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心药方

发布时间:2022-10-11 14:03:18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心药方

  心病之一:烦恼

  症状:眼光无神,愁眉苦脸,四肢无力,心头乱纷纷。

  辨症:因心头打结影响思考及对外反应能力,宜分析病情因缘,逐渐打开心结。

  病因:一部分的痴性在作用。由于知识及智慧不够,而没有能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药 方:

  第一帖:确认烦恼具有痛苦、困扰及束缚的性质。

  第二帖:深思并确定心头结百百种是哪一个结在作用,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

  第三帖:烦恼的果及因确知之后,愿意把排除烦恼当作目标,并努力去达成。

  第四帖:针对该烦恼结,若是对世间的真相不了解而引起烦恼,则宜加强了解世间真相,若是由于行为、语言、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当,则要尝试做一些调整及改变。由于过去所造的业因还影响现在的身心活动,所以当前显现有烦恼,这是自然的结果,因此,烦恼无路用(没有用),要紧的是努力去净化或转化烦恼的因源,及减少或消除苦果。

  注意事项:1.排斥、耽溺或不正视烦恼,将更增加痛苦,宜先平心静气接纳事实。

  2.分析烦恼的因缘时,切忌从外头找主因,如得到「某人某事引起我的烦恼」之类的结论是错误,若自己内在无丝毫的烦恼病源(如无知、好恶之心、主宰欲等),则不可能产生烦恼的果。

  心病之二:生气

  症状:气往上冲,脸部及身体发热,心跳加快,口喉干燥,行动及说话急快,感觉不服气、想反击,有时手心发冷、全身发抖。

  辨症:无法接受事实,在心理上起排斥作用;在生理上火大、风大旺盛,水大枯干。身体发热是常态,发冷则是有压抑的心理作用,才产生降温的生理现象。

  病因:无知事情产生的自然性质。

  药方:

  第一帖:专心观察气升(降)及消除的整个过程,或专心观察热的产生及消除的过程,或观察呼吸的不平顺直到平顺,以上三种选择一种当做注意观察的对象,直至恢复心平气和。心情恢复平静时,有时只是把生气伏住,不是真的消除,需要用心密切留意才能分辨出来。专心观察的作用在使生气在控制之下,而自然缩短气恼,并加强对生气的本质及现象的认知。

  第二帖:对人事物生气是一种无知,因事情都按照它的性质及因缘而自然呈现,既然那么真实的呈现,在心理上还抗拒接受事实,起了排拒之心,动了肝火,而致使你自己的生理心理受害。生气对于事情很少有助益,真正对事情有所助益的是把事情切实了解清楚。所以理解因缘法则,并提出对策会让你逐渐减少生起瞋火的苦恼。

  心病之三:紧张

  症状:手脚慌乱,眼神不定,脸部肌肉紧绷,内心不宁。

  辨症:急于处理事情,使生理、心理都在紧绷状态。

\

  病因:对境界太在意、放不下。

  药方:

  第一帖:收心,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持续注意观察每一次的「呼」与「吸」。视情况从数秒钟至数分钟。必要时,腹部用力呼气,口发「嘶」声,气吐尽时放松肌肉,再慢慢吸气,连续做几次,以加强镇定力量。

  第二帖:认真深入分析、观察因缘及逐步消除对境界在意、执着及放不下,以减免受干扰。

  注意事项:1.平时养成明觉能力及泰然的心境,有助于减弱临事紧张。

  2.若紧急状况,如攸关生死,则需一边处理事情,一边用药。

  心病之四:焦虑

  症 状:担心、忧虑,出汗、颤抖、心悸。

  辨 症:个人的尊严(如工作的能力、性的恐惧)或自身的安全、健康受到威胁,意识到将会发生可怕的事,而产生持续性或偶发性的心理障碍。患者有时为焦虑所困扰而不自知。

  病 因:对生活的变动无法调适或对生命的续存有担忧。

  药 方:细心、耐心地观察「呼吸」及其跟身体的互动变化,吸气的时候观察到吸入来的气使腹部及胸部膨胀,注意到「膨胀、膨胀」,若肌肉略显绷紧,注意到「绷紧、绷紧」;呼气的时候观察到腹部及胸部消去,注意到「消去、消去」,若肌肉呈现放松,注意到「放松、放松」,专心注意身体的细节变化。又观察鼻孔气息的长短、冷热或观察走路每一个动作细节的实况及变化,都有助于专注于现前,于现前事务很仔细、很务实,对非现前且永不存在于「现在」的事务产生的焦虑有消除的作用。

