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学念佛8年,从一开始就没有实实在在的去改造自己的过错,虽然知道自己的过失有哪些,但是没有任何方法可用。佛经中讲到的能改变过失的咒语啊!方法啊什么都试过,结果无济于事,邪淫、嗔恚、排斥、恶口、妄语这些我早就认识到的恶习确一直跟随我,无任何改变和感应,也没有佛菩萨加持而自然改变,结果到头来危难来时,喊天喊地喊菩萨,无用!于是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那就是“自私”,学佛始终都是为了自己好。在“自利利他”和“利人利己”的选择中,一开始学佛就因为自己累世的自私恶习而不由自主的选中了“自利”,哎,结果怎么也“利”不到自己。期间因为自己身体差,差到3、4个月就是一场病,于是通过网络看到很多吃素放生获得健康长寿的实例,于是放生放到有瘾,后来3年也不生病,自己反思原来求“利己”是没有用,那叫自私。只有“利他”了,行为反作用力(因果),自己自然得利!你在救助这些生命的时候,你就是菩萨的化身,因为这就是佛菩萨的行为;但是如果你又吃肉杀生,那你就是罗刹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啊!
所以学佛除了念佛外还必须要有行动(菩提行),如果口念佛号但是酒肉穿肠过,该邪淫还是邪淫、该妄语还是妄语恶口,恶习一点没有改那就只能叫“口是心非”的学佛,骗得了别人,骗不了天地鬼神佛菩萨,自然得不到感应加持。有的同修还到处宣传自己学佛,结果恶习一点没有改,被俗人笑话:“学佛人就这个样子,真是给佛脸上抹黑”!反而得更大的恶果!相当于遮佛光明!所以我们末法众生根器差,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根器。然后改造它、战胜它:修菩提行不是光念佛,念佛是最简单的,一张嘴就可以,但是还要有善行,有戒律,最终要修到有清净心!你不信试试,你生病了就按药师佛拼命念1万遍,也是继续生病,为什么?因为你自私啊,和佛的心不相应啊!怎么能得到加持?但是你去放1000条鱼儿;没有过1、2天病就好了,为什么?因为你在行菩提行,不是口是心非的念佛;你邪淫思想来了,你试试念1万遍月光如来、如月光白色如来!无济于事;你到网上去发表几篇不净观图片,让大家止住邪淫心,没有几天你自然而然不会起邪淫心了!你想求财,给财神菩萨磕1万个头,还是个穷;你去布施1千个乞丐,每人20元就够了,你试试,要不了几天生意就来找你了!!为什么你求菩萨还不灵呢?那是因为你自私,而你“利他”后就在做佛菩萨提倡的行为,所以你就是在世菩萨化身,自然感应。学佛是学习佛无我利他的精神,舍己为人平等无分别的思想,不是喊我们求佛保佑自己,那样叫自私,和菩萨不相应,所以得不到加持。就像饿鬼一样,看见菩萨给他食物要吃,放到手中却变成脓血,这就是它自己的业障,佛菩萨也帮不了它!佛菩萨只能告诉我们原因和方法,我们照做。但是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必须要自己行动,饭不能让别人帮你吃啊!人家吃了人家饱,自己还是饿,所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能光停留在口头,必须切实的有菩提行,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无分别心……我原来也是看了法师开示,到医院看见那么多病患,就不停的念药师佛、药王菩萨;看见毁容的就不停的念妙色身如来;看见杀生的就念阿弥陀佛;这样是在没有办法切实帮助众生的前提下,只能这样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和同情心!但是有一天,我突然被人笑话后,自己反省了很久,到底是我迷信还是旁观者清,人家虽不信佛,但是告诉我要切切实实的去行动,不能只是去想、去念,要拿出实际行动,看见毁容者就应该出钱帮助整容(中华慈善网上有很多),那你就是妙色身如来的化身!我们好好想想世间的男女为了自己漂亮,天天照镜子,买几千元一瓶的化妆品也不嫌贵、上万的皮衣也不嫌多,最终得到”美丽“了吗?没有嘛,为什么?因为自私。如果把这些钱用来买漂亮衣物布施给贫困山区的人们穿,那她生生世世穿什么衣服都漂亮;布施给无数的毁容者让其获得美丽那她自然越长越美丽。看见杀生就应该去放生,那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念念佛就认为自己很有功德,慈悲心很强,应该好得很!其实在世俗人来看那是见死不救,只有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忘我的去做才是无我而利他的菩萨行。释迦牟尼佛回忆他无量世前用自己的头颅、手足、身体布施;而我们连身外之物也不敢精进布施,差距多大,我执的恶习多重!所以有条件多去献血!捐骨髓!
此外,没有戒律的善行都只能算功,不能算功德!因为那是有漏的行为,很短暂也不长久。因”戒“得”定”因“定”得”慧”,比如你现在开始不搞邪淫了,那是行为上的戒,但是你心里还想,只不过没有邪缘相筹罢了;如果你行为和心里都不想邪淫了,换句话说见了邪淫的机缘都在躲,不起邪淫的心,那就叫定;因为你知道邪淫的危害以及造成的恶果,所以不起心动念,并奉劝人不邪淫,那自然就开了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心力加以约束,必须守戒律并多作利益其他生命的事情。才能修得无漏的福德资粮,毕竟业力最重要!“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都逃不掉因果!一样有马麦之苦!何况我们呢?诸恶莫作(守戒),众善奉行(无我的做善事)!学佛一定要落实到学习佛、菩萨的优良品质上,而不是研究“佛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