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妙法莲华经》与天台宗

发布时间:2023-05-02 10:01:07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妙法莲华经》与天台宗

  一、绪言

  东土小释迦智者大师,以大苏妙悟,发旋陀罗尼;华顶实证,人法华三昧,流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由章安大师经三番亲咨徵核,成为今时所谓“台宗三大部”。五祖章安以慧思、智者“性具、圆顿、妙即”之旨——天台华顶十年潜修之实证,命名为天台宗。

  智者大师十德e之实践与其实证所流出的三大部秘妙,突出地完成了释迦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的三件本怀大事:一、把蕴秘于一代时教所说诸经中之秘妙奥义,圆明完整地显露于世。古德谓之“义蕴佛经,名出智者”。二、阐明了“一乘实相”——台宗“权实秘要、纯圆独妙、功高理绝”之究竟佛慧。《法华经》云:“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古德谓“智慧在《楞严》,成佛惟《法华》”。三、星星之火,燎原于世——普种、普熟、普脱地绍隆佛慧,遍植佛种于大地(台宗三事)。《摩诃止观》云:“转无明为思议生灭明。下智观而得声闻菩提及转无明为般若,成六度之藏教。转无明为思议不生不灭空慧。中智观而得通教菩提。转无明为次第明,历别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向,上智观而得别教菩提。转无明为佛智明。上上智观得圆教菩提。”

  如果说法华一会,大畅了诸佛本怀,那末天台圆宗之建立,决实了法华四德e。

\

  智者与其师慧思禅师,两位大菩萨俱来自灵山。正是为实现台宗三事、法华四德。

  慧思承“上继龙树中道”之慧文禅师③,潜勤修德,昼则不懈僧事,夜则禅观达旦。彻证特胜禅、通明禅,致动发八触。进而更苦节精思“一时顿发,诸法现前”e。于受僧岁之时,所习法华三昧大发,朗然豁明“诸法究竟实相”(《天台三祖圆证法华南岳尊者止观大禅师慧思传》,下同)。

  慧思、智者二位灵山之大权菩萨,显示最秘妙的人实之心要——惟在读诵《法华经》,洞透法华权实、本迹、秘妙之法。

  慧思早在幼年,常梦见梵僧劝其学道,或同诵《法华经》。因此遂借经在空塚里独诵不休(后移石穴),为无人教授,不晓经旨,面对经文,日夜悲泣,顶礼不已。石穴中,久雨湿蒸,举手浮肿,慧思忍心向经,浮肿忽尔消灭。突梦普贤大士,乘六牙象王,现前摩顶。自此,慧思头顶肉髻隆起,智慧大开,《法华》经旨,了如观掌。过去不识之经文,今则自然明白。十五岁出家,受具足戒,谢绝人事,专诵《法华经》。日唯一食,夜不睡卧。其后住宅被火,再作草舍虔诵《法华经》如初。梦见四十二僧向慧思说:“先所受戒,作法非胜,安得开发正道!”四十二僧为作羯摩,圆满戒法。(传注云:此表初住先妙觉四十二位。妙觉真僧为作羯磨。圆满戒法表:当获六根清净——台宗“圆十信位”)慧思于夏竟受僧岁,将欲上堂,感叹说:“昔佛在世,九十天究满证道者多。吾今虚受法岁,内愧深矣!”欲放身倚壁,豁然大悟法华三昧。自是后,所闻之经,不疑自解,谓之无师实智。

  智者至大苏山慧思禅师处,慧思一见面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为其说《法华经·四安乐行晶》。令其专诵《法华经》。智者昼夜刻苦诚读,如法研心,经二七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人定。因持《法华》之力,缘静而大发——达诸法实相,如长风之游太虚。求证于慧思,禅师说:“凡自心所悟,及从师咨受,四夜加进,功逾百年!此者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人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⑤所以智者于金陵(南京)讲《法华经》,只经题《妙法莲华经》五字中之“妙”字,讲了九十天讲不尽。这就是教史上“悬河法泻,九旬谈妙”的著名公案。

  慧思禅师于《法华经安乐行仪》作了明示:“《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大正》四六一一六九七)

