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实用手册
--你在吗?觉知吗?心去那里了?
静坐开示
静坐法要
经行方法
静坐开示
静坐开示(一)
*为什么要静坐?
为训练如何当心灵的主人,学习如何驾御它。
心是没有形、相的,能驾御心,会更安详快乐。
*打坐之前要观察我们的心,它一天之中总是不断向外攀缘。
*在心灵下功夫,可提升心灵健康,培育内观能力,保持清醒警觉,念念分明。
*静坐,利用有心到无心。
因为我们感觉到有『我』的存在,才会有烦恼。
你必须真正契入实相,了解事物本来面目--
没有你、我、我们......
*禅坐可带来光明,找到清净意识。
*学佛,行三皈依,受持五戒。
借着团体共修,彼此互助。
*观察出入息
生命的目的,只是保持吸气、呼气持续进行罢了。
当呼气而不再吸气,就完全改观了---那是死亡。
恒久以来,无人能逃出死亡,但人们却很怕死,因为缺乏智慧而畏惧死亡。
有些人学习打坐,是为了学习如何面对死亡。
*当全神贯注于出入息,烦恼便消失,何故?
观察呼吸的当下,所有的郁闷,便不见了,为何?
郁闷不乐都是有原因的。
练习打坐,可使它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可免在烦恼中打转,远离身心的痛苦。
*烦恼为何产生呢?
因为,从未正视自己。
了解烦恼,便可远离烦恼。
*闭上眼睛,看你自己。
向外所学的东西,当你饥饿时,都可忘光,而禅坐是不同于此的。
它给予光明,智慧,了解实相。
透过禅定,自然而然拥有智慧,由内而外自然流露。
*行进的禅修(经行),使你了解宇宙。
轻灵缓慢的步行,使你愉悦快乐。
*品味宁静,安详。
『禅坐』--试着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静坐开示(二)
*假使花园理种满了一种玫瑰,就没有什么特别。
倘若栽植各种各式的花,则每一朵花都是特别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佛陀并未教导一味信仰,你必须再三追问。
*仔细观察念头的来去,勿与其认同。
彷佛站在高塔瞭望,保持距离,只是观察。
*切勿执着,好的欢迎,坏的也欢迎;来也欢迎,不来也欢迎。
全无执着就能喜悦,甚而达到禅悦。
*专一而至无执---离执。
*佛陀邀请你来,你若发现好处,便可追随。
不要掉入盲目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亲见与了解。
如果我吃糖,告诉你是甜的,你如何得知甜的真味?
不要只是等待,祈求是没有用的,祈求只是心理上的需求,并不能真正得满足。
*『真理』无须支柱来使你相信,真正了解,并看清楚,就够了。
*佛陀说:你们不要只是相信我,你要自己看清,遵照我的教法练习,若有帮助,才可相信。
我所有的教法是你必须亲见并了解。
静坐开示(三)
*禅修要在『心地上』下功夫,让心念进入无心的状态。
*了解所有因缘条件存在的事物,皆是无常,才可能跳出轮回。
不对无常执着,不执着依因缘而存在之事物,才可能开启智慧。
*一般人喜欢批评别人,却不喜欢被批评。
假使有一件事情你不喜欢,别人也可能不会喜欢。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有人辱骂,仔细谛听,如听大师开示。
无须回嘴,反击。
所到之处,所要的是和平,安详,没有憎恨。
生命的目的就是不要讲太多话。
*试着将一分钟内任何念头记下。
无论想象、幻想,错觉,想到什么就原原本本记下,两小时后,再回过来看,也许会发现,当时的想法是相当疯狂的。
正常人跟疯子不同之处是正常人会将想象心念控制住,疯子则无法自制而已。
静坐开示(四)
*对于『禅坐』,语言不足以表达我们的经验,语言不能百分之百表达真意,倘执着语言文字,即迷失其中矣。
*禅宗寓言故事:禅师将茶水倒入杯中,虽满了仍继续倒入,暗示『满了』就无法再装盛新的茶水。
*社会文化、旧习惯之制约,宜先吐光,才能装入更多。
*知识并不能永远持续存在,或永远不变,不可过度依赖旧有的一切,不可固执守旧。
*倘若内观能力不够,脑筋记忆太多杂物,将会超过负荷,应该拿掉,警觉、清晰就够了。
*高度的警觉,可增强记忆。
静坐开示(五)
*八苦充满宇宙间,不因时间而改变。
通常脑筋里概念了解,并非内心真正体会。
对佛法的体悟,须是由内在生命所发出。
*打坐不能解决问题,但能使问题消融,远离痛苦。
*如果你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心做什么,想什么,那么也会很容易了解别人。
*世间如火宅,你应追求光明,安宁。
*我们的身体就是世界。
我们一直迈向老年,身体就如燃烧,逐渐衰老。
衰老的过程是无法控制的,不经你同意的。
*没有警觉心的人,对此身执着,以为此身是自己的。
如果身体是你自己的,为何它不听你的指挥,逐渐衰老至可厌憎?
