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我黄河游的一个重要节点,云冈石窟在大同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这是我参观中国四大石窟的第二个,所以一定要去。此前已经多次参观龙门石窟了,那里的山水、传说、佛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云冈石窟的路上车很多,进了景区人却很少。服务大厅里人也不多,只见一个漂亮的姑娘走上前来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并且提示我说:景区内一部分正在维修,您就看不到了,您是否还要进去呢?无形之中就让你感受到了佛界的温暖。
进了景区迎面是一条宽阔的甬道,两旁矗立着高大的立柱,础石是一头吉祥的白象,立柱上雕刻着精致的八面佛。地面上铺就的路石应该是古代遗存的,虽然沿途有很多仿古的建筑,但是没有丝毫的山寨气息,因为山西人在文物保护和古迹复原上是非常有经验有实力的,绝不会给你突兀和别扭的感觉。
沿途的一些大殿气势恢宏、高大辉煌,即使门窗都会给你异常大气的感受。里面斗拱卯榫、雕梁画栋,在豪华逼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肃穆庄严。其中的佛像更是精雕细琢、线条流畅,虽然它是当代的作品,你也不能不承认它是当代的佳作,代表了当代的艺术水准。当你站在它的面前会感受到佛界的宁静,内心深处不自觉的悠然起敬。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的都城。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亦称西京大同府。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即大同)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石窟的形成时间长达60多年,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尤其是人物的大眼睛非常典型。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麦积山的佛像大多与后者相似。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站在石窟中,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使得佛像愈加生动起来。一千五百年后的来人似乎只是阳光中的一粒浮尘,在佛像前静静的飘过,没留下一丝印痕。而佛却静静的度过百年如一日的光阴,默默的注视着凡间红尘的喧嚣,神色里透着些许慈祥些许悲悯。
景区内的小贩似乎都被佛界熏陶的有点超凡脱俗。有人来买我就招呼,没人来买也不在乎,睡上一觉也算是没有对夕阳的辜负。赶骆驼的老汉并不在意您是否掏钱乘骑,你喜欢就拍照吧,反正骆驼也是躺着,你拍照也不少一丝肉。如果换个景区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我一直认为山西人——厚道!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