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菩提静修营期间,每天清晨4点多,营员们随着清脆的打板声起床,洗漱完毕,着装整齐,来到前花园念佛堂参加皈依共修。这种修学方式是西园寺的特色之一,经过了几年的实践。2005年4月,济群法师强调了皈依的重要性,制订了相应仪轨。三年半以来,皈依共修在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和西园寺的下院定慧寺,都一直在坚持着。在西园寺的菩提静修营中,这也是一个“保留项目”。
本届静修营与平时定慧寺的皈依共修,都是由成峰法师带领的,记者请他具体谈一谈皈依共修的内涵和用心方法。
记者:许多营员表示,对每天早晨的皈依共修印象深刻,通过这种修学方式体验到了法喜。
成峰:皈依共修具备一些最基础的特征——形式新颖、主题明确、次第严谨,所以能够受到欢迎。
形式上,它在静修营中代替了传统的早课。传统的早课神圣、庄严、肃穆,但是初来的人不容易融入,很可能跟不上念诵,也听不太懂。如果仅仅让他们站在那里作为听众,他们就只能赞叹别人,找不到认同感。西园寺菩提静修营的营员们,有的学佛多年,有的是初修,要找到一个对大家都合适的方法做早课,也不太容易。我们觉得,皈依共修能够比较普遍地适应他们的需要。
皈依共修,主题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不会受到宗派的局限,无论是在原始佛教,还是在后期的大乘佛教,都没有办法绕开它。对三宝的忆念,本身就是修学的重要部分。我们把三皈依的唱诵作为皈依共修的中心。在中国汉传地区的学佛传统中,是喜欢唱念的,而且以念佛号作为一个核心。念佛也可以包含在念三宝中,而念三宝更加全面。
大家对这样的修学方式有兴趣,也跟它的脉络有关。皈依共修的仪轨,随着人的心路历程自然过渡。起初是对三宝的赞叹。接着,法师开示和忏悔、发心作为前行,还特别安排了观察修。观察,是基本的道前基础。念人身的难得,到死亡的无常,三恶趣的痛苦,这样做一次心性上的串习,容易进入对三宝的强烈依止。然后念诵三皈依,把心安住在三宝上。大家再共同承诺五戒,会在无形中对日常生活有所规范。最后是发四无量心和回向。佛法修学的重要内容,在这里边几乎都具备了。
我们希望,营员们回去之后也继续坚持修皈依,并借此加深对三宝的认识了解。否则,对皈依共修的喜爱可能只是一种新鲜的感觉,与发自内心的认同还是有差异。
记者:静修营与定慧寺的皈依共修中,开示时一般怎样安排?
成峰:由于时间关系,静修营的皈依共修在一个小时之内,所以开示时间不太长,15分钟左右。如果开示太长,就成为讲座了。我们希望大家共同修学皈依,而不是让法师一人包办。
开示,通常是讲佛陀的一些法句。文字上挑选比较通俗的,对文化程度在高中水平以上的人,都不应该存在理解问题。法句背后可能是一个公案。话题很多,比如怎样抉择朋友、管理生命等等,主讲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佛法展开阐发。佛陀确实了不起,你看他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我们当今可能遭遇的一些困惑指了出来,同时还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出路。
一个普通的行者,在日常修学中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学环境,很快就被外在的东西淹没。皈依共修就是营造这样的环境,大家共同分享佛陀的法句,加上法师恰当的点拨,容易生起对三宝的信念。佛陀在世的时候,对弟子们讲几句话,大家就会一起修学,我们的法句分享就是那种场景的再现。接纳一种理论之后,迅速转入修行实践,就有现实效果了。
而在定慧寺的皈依共修中,整体皈依共修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其中开示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常去定慧寺的居士以中老年人为主,比较喜欢传统的修习方法。我对他们开示,却不按传统的方法来讲,而是侧重于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反思,甚至把心理引导的方法也用上。几年下来,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讲法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着。
记者:有些营员在静修营修皈依感觉很好,回家念诵三皈依却变得妄念纷飞,总是不由自主地走神。这应该怎么办呢?
成峰:这不仅是念佛或忆念三宝的时候会出现。做其他观修,比如发心、持咒时,都有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当我们希望把心安止在一个点上的时候,会发现很难。因为我们的心有其运作习惯,跟我们平时的思维重点有关。
为什么在静修营里修皈依,效果会好一些?因为环境对修学有很大帮助。我们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不容易起妄想,即便妄想生起,很快就被大众的力量转化。在世俗中,不太容易找到这样的机会,甚至会找到很多散漫、放逸的参照对象,不知不觉就被带跑了。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方法,才能改观。
修皈依需要前行,接下来才能念诵得有力量。我们做这样的一个比喻:一个普通的人平时念佛,和一个临终的人知道自己朝不保夕而念佛,念的力量截然不同。念诵皈依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建议,修皈依时,仪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而不要直接念三皈依。做任何事情之前,如果没有非常强烈的意愿,难以坚持下去。尤其是对初学的人来说,观察修一定要做好,真正意识到生命蕴涵的意义和死亡的迫切——自己的生命随时可以崩溃,现在应该用它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入对三宝的忆念。
如果有条件,在家人平时修皈依,也可以找几位学佛的人共修。相互督促,彼此鼓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