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愿念佛讲话-第一讲(二)
圣苏法师
第一讲本愿:我要救你 (之二)
在佛教史中,净土法门从隐到显,通过历代祖师开显出来。
净土的初祖是龙树菩萨我们根据龙树菩萨判断这一代佛教,把脑中那种没有根据的想法──就是刚才所说的、认为佛法一定要苦修苦行的见解──把这样的想法剿灭掉。
让我们来看看龙树菩萨是如何判断这一代佛教的。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专门有一品,叫《易行品》,“易行”就是很简单、很容易地行持,“容易”的“易”字听起来,就跟我们很接近了,就在我们内心产生了共鸣。如果很难,那我们心里面就可望而不可及了。可是讲“易行品”,很容易,就使我们内心产生亲切感,好象可望也可及了──那就要仔细听闻了。? 《易行品》就是解释念佛的法门。
(难行道、易行道) 一切的圣道法门称为 “难行” ,只有念佛法门称为 “易行”。?
龙树菩萨判断说:
佛法有无量门:
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
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
说得很清楚:并不是说只有难行道才是成佛的道路,易行道也是成佛的道路,在佛法菩萨道里边,有难行、有易行,有苦行的法门,也有安乐的法门。安乐的法门叫安乐道,也叫易行道。
佛法有无量无边的法门,象世间的道路,有难的,也有容易的,怎么说有难的、也有容易的呢?在陆地上步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相当得苦恼,这个很难;在水上乘船,一路扬帆,就非常快乐,这个就容易了。? 菩萨道棗走向成佛的道路也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靠自力“勤行精进”如同陆地步行,所以苦;自力即是难行道,特点是“行”、“苦”。靠他力即是易行道,特点是“信”、“乐”。昙鸾大师在《净土论注》里所说的:
于五浊之世,于无佛之时,
求阿(皮)跋致为难,
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故,
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非常得精进勇猛,修多种法门,然后在很久的时间,一生一生累世不断地修行,才能成就,在无佛时代得阿跋致,阿跋致就是不退转。
修行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不退转,只进不退,就成佛可望了。所以说,最重要的就是达到不退转地,怎么达到不退转地呢?有两种,一种就是难行道,一种就是易行道。 ? (难行道:自力、修行、久、苦) 难行道很难,“修诸难行”,六度万行都要修行,久乃可得”,很长时间,一生一生,三大阿僧祗劫,不断修上去,一大阿僧祗劫才可得不退转,三大阿僧祗劫才可得佛果。
难行道的特点叫做“苦”,要不是根机猛利的人,无法修行。龙树菩萨比喻为陆地上走路,非常辛苦。陆地上走路要靠自己的力量,而且还要求很多条件,所以“难”,“苦”。象这样的法门,我们当然不愿选择。
如果说没有其它办法的话,生死轮回的大恐怖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又没有办法,那也只好去修行啊!难也好,苦也好,总是要去修行的。
可是现在,佛慈悲地说:“象你们这样根机陋劣之人,靠自己的力量修行,决定是没有办法成就的。我已经为你们修行成就了一切功德纳在六字名号内,只要信靠我的名号愿力,决定到我的净土成佛。”如果真能相信,谁不愿意走“易行道”呢?
也许说大家不能修行这样的话,很多人难以接受。我想,如果大家在修行的法门里边,经过了长久的拼搏,对自己的根机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就会俯首称臣了,就知道:成佛要靠自己的修行,实在不是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简直不可能。
这时候,我们就会归向阿弥陀佛的救度,那就是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所说的易行道。
(易行道:他力、信心、速、乐) 易行道是什么呢?“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昙鸾大师在《净土论注》里进一步说明:
谓但以信佛因缘,
愿生净土,
乘佛愿力,
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我们的极乐世界也叫安乐世界,“极乐世界”这个名词,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就是“乐”。? 安乐道,打一个很好的比喻,“水上乘船则乐”,就象我们在水上坐船,是非常安乐的。烟台人都有坐船的经验,我们到大连去,要坐船,但如果自己去泅渡的话,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很快就不行了,马上就要冻死、淹死掉了,没有力量可以游过去,可是,乘船就非常得安稳、非常得快乐。 ?龙树菩萨不是偶尔打这么一个比喻,而是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净土法门的殊胜。?“乘船”的法门是什么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但以信佛因缘”,“但”是仅仅的意思,仅仅以你信受南无阿弥陀佛这么一个根本之因,“乘彼愿力”,乘上佛的愿力,就可以速生西方净土,就象乘船一样安乐。
(乘船法门的特点) 乘船有什么特点啊?
