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善恶一心

发布时间:2023-03-24 17:25:22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唐朝白居易向鸟窠禅师请示佛法大要,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后大失所望:“这么简单两句话就是佛法大意吗?三岁孩子都懂!”

  鸟窠禅师微微一笑,道:“三岁小儿都懂,八十老翁行不得,凡事口头上说说容易,躬身去实践却很难!”

  古人说:“善者昌;善者不昌,善者祖上必有余殃,殃尽必昌。恶者恶;恶者不恶,恶者祖上必有余德,德尽必恶。”为人一定要体认“善恶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上谨守勿失。

  一般人明知多行善事会得善报,多行恶事会得恶报,可往往因为无明惑障而只见一时不见长久,容易被眼前情况蒙蔽。看到善者穷困、恶者享福,就忿懑不平,以为天理隐晦,动摇了对因果的信心,甚至随俗浮沉,起作无明惑业;看到人家偷盗作恶而没有受到天理与国法的制裁,就行险侥幸也随之作恶,一次二次之后陷溺恶境难以自拔,到最后自食恶果悔之莫及,这才知道善恶是必有必至的。佛经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

  现在社会上偷窃、抢劫、杀人的事层出不穷,这些作恶的人,只凭一时的意气喜怒,一旦陷身囹圄,大好人生也完了,这时才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为恶的心思和精神都拿来做好事,相信凡事终有天青日白的时候,而不计较眼前一时的辛苦挫折,那么终有一天善果成熟,还能自摘自尝。

  三国时刘备临死告诫儿子:“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佛经上说得更深刻:“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凡福充满。”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乃至起心动念,都要善加摄持,不可轻忽掉举,以为小小过失无伤大雅可以侥幸逃过。在职场上更要注意,因为星星之火往往是燎原的祸因。

  有人看到别人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而自己孤茕贫病,就羡慕别人命运亨通,哀叹自己遭遇坎坷。其实,世间上的一切苦乐祸福、善恶行为都是由心所造,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即所谓:“心好命又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生能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

  武则天时有个极得宠信的酷吏周兴,他经常以各种残酷的刑罚手段治狱,上自朝廷百官,下及小民百姓,无不闻风丧胆。周兴由是横行一时,处处树敌。后来有人挟嫌密告,说周兴意图谋反,武则天大怒,把这件案子交给另一佞宠来俊臣侦办。

  来俊臣不动声色备下柬帖,邀约周兴一起吃饭,在饭席上虚怀请教:“周大人,如果有个顽刁犯人罪不可逭,可是他不招供不认罪,您用什么刑罚才能让他俯首认罪呢?”

  周兴笑日:“这事太容易了,我来教你——你让人准备一个大坛子,四周起火烧炭,猛烘热炙,再叫那个囚犯坐里面,如此一来,任是怎样铁筋石心的硬汉没有不招供的!”

  来俊臣一听,立刻命人取来大瓮,照周兴吩咐的方法团炭起火,等到火大猛烈了,便推席而起,亮出武则天的手诏,说:“周兴,大内有诏,闻你意图谋反,命我问罪。现在这个大瓮已经烧得很烫了,就请你进去吧!”

  周兴一听,刹那间失了三魂六魄,恍然大悟平日行事残酷,不择手段滥用刑罚,今日报应轮到自己了,当下连连叩头,惶恐认罪了。

  正是:“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善与恶的因果就像青松与花,我们宁可做一株经风历霜的青松,也不要贪图一时风光而开出罪恶的花朵,留下终身的憾恨!

  一切法相,皆由身显,一步蹈空,万劫难复,正所谓:“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做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佛光菜根谭

  人情比金钱重要,道义比人情更高;

\

  名誉比生命重要,良心比名誉更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