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窟是对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所有石窟的统称。大足地处丘陵与褶山的交界,境内山峦起伏、丘陵纵横,长期的流水将山体切割成千沟万壑。大足县境内的石质以砂岩为主,这种石材的特点是硬度适中,特别适合做雕像。在大足县境内的32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都有石刻,而散布在各地大大小小的石窟多达百余处,雕像五万多尊。同时大足石窟也是我国中晚期石窟艺术的集结地,不仅融合了儒、道、佛三教的石刻艺术,而且风格和题材非常多样,是我国中晚期石窟、雕刻艺术的一个代表之作。总的来说,大足石窟兴起于唐、兴盛于两宋、至元、明、清三代其开凿与修建活动也一直在持续。
大足石窟中关于最早建窟的历史记载出于境内宝山乡的尖山子石窟,据这个石窟群中“永徽八月十一日”的记载,大足石窟应该始建于初唐年间,即公元650年一655年。但从初唐到安史之乱以前,大足石窟的建设活动并不频繁,而且规模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唐朝的统治者虽然崇佛并大力提倡和资助佛窟的开凿活动,但早中期的石窟开凿活动大都集中于北方,也就是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开凿的敦煌、云冈、龙门三个石窟群上,而大足石窟的开凿则并非当时的重点。因此从初唐开凿以来直到安史之乱以前,大足石窟的开凿工作并无太大的进展。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社会动荡,因此北方佛教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不仅如此,唐晚期武宗以及后周世宗的两次灭佛运动更使北方佛教演临毁灭的边缘,因此许多的僧侣纷纷南迁
。而此时四川境内的局势则相对稳定,经济也小有发展。唐晚期二帝玄宗与宗都曾为了避兵而居住于此也带来了大量的僧侣入蜀。从晚唐的景福年间开始,大足石窟才开始较大规模的修造工作。而在此后混乱的五代时期,四川地区也较之北方更加稳定,除大批的僧侣以外,北方的工匠及文人也入蜀避难,而且由于前后蜀王对佛教的崇敬与提倡,因此在北方佛教发展停滞的同时,四川的佛教却逐渐发展兴盛了起来至两宋时期,由于统治者依旧崇佛,所以佛教又有所发展。而在蜀地,不仅僧侣开凿石窟、雕塑佛像,地方官吏和各地富豪也热衷于此,并带头开凿石窟、雕刻佛像,一时间大足开窟造像之风兴起。两宋时期也是大足石窟修造的鼎盛时期。而自南宋末年,蒙古军入侵南方开始,蜀地政治经济开始败落,石窟与佛像的雕造工作也转向衰落。此后元、明、清三代虽也有开凿活动,但其规模和影响已大不如前,但比起此时北方石雇的开凿情况来说,还是小有成就的。
大足县石窟分散很广泛,但最有影响的是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和石篆山几处,而南山是一处道教石窟石门山则是佛、道教兼而有之,石篆山则以儒家学派的孔子及诸弟子雕像为主。所以,大足的佛教石窟以北山和宝顶山为主。北山距大足县城约1.5千米,古时旧称龙岗山,山势蜿蜒曲折。
北山石窟初始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当时的北山是任昌州刺史的韦君靖囤积兵士和粮草的“永昌寨”,韦君靖就在此开始了佛窟的修造工作。继他之后,历任行政长官和地方富豪、僧侣们修造佛窟的工作直到南末绍兴年间,持续了二百五十多年。北山石窟及佛教造像不仅集中了唐、五代和两末多个时期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大多保存完好,而且尤其以细腻的雕刻工艺和生动的人物著称,是处全面展示晚唐到两宋时期我国佛窟及佛像艺术的场所。
北山不仅有各种石窟和佛像,其中还有各种碑记和题字、佛塔以及经幢等,是大足石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早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石窟和佛像风化现象严重,但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北山石窟及造像的价值,相应的保护措施也在加强。在世界上可以说中国是佛教石窟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中国佛教的石窟艺术历史悠久,其建造之间跨度大、规模巨大、数量之多、分布广泛是任何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都无法超越的。甚至说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是难以企及的。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是从外国学习的,但并没有完全的模仿,而是在学习外国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本身的民族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佛教石窟艺术。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