  智者大师,临终在新昌石城寺,令侍者高唱《法华经》,为最后闻思。听《法华》竟,赞言:“法门父母,慧解由生。本迹旷大,微妙难测。四十余年蕴之,知谁可与?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赞罢,香汤漱口,总说十如是、四不生、十法界、三止观、四无量心、四悉檀、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密。并答智朗所问生处、品位等示之(印光大师说:智祖示位、示生之大恩大德,虽粉身碎骨,也难报万分之一也)。大师告智朗:“汝等懒种善根,而问他人功德,如盲人问乳色,折腿问路径,说了何益!由于自昧自惑,故予喜呵怒斥,既不自省,反而倒见讥嫌!吾不久于人世,当为此等破除疑惑。《观心论》已解,今更告你,吾若不损己以领众,则可致六根清净。而为他损己,但登圆五晶位耳。问吾何生?极乐世界诸师友,皆侍从观音来迎接于我。问宗仰于谁?岂不闻世尊双林示阿难‘以戒为师’。吾常说‘四种三昧’是你们明导。教你们舍重担、降三毒、治四大、解业缚、调禅味、破魔军、远邪道、折慢幢。唯此是你们大师,为你依止。”

  二、读诵讲说《法华经》,功德不可思议。

  《法华经》者,乃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之一佛乘。法华会上,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世尊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密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是中皆应起塔供养,当知此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檠(《法华经·如来神力品》)。

  法华会上,世尊告药王:“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旖、衣服技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旖、衣服技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拾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口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烧香、涂香、缯盖、幢旖、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法华经·法师品第十》)。

  《法华经》是成佛之法,开示悟人佛慧、佛乘之秘妙,如提婆达多,犯五逆恶,为一阐提。世尊说:“我昔从提婆达多善知识闻此《法华经》故,乃得成佛。故提婆达多,以《法华经》授我因缘,当得作佛,号天王如来。”佛告诸比丘说:“末法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又如龙女,也由闻文殊惟常宣说《妙法华经》故,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成为佛。此秘妙,智积菩萨、大智舍利弗,都惑然难信,龙女就以宝珠献佛,世尊当即纳受。问舍利弗:“我献(显衣里之)宝珠,世尊受之,是事疾否?”舍利弗言“甚疾”。龙女言:“以你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忽然之间,龙女于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宣说《妙法华经》。

  又如妙庄严王,深受邪见,行婆罗门法。由《法华经》力出家,于八万四千岁,精进修行《妙法华经》,记为婆罗树王佛。

  又如一切声闻、缘觉、三乘菩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普记当来作佛。

  更不可思议者——一举手、一低头,微小善法,皆成“佛因”。世尊金口诚言:“若有闻法华,无一不成佛。”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佛慧、佛乘、佛种,经中处处说之。于舶口来寿量晶》、《药王本事品》、《法师功德品》更详为显示。更还须提一提三个罕例:

  (一)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精严戒律,行般舟三昧。由三昧道力,感天人侍卫供养。彼十六岁诵《妙法华经》,于二十天开悟。十七岁落发,二十岁依律宗八祖弘福智首律师学律。天人侍卫后,获知了不少世尊“罕知之秘事”,写下了一卷《感天侍卫录》。道宣为深感《法华经》力,著述《法华义苑》。又思:一切诸佛,皆以《妙法华经》,得成为佛。发誓愿广为弘传,撰写了一篇《妙法莲华经弘传序》。自知“虽然了契如来心源,透达《法华》大旨,然必须经得十方佛证明,方可流布。”于是焚香精祷十方诸佛,感动“护法菩萨”将此序文通呈十方佛前。诸佛印证,许其“永附于《妙法莲华经》为序。”

  序文首句直说:“《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即应现)之本致也”。次说自西晋惠帝,至隋氏仁寿,共有《正法华》、《妙法莲华》、《妙法》三个译本。而以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之《妙法莲华经》最契佛心,最得人心——六百多年来,四千多卷所译诸经,而受持之盛,无出此经。其所以“传广、持盛”者,因为:罗什法师已证初果(其母证三果阿那含);七佛出世以来,彼深愿力:作佛佛译经之师;既深契诸佛之意,复深通汉文文义,暨深扣此方人民机缘故。明佛秘妙直翻华语,古德赞其“善巧意译”。出口成经,不必加润。例如《佛说阿弥陀经》经什师之“意译”,二千年来,祖祖推崇,凡寺庵大小丛林,无不奉为暮诵。家喻户晓,传诵之广无过此经。且有莲池大师为作《疏钞》,幽溪传灯为作《圆中钞》,藕益大师为作《要解》,(印光大师赞为诸佛出世作解,亦莫超过此述)三诠出世,此经之秘妙,圆明于天下。什师临终,特地于众前发诚誓愿:“若所传承无谬,当使焚身后,舌不焦烂”。果然,什师火化已,唯此舌根如鲜红开敷的莲华,丝毫无损。