第一,用不着自我的计度,不用考虑年龄大小,身体胖瘦,不用担心游泳技术如何,也无需顾及衣着打扮,一切不论,唯一的要素就是必须上船。?
第二,一旦上了船以后,不需要你费一点点力气和心思,自然安达彼岸。
第三,即使你再有本事、是游泳冠军,即使你有千般的本领、万般的变化,乘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这些全都作废,通通置于无用武之地了,用不着你了。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 “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 连菩萨的光明都失去意义了,都不见了,我们小小的凡夫当然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被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决定会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他不会去朝三暮四,“我如何如何修行。”不会的!他只知道:佛光明耀不可思议,佛愿慈悲不可思议,象我这样愚痴无力的人可以被佛救度,我就千恩万谢、千满万足了。所以,天亲菩萨在所造《净土论》中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南无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力量,只要碰到,就没有一个空过的。?
如果不遇到佛的本愿,我们这一世难免空空而过,告别这个尘世的时候,我们带着浑身的业障、带着新的罪业走向六道。人身难得,得到之后,空空过掉了;佛法难闻,闻到之后,如果没有修行成就、没有出离六道轮回的话,又空空地过去。然而,碰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呢,“遇无空过者”,遇见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没有一个空过的,“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够使得我们快速满足、成就阿弥陀佛的功德大宝海。阿弥陀佛一切的功德,犹如大宝海一样,圆满无缺,完全布施给我们这样的罪业众生。
(特留此经)所以,易行道是我们这样根机的众生所选择的法门,也是我们五浊恶世凡夫所能信奉的法门,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给我们点明的主题,就是 “一向专念”, 也就是 “特留此经”。在末法年代,经道渐渐就要灭尽了,其它一切的经典、一切的法门都灭了,只有净土宗的《无量寿经》可以在这个世界留存,只有净土法门可以大兴天下。
你就不懂了:“释迦牟尼佛把所有的经典都留下来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留这一部《无量寿经》呢?别的经都很好啊。”
大家要知道,众生的业感如是啊,别的经典留下来也没有用啊,留下来你也不能修,叫你去开悟,你也不能开悟,叫你去修甚深禅定,你也修不了,叫你持戒,你也持不了,留下来有什么用啊?没有这样的机感,就没有这样法的留现。机既不堪,法则隐没,所谓薪尽火灭。?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不是靠众生的修行如何,而是靠南无阿弥陀佛的根本救度,只要有罪业的众生,必定有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薪永不尽,火永不灭。留下来对众生就有救度意义,一切众生可以靠这个法门得度了,所以才“特留此经”啊,这个才叫做易行的法门。
我们非常感谢龙树菩萨把佛法无量法门辨别得这么清楚,就是“有难行道、有易行道”,由此给我们末法年代众生带来了希望:“哦!原来佛法里边还有这么尊贵的法,还有和我们这样修行不能成就、烦恼炽盛的恶业凡夫相应的救度之法!”这就是易行的信佛法门,“但以信佛因缘”,乘上佛的愿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懂得这个法门一大特点,就是“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疾”就是快,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快到如果你能闻信,今天在这个法堂里就得到不退转,就是这么快,而且,到极乐世界去成佛,那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叫横超法门。
因此,连凡夫都能够快速成佛的法,只有净土这一个法,别的法门虽都可以成佛,但都不是我们能修的,都是要我们修行到一定的次第、功夫、程度之后,才可以相应。至于说三根普被之法,上至普贤菩萨、下至五逆谤法众生都可以得度的法门,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总之,我们要知道,净土法门的根本特色就是“信”,“乐”,就是横超法、易行道、安乐道──快速、易行、安乐,唯信独达。
