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端甫
端甫,姓赵,是天水人。母亲梦到西域僧人给她舍利,让她吞下,遂后生下端甫。十岁时,依归道悟禅师,出家在崇福寺。十七岁时剃发,归属安国寺,到各处参访讲座,并通晓经律。端甫梦见西域僧人用琉璃器装满舍利,让他吞下,说:“三藏大教,都装进你的肚子里了。”从此辩才没有任何妨碍,在太原讲经,全城的人都来倾听。唐德宗时召请他,赏赐他紫方袍,直到唐顺宗唐宪宗两朝,都尊礼他。讲《涅槃经》和唯识论,共一百六十座。每天修习各部经典,但以净土为归宿。他得到供养的财物数十百万,都用来庄严修饰殿宇,而他的住处只有一张床,却很满足。开成元年六月一日,向西方右侧卧倒往生了,周围异香浓郁。火化时,得到舍利三百多粒。(《宋高僧传》)
唐雄俊
雄俊,姓周,是成都人。善长讲说,没有戒行,曾经放弃学道去当兵,没多久又做僧人,也很知道愧悔,常常持诵佛名号。大历年间,突然死了,进入冥间,冥官呵斥他,吩咐送交地狱。雄俊大叫道:“《观经》说,造五逆的恶罪,临终十念,就能往生。雄俊虽然造恶,没有犯五逆罪。如果有念佛的功德,应该往生净土。不然,三世诸佛,就是打妄语。”于是合掌认真念佛,宝台忽然出现,雄俊腾空向西去了。同时,有从冥间回来的,传说他在冥间的事等等。(《宋高僧传》,《佛祖统纪》记载,雄俊进入冥间,陈述自己念佛的功德,冥官放他回来,就到西山,专心念佛。四年后,与众人告别就坐着往生了。与这里讲的有不同。)
唐惟恭
惟恭,是荆州人。常常喝酒赌博,空闲时就诵经,祈求往生安养国。同寺有叫灵岿的,与他很类似。乡里人为他们编的顺口溜是:“灵岿作尽业,惟恭继其迹。地狱千万重,莫厌排头入。”惟恭听后说:“我虽然罪责难逃,但仰仗佛力,十念往生,难道还堕恶道吗?”有一天,惟恭病了,灵岿走出寺外,见有少年拿着乐器,问他们哪里来的,回答说:“从西边来迎接恭上人的。”一人从怀中拿出莲华,华合抱如拳,叶子放出异常光芒,朝寺里奔去。第二天,灵岿回到寺里,惟恭已经往生了。灵岿因此感悟,改变了旧习,成为著名大德。(《佛祖统纪》)
唐大行
大行,是齐州人。最初学天台教,后来上泰山,在山上居住,编草当衣服,拾野果当饭吃,修行法华三昧,感应到普贤大士现身。有一天,大行叹道:“人命无常,不久就灭亡。不知来世,转生到哪里?”于是进大藏经阁叩头祈祷,随手探取,得到《阿弥陀经》。于是专心思念阿弥陀佛,经过二十一天,夜半时分,忽然看见琉璃地,心眼都明亮了,又见佛及观音势至二大士,出现在空中。唐僖宗听说大行的名声,召请到皇宫里,赏赐名号叫做常精进菩萨。一年后,琉璃地又出现,大行对身边人说:“宝地又现前,往生安养国的日期到了。”当天,右侧卧倒往生了。(《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石晋志通
志通,姓张,是凤翔人。出家后游历洛阳,遇到嚩日啰三藏法师,修行瑜伽教法,志通礼敬奉事他。钱文穆王时,东游吴越等地,上天台山,在智者道场,看到《净土灵瑞传》,发心愿生净土,从此不向西方吐口水,不背向西方坐。有一天,志通登上山中的招手岩,念诵四十八愿,愿快速往生净土,从岩上跳下去,落在一棵大树上,枝干很柔软,没有受什么伤。于是休息一下又登上岩顶,发誓说:“大愿已发起,多余的生命很讨厌,只希望圣众一同来接引我。”然后再次跳下,落在草上,很久才醒过来,众僧寻找到他,扶他回去。志通又到越州的法华山,默默修净业,后来见到白鹤孔、雀排成行下来,又见莲华在眼前开合。志通说:“白鹤、孔雀,是净土的境界啊。莲华光相,是我往生的地方啊。”净土的境相显现了,就起身礼佛往生了。火化时,有五色祥云,环绕在火上方,舍利像鱼鳞堆砌那么多。(《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后周可止