  序文之中,明《法华经》“迹门”之教喻:诸大圣灵山降灵,为本怀而设化。大通智胜佛时之昔缘所系,施权以“化城”诱导,鹿苑时分大小之机,般若时出“对、带”之殊。五千增上慢比丘之退席、五百声闻众之授记,俱是密化之秘迹;放光现瑞,舍利弗憨懃三请,咸为畅佛本怀之大权。“朽宅”是譬小人大之轨意。“衣里系珠”是喻“佛性之常在”。无缘大慈,旷济拔出众生“处处之贪着”,同体大悲,恒拯含识“颠倒之失性”。

  序文之末,显《法华经》“本门”之幽远,承大通智胜如来之遗缘,威音王如来、多宝如来、常不轻菩萨之余迹;仰弥勒慈尊当来龙华之三会,庶得早净六根,速成法华四德。弘赞莫尽,永贻诸后。

  (二)明末蕅益大师依《占察善恶业报经》获得“清净戒相”,发心注述《梵绸经》,大弘律义。熟虑当尊何宗为依?作了四阉:一、宗贤首(即华严宗),二、宗慈恩(即法相唯识宗),三、宗天台(即法华实相秘妙圆宗),四、自立宗。精祷求佛决之。数拈皆得“宗天台”。由是独遵天台,深入教观。蒲公赞智者大师真悟权实秘要(即法华诸法实相),故能于《大佛顶经》未来之时,已悬合其旨趣。此经来时,智者示寂,正是“楞严、天台同一龛”也。

  蒲公为天台宗三十一祖,彼纂述《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名《佛顶文句》,如佛日明照,人之有目,乃得洞窥大佛顶性相秘妙,把智者大师一十八年礼拜祷求早日来中国的心怀,付以台宗圆顿实相之诠e。古大德咸崇澫公“见同日月,戒同冰霜”——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蒲公所述《法华经会义》与《佛顶文句》,是阐明《妙法华经》的二本秘宝。

  (三)大势至法王子应化之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示悟开师书》中云:“《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印光文钞》卷一)印公证得念佛三昧,于《文钞》独举此一语示悟开师,实是罕例,但“位齐等觉”乃是《妙法华经》“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之纯圆独妙疾成佛道之意。

  《法华经》秘妙,实为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经中世尊说: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我虽成道已,蕴之四十余年,难以说之。当时诸梵天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大自在等,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轮。我即自思惟:我法妙难思,众生于五浊恶世,咸皆没在苦(人道),或着乐痴所盲(天道),那能信我诚谛之语?说了若不信,即当坠恶道,我宁可不说,疾人于涅檠。既尔一想:诸佛出世,都是用方便来诱导众生的,今我所得无上大道,亦应先说三乘权法啊!这时候,十方诸佛,皆现我前说: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兹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同得,最妙第一法,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小智乐于小法——不自信作佛。故随其情与智,虽说三乘者——但正是教菩萨。我听了诸佛的深净微妙之音,称一声“南无诸佛”。我今出于浊恶之时,云何而设施方便呢?遂于三七日,思惟如是事——初以“法说”一周来应利根;中以“譬说”一周来导中根;后复以“因缘说”一周感化钝根。当我诸弟子皆证二乘时,有无量千万亿志求佛道的菩萨,咸向我恭敬请转无上*轮。我即自思惟:如来所以出,惟说佛慧而已。今正是其时,然而我以佛眼鉴之,有五千增上慢比丘比丘尼,若说了不信而诽谤,则断彼佛种而坠人大坑!应以护彼令其暂退,至涅檠会上而熟脱之。乃趋波罗奈城,说《无量义经》,人无量义定,天雨四花,地涌六动,白毫放光,令窥万八千世界诸修行事,引发众疑,弥勒疑问,文殊宣示;出无量义定,重唱“道场所得法,无有能问者,”纵使三千大干全是舍利弗,“咸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辟支佛、新发意菩萨、恒沙不退菩萨等,“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于是舍利弗懃三请,世尊一再止止,五千增上慢人作礼退席,世尊乃无问自说,说此“过于三千年才一现之优昙花”——最妙第一法《妙法莲华经》。

