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分为十六种观想,每一种代表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单独的去了解每一种观想,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十六观,那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修十六观的初观吧。
观为观照,能观之智须大悟之后,慧才能启发。在未开悟前,名之为识。识是妄想心,是凡夫的境界,天天想凡夫境界,故为妄识。如果以此识心,用来观佛的境界,那就变成佛的境界,佛境界没有妄识,故可转识成智。观字之妙,即在于此。《观无量寿佛经》就说的是用十六种方法,进行次第观想之经,教众生成佛之法。
“十六观”指《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十六种修观想之法,又称十六观法、十六想观、十六妙观、十六正观、十六观门等。念佛行者由忆念阿弥陀佛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其观行之方法,有十六种,今略加介绍: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行此观法时,于落日之际,正坐向西,谛观彼落日,内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开目闭目皆令明了,极乐净土之方位即朗然可知。又观日轮之光明,而想极乐净土之光明等。
这就是说:日想,即是在日没时用想的方法来观,许多人修观想难以成就,是由于其心在观而不是在想。观想要成就应当先用想,想成就之后,才开始用观。所谓“想”,譬如打坐时,心里明白自己不是做梦是在想像,所想的应有形色,很清楚,接着才去观察它。观想一定要从想人,观是在想成就之后用观来观察我们想得够不够庄严和微妙,如法不如法。《观经》里面就是叫我们先用想,如经中说:人只要不是生来就瞎眼,有眼都能看见东西。眼所以会看到物体,是因有心的关系,有心便能想。眼既见过太阳,我们心里就可以去想太阳,还可以运用实物去练习:就是在太阳快下山时,对着太阳来观想,眼睛对着太阳正心正意地看〔为免眼被强光损伤,可以戴上墨镜〕,看过了,再将眼睛闭起来去想太阳。注意,此时只要去想,不要用观,亦不可用眼睛去看。想太阳就在心中,若模糊不见了,就张眼再看一、二秒钟,再闭眼练习。这样经过几个傍晚的练习,一面作想,心中就会有一个红彤彤的太阳,这就是初观成就,此观比较易成。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十六观中的初观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这样可以让师兄更快的领悟到初观的含义,从而去学习其它的观想,这样才能尽快的把十六观了解透彻,让自己受益终身。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