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人成则家成,落实完善无量觉

发布时间:2023-01-17 12:54:42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人成则家成,落实完善无量觉

  我们本次又有缘在这里举行法会,这是三宝慈悲和有随大和尚慈悲的功德,也是大家发心的功德。大家集会一次很不容易,愿望共同珍惜,通过本次法会,真正落实到:家家平安,人人安乐。小局部的是为雷州一带得到平安,成就和谐雷州,平安雷州,繁荣雷州,造福雷州。

  关于信仰,我讲了很多次。大家都因有信仰而来参加法会,但是往往信仰的层次差别很大。经常保持念佛的人会得到念佛的好处,没有念过佛的人却根本不在乎,就是信仰的层次不同。

  我们来念佛,最究竟的是为了脱生死而念佛,但也同样得到人间福报。为何念佛法门这么简单又得到这么多的好处?这是佛慈悲的本愿功德,是佛要造福整个众生。运转佛慈悲,那就是六字洪名的功德。

  念佛功德,首先是成全生命。命成则人成,人成则事成。很多人问过:“为什么我事业失败?为什么家庭不好?”我的理解,事业没有好也没有坏,人不好事业就不好,人不成事业就不成了。家庭也一样,没有好也没有坏,人不好家就不好了,人好家就好了。所以我们来念佛,首先不要急着为人间福报努力。我们的命好了,人好了,事业也自然好,家庭也自然好。如果光想着完善家庭,没有完善人,家庭也始终不会好,人好家才能好。

  为什么重新提到信仰道上来?信仰的作用在提升你心中的愿望,让你的愿望成为希望。要完善一件事,第一心中要有愿望,第二要有良好的方案,第三再能依方案来完善,这样事情就达到目标了。如果自己都没有愿望,只是说“我的家为什么不好”?那我们的愿望怎么落实啊?想要家好,那第一步是人首先要好。

  想把人改变好,必定有方案。方案就是:第一,我们人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把优点缺点都找出来了,然后我们就往好的方向走,发扬优点,消除缺点。不要给我们的缺点在家庭爆发,只允许优点在家庭发挥。人能做到发挥优点了,那么这个家就是和谐之家了嘛。

  佛陀讲很多的道理,指导我们依他觉悟的道理走下去。一个家庭有问题,一般就是老的缺少爱心,小的缺少孝顺。这两个层次的人,老的要做得到:不看子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子女要做到:不问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如果这两个层次做到了,家庭自然就好了。

  作为父母,为这个家付出就没有什么理由对这个家庭不满意,所以一定要对这个家庭满足、满意。能做到满足、满意,这个家就是满足的家、满意的家。如果做不到满足、满意,这个家自然就是不满足不满意的家。

  真正的爱心,标准是什么呢?没有私心。没有私心,这个家就是一片光明。老人有私心,等于天上没有日月,一片黑暗。如果子女没有做到孝顺,这个家就如同大地没有生长万物一样。爱心是付出,孝顺是接受。老人望子成龙,那么子女要把父母如佛一般尊敬,做到这样,这个家自然上下和睦,全家和谐。

  老人没有爱心,这个家就是贫穷之家,同时后代成长会有障碍。所以我们有一分爱心,后代就成长一分;有十分爱心,后代就成长十分。因为爱心和孝顺是同步存在的,上面有爱,下面就孝。

\

  如果我们的家庭已经出现不好的局面了,比如我们过去没有做到有爱心,亏了父母之道,造成后代成长不好,要转变这个局面,不要急于去纠正后代的不孝,要改变自己做到慈。为什么老人要先改变自己呢?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没有做好,才造成后代没有做好。如果整天去讲后代不好,没有改变自己,那后代就越来越不行,你越讲他,他越坏。严重的时候,合家矛盾,吵架、打架,这样就不好了。老人要做到:这一家不好,是我无德,是我缺德,我要把我的德提升起来。老人有德,才是真正的造福后代。大家相信这方面的道理吗?在座的有没有后代不孝顺的呢?如果有,作为父母,首先自己改变自己,懂得当好父母的本分,子女自然就变了。

  造成家庭这样的事情,在佛教叫做因缘果报。意思是上面有什么父母,下面就有什么后代。你原本种什么树,自然生什么果。那如何去改变呢?想要小孩变化到什么程度,自己首先要变化到什么程度。然后可以把合家交给佛,把自己也交给佛,把后代也交给佛。交给佛,于佛教叫做皈命。我们讲得简单,把人交给佛。那把人交给佛,就要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等于把人交给佛了。念念不断,就把人不断的交出去。

  那交给佛有什么作用呢?过来我们认为念佛是念死人,我们这次来体验念佛念做无量寿的人,无量寿叫做命中有德。念佛念成为无量觉的人,无量觉叫做觉悟的人。人觉悟了,也就有德了。真正的德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贪嗔痴存在。人有德,整个家庭都有德,这个家就是天堂极乐之家。愿意做这样的家庭吗?愿意是一种心愿,也叫做愿望。愿望确立了,第二步要落实。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们就来落实、完善。愿令这几天人人成为无量寿的命,个个成为无量觉的人,当你们回到家里,你们这个家就是无量寿的家、无量觉的家,这就叫人成则家成。

  广东雷州高山寺2011年农历三月十六下午念佛七法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