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的佛教绘画
蒲 燕 吴道子擅长道释人物画,他的画给人以身若出壁的视觉效果。史载吴道子所画的《地狱变相》,“风云将逼人,鬼神如脱壁”。他画长安菩提寺的菩萨,其中舍利佛有“转目视人”的神态,即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观看,舍利弗都在注视着你。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是其佛教绘画名作之一。这幅画共分两段,前段描绘天王送子的情节,后段描绘释迎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前段图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视奔来的神兽,一个卫士拼命牵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士拔剑相向,共同将其制服。天王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笔,记载这一大事。后段图中净饭王抱持圣婴,稳步前行。王后拱手相随,侍者肩扇在后。整幅作品中激烈与平和,怪异与常态,天上与人间,高贵与卑微,疏与密,动与静,喜与怒,爱与恨,构成比照映衬又处处交融相合。天女捧炉、鬼怪玩蛇、神兽伏拜等辅助部分的描绘,则将故事的发展表现出了层次,通过外物的映衬将主要人物的内在心态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地狱变相图》是吴道子佛画的代表作。在这幅壁画中,吴道子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笔力饱含动怒的情感态势,使“变状阴怪”的鬼神如真地从壁上走下,让观者脊腋淌汗,毛发森立,惧罪修善。所画众多变相人物的奇怪情状各不相同,或“虬须云鬓,数尽飞动”,或“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加上焦墨勾线,淡彩烘染,分制出新奇超群的“吴装”,使人物造型骨分高下,肉见起陷,八面生意,寓于立体感。同时,在画器物和建筑时不用界笔直尺,弯能中规,直能中矩。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赵景公寺老僧讲,吴道子《地狱变相》画成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唐朝名画录》也有这样的话:“尝闻景云寺老僧传云,吴生画此寺地狱变相时,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段成式曾看到长安赵景公寺吴道子所画白描地狱变相,“笔力劲怒,变状阴怪,睹之不觉毛戴。’北宋黄伯思曾见过吴道子的卷子本《地狱变相图》,“了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旁之像;而变状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栗,因之迁善远罪者众矣。”这充分说明吴道子所绘《地狱变相图》的艺术魅力,及其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 吴道子生活于盛唐时期,他的书画艺术成就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顶峰。他在长安、洛阳两京作壁画三百余间,而且“人相诡状,无一同者”。西京兴唐寺御注金刚经院,慈恩寺塔前面文殊普贤及西面降魔盘龙、小殿前面菩萨,景公寺地狱帝释龙神,永寿寺中三门两神等,“皆妙绝当时”。吴道子画中门内佛像,圆光在后,一笔而成 。坊市老幼,每日有数百人“竟候观之”;及其下笔之时,“望者如堵”。只见他“风落电转,规成月圆”。围观的人群见他画技如此高明, “喧呼之声,惊动坊邑,或谓之神”。他画的人物,使人感到“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他画的人物形象鲜明,真切感人;人体各部分比例十分精确。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刻意求新,勇于创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他这样两句话:“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他在绘画艺术上不落俗套,大胆创新的精神。他的作品成为画师们所学习的楷模,绘画作品称为“吴家样”。故唐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品评了唐朝诸画家“近代画者,但工一物以擅其名,斯即幸矣。惟吴道子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可齐踪于陆(探微)、顾(恺之)。” 摘自《福建佛教》2012年第3期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