光法师还是慨叹:“力量太小了!”未能达到他期望的目标。同时他又满怀信心地鼓励其弟子说:“寄出去的书一万本中能有一个人认真地看,那也是收到了效果了。”由此可见,印光法师对于当时的弘扬佛法的环境形势和条件,也是有较为客观实际的估量的。
兴建灵岩山寺
创办弘化社,流通经书;兴建灵岩山寺净土宗道场,树立净土宗风——这是印光法师毕生弘宗演教的两大事业,是他对中国近代佛教的两项具体贡献。
苏州近郊吴县木渎灵岩山寺,是东晋时就创建的古刹。以后屡有发展,屡有兴废,清代太平天国之际又毁于兵火,遂为焦土。至宣统年间成一荒寺,经当地士绅挽请普陀山真达老和尚接收,由真达老和尚出资修葺一新。但是真老法务繁忙,在上海有太平寺,在普陀山也有寺院要住持负责,灵岩山寺没有精力去管理了。1937年(民国廿六年)冬,南方抗战烽起,苏州沦陷。印光法师应灵岩山寺监院妙真和尚之请,移住灵岩。
印光法师早在1937年苏州报国寺关中,就已为灵岩山寺制订了五条规约,以期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这五条规约是印光法师佛学思想的结晶。
民国廿二年(1933年),灵岩山寺监院妙真和尚将此五条规约申报吴县政府,刻石立碑。如今,这块刻有印光法师手订的五条规约的石碑,仍还完好地保存在灵岩山寺。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