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好德,阴德和阳德

发布时间:2024-10-01 05:34:17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好德,阴德和阳德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因此,我们可以说,‘好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泉源,‘好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

‘好德’需要我们不断培植,正如长寿、富贵、康宁需要随时培养一样。假使我们现在不把‘好德’的因继续种下,那么一切享受都会变成非常奢侈的‘消费品’,因为没有播种,福报享用完了,必然会贫穷匮乏。

古德曾说:‘保藏的东西不一定属于自己。享用的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只有施舍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当我们用种种方式把财物贮存或积蓄起来时,我们不一定会再拥有那些财物。譬如你拿钱买股票,股票可能会下跌;买黄金珠宝又可能被盗贼抢走;参加合伙投资,不但有风险,而且万一被合伙人骗走,那岂不前功尽弃?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会赔本,将来万一遇到败家子,也会倾家荡产,难怪《大宝积经》上会说:‘一切财物都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这五家所共有的。’

享受物质就是消耗福报,而且享受五欲的感官快乐,这是很肤浅而又很短暂的,享用过的财物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只有把财物施舍在适当的地方(佛经上叫做‘福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那么财物才具有永恒的意义,而不致被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所夺去。所以古人劝我们要布施积德:

‘三宝门中福好求,大富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财产总非真,及早将来施于贫。

水火盗官并逆子,五家有份尽来侵。

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万文收。

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没有布施修德,将来的日子很难挨过,尤其是一个临命终时,一切财物、朋友、眷属、权力都带不去,只有平生所作的善恶业力跟随着我们。就这一点来说,修德真是非常实用的。

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但死神肯定要来。而且随时都有突击我们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修德吧!

二、德的种类

德的分类非常多。例如:它可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阴德的力量比阳德大得多。

《中庸》里提到智、仁、勇三达德。只有仁爱而没有智慧,会产生为虎作伥的流弊,有智识而没有仁慈会危害社会;有智有仁,而没有勇气实行,则一切美德成了空谈。

《论语》里又叙述了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和柔软可以导致心理健康;善良仁慈可以导致长寿善终;诚恳恭敬可以导致平安宁静;节俭勤劳可以导致财富和身体的健康;谦虚礼让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保住前面四种德行而不致流失。

三、品德的四个层次

品德的层次可分为下列四种:

(一)算盘式的道德——以功利主义做出发点,做任何善行,都会仔细地考虑到成本、效用、果报和名利等因素。确实认为划得来,才会开始去做。这种人不会平白无故送你东西,他一定有所企图。他行善时常希求回报。

(二)‘四海经之内皆兄弟’式的道德——这种人行善是出于一片同胞般的爱,比较没有自私心的心机和功利的色彩。他把所有的人都当兄弟一样,因此,行善较为自然,而且也出于真情。但是因为有我执在作崇,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别,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三)爱人如己的道德——因为这种人已破除了我执和烦恼,所以能忘我。而达到爱人如己境界。能这样做已经是圣人了。但因为他还没有破除法执,所以行善时,心中仍然存有抽象的观念(例如:‘贫苦’和‘功德’等)。因为他有名相的负担,所以还不能做到绝对地自在。

(四)最完美的道德——行善不但不望回报,而没有人我的分别,甚至也没有任何名相的负担,这种人的慈悲心是没有条件和无限量的。因为他行善时,连一点负担也没有,所以最真诚、最自然,也最快乐。

古人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意思是说:‘品德高的人绝不会执着功德和名利,只有品德不太好的人才会计较功德和名利。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着善相’,等修养的功夫纯熟以后,就可超越名相的束缚和牵累了。

四、修养好坏的六个等级

我们也可以把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好坏分为下面六个等级:

(一)损人损己——这种人简直比禽兽还不如,好像虐待狂那样,只爱用责骂和伤害的方式来求满足自己心中的情欲。他们损伤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益处。例如:杀人然后自杀。

(二)损人利己——这种人是害群之马,根本谈不上修养。他们为了达到自利的目的,不择手段,使用欺诈和损害众生的手段,或者从者杀害动物职业。

(三)不损人、不利己——这种人像行尸走肉一样的地醉生梦死。譬如只知拼命去做一些无意义的工作,或游手好闲,专干无聊的勾当虚度光阴。

(四)不损人、只利己——这是修养最起码的工夫。又可分为两类:

1、假利己——工作赚钱是假利己。赚来的钱换得物质享受,这是消福,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梦,得不偿失。

2、真利己——读书明理以后,自己闭门思过,下功夫修养品德和锻炼心性。

(五)利己利人——先求利己,站稳自己的脚跟以后,再兼善天下。

(六)舍己利人——舍己不以为苦,利人永不疲劳。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是菩萨的风范,是难能可贵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