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庐山:三大名寺,五大丛林,庐山禅宗名震江南

发布时间:2025-01-14 05:34:19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庐山:三大名寺,五大丛林,庐山禅宗名震江南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庐山而言, 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庐山素有“ 神仙之庐”的美誉。

庐山道教的起源与中国早期道教派别“ 五斗米道 ”和“ 太平道”相伴而生

。自东汉至清代, 庐山道教源远流长,南北朝时期陆修静把庐山道教推向了一个较高阶段, 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明朝时期得到朱元璋的垂青, 此后逐渐落。

庐山地区的佛教在魏晋时期得以大发展, 佛教著名僧人“ 慧远 ”开创了佛教“ 中国化”的业绩, 创立了东林寺, 代表了寺院由城市走向山林的趋势, 以东林寺为基地翻译佛经、组织僧团、结社、升堂讲座———佛法佛经, 致力于从事佛教中国化的活动, 大大加快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赢得了世俗的广泛认可和普遍欢迎, 同时也确立了他与庐山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不可替代地位。

庐山自唐宋以来, 以禅宗称盛, 名震江南。延至明代, 由于朱元璋曾受益于庐山与庐山佛教僧人的渊源关系, 庐山宗 教又盛极一时。庐山有著名的“三大名寺”与“五大丛林”。

①三大名寺———大林寺、西林寺、东林寺。

大林寺位于庐山山上大林峰下, 东林寺与西林寺位于山下西部山麓。西林寺和大林寺皆毁于日本侵华战争, 被日本人用大炮摧毁,只剩下东林寺和离寺不远的西林塔。东林寺的创始人是东晋名僧慧远, 他在这里创建简便易行的净土宗。慧远精通佛、儒、道三家经典, 极有辩才, 拥有大批信徒。东林寺曾是我国南方佛教的中心。东林寺背倚东林山, 面对北香炉峰, 虎溪流水从门前潺潺流过。西林寺是慧远的师兄慧永的寺院, 且比东林寺早建 19 年, 目前已重建恢复。

②五大丛林。它们是海会寺(庐山东北麓今海会镇处)、栖贤寺(庐山东麓观音桥处)、归宗寺(秀峰西南今归宗村址)、秀峰寺(星子县城西秀峰脚下)、万杉寺(秀峰西南) 。

海会寺、万杉寺、秀峰寺、归宗寺、栖贤寺尽皆毁于日本侵华战争, 由日军 放火烧毁, 殿堂僧舍、佛像宗物被劫。目前,海会寺得以重建。万杉寺是独以树命名的寺庙,因寺院周围原种有万株杉树, 内有一棵珍奇大树为五爪樟树, 一棵珍奇大树为离寺不远的罗汉松,胸径180cm, 树冠遮荫面积400 多平方米, 树龄1500 多年, 为全国最大的一株。

但现在寺已毁, 惟独罗汉松存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 庐山地区道观、寺庙不计其数, 甚至西藏教派也建有喇嘛寺院和喇嘛塔。正如朱熹对它的赞赏又饱含对书院 的遗憾一样, “ 庐山境内佛寺道观钟鼓之声相闻, 唯独书院堙埋于榛箐荒草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加紧渗透和不断深入的时期。庐山因靠近武汉汉口、江西九江的英租界, 又隶属汉口教区而备受青睐, 格外引人瞩目, 成为西方宗教和西方文化的繁衍地和示范区, 成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腹地的代表。据记载, 庐山基督教教堂有13座, 教派有16个;天主教教派有9个。

1922年, 世界佛教联合会会致函庐山清丈局局长, 请求帮助修复大林寺, 作为每年暑期讲演佛学之地。目前, 留存下来具有代表性的教堂有三处: 庐山中五路, 美国修建的基督教堂, 以庐山石头建筑而成, 墙体全为石头砌成, 墙柱石头参差不齐,有放荡不羁的外貌。香山路,法国修建的基督教教堂;东谷河西路为宋美龄建造的基督教教堂。

中西文化的交融演绎出庐山独特的文化现象。西方教会学校、教堂建筑、服务设施涌进庐山,使得文化交流与融合相得益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