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摆出来的博士
魏宏远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那里的气候条件恶劣,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很多当地人患有一种叫做大骨节的地方病,魏宏远不幸也被这种病魔缠身。这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变形性骨关节病,病人的关节疼痛难忍,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行走困难。
5岁那年,魏宏远的母亲不幸去世了。在此之前,为给母亲治病,家中已欠下巨额外债,之后父亲用了10多年的时间才还清。由于子女太多,父亲照顾不过来,魏宏远被寄养在了河南舞阳的一个远房亲戚家。亲戚家已有3个孩子,家境也不好。魏宏远经常挨饿,每天最多吃两顿饭,接下来便是拣柴、割草、放羊、喂兔子,天不亮还要到集市上拾菜叶。
那时的魏宏远蓬头垢面,身上生满虱子,冬天手脚冻得流脓,身上满是大片的疤痕。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饱饭。由于营养不良,加之水土不服,以及未能及时的治疗,魏宏远的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身材矮小,成年时身高不足1.50米,而且膝关节外翻,两腿畸形,双腿呈X型,走路不协调……这一切的一切,为他日后的人生埋下痛苦的伏笔。
第一次感到世间的不公平是在中考后。那一年,魏宏远15岁。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重点高中,分数远远高出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线。小小年纪的魏宏远欣喜异常,可是,体检以后,他被无情地拒之门外。
在好心人的指点下,魏宏远叩开了县教育局局长办公室的门。当时,他真想把满腹的委屈说给局长听,可是因为紧张,他显得语无伦次,在泛着的点点泪光中,他最终讲清了没被录取的原因以及渴望上学的想法。好心的局长为他写了一张推荐条。
魏宏远把局长的推荐条呈给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校长同意接收,但名分是“高价插班生”。尽管如此,魏宏远已满怀感激了——在失学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恐惧缠绕着他,使他艰于呼吸,近乎死亡。现在他终于在绝望中收获了希望。
那一年高考结束,魏宏远18岁。然而,命运竟是那样的捉弄人,3年前的情景再次重演:尽管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所报考院校的录取线,但再次因为体检而失去升学机会,原因当然还是他的身体残疾。
被大学拒之门外,在凄苦的泪光中,魏宏远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命运的不幸,他不敢再对求学产生幻想,剩余的只有眼泪。可是,眼泪有什么用呢?眼泪不能填饱肚子,眼泪不能维持生活,眼泪更不能给予他人格的尊严。
生活不允许魏宏远游手好闲,18岁的他开始了街头摆地摊的生活。
清晨,在当时舞阳县城一条简陋的小街道上,一个最常见的境头是:一个文弱少年吃力地架着推车,小推车装着满满的蔬菜,很沉很重,少年满头大汗,累得喘不过气来。夕阳下,少年收摊儿了,还是拉着车,瘦弱的身体尽管矮小,但背影拉得很长……
魏宏远不断地变换着经营方式。隔一段时间,人们会发现,在路旁卖早餐的小贩中,又多出了一个摊点和一张稚嫩的笑脸,原来,魏宏远又改行卖起了烧饼、馒头……
自强不息实现大学梦
在一年多的街头小贩生活中,魏宏远没有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尽管此时的理想和梦想已很遥远,但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憧憬着,盼望有一天老天能睁开眼睛,眷恋一下这个在逆境中挣扎的跋涉者。于是,在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碌之后,魏宏远常常把目光聚焦在书本上。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求学,因为只有求学才能改变未来。
夏日的一天,魏宏远遇上了河南临颖县第一高中的谌素娥老师。谌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不仅课讲得好,更是个热心肠。看到眼前的学生如此憔悴,谌老师感到心在隐隐作痛。“跟我学一年吧,我一定想办法把你送进大学!”
