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译文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句子无法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一看瑜伽师地论译文,然后帮助我们理解经典。
本地分 五识身相应地第一1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译文
什么是瑜伽师修行的次第呢?即十七地。是哪十七地呢?嗢柁南颂说: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等三地、三摩地、非三摩四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这样,就具足了三乘。还有有余依地、无余依地。这就称为十七地。
第一、五识身相应地,第二、意地,第三、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第五、无寻无伺地,第六、三摩四多地,第七、非三摩四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无心地,第十、闻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第十三、声闻地,第十四、独觉地,第十五、菩萨地,第十六、有余依地,第十七、无余依地。这就简略列出十七地,做为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原典
本地分①
云何瑜伽师地②?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
五识相应④意⑤,有寻伺等三⑥,
三摩地俱⑦非⑧,有心⑨无心地,
闻⑩思⑾修⑿所立,如是具三乘⒀,
有依⒁及无依⒂,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四多地;七者,非三摩四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注释
①本地分:本,根本或基本,此处特指基本义理,即其他的四个部分的内容,都以本地分所论述的义理为本。地,瑜伽师地的略说。分,部分,佛家习惯地将经籍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并称每部分为分;分,相当於篇、卷、章、节、部分等。
②云何瑜伽师地:什么叫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③嗢柁南:Udana,又作嗢柁南、嗢陀南。梵语义为集施,是一种特殊的缩略语表述方式,往往是以偈颂形式出现。
④五识相应:即五识身相应地。
⑤意:即意地。
⑥有寻伺等三:即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
⑦三摩地俱:三摩地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意译为「定」,三摩地中又有多种差别,即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三摩地种种都修齐为俱。
⑧非:即非三摩四多地。三摩四多是梵文Samahita的音译,意译等引,与三摩地同义。
⑨有心:即有心地。
⑩闻:即闻所成地,闻知成就的境界。
⑾思:即思所成地,思惟成就的境界。
⑿修:修所成地,修习 道法成就的境界。
⒀具三乘:具有声闻乘地、独觉乘地、菩萨乘地。具有,得以修成。三地均内涵种性、发心、修行、获果四方面;
⒁有依:即有余依地,
⒂无依:即无余依地,
译文
什么是五识身相应地呢?就是五识身的自性、所依、听缘、助伴、作业,总括起来,就称为五识身相应地。
哪些称为五识身呢?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原典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①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②、彼所依③、彼所缘④、彼助伴⑤、彼作业⑥,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⑦。
注释
①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本论的结构有三个梯级,全部内容分为五大部分;每部分再划分,就标号为弟几地,相当於第几章,如本地分中由十七地章组成;每地章再划分为品,标为品第几。
五识身,即人身的五种识。佛家把人对外界现象世界的认识,依主客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根,指感觉、思惟的器官;境,指感觉和思惟的对象,包括物质的现象和精神的现象;识,指对现象界的认识与了别。其关系可见下表:
十八界
眼根——色境——眼识
耳根——声境——耳识
鼻根——香境——鼻识
舌根——味境——舌识
身根——触境——身识
意根——法境——意识
识身,又作识体,即构成识的种种因缘条件。包含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识身,具体指眼、耳、鼻、舌、身五种识体。
相应,指五种识体中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是相互联系、相应而起的。
②自性:事物现象固有的本质特性。此处指识的本性,识的基本认识功能。
③彼所依:识所依。依,凭依、依托,指识产生和活动所需要的助缘。
④所缘:指识感觉认识的对象。缘的梵语Pratyaya,义为攀缘,比喻心识接触作用对象,如攀缘一般。所 缘,心识所攀缘(感觉认识)的对象。
⑤助伴:佛家对识的研究讲究整体性、联系性,不是把某识视为单一孤立的现象。所以佛家认为某一识生起,必然伴随著许多内心的活动,如作意、触、受、想、思等,唯识宗称为心所有法,简称为心所。心所相应于心王而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称为助伴。
⑥作业:识的具体作用,也称为造作,造作的结果有善、恶、无记三种性质,唯识学中称为「三性」。