*当心神散乱时,应回来内观身心及呼吸。
身体有自然的法则,它由外在自动吸入空气。
一旦呼吸停止,色身就要消失。
*当某一个人呼吸停止,人们开始对其躯体产生恐惧,怕同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殊不知,生命之维系在一呼一吸间,众生皆然。
只要深刻体会,必能了解生命奥秘。
静坐开示(六)
*所有的东西,不断地在改变,包括我们的躯体,终将尘土的归于尘土。没有执着就不会痛苦,然而人的无明太多,因为心来抓,才会伤脑筋,造成烦恼,痛苦。
*无常的现象是原本存在的法则。
当下就可以快乐,为什么不?
走在一条难过的路上,为什么不当下就快乐?
*狭隘的心需消耗能量;开放的心则无需消耗能量。
何不选择活在快乐当中?
*若察觉自己在不悦当中,要警觉正在无意义地耗费能量,何必如此虚掷生命?
*请微笑
不只是嘴角微笑
眼眸也要微笑
全身毛孔都要微笑
*临终以微笑而去,最好。
静坐开示(七)
*心好像一面镜子,将外界摄受的,反映出来。
你生气时,照过镜子吗?
镜子反射外在景象时,是无论好坏如实反映的。
我们能否使心像一面镜子,不因喜怒而动摇?
念头来时,只是清楚的反映,能否?
*东西离开时,镜子不会抓住它。
苦、乐、不苦不乐,感觉的东西其实是无常的,要放弃,勿紧抓不放。
各种感觉都要放弃。
练习内观禅修,在过程中,『好、坏』的观念,均须舍弃。
*内心不必有分别心。
划分好、坏,则是有偏见。
早上认为是坏的,也许晚上改变了。
所有的事情会改变,不必执着。
*心中有慈悲就是菩萨。
慈悲心自然流露,不必刻意表现。
慈悲偌大,包容无限。
一匙的盐投入少水杯中,这杯水会咸得喝不下口;一匙的盐投入湖中,不能令湖水变咸,--
宽广的心湖,丝亳不受干扰。
*禅里,保持中性,不苦不乐,不采取对立。
反对即有执着,反对也可能引来战争。
不要对立,要了解。
事情来的时候,只管观察,用警觉心来工作吧!
静坐开示(八)
*打坐有警觉心,可以知道『什么会改变?生理上有什么改变?心态是什么样子?』
当我们能活在清醒警觉,心念都会平息下来。
*人在饥饿时,难以平静,吃下食物就可以恢复平衡点。
同样的,警觉性一如心的食物。
*有警觉心的人,不会出现不健全的心态去害别人。
世俗人如果赌博赚很多钱,一定是有人的钱被赚走了,其快乐建立在剥削、侵害的条件之上。
打坐得到的快乐,决不伤害别人,不建立在剥削,是纯粹的快乐。
因此许多智者喜欢打坐,从打坐得到的快乐,发自内在,由心中绽放。
*警觉心会保护我们,愈聪明的人愈喜欢打坐,当下有警觉心,问题都会解决。
求神,神不一定听到;拜神,神亦不知。
传统宗教仪式是迷信的,不是事实。
*警觉性是如此奇妙:
当你谈话时,警觉性即沈寂。
当你寂静沉默时,警觉性即发挥作用了。
*警觉性能祛除烦恼。
假使我们缺乏警觉心,无异于疯子、神经病。如能随时记下念头之升起,五分钟以后再看,当时那些念头与疯子有何差别呢?
