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少林寺
假如幼稚园的小朋友要学佛法,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要学佛法,我们怎么去讲说呢?
我们有不仅要有耐心讲,还要很欢喜地讲,并且能够让对方接受——无论小孩、大人还是老人,都能够听得懂,也都喜欢学。小朋友、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的精神境界、思想、阅历、心性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必须调换成一种跟他一样的心境才能够让他听得懂。假如我们以一个大人或圣人的标准,一种佛法的语言对小朋友去讲佛法,他不可能听得懂。成年人的话他都听不懂,他怎么能够接受佛菩萨圣者的这些语言、逻辑、概念?所以我们如何来将语言进行转化,就需要功夫了
。同样如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来观察一个人的根基,进而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才能让对方接受,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名言的话,又恰恰容易忽略了佛法的意境——因为讲佛法的目的是要让对方产生信心、对佛法有好感、相信佛法。那么要让对方对佛法有好感、产生信心,首先要让他对说话的这个人要有好感、要有信心。因而,我们跟对方讲佛法,还要考虑与对方如何相处的问题。不能认为我们给对方讲佛法就比他高一等,那就不可能相处好,也就肯定弘不了法了。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说法、闻法要去考虑的问题。对个人而言,可以说自己不著相、只要注重佛法,但对初学者和其他人,就需要予以重视。就如穿衣服,衣服虽然穿在自己身上,但是穿着不整齐、衣服很脏,会让别人看了难受。又比如在同一个房间里,当别人把卫生搞得干干净净时,自己不搞卫生,也会让他人不快。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不能说某个东西是我的,就完全按照自己意思去办。所以,我们要去体会别人的心。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