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常用器物_1

佛教常用器物-- 木鱼...
佛教常用器物_1

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历史文化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特别是那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已凝结为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其...
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历史文化

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十九世纪的德国大哲费尔巴哈曾说过:世上若没有死,就不会有宗教,这话若用在佛教上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如果世上没有死(指人身之死)这回事,也许就不会有佛教及其存续与发展,至少...
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金融、经济危机的时代,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对佛教徒、学佛者的启示,和对社会的启示?大安法...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佛教常用器物--如意

">‘如意’也是佛教的器物之一,它的梵名叫做‘阿那律’。‘如意’的用途,略有二种。一种是为了抓痒而用的,据音义指归说:‘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
佛教常用器物--如意

佛教寺庙

佛教寺庙,构成了一种独有的建筑空间,象征了一种特殊的宗教意义。佛教文化圈的形成,是由起源地印度向南(东南亚)、北(中亚、东亚)、中(西藏)外传而形成,佛教建筑,随着佛教...
佛教寺庙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仍非常迷惑而不可知、不可捉摸,认为其无,实际是有;认为其有...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常识问答(三)

为什么一部分佛教徒要出家?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谈一谈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
佛教常识问答(三)
  • 首页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