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转迷启悟的前方便——讲于高雄澄清寺

发布时间:2023-02-24 15:29:51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转迷启悟的前方便

  ——讲于高雄澄清寺

  超定

  僧心似水清

  今晚第一次登上贵寺讲台,面对在座熟悉的面孔,使我回忆起开山住持心固老师太的往昔因缘。原来这里是一间简陋的小茅蓬,由于他的慈悲愿力,周详规划,尽力发挥,终于扩展成为观光区内,宏伟庄严的名胜宝剎。十几年前,又带领他的高足宗道法师到美国弘法,创立澄清寺分院。他的为人,热心公益,广结善缘,只要有利于佛教与众生,从不落人后,深得师友和信众的敬仰。现在我们能有此幽美清净道场,定期集会共修,诵经、礼忏、念佛,举行佛学讲座以及佛菩萨的纪念法会,为法思人,大家对老师太都非常怀念和感恩!另外,令我难以忘怀的一个人,剃度我、栽培我、一生护念我的恩师——虚妙上人,他与澄清寺曾有很深的因缘。道场草创,百废待举,经济拮据,恩师以他有限的资源,鼎力相助,并负责安排佛事,举办各期庆典活动。如今,恩师与心固师已先后圆寂,宗道法师升座住持,而我的师兄译定法师,也继承师志,长期来此帮忙,推行法务。由于以上众多因缘,我才得以登上法座,宣讲佛法,与大家同结法缘,真是感恩不尽!

  早晨来到澄清湖,经行于行人道上,欣赏湖光山色,花木茂盛,楼阁亭台,宝塔耸立,湖水澄清,如七宝莲池,琉璃世界,令人有置身佛国之感!朝阳东升,鸟语花香,不期而然地哼起「三稽首」——佛法僧赞偈!身为僧团份子,和合、清净、安乐是其本质,一向生活在这单纯环境里,天天承受如来的慈云法雨的荫庇,是多么幸运啊!赞僧颂的雅音,持续地震荡着脑波,不知不觉地独唱起来——「稽首归依僧,僧心似水清;水清秋月现,月现福田僧,南无福田僧伽耶!」

  成语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回想出家近半世纪以来,在清净的佛门成长,从早年的学僧生涯,而后到处参学,云游四海,一轮皎洁、清凉的明月,一直陪伴着我!每逢中秋晚上,月明星稀,师友聚会一堂,讲古、谈笑、言志,受用各式的月饼、点心、清茶,在座的成员,清一色的圆顶方袍,虽有伦理的耆年上座、少壮比丘和年轻沙弥之别,而似水的僧心,上中下座,三代同堂,彼此融洽无间;使用着共同语言,表达菩提自性,呈现本地风光!联谊茶会上,轮到一位沉默寡言的同参发言,他童真未泯地,背诵了一首法偈:「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萨影现中。」此刻,明月、菩萨、众生心,像一幅绚丽的图绘,很生动地影现在每个人的眼帘。

  忆念佛陀教诲

\

  四十年前,先师续公上人,率领我们这班沙弥从「灵隐」到「福严」,继续在佛法上做内修的工夫。晚课仍保留印公导师所订:般若心经、赞佛偈、普贤十愿、三皈依。但早课内容则改为「佛遗教经」。过去灵隐三年,只在半月诵戒晚会,由主讲法师独诵此经,用来启发初学沙弥的信心与道行。现在规定人人要背,天天念诵。从「释迦牟尼佛初转*轮」,乃至佛说:「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其间把修行的重点,作简明提示:持戒、制心、饮食、睡眠;戒瞋恚、骄慢、谄曲、多欲;修知足、远离、精进、禅定、智慧等德行。最后安慰弟子:「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每当忆起世尊的遗教,如亲临灵山圣境,面对慈容,觉音嘹亮,唤醒无明迷梦,念念趋向涅槃彼岸。

  佛陀警语:「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惭愧是道德意向,功德善法根本,也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惭愧,「崇尚贤善,轻拒暴恶」之意。做人自觉应该这样,不可以那样,事事无愧于良心,对得起社会,这种善良的心性叫做惭愧。学佛,即出发于见贤思齐的动机,鼓励希贤希圣的意志,以达到成佛作祖为目标。这无非是源于惭愧心的开展与完成。

