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1 16:39:27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下分三个层面作一简单的探讨。

  一、「应无所住」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心,其中妙理无穷。六祖大师从前听到这句话,实时开悟自性,发明心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清净,皆因无所住故!

  但凡夫喜欢分别知见,有所住,往往住在人事、金钱、感情、名闻利养上,或住在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上,总之所住的事情可多了!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不断追求及计较得失。若把一种事物,无论是喜欢或不欢喜的,牢牢住在心中,将会成为自己烦恼痛苦的根源。

  金刚经教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但亦不离开色声香味触法而另有所住。于一切法,心不染污,如待人处事,吃饭穿衣,在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别,「明镜当台,物来即现,物去即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又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影之心,水无留迹之意。」没有我相、他相存在,就不会起瞋与爱,处众就和谐了。

  二、「和谐是佛教要旨」

  佛陀一代时教,都不离和谐。他于二千多年前与僧团所制定的「六和敬」,也就是戒律,是僧团公约,人人必须遵守的六条守则。第一是「见和同解」,与大众相处,首先建立共识,这是和谐的基础。「身和同住」,「口和无诤」都是「戒和同修」的具体表现,一齐共事、同修,没有异见与争执。每个人都充满法喜,这就是「意和同悦」。至于「利和同均」,是从大和尚乃至清众,一视同仁,待遇平等。道场遵守「六和敬」,就是如法的僧团,即得诸佛护念,龙天护持。于世法来说,家庭能遵守「六和敬」,家庭美满;公司老板及员工遵守「六和敬」,这公司一定兴旺成功。六和敬是从无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住(应无所住)而生的。

  三、无住而住,将心住于持戒、念佛

  和谐是以持戒为基础。戒有广有略,开合不同,但都不出身口意三业。略戒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勿恼一切诸有情…,」教我们守护三业,无论讲话、做事,不要令他人讨厌、起烦恼,举手投足,有规律。有云:「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转半展眸…。」内心谦下,外行于礼。于行住坐卧,四威仪,所讲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都从戒生。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说明世间无常,如梦幻泡影、露电之不实,无常迅速,世人不知老残原因,去整容、化装,只在治标上求,不向根本(内心)作。在座很多是年青人,但很快是中年,继而就到晚年了,人生这么短暂,大家不要住在名闻利养,忘却自己的本来面目。世间岂有金玉满堂,能令你千般快乐!假使给你应有尽有,难免生老病残…无常总会到来。解决生死事大的办法,但念阿弥陀佛。

  当知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要将分别妄心转住在正念上,用持戒、念佛来收摄身心,烦恼渐渐减少,菩提时时现前,无有他非我是,众缘和睦皆由此中生。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真是恰到好处。

\

  「此文是衍慈法师于2008年4月9日于北京法源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交流会所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宣讲「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的札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