可止,姓马,是范阳大房山人。十二岁出家,十九岁到五台山求戒,感应到文殊菩萨灵光照耀自己。二十三岁,前往并部,学习《法华经》,《百法明门论》,后来在长安开讲,度化的众生越来越多。不久,回归故乡,母亲还健在,就靠乞讨养活母亲。可止长期诵读《金刚经》,晚年住在长寿净土院。后周广顺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微微出现病态,召集弟子念阿弥陀佛说:“助我往生净土。”说完往生了,享年七十五岁。(《宋高僧传》)
宋绍岩
绍岩,姓刘,是雍州人。七岁出家,依归高安禅师。读所有经书,都好像是过去世学过的
。后来住在钱塘的湖心寺,常常持诵《法华经》,昼夜不间断,期望读满一万部,能往生净土,很快感应到莲华从陆地生起。绍岩发誓用焚身来供养西方三圣,吴越王俶极力劝止他。绍岩又跳进曹娥江中,却好像有东西垫在脚下,淹不死。吴越王在宝塔寺,建净土院让他住。宋开宝四年七月,有病态,不求医药,作偈语很多篇,开示弟子说:“我诵经二万部,决定往生安养国。”盘坐往生了。火化时,舍利无数,享年七十三岁。(《宋高僧传》,《佛祖统纪》)宋守真
守真,姓纪,字法灯,是永兴万年人。出家在圣寿寺,拜从朗师,学《大乘起信论》。然后依归性光师,承传《华严法界观》。再后来礼拜演秘阇黎,接受瑜伽教法,并得到心要,明了通达所有佛法,宣扬佛典,四十年没有懈怠过。朝庭封赏号称昭信。常在半夜,修习西方无量寿佛的观想,修习念佛三昧,期望生到净土。开宝四年秋,八月九日,吩咐众人同唱佛号,很久才叫停止,然后往生,享年七十八岁,火化后,有很多舍利。(《宋高僧传》)
宋延寿(莲宗六祖)
延寿,字冲玄,是钱塘的王氏儿子。少年诵读《法华经》,钱文穆王时,管理税务,多次挪用官钱买放生命,应当死罪,押往刑场处斩,钱王派人偷看,延寿神色不变,钱王就下令释放了他。延寿投奔四明翠岩禅师出家,又参拜天台的韶国师,悟到了佛法心要。曾在国清寺修行法华忏,在禅观中,见到观音菩萨,用甘露水灌进他的口中,因此获得大辩才。由于愿望不明确,登上智者大师的禅院,作两只阄,一只是一心禅定,一只是万行庄严净土。延寿静心祈祷,七次抓阄都是净土阄,于是一心一意修净业。建隆二年,忠懿王,请延寿住持永明寺,封赏称号智觉禅师。每天功课一百零八件事,夜里到别峰,行道念佛,附近的人当时听到了螺贝天乐。延寿诵读《法华经》,达到一万三千部,住永明寺十五年,有弟子一千七百人,常与信众授菩萨戒,对鬼神施食,买放生命,都回向净土。著有《宗镜录》一百卷,综合了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等异同的旨意。又著有《万善同归集》,集中的“指归净土处”,最为切要。大意是,有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怎么能托生莲台,寄住安养国,而有取舍分别的念呢?怎么达到无生的法门呢?欣喜厌倦的情感生起,怎么成为平等呢?”答:“所谓唯心净土,是了悟心性才能达到。《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三世一切诸佛,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所以知道善知识的心才能达到唯心净土,执著境界只会堕落到他攀缘的境界中。既然明了因果没有差别,就知道心外无法。又关于平等的法门,无生的意义,众生虽然是仰靠佛的教导生起信心,但是奈何力量不够,观照浅心浮躁,外境强习气重,须要往生到佛国,仰仗殊胜的因缘,定力才容易成就,才能很快地实行菩萨道。《净土十疑论》说:‘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智慧的人强烈求生净土,明了往生不可得,就是真正的无生)这就是所谓‘心净,就是佛土净’。愚痴的人被‘生’局限了,听说‘生’就当作生去理解,听说‘无生’就当作无生去理解。不知道生就是无生,无生就是生。不明白这个道理,乱解一通,这是谤法邪见的人啊。”问:“心外无法,佛不去不来,为什么有见佛以及来迎接的事呢?”答:“唯心念佛,从唯心的角度来看,心是包含万法的。既然了悟到境界是心的作用,了悟到心就是佛,所以随便念什么,无非都是佛了。《般舟三昧经》说:‘如人梦见七宝,亲属欢喜。