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银杏见证历史
从洛阳驱车140公里,来到洛阳最南端的嵩县白河乡,再从乡政府所在地出发,乘吉普车颠簸数十公里后,我们终于到了伏牛山主峰龙池曼的山脚下,这里就是云岩寺遗址所在地。
陪同我们前往的白河乡乡政府干部张保华,对这一带的历史文化很了解。放眼望去,我们眼前除了一座破旧的大殿外,云岩寺遗址只剩下残碑断砖,但在张保华的介绍中,我们依稀能窥见古寺昔日的壮观景象。
云岩寺始建于唐朝,历经战火毁坏与重修,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八百里伏牛山中的一大壮观景象。据了解,清末伏牛山区有72曼、82庵,而云岩寺为众寺之首。曼为何意呢?张保华解释说,这是伏牛山区对山峰的称谓。“曼”字原是一个古体字,现在已经不用了,在词典中也查不到,就借用了曼字。巧的是,我们在山中一块巨石上见到了这个古体字,这也印证了云岩寺的悠久历史。
庵与寺随,伏牛山究竟有多少寺院,已经难以考证,但在龙池曼一带,寺院遗址一处连着一处,都在云岩寺的管辖范围内。为何这样说呢?当时云岩寺的“责任田”,即寺院的庙产范围很大,东至南召县桥端镇的野牛岭,西至龙峪湾的鸡角尖(也称鸡角曼),南至内乡县宝天曼,北至车村镇两河口。如此大的范围,足以显示出当时云岩寺不同凡响的地位!
云岩寺的千年银杏树,同样是无言的历史见证。白河乡共有400多棵千年银杏树,其中云岩寺遗址所在地的上寺、下寺两个村就有200多棵。最大的一棵银杏树在下寺村,1987年有人测定其树龄为1237年,由此推算该树栽于公元750年,即唐朝天宝年间,可见云岩寺年代之久远。
银杏树的果实一般呈白色,故银杏树又被称为白果树,但也有例外,下寺村就有一棵黑果银杏树。该银杏树果实的硬皮呈黑黄色,内皮呈黑赤色。因为独特,所以珍贵,以前此树的果实是专门供给皇上享用的,名曰“赤贡白果”。
自在禅师降服野牛
云岩寺始建于唐代。伏牛山山名的来历,与寺院创始人、唐代的自在禅师有关。
自在禅师本是南方人,他学道既成,欲幽栖名山,就请求恩师指点。恩师说了一句禅语:逢牛则止。
自在禅师由南向北,一路来到野牛岭后,只见几名猎人从山上下来,一边走一边敲锣。他询问如何进山,猎人劝他一人不可前行,岭上有一头凶猛的野牛,过路行人不知被它吃掉了多少猎人三五成群敲锣壮胆才敢走过。
自在禅师想起恩师的话,就径直上了野牛岭。野牛岭上古木参天,藤萝缠绕,确实阴森可怖。他正走着,忽听一声吼叫,一头野牛猛地蹿出来。然而,当它的犄角快要顶到自在禅师时,它突然温顺地卧在自在禅师身旁。因自在禅师在此降伏野牛,故八百里绵延山脉,就被人称为伏牛山。
自在禅师骑上牛背后说:若到吾刹即止。这野牛倒也听话,下了山岭,沿着白河边的小路向大山深处走去。来到如今下寺村这个地方,野牛停了下来,自在禅师却说:此地虽佳,甚狭,更进之。野牛就乖乖地继续往前走。
他们走到如今上寺村这个地方,自在禅师从牛背上下来,环顾四周,风景优美,恍如仙境,就说道:可矣。他正要招呼野牛卧下休息,忽见野牛化为一龙,腾空而起,潜入山顶水池之中。自在禅师这才知道是神龙为他引路。他向山顶的水池走去,数米外就感到了逼人的寒气。只见池中有一牛首鳞身之龙出没,于是这个水池就被称为龙池,此山峰为伏牛山的主峰,就叫龙池曼了。
自在禅师在龙池曼山脚下修庙建寺,聚众讲经,开创了一代名寺云岩寺。
大钟与大锅的传说
坐落于银杏林中的下寺村,原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如今只剩下一座破旧的大殿。殿中大梁用的是银杏木,上面的云雾图案是用金箔制成的。据看护寺院的赵金箱老人介绍,梁上原有飞龙图案,当时红卫兵爬上去,把龙的图案刮掉了。他们不知道刮掉的是金箔,就将其同木屑一起扔了。
虽然云岩寺下寺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但还只是云岩寺的“接待处”,其主要建筑在上寺。云岩寺僧人最多时达3000人,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灵山寺并称“中原四大寺院”。明朝抗击倭寇时,官府分别从少林寺、云岩寺征了500名僧兵。僧兵们痛击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在少林寺塔林中,还有一座云岩寺方丈的舍利塔。原来,这位方丈的一名弟子先在云岩寺出家,后到少林寺当了方丈,就把恩师的灵骨迁到少林寺塔林。这显示了两座寺院的密切联系。