⑦身识:身识概念的拟立与心理学中的触觉相似,但也不尽同。身识,指身根对地性 、水性、火性、风性、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性、饥、渴等十一种触境的识别。触境中的饥、渴虽是生理现象,但仍被唯识宗看作是物质接触肉体后所产生的觉受部份。
译文
什么是眼识自性呢?就是依据眼根,了别色境。
眼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眼根;第二、等无间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执受一切种子、为一切种子所依止,属于异熟果体的阿赖耶识。
这就简略说明了二种所依,包括色法和非色法两种。眼根是色法,其余的是非色法。这眼根有三大特徵:㈠是四大种所造,㈡指的是净色根(而非扶尘根),㈢净色根无法为肉眼所见,却有质碍性。意识,是眼识缘境以后相续传递过去的。一切种子识,是无始以来,耽著戏论,辗转熏习 于众生心中,成为种子,等待未来成熟受报的果报体。
原典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①。
彼所依者:俱有依②,谓眼;等无间依③,谓意④;种子依⑤,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⑥,异熟所摄⑦阿赖耶识⑧。
如是略说二种所依⑨。谓色、非色⑩。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⑾所造、眼识所依净色⑿、无见有对⒀。意,谓眼识无问过去识⒁。一切种子识⒂,谓无始时来⒃乐著戏论⒄,熏习 为因⒅,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⒆。
注释
①依眼了别色:依托眼根、攀缘色尘,进而觉知色尘的作用。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此处所指之色法 ,应就狭义而言。眼根所取之色,又称为色境、色尘,具有三种性质:㈠质碍,有形质彼此相障碍,不能涉入;㈡变坏,因为质碍,所以物相碰撞即变坏;㈢示现,因有形相能显现。
②俱有依:唯识宗认为识自始自终离不开根,根坏灭,识便不能产生。由于根与识相依共存,听以根是识的俱有依。俱有,共存在。
③等无间依:平常人的心识作用,念念相续,无有间隔,前一念灭谢时,后一念随即生起,前后念生灭之间,紧密相接,无有间断,故称前念为后念的等无间依;同时,前念灭谢时,能避开现行位,引导后念生起,故等无间依,又称为开导依。
④意:此处的意,应指第六意识。即前五识必由第六识所引生;而第六识自身既能前后相续,又能引生前五识,故第六识为前五识之等无间依。
⑤种子依:依托于种子。唯识宗认为人在每一次行为过后,都会在阿赖耶识中熏习 成一股潜在势力,此股势力可以像种子一样地产生或变现出一切精神活动和物质现象,唯识宗因而以「种子」称之;包括五识的升起,也必须以种子为基本条件,故称为种子依。
⑥执受所依:心识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依种子状态存于阿赖耶识中,任阿赖耶识执持流转。种子待缘起现行,现行后又回熏于阿赖耶识中,成为新熏种子。如此循环往复,呈现出大干世界中的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
⑦异熟所摄:旧译为果报,即依过去之善恶,而得果报之总称。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所谓异熟,系谓因变为果,此果之性质异于因之性质;因有善恶,而果具有非善、非恶之无记性,故自因成熟为果,其性质已变异为别类。所有摄持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的异熟过程,都是透过阿赖耶识进行的,所以称之为异熟所摄。
⑧阿赖耶识:Alaya梵语义为含藏、藏识。佛家将人的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ManaS)、阿赖耶识。第八识能够摄持含藏一切种子,所以又叫做种子识。阿赖耶识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一,阿赖耶识的「了别」(觉知分别)功能有两方面:㈠是觉知分别有分别(感知辨识性)的执受心(有认知感受性的内在精神世界活动);㈡是觉知分别无分别的器世界(承载众生的外在物质世界)。二,阿赖耶识与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徧行心所法相应。三,阿赖耶识作为种子识与诸法(一切精神、物质现象)的因果关系有三种:㈠是种子生现行,即种子作为因,变生出现行诸法的果,这变现过程可在刹那间进行;㈡是现行熏种子,现行诸法作为因,种子积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即是果;㈢是种子生种子,即积藏在阿赖耶识中的诸种子互相影响生出新种子,这过程在刹那间相续进行,称为自类相续。四,阿赖耶识具有「杂染」(在生死流转的虚幻现实现象中,杂带有执迷不悟的心念污染心识,不能超脱生死流转,遭受生死果报)的方面和「还灭」(依据它证悟真如获得涅槃解脱)的方面。
以上所述的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即所依的三依,三依是佛家对识的主体方面、身心条件的全面考察。
⑨二种所依:此处说二依,是以色、非色为标界,对识所依据的主体条件的辨析。
⑩色、非色:物质的现象、非物质的现象。此处的色、非色,用的是广义。
⑾四大种:佛家把一切物质现象都分析为四种构成元素,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结合形成一切事物,所以称它们为四大种。不过,四大种的地、水、火、风一般不是直接指地、水、火、风的具体事物,而是指由地、水、火、风分别代表或体现的坚、湿、暖、动四种属性,即使是地、水、火、风自身事物也是由四大种和合而生的。由於物质事物都依赖四大种的和合造成,所以称为依他有;相反,四大种则称为不依他有,这是佛家对元素的抽象认识。
⑿净色:特指五识所依根中的知觉神经。佛家对五根(感官)的认识是比较深入的,他们将根又划分为两方面的构成,一种是浮尘根,又作扶尘根,即见於外的感觉器官;一种是胜义根,四大种所造,清净微细故又称为净色根。它们是根的实体,发识取境而具有增上根力的须依赖它们,清净如宝珠,但是净色根仍需要扶尘根的扶助。