  心病之五:自我意识炽盛

  症状:心不平静,主宰欲、表现欲旺盛,容易引起对立、冲突。

  辨症:想尽情表现或满足自己的想法、做法,而听不进或不采纳别人的意见。表面看来,当时得到宰制的自在,但得到自他的伤害却相对地增加。

  病因:根深蒂固的虚妄自我强烈的活动。

  药方:

  第一帖:观察到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成形,而不顾因缘地为所欲为。

  第二帖:观察「自我」的现身及消退,并观察「自我」活动的种种不自在(如别人不赞同也不支持)及陷入苦境(如对立、冲突)。

  第三帖:意识到「自我」的现身就是不自在、痛苦的开始,「自我」有多大,不自在、痛苦就有多大,于「自我」生厌离,保持无「自我」的心态,才能对人对境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自在。

  心病之六:嫉妒

  症 状:不悦于他人之美德、善行、利益。

  辨 症:1.起初,内心生起酸溜溜的感觉。

  2.再来,想排斥对方,把对方比下去。

  3.进一步,对对方不利的评价或贬抑;但无嫉妒人的不赞许,而显露出嫉妒者的心性。

  病 因:内心想在他人心中占美好的样貌,不愿他人更好。

  药方:欣赏、赞赏别人的美德与善行(随喜),也等于为自己的美德与善行铺路。

  心病之七:吝啬(=悭ㄑㄧㄢ)

  症 状:吝惜自己的所有物或观念,不愿意布施或分享。

  辨 症:封闭自己。拒绝有求之人,或假装自己没有施物。

  病 因:贪恋自己的拥有物。不知贪吝是束缚、是病。

  药 方:布施。施舍一点点都有助于解放封闭。自乐不如同乐,自享不如共享。布施、分享当生能够得到好名声,未来得善果。

  心病之八:多疑心

  症 状:怀疑他人的某些行动,特别是怀疑他人对自己不利。

  辨 症:没有自信,想太多,不确定,疑神疑鬼。

  病 因:对自己的作为没有信心,对不确定的事情不与人交往、讨论、查证,单凭自己胡思乱想。

  药 方:做事确实、可靠;不留把柄给人;与人交往、互动,澄清疑点。

  心病之九:懒惰(无精进)

  症 状:生命没有活力,缺乏意志力,懒散。

  辨 症:表现畏缩、逃避、含糊、冷漠、不开朗、没自信、没干劲、没担当、混日子。

  病 因:没目标,没有明确善恶观念。

  药 方:激励自己:「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懒惰是「小恶」,是放逸、不精进,将一点一滴耗损自己已得的福报(善果)及功德。应振作起来,一点一滴地去除懒散,善果将会一点一滴地累积。

  心病之十:无惭愧心

  症 状:说是非,散乱心,做下贱事、堕落事。

  辨 症:做贱自己,不知上进,随波逐流,败坏家庭、人际关系。

  病 因:不明是非、善恶、因果。

  药 方:

  第一帖:放下防卫心,消除冷漠心,必能涌现惭愧心。惭:厌恶自己缺善,愧:耻于行恶。

  第二帖:保护世间,维护伦理(具惭愧),便能舍恶习善。

  第三帖:细腻观察,作为防止微细的放逸,不偏离于道。

  第四帖:惭愧心能次第生起八正道,解脱贪、瞋、痴。

  心病之十一:我慢

  症 状:生起比较、比赛、竞争、较量之心。

  辨 症:较量俗物之多少、大小、长短、高低、黑白、快慢、好坏、利害,而亢奋或沮丧。

  病 因:不知道自己陷入于没有助益自他心智成长之事。

  药 方:不比较、不较量,依自己进度,不急不缓地前进。

  注意事项:人比人,气死人。比较之后,输了会搅动潜在的嫉妒,赢了会搅动潜在的傲慢。

  心病之十二:愚痴

  症 状:不知真相或漠视真相、不知取舍、盲目、短视。

  辨 症:混淆、混乱、笼统、不知因果、不明不白。

  病 因:没有智慧与知识。

  药 方:增加自己的智慧与知识。

  有智慧可知道烦恼的真相──断混淆、笼统;

  知道烦恼的来龙去脉──断因果错乱;

  烦恼的灭绝──断贪瞋痴;

  按部就班地消除贪瞋痴──断错路、冤枉路、迂回路;

  有知识可增加财富、增加处理俗事的能力──断贫穷,断盲点、盲从。

  〈心病〉之一~之三,原载:1992.5.《新雨月刊》第56期;

  〈心病〉之四~之五,原载:1992.6.《新雨月刊》第57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