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觉照力,别活得不明不白
如果持续培养觉照力,觉照力是会不断增长的。
这种增长,会体现在想起来的频率、持续时间、清晰度、细腻度、宽广度各个方面。
如果从最初的肢体动作进行觉照,最开始,大概可以知道,走路的时候,左脚,右脚。但随着觉照力逐渐增长,你就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到更多内容,左脚跟着地,重心前移,前脚掌,小腿的肌肉收缩和放松。如何躺下,如何坐下,如何咀嚼,如何说话,都是同理
。仅次于身体的色法,对人影响第二大的是受心所,就是感受。所以在四个念处中,受念处是排在第二。
随着觉照的练习,对「受」的产生会掌握更多的信息。
除了冷热、饥渴之外,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的控制之下。每一件衣服是否宽松,所产生的感受,事实上在一直持续着的。后背、大腿、腹部的皮肤,时常跟衣服接触而产生一些微细的受。这些,都会被觉照心所点亮。
当与别人发生语言上的冲突而产生嗔恨,或者自己看到一个好的杯子或饰品产生贪爱时,除了内心的贪爱之外,事实上一种不适的热恼感,在环绕整个身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有时候是为了摆脱这种不适的感受,而去选择发火或者不理性消费。
在四念处的第三,心念处的层次,需要更细腻和持续的觉照力。
人大多时候,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拿起手机,一个网页一个网页就去点开了,反省过来时,几十分钟已经过去。吃饭端起碗,不知道在胡思乱想什么,一转眼,已经快吃完。
心念无法觉照,就无法对治烦恼。觉照力的范围无法覆盖身心五蕴,对于五蕴的状态是很难在当下保持觉醒的,被外境和自己的心到处拉着跑,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
佛法认定,因缘决定一切。痛苦有痛苦的原因,快乐有快乐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对自己的身心缺乏觉照力,这是「无明」的一个直接体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这样的结果,就是随着本能而行动,造作种种业行,内心起伏不断,贪嗔横行。无明缘行,乃至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的轮回没有一刻止息,最终形成「纯一大苦聚」。
对自己的身心保持觉照力,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适当,知道自己的真实的样子。这样的结果,就可以逐渐加深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识,采取合适的行动。逐渐摆脱烦恼的束缚,生活得舒服而安详。如此,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乃至六入、触、受、爱、取、有灭,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佛法从来都是可以验证的。保持觉照,自然会看到自己的改变。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