  三、《法华经》对志求净土行人之殊胜,及人世间中的巨大实益

  《法华经·药王品》以女人受持、读诵为例,以明示修净土行人事半功倍的捷径。以女人为例犹如龙女刹那发心成佛,彻破以“偏计执“之难’’妙圆实“。

  佛告药王:“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此指圆五品:随喜、读、诵、讲说、书写之弟子位,非指“五品法师位”),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骄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己,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女已成男),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六即之六),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六即之即),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惟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之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这里是以眼根清净以例其余的,应是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功德亦复如眼根之例。这就是《妙法华经》之“法华四德”。此即印公之“位齐等觉”——由相似而人实之意。

  日本,于推古天皇遣使来中国诚求《法华经》,时值圣德太子摄政,令宣讲于宫中,并作注疏。继之以圣武天皇,诏旨全国尼寺,必备《法华经》十部,称曰“法华灭罪寺”。及人唐留学僧最澄,返国依中国天台宗,于日本创建天台宗。其后,日莲上人,睹国难空前,普宣:“唯一拯救之道,除采用《法华经》以破邪外,别无良径”。是故志求护世、护国、护民,应常精进受持、读诵、书写。此《妙法华经》,世尊于一代时教中,末后究竟之说:“于一切诸经中最为深大,最为其上,最为照明,最为其尊。”诸如《华严》、《楞严》,皆为第一,而《妙法华经》于所说一切经中为最第一——诸经中王。

  日本佛教学者镰田茂雄教授说:“天台宗教义,是依《法华经》而完成的。《法华》是一部深入日本人心的经典,即使在现代,仍然深受重视。依诸经之王的《法华经》而开创天台宗教义,是颇能触动日本人民的心弦。”

  台湾学者牟宗三教授,在其所著《佛性与般若》序文中说:“佛教在中国,只是一个继续的发展。……从义理上说,他们仍然是纯粹的佛教。严格讲,佛教并未中国化而有所变质,只是中国人讲纯粹的佛教——直称经论义理而发展,发展至圆满之境界。若谓有所不同于印度原有者,那是因为印度原有者,如空、有二宗,并不是佛教经论之最后阶段。这不是继续发展的不同——即不是对立的不同,虽有发展,亦不背于印度原有者之本质;而且其发展皆以经论作为根据,并非凭空杜撰。如是,焉有所谓‘中国化’!即使如禅宗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好象中国人所独创,其实这亦是经论所已含之境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应无所作而生其心),不过中国人心思灵活,独能盛发而已!须知最高智慧,却有普遍性。”

  牟氏又说:“当我着力浸润时,我觉得天台宗不错。浸润久之,亦见其有客观义理之必然。吾人以为若不通过天台判教,我们很难把握中国吸收佛教之发展中,各义理系统(所谓教相)之差异而相关的关节。吾在浸润过程中,稍作比较,觉得智者大师有真学力、功力与识见。此非聪明人如虫食木偶然成字,而是经论熟、义理通、心思活、出语警策。慧思禅师预记其‘说法第一’,诚不虚也。其相应法华,开权显实,发迹显本,以立性具圆教。荆溪、知礼而后,吾未见有真能了彻者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视察天台山国清讲寺时,曾赋诗一首:

  狂禅辟尽礼天台,掉臂琉璃屏上回。

  不是瓶笙花影夕,鸠摩枉译此经来。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概历不能担。

  我诗唤作三桠枝,六祖天台共一龛。

  这首诗,是具有总结性的纲略,画龙点睛点到了《法华经》与天台宗之实秘边。就作为本文“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之深意。

  (作者沈仁岩:1925年生,菩萨戒优婆塞,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研究班导师。)注:

