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久了,喊你起来走走”“持续监测心率,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科学算法,指导你健康运动”……近年来,随着运动手环、智能手表以及VR眼镜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穿戴设备的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个仅需戴在身上的设备,能够通过数据交互检测身体状况,如今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人体健康的监督者,可穿戴设备诞生的背后,离不开体域网领域研究者们的辛勤付出,西安交大电信学部的80后教授闫森正是这批科研大军中的一员。今年3月,他获颁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他在可穿戴天线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交大,埋下科研种子
走进闫森的办公室,一张长桌上堆放着厚厚的文献资料,摆放着各种实验材料:标准测试天线、微波线缆、信号发生器等等。看到记者后,他热情地打招呼,并带我们进入一间实验室,向我们讲述了他和团队的故事。
2003年,闫森考入西安交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习。“交大的传统就是基础厚,到现在都很重视基础课教学。当时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将深奥的原理讲述得通俗易懂,使我们如沐春风”,闫森说道。
读研时,闫森在导师的指导下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他感受到,企业对于产品实效性要求很高,而科学研究是更注重前瞻探索性的。这也让他明白了毕业后的路该怎么走。在科研中,闫森遵循着两个坚持,“我认为对于科研工作,兴趣和自律是最重要的,兴趣让你一直热爱科研,自律让你专注于科研”,闫森笃定道。
经过本硕七年的系统学习和科研训练,他对可穿戴天线及器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交大老师们严谨治学态度的影响下,他决心以此为研究方向。于是进入高校从事科研工作是他认真思考后的一项自然选择。
重交流,碰撞学术火花
2011年,闫森赴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学习,2015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并先后取得鲁汶大学博士后基金和比利时佛兰德研究基金会(FWO)博士后基金的资助。2016年2月,闫森前往久负盛名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交流访问。随后,2016年8月至9月,他横渡大西洋,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展合作研究工作。
闫森获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在国外学习交流期间,闫森一直专注于可穿戴天线的研究。“在读博的前两年,由于找不到创新点,我没有一点成果”,闫森回忆起留学生活时说道。
有一次,在和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师兄喝咖啡时,聊起了电磁超材料。“如果将电磁超材料与可穿戴天线结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效果?”闫森思考着。
灵感有时不期而至,随后火花被付诸实践,他迅速找到了学科交叉的创新点,开启在天线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如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等的高频次发文之旅。“咖啡事件”过后,闫森更加认识到与人交流的重要性。“交流不仅可以较快地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有可能碰撞出新的观点”。
2017年,闫森回国,随后入选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担任特聘教授。目前,闫森的科研团队有10余人,“如今是可穿戴天线2.0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可穿戴设备在更小的体积下实现多种功能”
。在闫森的带领下,团队紧扣行业发展脉搏,正在致力于实现在5G通信环境下与可穿戴天线的融合发展。关于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闫森表示,自己也是首次做导师,还未形成相对完善成熟的培养体系,但有一些“独家心得”,那就是注重对学生的分类培养,“我通常是在学生研一时给他们布置一些小项目,从中发现其特长,到研二时,才会给他们布置具体科研项目”。闫森坦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交流是灵感的源泉,结合我的个人经历,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多多与人交流,包括学术大咖还有身边老师同学等”。
拼未来,已经准备妥当
如今,西安交大进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进入倒计时阶段。闫森认为,创新港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关键契机,是学校再次腾飞的巨大平台。“创新港的建成和使用,不仅扩大了学校的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积极努力探索一种大学发展新形态,这是交大人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担当”,闫森谈到。
现阶段,闫森团队致力于用微波技术测量生物数据、在不同通信环境下确保体域网数据的稳定以及纳米天线的研究。“定义纳米天线,以及纳米天线和可穿戴设备结合,使之更好地在国民健康、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作用,我们正在努力。”
“创新港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绝佳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我深信在这个平台上,将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话,使我们的科研语言与企业的产品语言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闫森坚定地说道。“同时我也看到学校正在创新各种体制机制,激励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未来,闫森和团队已经做好准备,“只等学校一声令下,我们就像六十多年前西迁前辈们一样,背起行囊,向西向远方,在新的创新高地上干事创业”。
文字:朱凡煜 问炀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