在上寺村的一处陡峭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块巨石,看来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最后停在这里,正面贴着山坡。村民们在巨石下挖了个坑,能钻进一个人,可以看到巨石上的字迹,其中最大的字是“伏牛山云岩禅寺”7个楷体字。石上还有一段碑文和“大明洪武十三年制”几个小字,说明了刻字的年代。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云岩寺进行了一次大修,此后便迎来了寺院的鼎盛时期。到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这里已是“大雄巍峨,左伽蓝,右禅堂,钟阁在前,左藏乘居殿,后铅松茂卉,凌云蔽日”。当时,众多信徒在云岩寺附近的山坡上修建寺庙,远远望去像片片云霞飘落在山上。讲经之时,“钟鼓齐音,殿堂伦奂,香烟缭绕”,足见当时香火之盛。
离山坡上的巨石不远处,还有两通字迹模糊的石碑。张保华介绍说,这里原是寺院山门所在地。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儿的沟沟岔岔里仍是庙宇相连,一派壮观景象。山门前有4棵大柏树,每棵树上吊挂一口大钟。大钟究竟有多大呢?曾经见过大钟的张保华比划着说,钟比人还要高许多,大约2米高。把钟放在地上,里面可围坐4个人打牌。1958年大炼钢铁时,寺院殿堂被拆,砖块用来建炼钢炉,木头做了燃料,大钟被砸烂了炼钢……
大钟虽然被砸了,当地百姓还念念不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个传说故事。
据说云岩寺的上寺有两口大钟,每口钟有2米多高,每个重达1800公斤。大钟是“唐自在禅师”建古刹时所造,在云岩寺大门前悬挂了千余年,响声能传出10余里。
奇怪的是,清朝末年的一天深夜,这两口大钟不翼而飞。两口大钟不是同时起飞的,一口钟飞得早,飞到南召县钟店去了。现今的南召县钟店,原来不叫钟店,是个很普通的店家,大钟飞到那里后,就起名叫钟店。另一口钟起飞晚了,刚飞到下寺,听见雄鸡报晓,便坠落下来,摔碎了,至今村民还常在地里挖到钟的碎片呢!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犁地出锅的故事,也说明了云岩寺规模之大。解放初期,上寺村有一个名叫张中安的人,有一次他在云岩寺大殿遗址东边犁地,犁突然被一个东西绊住,牛拉不动了。张中安以为是块石头,就想把它扒出来。谁知扒开一看,才发现是口大锅,估计能把牛、犁和人都装进去。他一时好奇,就回家拿工具,想把锅扒出来,看看究竟有多大。等他回来时,锅却不见了。
传说虽然神秘,但云岩寺确有一口大锅,做一锅饭够800人吃一顿。既然有这么多和尚吃饭,寺院之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塔林中的藏宝字谜
云岩寺有3处塔林,分别为上塔林、中塔林和下塔林。中塔林中有自在禅师的舍利塔,证明这位禅师不仅仅是传说中的人物。上塔林中有数十座塔,主塔是千佛塔。千佛塔高约6米,塔底直径约3米,塔身镶嵌1000尊小佛像,故名千佛塔。
距千佛塔10米远,有一个“大肚子”样式的皇姑塔,“大肚子”中部有一个圆孔,直径约0.3米,内有一尊菩萨像。皇姑塔两侧还有两座低塔,当地人称丫环塔。村民曾在皇姑塔顶部发现了一个瓷碗,碗的外面绘的是九龙图,里面全是血红色的小字。
有人在另一座塔顶的石盒中发现一部古书,纸页因风化已经不能翻动,但没有虫蛀痕迹。后来,人们发现书中夹有不少银杏叶,才知道银杏叶能防蛀。
下塔林和中塔林毁坏较早,上塔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了一部分,但还剩有二三十座塔。数年前,一个村民看过风水后选了一处宅基。房屋建成后,他发现塔林就在房后不远处,感到很晦气,就把塔林中的塔一座座扒掉,其中包括那座珍贵的千佛塔。
千佛塔南侧有一座砖塔,高约4米。塔根部有一通汉白玉石碑,碑高不足1米,上刻一首字谜:“塔前塔后,塔左塔右,银子三斗六,留下六升盖庙,剩下你拿走。”人们根据字谜推断,云岩寺附近的地下可能藏有金银珠宝。
前几年,有一个60多岁的南阳人来到上寺村,说是到山上挖药,住在这里天天到处转悠。半个月后,他垂头丧气地回去了。原来他是来找宝的。他爷爷曾在云岩寺当和尚,还俗后告诉家人,当初寺院附近埋了一座金佛像。他的孙子特意前来找宝,结果空手而归。
上寺村北河边有一块巨石,上面有字迹,我们走上去看了许久,才认清一个“界”字。据说巨石原在山坡上立着,刻有很多字,是藏宝之处的谜底。曾有一个南方人,把这些看似毫不关联的字仔细拼凑,费尽心机忙活了一个多月,眼看就要把藏宝的禅语解开,这时他感到实在太累、太饿了,就先回去吃饭。万万没有料到,他吃完饭后高高兴兴地回来时,巨石却翻到河里去了。他长叹一声,知道命中不该发此大财,只好抱憾而归。
看来,不该动的念头,就不要心存妄想,因为佛家是讲究缘分的。
本报记者 刘保军 实习生 张利珂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