  ①智者大师十德,记于《法华玄义》之首页:1、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2、纵令发悟,复能入定,得陀罗尼否?3、纵具定慧,复于帝京弘二法否?4、纵令盛席,谢遣徒众。隐居山谷(十年潜修,证法华三昧)否?5、纵令避世守玄,被徵为二朝国师否?6、纵帝者所尊,太极对御,讲《仁王般若》否?7、纵正殿宣扬,为主上三礼否?8、纵令万乘屈膝,面高座百官,称美赞叹,弹指喧殿否?9、纵道俗颐颥,玄悟法华圆意否?10、纵得经意,能无文字,以乐说辩才昼夜流泻否?唯我智者,具诸功德。又,大师讲《金光明经·流水品》劝农民弃杀,使一州五县渔猎户感激流涕,经营数十年的六十三所渔池,悉数捐献为放生池。

  ②法华四德,见《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1、为诸佛护念;2、植众德本;3、入正定聚;4、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法华四德具,必得妙法华力。虔诵《妙法华经》,必得法华四德。

  ③慧文禅师读龙树《大智度论》:欲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慧文禅师领会实一切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密故次第差别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复次,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如一心中有三相:生因缘住,住因缘灭。又如心心数法,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亦如是。慧文依之修观,论中三智,实一心得。且“果”既一心而得,“因”岂前后而获。故观成,证一心三智,双亡双照即入“圆初住无生忍位”。又,读《中论·四谛品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恍然大悟,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法)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慧文大禅师一依《智论》而证“圆初住”(别之初地)。是知慧文远承龙树。故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二祖建立中观,北齐尊者圆悟大禅师传》)又,智者大师于华顶峰降二魔已。明星出时,神僧现日:“制敌胜怨,乃可为勇,能过斯难,无如汝者。”既安慰已,复为说法,说法之辞,惟可意会,不可以文载。当于言下,随句明了。智者问:“大圣是何?法门当云何学?云何弘宣?”神僧言:“此名一实谛,学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大师“头陀”既竟,妙慧深禅,内充愉乐。

  ④智者代师意思讲《金字般若经》,至“一心具万行”疑虑忽生,问之,慧思说:汝所疑,乃《大品》次第意耳,非法华圆顿旨也。吾于夏中,“一念顿证,诸法现前。”吾既身证,不必有疑。智者问:所证是否十地?慧思说:吾一生望入铜轮(圆十住),以领徒太早,损己利他,但居铁轮。(圆十信,六根清净位,天台六即之相似即。华严之十梵行。璎珞七轮之铁轮位。别教为三十心。)

  ⑤天台纯圆独妙门“三昧”、“陀罗尼”名异体同。三昧由定而发,陀罗尼由慧而发,凡登圆初住,证无生“法忍”为真修。圆十信,相似位内凡,为方便。慧思说“前方便”者:圆五品之“观行即位”(五品法师位,非五品弟子位),读诵、讲说、书写《法华经》,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初旋陀罗尼者:旋假入空也。即“空持”:由圆五品观行入圆十信相似位“六根清净”者。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者:旋空入假也。法音方便陀罗尼者:二观方便入圆中“中道”诸法实相(真法、真明、真修)。

  ⑥智者大师读《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至“若读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令得清净。”智者疑虑不解,时有梵僧般刺密谛在场,谓印度那烂陀寺有《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是详说六根功德之理。智者请般刺密谛往印度请此经,并在天台山最高处华顶峰筑拜经台,日夜礼拜,虔求此经早日传来中国,拜了一十八年。般刺密谛于印度二番携经皆不成,第三番“破臂藏经”至广州,而智者已示寂。一十八年礼拜,大师未见,后人得见此经,皆是智者大师之力、般刺密谛之功。台宗“双明权实之真要秘妙”,《摩诃止观》以随文立观,从粗显妙,开粗即妙,明最后法身理地。故有圆妙六即——“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之秘妙相性。曹溪“直顿,离言绝相,不立文字,教外直透,向上最末一著。不由阶梯,理事双销,二边三际断竟无余。”而时至正法、像法之后,教、宗流滞。多执名相识解,不复入道,异见纷纭。以“暗证禅、文字法、方便道”混淆天台“性具圆顿妙即之旨”——不解台宗“博地凡夫,能知如来‘秘密藏”’;具烦恼性,以圆顿止观证无上菩提。但依《摩诃止观》之十乘观法、四种三昧,如牛食“忍草”,当得醍醐——修德有功,性德自显——无上大涅粲之常寂光净土,不离于止观,而不即止观——止即寂、观即光、实性即净土。正是六祖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