*学习禅坐之后,遇到烦恼时,创造出另外一个你。
客观地观察烦恼,则可远离烦恼,轻松愉快。
静坐开示(九)
*假使你追随别人,则迷失自己。
四念处的法门要你追随自己,不是追随别人。
*心理上有痛苦,是因为我们自己助长它,
因为我们自己与烦恼、痛苦、生气合作。
若有警觉心,烦恼、恐惧即可察觉。
所以,开悟的人不会害怕。
*四念处的目的,要求的是警觉心。
当下改变思想、观念、态度。
警觉心像一盏灯照亮黑暗-倘若心中黑暗,污染容易侵入。
*愈安静愈容易放弃烦恼。
从警觉心来经验的事是不会假的。
所有的事情来了都知道。
对、不对、好、坏,统统是心的分别。
今天是对的,明天亦有可能是错的。
一如在水上写子或海边沙上图画,是会消失的。
*在有警觉心的人看来,圣人、罪人好像是海里的鱼一般,没什么差别,无贵贱之分。
开悟的人,国王来了也不必拜。
*四念处的『念』是警觉的意思。
不是理论上的空谈,须是﹁实修﹂的。
随时提警觉心,帮助无限大。
*享受你的生命,享受快乐!
*练习跳出你的心,并发现你是谁。
静坐开示(十)
*身体本身就是奇妙。
研究自己的身体,为了平静。
如实观察,知道身体不是永远的,生、老、病、死是存在于体内的,随着年老燃烧败坏,身体将不再听话-这就是完美的生命。
*没有身念处观的人,忙碌如机器。
什么时候能观四念处,就跟出家一样了。
由内在开始改变,一步踏一步,稳健,安定。
(并非外在的袈裟,念经,才是出家)。
*苏格拉底将死,弟子们伤心痛哭。
大师说:『你们为何干扰我?你们应与我分享,
欣赏这美丽时刻。
现在我正在观察整个身体。
我的双腿失去知觉了,你们可以捏捏看!
两手也失去知觉了,只感觉上半身,
我的腿死了,还可感觉腹部......
以前我一直想“死亡是什么?”
最后,舌要僵住不动了......』
*所谓『死亡』即是最伟大的休息。
你已经活过了,为什么要怕死亡呢?
烦恼是心创造的,只因执着。
面对死亡时,你所要求的东西一定要放下。
『死亡』它不会拿你的东西,因为你死时将一无所有。
死亡是应该的,自然的,一定的,当然的,确定的。
活着是暂时的,假的,好像人生如戏,如梦,如幻,
若没有警觉心,则更如『行尸走肉』。
*上床时,即练习死亡。
因绝大多数人都死在床上,不必怕面对死亡。
*佛陀死亡时,弟子没有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药师佛...所以,不须要『不安』。
*临终面带微笑而去,最好,不要难过得像鬼一样。
静坐开示(十一)
*观察乐(PleasantFeeling)
苦(UnpleasantFeeling)
不苦不乐(NeutralFeeling)
*苦、乐、不苦不乐,一定有,但是要超越它。
*执着(ATTACHMENT)-
过去不乐的事,为什么一直留在脑海里?
如果你真正不喜欢痛苦,为什么不放弃呢?
*苦、乐如影随形,是相对的。
当你有警觉心的时候,Mindfulness,可以不苦不乐。
*人被骂时,情绪会影响生理运作;
被赞叹时,却能做出平常做不到的事,出现奇迹。
这就被『感觉』驾御,成为『感觉』的奴隶了。
*眼、耳、鼻、舌、身、意,而心是『老板』。
注意每一剎那,保持警觉心。
静坐以后,提高警觉心,六根会更敏锐。
静坐开示(十二)
*心来自空无所有,亦消失于空无所有。
*心起了贪意,要观察它;贪欲消失,也要观察它。
心起了瞋恨,要观察它;瞋恨消失了,也要观察它。
心起了无明,要了解起了无明;心远离无明亦如实观照。
*心散乱,当下要察觉;
心往上提升到较高层次,亦要了解;
心属于更高超的心态时,如实观之;
心专注时,要如实知。
*当我们的心不再攀缘目标,要如实知心已远离目标。
若心完全从攀缘的境界解脱出来,不再执着,
停止发生心的作用,不再执取,即触及湦盘的体验了。
*我们要能百分之百观察心,让它不乱跑,
就像强光照射之下,小偷不敢妄动。
心发生作用则是业力的展现,
让心不发生作用,即可契入湦盘。
*法句经云:你只要杀死你的心,则所作皆办。
因为有了心的控制,我们便迷失其中。
*警觉心看事物很客观;逻辑推论则易落入主观。
*快乐的背后,紧接着是痛苦。
例如,你认为有钱很快乐,但赚钱却是辛苦的。
唯有超越快乐、不快乐的情境,才能得解脱。
*一切都是心想象出来的。
心有欲望要造桌子出来时,才会有桌子。
当我离开这屋子,不再看这桌子,也不想它,
桌子便从心中消失。
*比如我们在佛像之前,若心中不以为意,佛像即无作用。
*快乐、不快乐都是心的游戏。
虽是心想象的,它却有影响力,这就是『业力』。
开悟的人有能力摆脱业力。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警觉、观照。
*佛陀也有心,却是净化的,没有染着的。
*观察我们的心,看清楚它!