(反观自身)反想我们自身,看看我们是不是走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大道上?是不是走在净土念佛快速横超的道路上?我们很多念佛人,包括我个人以前念佛的心态,根本感受不到安乐、易行,觉得念佛挺辛苦啊,你看看,每天念多少万遍,好象阿弥陀佛还遥遥无期,每天还要做多少多少功德,还要做种种诸般修行,家里边可能还不太和气……尤其是内心没有安全感、安稳感。
至于说每天念的三万、五万,跟真正的苦修行比较起来,我们太小意思了,我们不就在家里动动嘴巴吗?人家那些苦行,我们想都不敢想。即使如此,由于现在这样的时代因缘,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还有家庭、子女需要照顾, 连三万、五万这样的任务也完成不了。? 有很多居士说:“师父啊,大家都说《无量寿经》要念三千遍,可是,我很困难,我不识字,好不容易识了字,现在哪有时间念那么多?修净土修得我内心也没有安乐。第一年修的时候,觉得还挺有希望的,可是越修好象觉得越遥远,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一开始念佛很精进勇猛,大概念了半年,阿弥陀佛也没什么反应,没给我显现什么瑞相,也没给我看见什么光环,我觉得大概是我不够用功,也不够虔诚,原来每天念一万,再增加一万,好,又过了一年,仍然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消息,哎呀,这个还不够,大概需要三万,再不断地增加,仍然是烦恼恶业不断。一开始修行的时候,觉着很有进步,越修行越精进,可是,经过几年之后,好象越修行烦恼妄念越来越多了,阿弥陀佛离我也越来越远了。”
甚至不少念佛的人到最后说:“哎呀,念佛往生非常不容易,经上虽然说是易行道,可是根据我自己的感觉,好象不是易行道。”
可是,经典里为什么说是易行道呢?
经上说安乐道非常容易、非常安乐,可是我们修得苦崴崴的,也没得到多少利益,心里面还越来越怀疑、越来越害怕。
当知,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问题就出在我们身上,就是说,我们对这个法门的领解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
(错误:不知慈悲)错误在哪里呢?根本的偏差就在于我们不懂得阿弥陀佛的慈悲,我们是用我们自己的心去测度阿弥陀佛的心,是用我们的小智去测度阿弥陀佛的无碍智,是用我们小人的知见去测度阿弥陀佛的无量慈悲。人们常说: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况以我们凡夫的情见去测度阿弥陀佛的慈悲呢?那是一种什么情形?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当然看什么都是有色的。如此说来,那是佛的慈悲在我们面前打了折扣,我们不能懂得佛的根本救度,因此,内心永远都得不到安住。
南无阿弥陀佛本愿救度法门的根本特色,就是要破除我们内心的妄念,不靠我们自力的造做,而是完全仰凭阿弥陀佛的救度。
龙树菩萨之所以进行难行道和易行道的划分,我们之所以来作这样细细的说明,就是要在我们脑子里面确立这样的概念:佛法有难行道、有易行道,菩萨道有苦行精进道、有安乐道。安乐道也是佛法。
在我们脑子里面,“这个人,你看他,不能够苦行苦修,大概是成佛无份。”如果有这样的概念,那不是净土宗,净土宗的修行就是 “欢喜踊跃念佛名”,“欣喜不觉称佛名”, 心里面太欢喜了,不知不觉就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么非常自然,净土法门叫做 “自然之所牵”, 自自然然成佛,完全不是靠凡夫的自我计度。
(唯信独达) 净土宗的特点,希望通过刚才的解释,大家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一个就是易行、安乐,一个就是横超、快速,而这些唯一“信心”都可达到,所以叫做“唯信独达”,它所对的根机,就是我们这样的恶业凡夫。我们心里面可能会说:“象我这样的人,大概是往生无份了。”错啦!大错特错啊!就象你我这样的人,正是弥陀救度的对象,住生有份。因为净土法门专门是救度五浊恶世凡夫的,是万年之后、法灭众生都可以救度的,何况现在的众生?当然是一个都不漏了!万不漏一的救度,个个都要救度的。
我们在介绍净土宗这些特点之后,再把它根本的教理基础详细说明一下。
(净宗根本:本愿名号) 那么,净土宗的根本基础在哪里呢?
根本的基础,就是在于阿弥陀佛的大誓愿!
学佛之人、念佛之人,若不懂得阿弥陀佛的誓愿,我们念佛就会念得空空荡荡,心里面就不能安住,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念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细细地品味起来,真是觉得无比尊贵啊!希有难得啊!
在经典和历代祖师的著作里边,对于这句名号,都极尽其能事而予以赞叹,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 “十方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说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中之王,是佛光当中第一尊贵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