在谌老师的帮助下,魏宏远重新回到课堂。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读书像是在拼命。一年的勤奋换来高考的巨大丰收,魏宏远终于被兰州大学录取。在当年河南省所有报考兰州大学的考生中,他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破格录取。这件事在舞阳和临颍两县引起了很大轰动。
选择兰州大学,是因为这个学校的学费最低。然而为了第一年的学费,魏宏远家中还是卖掉了一头大猪、六头小猪和一头小牛犊,又多处举债才将学费凑齐。在只身赶赴兰州的火车上,魏宏远意识到自己已经“榨干”了家里的最后一滴血,今后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了。在交完第一年的全部费用后,魏宏远的口袋里只剩下了几十元钱。学费贷款,生活费自赚;五天上课,两天兼职,魏宏远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安排的。做家教、发传单、发放调查问卷、做新闻通讯员……扳起手指头,魏宏远曾做过的兼职,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
魏宏远的大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觉得,家庭贫寒并不意味自己一定会生活拮据,乐观的他不会为了省钱去节衣缩食,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他要学习赚更多的钱,让自己吃好、穿好、学好。魏宏远没有再向家里要钱,四年大学,他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毕业后,魏宏远回到了河南临颍县第一高中,做了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室里,他是最矮的人,可是他知识渊博,他的特殊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教材,学生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他讲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在学生的评价中,他的得分很高,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魏宏远说:“只有能够照亮自己的人,才能够照亮别人。”
苦难让他成为复旦博士
3年的高中教师生活中,魏宏远有了固定职业和固定收入,接下来,和大多数人一样,魏宏远有了自己的家庭。妻子是个善良本分的女人,全身心地照顾着丈夫。
此时,生活质量和状态有了根本改观,但魏宏远并未安于现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难”。魏宏远想要汲取更多的知识乳汁,在繁忙的教学背后,他毅然选择了考研。
在读完上海大学的硕士后,魏宏远想继续深造,他将目光投向复旦大学。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他报考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陈广宏教授是该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副所长,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专家。
对于如何选拔弟子,陈广宏教授有自己的原则。
入学面试那天,包括陈广宏在内的许多专家坐在考官席上,给学生们打分、评估
。其实,对于魏宏远的身体畸形,陈广宏已知道,但他并不在乎这一点,他看重的是,魏宏远的专业知识是否出类拔萃。当魏宏远走进面试现场时,除陈广宏教授一副坦然外,其他的专家们着实吃了一惊,来者竟然是一名身体有缺陷者。他能行吗?然而再看看魏宏远,他是那样的充满自信。提问时,陈广宏教授毫不留情,在文史哲知识方面的提问非常苛刻。魏宏远不慌不忙,侃侃而谈、对答如流。看来,专业知识上无可挑剔,但陈广宏教授仍不放松,他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选择考博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功利色彩?魏宏远愣了一下,仿佛一下回到了当年的求学无门的年代,他含泪说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最后说道:“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知识使我获得尊严,知识也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我这一生注定将与知识为伴!”
面试现场满是掌声。魏宏远幸运地被录取了。鉴于中晚明文学在整个明代文学乃至元明清文学中的特殊地位,魏宏远选择这个领域作为主攻研究方向,以明代七子派代表作家王世贞为突破口,进行全面考察与重新解读。他还对明代金陵派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发表多篇系列论文,以视角新颖、材料翔实、论析深入、条理细密,获得学界好评。
此后,学术已使魏宏远获得了脱胎换骨般的清爽和快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魏宏远感到无比快意,他可以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他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声,他在抓紧分分秒秒汲取知识的乳汁。
从当年的地摊小贩到今天的复旦大学优秀博士生,魏宏远的生活轨迹在变,但他的生活模式却没变,他一直坚持边求学边打工,让自己高负荷地运转。如今,他依然靠兼职的收入养活家庭,担起了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魏宏远说自己曾是一个没有出路的人,可自己没有怨天尤人,最终成了一个在知识和精神上都很富有的人。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我这一路上经历的重重障碍,都是我笑对人生度过的。”
生活就是这样,你对他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它就会还给你一种怎样的态度。虽说,成功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天赋,但在成功的道路上,永远是后天的努力来得更为重要,因为天赋只是你比别人更快成功的敲门砖,缺乏后天的努力,再厉害的天才也有变成傻子的风险。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