⒀无见有对:虽不可见,却有障碍。见、对,是佛家对具体事物分析出的两种属性。有的色法,有见有对,如瓶子;有的不可眼见却有障碍,如声音;有的既不可见又无障碍,如无表色(特指导致身、语活动的意念,既不可直接现於外,又无障碍,却能生发身、语活动,然而身、语活动不是意念本身,所以称之为无表色)。
⒁无间过去识:已过去的识转化为意,不障碍现行识的相续行运称为无间。这里佛家探讨了人们在连续不断的认识过程中的经验与现行、过去识与现行识发生联系的行运机制。
⒂一切种子识: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之种子而不失坏之识,为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关於阿赖耶识本体论的义理颇有特色,它虽然认定阿赖耶识生一切法,却不认定全宇宙就是一个阿赖耶识,而是认定一切众生皆有阿赖耶识,每个众生的阿赖耶识都有各自的种性,而且都具有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种子生种子的功能。佛家还以修道进阶的高低或将来成佛的可能性,将众生的种性大致分为二种:圣种性,能使三乘圣者证得涅槃;愚夫种性,能令凡夫轮回六道,不得解脱。细分有五种:声闻种,将来获阿罗汉果;独觉种,将来获辟支佛果;菩萨种,将来获佛果;不定种,种性没有固定;或可成就二乘果位,或可成就佛果;无种,永堕生死轮回,不得解脱。
⒃无始时来:佛家认为众生及现实一切现象都不是孤立产生的,都是由因缘生,即有原因有条件而生。现世之所有的事物都由前世的因缘生,前世的所有事物又由更前世的因缘生,上溯无穷没有元始。如说某事物是有始时来,就意味著此事物没有因缘,而这是不可能的。
⒄乐著戏论:由爱乐情欲支配的不合真实的概念言论。现行熏种子的作用过程,佛家称为熏习 ,又将熏习 的具体内容称为习 气,并将习 气按其内容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名言习 气,即来生日常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实为思想观念)熏习 成的种子。佛家特别重视这一习 气,认为它能理解义理,认别境界,是种子生诸法的根本原因。名言习 气也有性质对立的两种:一种是证解诸法真相胜义本空的真实;一种是误解诸法真相,迷恋执著虚幻,这后者表现为名言就是戏论。戏论,又作譃论,佛家特指不正确的不合真实的概念、观念、义理、言论等,如本无始说成有始,本无我说成有我,本虚幻说成真实,本为常、乐、我、净的涅槃说成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等。名言戏论也可以熏习 为种子,导致戏论的果报。
⒅熏习 为因:如人以香气熏附衣服,一切染净迷悟诸法之势力熏附残留在阿赖耶识中,形成种子的作用,即谓之熏习 。
⒆异熟识:摄持含藏果报的阿赖耶识。此处仅指名言种子的异熟过程由阿赖耶识摄藏运转。
译文
眼识所缘的对象,是可见的,有质碍的色境,这种色境又有很多种,简略来说有三种,即显色、形色和表色。显色包括青、黄、红、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和空一显色。形色包括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包括取、舍、屈、伸、行、住、坐、卧,这些都是色。
而且,所说的显色,假若色境显现明了,是眼识所缘的外境。所说的形色,从显色的积集之上,假立长、短等种种不同的形状。所说的表色,就是这种积集色剎那生灭相续,由于变更位置的原因,在原来出现的地方不再出现,转而出现在其它地方,就时间上来说,或者是无间断的,或者是有间断的。移动的位置,或者远,或者近,差别而生,或者是就整件物体不离本处而变更其形相,这就称为表色。而且,所说的显色,是光线明暗的差别。所说的形相,是长、短等积聚色的差别。所说的表色,是以思业作用为依,然后显色、形色有种种差别的变动。显色、形色和表色三种色都是眼根的所行,即活动的对象,也是眼根的境界,即活动的范围,也是眼识和意识的所行和境界。三种色都是眼根、眼识和意识所直接攀缘的对象,只是名字有别而已。
而且,就是这种色,又有三种,或者是好显色,或者是恶显色,或者是俱异显色,好像是色境在显现。
原典
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①、形色②、麦色③
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④。形色者,谓长、短、方、圆、麤、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
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⑤,眼识所行⑥。形色者,谓若色积⑦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⑧,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⑨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⑩,转于异处⑾或无间⑿、或有间⒀、或近、或远差别生⒁;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⒂。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⒃,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⒄,眼境界;眼识所行⒅,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⒆,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⒇。
我们现代修行经典的时候,经文和讲解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但是这样比较浪费时间,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和恭敬。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