觉已追念,不知在何处,如是念佛。’(比如人在梦中见到宝物,大家都很欢喜,醒来回想,不知宝物在哪里)这是比喻唯心的道理,‘有’的当下就是空,所以没有来去;又如梦幻一样不是真实,那么心佛两忘就不执着了,但又不是没有幻相,那么也不否定心佛。空和有都没有妨碍,就没有去没有来,并不妨碍众生见到佛,见就是没有见,常常契合中道。所以佛其实不曾来,心也不曾去,感应道交,只是心本体的作用,就如造罪恶的众生,感应地狱相现前。《唯识论》说:‘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一切法就如地狱见狱卒折磨自己一样)所以都是罪人的恶业心显现的,并不是心外有真实的铜狗铁蛇等事,世间一切的事法,也是如此。但是那毗卢遮那佛土,不限东西南北,若是真正了悟,习气业障都消除,理事圆融,亲证无生境界的人,才可以说唯心净土。初发心的人,怎么可以狂妄仿效呢?”问:“《观经》说明十六观法门,都是摄心修定,观佛的相好庄严,真切到圆满光明,才能往生净土,如何散心也能往生呢?”答:“九品的经文,自有高低不同,上下含概,不出二种心。一是定心,如果修习定观,能上品往生。二是专心,只要念佛名号,所有善行辅助熏修,回向发愿净土,能成就末品。仍须要一生都归命净土,直到报身终尽都要精修,坐卧之间,常要面向西方。当行道礼敬的时候,念佛发愿的时候,恳切勤苦仰望,没有别的念头。就如正受刑法,正在牢狱中,被怨贼追杀,被水火逼迫,这时一心求救,愿脱离苦的轮回,快速证到无生法忍,广度众生,继承发扬三宝,誓愿答报四重恩。如果这样志诚,必定不会白费功夫。如果言行不一,信心的力量轻微,没有念念相续的恒心,有数目间断的意思,凭这样的懈怠,临终想要往生,却被业障牵连,恐怕难遇善友,又被风火分解的苦痛逼迫,正念不能坚持。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这样的因,临终就是这样的果,应该须要实实在在的因,果才不虚。声音和谐就响亮顺畅,形体正直就影子端正啊。如果想要临终十念成就,那就要预先准备,集合所有功德,回向这一时刻,念念不缺失,就没有后来的忧虑了。那善恶的轮回,苦乐的报应,都是身口意三业造下的,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产生的,六因(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促成的,五果(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摄受的。若是有一念心的瞋恨邪淫,就是地狱业;悭贪不愿施舍的,就是饿鬼业;愚痴暗昧糊涂的,就是畜生业;傲慢自以为是的,就是修罗业。坚持五戒,就是人道的业;精修十善,就是天道的业;证悟人空,就是声闻业;了知缘起性空,就是缘觉业;六度同时修,就是菩萨业;真正慈悲平等,就是佛业。如果心地清净,就是香台宝树,净土化生,心地污垢,那就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秽土本质。都是同等的果,能感招增上的缘,所以离开自己的本心,并没有别的实体,想要获得净果,就要修行净因。如水的性质是向下,火的性质是向上,它的运数本来就是这样,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又曾经作《四料简》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延寿早晨起来,焚香告别众人,盘坐往生了,享年七十二岁。后来有僧人从临川来,绕延寿的塔一年,有人问绕塔缘故,那僧人说:“我病的时候进入冥间,见大殿左侧供有一僧人像,冥王勤恳礼拜。因此询问是什么人,冥王说:‘是杭州永明寿禅师啊,已经往生西方上上品了。’冥王敬重他的德行,所以才礼敬了。”(《乐邦文类》,《万善同归集》)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