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从小乘初果就是圣道,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也是圣人,圣道,言我得圣道,是为破大妄语戒。「所受罪报远过於其他口业」。此地讲的四种过失统统犯了,都比不上这一条重,就是大妄语。大妄语是没有得道,自己跟人说我得道了。这种人我们也遇到过,我们姑妄听之,不敢宣传。他是不是真得道了,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是有自知我没得道,是真的。我们一生在修,努力在修学,没有证得。基本的科目,持戒、修善,我们努力在做。
戒律,许多人,佛好,听到戒律就害怕了,把他吓跑了,这时我们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帮助他们欢喜持戒。我不讲戒本,我只讲三皈、五戒、十善
三福有了,下面我说六和敬。现在世法、佛法一团混乱,敬,没有了。敬什么?这六条:「见和同解」,我们的想法、看法、做法一致的,依什么?依净业三福;「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我们住在一个团体,在家,家庭是团体,夫妻两个,有父母、有儿女,三代同堂,现在,中国古时候至少五代同堂,兄弟不分家的,兄弟都住在一起的。所以你能齐家就有能力治国,你把这个家带得整整齐齐,有规有矩,你就能够领导一个村庄,一个市镇,一个县,一个市,就能治国,就有能力平天下,让天下人得到公平、得到公正。这些都是属於修身,要修六和敬,处事待人接物不要忘了六和,要真落实,这个团体诸佛护念善神保佑。再第三个,三学,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从小乘到大乘,般若是大乘。最后一条,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们修净土求往生的,就学这五种就够了,戒就足了,净业三福,六和敬,三学,六度,十大愿王,好记,不会忘掉;戒本上几十条,一百多条,好难记,我们就这个足够了。真正都做到,阿弥陀佛非常喜欢,他会摄受你。总的根,总的本,世出世间法,世间法儒家讲的、道家讲的,出世间法,佛法里头讲的,没有两样,孝亲尊师,孝用父母做代表,敬用老师做代表,这个不能不知道。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18集)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