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三亚“南山”——弥漫着浓厚的佛教气息
我在三亚游玩的时间还剩下一周,要说起著名景点我几乎已经游览完了,这一次我要去的地方与佛教文化有关,虽然我不是虔诚的信佛者,但在我国传播了数千年的佛教文化也需要我们有所了解,我再顺便看一看海南岛的山会是什么样子。说起南方的山脉,我曾在厦门爬过山,也在杭州游过山,虽说都属南方地区,但是亚热带风情的奔放与江南水乡的温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我就要看看我国最南端的山脉是一种怎样的风光
。海南省本就是我国的最南端,而今天我要去的南山位于三亚市的西南方向,并且是整个中国最南端的山,这里的气候比较特别,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据说其空气质量与海水含量位居全国首位,并且森林覆盖率也极高,可以说是完全的原生态的景观了,南山几乎都是以展示佛教文化为主,或许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就会觉得提不起游玩的兴趣,起初我也觉得遍布的佛家文化庄严肃穆,会导致整个旅程都不自在,但南山的建筑、景色以及相关的佛教传统都十分吸引人,如果你相信的话,你一定要来南山看一看。
我们乘车不久便到了南山,今天的天气不如昨天的好,阳光不太明媚,头顶上不断翻涌的云朵预示着将要下雨,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气才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这就是三亚神奇的地方,冬季可以有夏季的炎热,也可以有秋季的凉爽。我在车上时就听到导游说,我们经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话中的南山就是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而南山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福泽之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友人来这里祈福,说到这里我想每个人都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是南山而不是其他别的地方,据说是因为根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普渡芸芸众生,一共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就是“常居南海愿”,由此,南山变成了一个福寿之地,所以也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拜访。
坐落于南山的景点没有一个不充满了佛教气息,景区共分为三大主题公园,分别是南山佛教文化园、中国福寿文化园、南海风情文化园,主要建筑有南山寺、海上观音、三十三观音堂、龙五爷财神殿、金玉观音以及长寿谷等,大部分都是与观音大士有关,我想大概是因为南山是由观音菩萨亲自钦点的福寿之地吧,在这众多景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百零八米的海上观音,同时它也是世界上首尊金玉观音菩萨塑像,并且作为镇岛之宝闻名海外,所以我首先去的景点就是海上观音。
海上观音通过一条极长的大桥与小岛相连,因为塑像宏伟高大,所以也成了整个南山最吸引人的一处景观,宽阔广大的长桥与观音菩萨的底座相连,光是这座桥就需要走很久,但观音塑像一直出现在眼前,并且越走越近。由于天气的原因,今天的海风比较大,桥下的浪花翻涌不停,一望无际的大海更加蔚蓝深沉,好像周围的海水都跟着这座塑像变得沉静起来,我站在桥上向远处眺望,隐隐约约能看到青山的影子,海面上的雾气将观音塑像遮掩起来,像是在塑像周围漂浮的云,这样一来,我好像走向了仙境一般。
我看着周围的游人十分虔诚的走向观音塑像,这座大桥也变成了一架通往神秘国度的桥,云雾中的人们表情严肃,嘴里还不断念念有词,这样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当我真正走进观音塑像的时候,周旁的云雾突然散开了,太阳从海平面一点点升起,一缕金光照相观音塑像的顶部,整个塑像都金光闪闪,就连莲花底座也像是被佛光笼罩一般,观音大士一袭白衣飘飘,所有的云气都沉到了海里,她手中的莲花是金色的,这个观音塑像与我平常见到的不同,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塑像都能见到观音大士,四面的塑像手中所持不同,有莲花、有佛珠、还有一串珠。莲花底座下面不断翻腾的波浪就像观音大士乘莲踏海,栩栩如生的景象震撼人心。
接下来我去的是南山寺,南山寺是一座模仿盛唐风格的大型寺院,它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独特,居山面海,整个寺庙内都是金碧辉煌,所以也被称作“大光明山”,其中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仁王殿等等,这些殿堂都是佛教寺庙中常见的,但南山寺中的建筑更多充满了东南亚风情,装饰以及颜色搭配与我在北方寺庙中见到的大有不同。由于其占地面积很大,所以大多数游人都是一览而过,剩下的就是一些专程来寺庙拜访的游客。我没有去专门的殿堂参观,佛教文化中每个殿堂里供奉的菩萨都是固定的,所以我便在寺院中游走想看看建筑,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呈现出金黄色,给我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寺庙的后方则是绿植遍布的青山,就连庙内的花草也被修建成了“吉祥”的字样,到处都充满了福气。
最后我下山的时候还去了坐落于南山东麓的长寿谷,内部尽是热带雨林景观,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奇形怪状的岩石林立,葱茏的绿植绿茵遮蔽,谷内更有“无量寿佛”、“流水尊者”的塑像,还有寿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百岁阶”与“贺岁堂”是游人最多的地方,怪不得这里被称作长寿谷呢。由于南山景区的游玩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我便匆匆下山了。南山可是说是佛教文化的天堂,每一处景观都充满了佛教气息,一路上我还听说了许多关于佛教的传说,都十分有趣。别看南山是佛教文化繁衍的地方,如果你真正走进南山,你就会发现其实我国的佛教文化也博大精深,颇有趣味呢!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