当下有警觉心,那是持续的觉照力。
超越好、坏,不设定一个目标,不计量。
心念来来去去,让它来去,愈清楚愈好。
*法句经:你若活了一百年而没有警觉心,就如作梦般,白费了。却比不上那一天之中有观照的人。
*有念头,你知道有念头,让它来,让它去。
没有念头,也好。
*放下我执。如果你在,你是错的;如果你不在,你就对了。
*佛陀所教的『正念』是有警觉心。
*每天感谢佛陀,念着『是否有警觉心』就够了。
迷信太多则正见愈来愈少。
*不以『成见、观念、哲学、逻辑、理论』去看,只是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生病是一项考验,教你如何去面对,不必忧虑。
有警觉心的人较少生病,病患来得快也去得快。
*正见。警觉心。保持清明。
*念头只为是为我们带来一些问题罢了。
生命中不需要的垃圾太多了,创造许多问题,
喜欢跟不喜欢都要超越。
轻松就好了。
沉重的枷锁不需背负在身上!
*输入时,观照就够了,警觉、观察就够了。
*纯感觉,不必要想。
听的时候只是听,
看的时候只是看,
不需要目标。
静坐开示(十三)
*『定』是内心的条理、清楚,心不散乱。
*在定中,他人怎么好,怎么不好,跟你无关。
定中的要求是:条理、清楚。
*轻松或不轻松,清清楚楚知道就够了。
*一切都是在感受里,
苦、乐是可以调整的。
*森林里,有蜜蜂采花蜜,
蜜蜂未碰到花之前,嗡嗡地飞鸣,
将降落花上,速度愈来越缓,找到目标即开始采蜜,快乐地吸取。
不伤害到花,然后迅速离去。
*静坐禅修,只须轻松不必用力。
虽有念头,没关系,看着它、注意它,
调查清楚,让它来,让它去,
轻松就好了。
*『定』里的智慧可看到真理。
超越感受。
*真理没有分别心。
*生命的美丽在哪里?
在安静、放松。
*轻松就够了。
我现在为什么轻松?
连任何的﹁问号﹂都不必有。
*所有我们想到的东西,都是会改变的。
真理里的东西是不轻易改变的,
人们玩的游戏,都比不上『定』中的真理,其中有心的平衡。
最宝贵的,最奥妙的,就是吸气、吐气。
清楚世界的一切。
*内心宁静时,知道身体不是你自己的。
观照吸气、吐气,安静、轻松、快乐。
静坐开示(十四)
*散播慈悲
1.希望我快乐。
2.希望让家人快乐。
3.希望周遭的人快乐。
*本身快乐、轻松、没烦恼,才能将慈悲散播给别人。
*心柔软、慈悲,则所有问题都不成问题了。
*『好朋友』的特色:
1.可爱。
2.受敬重。
3.博学多闻。
4.辩才无碍。
5.善于倾听。
6.能作甚深论说者。
7.不作无用的引导。
*一切众生,皆珍爱其生命,故不宜杀生。
静坐开示(十五)
*喜欢一个人,有一个烦恼;喜欢一百个人,则有一百个烦恼。
舍弃这些,就更快乐了。
*观照:
我『贪』比较多、较强。
因为贪的缘故影响解脱道的修习。
应该及时放下『贪』,才能修大慧。
*『贪』缘于匮乏。
心中不再匮乏,自然无需再贪。
*将『自我检证』用在日常生活中,这就是佛法。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