  学佛的道次,龙树菩萨说:「先得增上生,后起决定胜」;提婆菩萨更清楚的说:「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知此为善巧。」修行的法门无量,人天善道,出世的解脱道,入世的菩提大道,而其道体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的次第:依戒生定,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所以叫做三增上学。「戒为无上菩提本」,正定的修习,般若慧的成就,务必以戒学为基础;否则,道基不固,空中楼阁是盖不起来的。而戒行的受持,与忏悔一法则相依不离。因为无明凡夫,内在烦恼的冲动,外缘的威胁与诱惑,难免违犯戒律的行为,怎么办?「有罪当忏悔,忏悔即清净,清净得安乐。」为了个人的解脱,为了团体的健全,必须以惭愧心,勇敢的面对自己所犯的过失,痛切忏悔,已作之罪令消灭;未作之罪,下定决心,不敢再作。这是显示了:佛教的德行,由惭愧心故得止恶行善;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进修禅观,实现正觉的解脱。

  音声佛事度众生

  做为中国佛教徒,真是莫大的福报!我们的祖师大慈大悲,慧眼独具,有先见之明,知道后代的子孙找不到修行的门路,对闻思修的正道,不得其门而入。学教,法海汪洋,茫然无绪,把握不到重点。修定,离五欲五盖等,具二十五方便,谈何容易。三学八正道,修三心行六度,难度又太高了,且从忏悔一门下手吧!谈到忏悔法,有作法忏、取相忏、实相忏。由浅入深,先事忏而后理忏,实行起来还是颇感困难,力不从心。因此,我们的祖师发大慈悲心,编制一套套的忏悔仪轨,供信众照本唱诵,礼敬三宝,称念圣号。如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大悲忏、药师忏、三昧水忏,最为普遍受欢迎;长部的金山御制梁皇宝忏,时下也很流行。还有各宗专修的法本,如净土忏、弥陀忏、地藏忏、法华三昧忏等。古德劝人念佛拜忏,强调其不可思议的功效:「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句,福增无量。」这也难怪华人佛教团体,多半信徒不闻法、不静坐、不斋戒,而每逢礼佛拜忏的活动,从不缺席。经忏佛事兴隆,不论出家与在家,一体同风,乐此不疲。举凡世俗的婚丧喜庆,祈求消灾免难、增福延寿,或是往生净土;佛门共修,各种法会,都不离音声佛事。楞严经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古德提倡:「唱诵利人天」。一般的根性如此,为适应众生的需要,这该是最殊胜的妙方便吧!

  礼忏功德殊胜行

  依原始佛教,忏悔的意义是本着法治、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大众集合开会的方式,来处理僧团成员犯规的行为,经过忏悔出罪的手续,即回复清净比丘僧的身份。大乘佛教兴起,忏悔的内容扩大了,忏悔的对象不再是现前僧伽,而是现在十方诸佛;忏悔的罪业,延伸到过去世;所忏悔的不只是业障,还包括烦恼障与报障的三障。大乘三聚忏悔经则说为五障:「诸业障、烦恼障、诸众生障、法障、转后世障」。观经说,罪大恶极之人,于临命终时,忏悔念佛,即得往生西方。后期佛教的忏悔业障,与念佛法门关系密切。如通用的忏本,除忏悔文外,必有诸佛菩萨名号。「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唱诵功德,自利利他;「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祥」。中国佛教徒把它当做个人修持、弘法利生、住持佛法的善巧方便,不是没有理由的。

  念佛得救的例子,如大悲经所载:过去有大商主,率领一班商人入海探宝,中途遇摩竭大鱼的灾难,大家一心念佛、合掌、礼拜,称「南无诸佛,得大无畏者,大慈悲者,怜悯一切众生者」。彼摩竭鱼闻佛名字,礼拜音声,生大爱敬,得不杀心。众人因得安隐,免于鱼难。至于闻名称念而灭罪的经文,不胜枚举,如(一)、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说:「其有闻宝海如来名号者,执持、讽诵、欢喜信乐,其人当得七觉意宝,皆当得立不退转地,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却六十劫生死之罪。」复次,「闻宝成如来名号……却五百劫生死之罪。」复次,「闻宝光如来名号者……五体投地而作礼,却二十亿劫生死之罪。」(二)、千佛因缘经说:「时千圣王闻千佛名,欢喜敬礼,以是因缘,超越九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三)、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若有众生欲得除灭四重禁罪,欲得忏悔五逆十恶,欲得除灭无根谤法极重之罪,当勤诵药王药上二菩萨咒;亦当敬礼十方佛;复当敬礼过去七佛;后当敬礼五十三佛;亦当敬礼贤劫千佛;复当敬礼三十五佛;然后遍礼十方无量一切诸佛。昼夜六时,心想明利,犹如流水,行忏悔法。」以上所举经文,都是念佛灭罪得救的圣教量。

  佛教每于念诵功课完毕,唱回向偈:「礼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摩诃般若波罗密。」诚如般若心经结尾所言:「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念佛礼忏是易行道,殊胜的方便法门,依方便趋向究竟;易行道即为难行道的方便。聪明的读诵受持者,对音声佛事,功德无边,应作如是观。

  西元二千年五月二十八日于山仔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