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属于藏传佛教的典籍。说到藏传,不少人会等同于密宗,觉得我又不修密宗,不必学此。其实,本论是关于显教部分的建构,修学内容和汉传佛教相通。也有人觉得,我学净宗,抱定佛号即可,不用费心学教。还有人觉得,我学禅宗,一招直入如来地,何须次第步骤?
但我们要知道,一句佛号看似简单,但念得相应并不容易。因为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其深广。若不解其中深意,念的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些音节。这样的念,自然不会有份量,不会在内心产生什么作用。如果按照《道次第》的修学理路,对皈依、出离心、菩提心具备正确认知,以忆念三宝的心来念,以出离轮回的心来念,以利益众生的心来念,才能将心力调动起来,和弥陀心心相印,感应道交。
参禅也是同样,法门本身固然圆顿快捷,不拘一格,尤其在当前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这种迅速成就的方法,确实令人心向往之。但是,见性要见什么?成佛要成什么?如果对此模糊不清,是根本顿不起来的。末法时代的众生,多半烦恼深厚,习气坚固,没有相当的前期准备,即使有幸得遇大善知识,也无法直接指到那颗被尘劳层层包裹的心。历史上,言下顿悟的公案似乎不少,但对象都是尘劳很薄、根机很利的法器。而对那些烦恼坚如铁壁的众生,善知识的一指禅也是无能为力的。当然,根机并非固定不变,也是可以转化的。这就需要基础,也就是前行。
所以说,《道次第》对修学各个法门都有帮助。
本论全称为《菩提道次第》,其中又有《广论》和《略论》之分,基本架构相同,只是对义理的诠释和开显有广略不同。菩提道,即成佛之道。这是一条以凡夫为起点,以无上菩提为终点的道路。如何从起点抵达终点?各宗有不同修行方法。《道次第》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常规道路。所谓常规,也就是适应面极广。对钝根固然合适,对利根同样需要,可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道次第》包含修学要素、次第及实践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依循这一套路,修学就不至徬徨迷惑、不得要领。其结构是由道前基础开始,依次进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如果把三士道的建构比做楼房,道前基础的作用就相当于地基。基础稳固了,才能拔地而起,更上一层。
道前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端正闻法态度、认识暇满人身的意义和亲近善知识等。
1、闻法态度
首先是闻法心态,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法的接受程度。关于这个问题,论中从正反两方面作了阐述,也就是;离三种过,具六种想。
三种过,为覆器、垢器、漏器。所谓覆器,就是充耳不闻,有如倒扣的器皿;所谓垢器,就是充满成见,有如污秽的器皿;所谓漏器,就是法不入心,有如残破的器皿。这是闻法必须避免的三种过失。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当今学人中依然普遍。
六种想,就是于己如病者想,于说法者如医师想,于教法起药物想,于修行起疗病想,于如来作正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认知。惟有意识到现有生命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自己是无明的患者,生死的患者,烦恼的患者,才能对法生起迫切希求,把法师当做医生,把教法当做药物。这样,所闻教法才能真正起到对治作用。
2、珍惜人身
此外,我们还要认识到现有身份的价值,也就是《道次第》所说的;暇满、义大、难得。这种能够闻法的暇满人身,本身就蕴含着巨大价值。可以说,成佛的价值有多大,这一身份的价值就有多大。因为它是成佛的基础,也是成佛的起点。如果仅仅用来生存,用来过日子,实在是对这一身份的极大浪费。人身的价值不在于生存本身,而在于通过生存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对佛弟子来说,这个终极目标就是成佛作祖,就是解脱一切烦恼,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
认识到现有人身的价值,当倍加珍惜,避免因无知而挥霍时光。因为人身难得易失,一旦无常来临,不知何时才能得生为人。无始以来,我们曾经历无数轮回,也错失无数机会。但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当前这一念。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还很年轻,来日方长,不必着急。事实上,谁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活到明天?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因意外事故死去,他们在临终前,大约也不相信自己下一刻就要失去生命。所以,趁还活着的时候,赶紧用来修行,用来实现人身的最高价值。若不具备这一认知,或是懈怠,或是彷徨,或是被世间种种诱惑所转,很难提起勇猛精进之心。
3、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也是学佛的重要保障。藏传佛教就特别强调依止法的重要性。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今天这种善知识难遇的时代,如果不确定对方是具格善知识,绝对依止是有一定风险的。佛典中,在强调依止善知识的同时,也强调依法依法不依人,强调;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套保障系统。
所谓自依止,不是说依赖自己的想法,不是跟着自己的情绪跑,而是说,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世间有很多事可以请别人帮助,但还有很多是无法代劳的。饿了,必须自己吃饭;病了,必须自己忍耐;烦恼了,必须自己解决。修行同样如此。但是,当我们说靠自己时,千万不要以为是相信现前的感觉。因为凡夫的想法充满我执,充满变化。所以佛陀又告诫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这就需要法依止,要依法得解脱。但学法离不开善知识指导,由亲近善知识,而能听闻正法,这正是依止善知识的意义所在。我们是为学法而亲近善知识,不是为了建立某种个人关系,更不是为了任何世俗目的。作为善知识,不仅要对修行地图了如指掌,更要亲自走过。跟随这样的向导,我们就不必担心迷路,担心途中艰险了。因此,《道次第》特别将亲近善知识作为入道根本,也就是修行之路的保障。
道前基础之后,进入正式的修行阶段,本论安立了上中下三个层次。下士道,即通常所说的人天乘,主要修学内容包括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即通常所说的声闻乘,是以解脱为修行目标,主要修学内容为发出离心、念轮回苦等。上士道,即通常所说的菩萨乘,是以无上佛果为修行目标,主要修学内容为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等。
三士道中,又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佛法特有的修学目标。因为下士道的念死、念恶道苦是为了激发解脱之心。此外,得到人身也是为了获得一次修行机会,而不是以此为足。
1、成就解脱
下士道的修行是为解脱奠定基础,而上士道的修行同样没有离开解脱,是将自己成就的解脱经验延伸出去,将解脱对象由个人扩大到众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解脱正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之道。
如何才能解脱?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态不好,时时纠缠于烦恼中,需要缓解,需要释放。那么,烦恼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源头根除?这就需要知道,烦恼从何而来。从表面看,烦恼似乎都是由某种外因引起,但根源就在于无明,在于我执。这个依托基础越坚固,烦恼生起的力量就越强大。一旦证得无我,烦恼就没有着落了。如果;我不觉得被伤害,不觉得被欺骗,烦什么?恼什么?
心是烦恼生起的基础,但同时,心也具有解除烦恼的力量,那就是内心本具的觉性力量。禅宗说明心见性,所见正在于此。如果见到心的本质,面对各种念头和情绪时,才会拥有自主的能力。否则的话,时刻都会被它们带着跑,成为烦恼的受害者
修行,关键是把握生命的自主权。解脱道的修行有五分法身,分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其中,核心内容就是空性慧,这是解脱的根本力量。那么,怎样才能见性?就像寻找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到人潮如织的地方去找,无疑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不断清理现场,到目标所剩无几时,才能作出有效判断。戒和定的修行,正是起到简化内心环境的效果。
心是什么?就是由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组成,只是这种转换迅速而难以察觉,所以在感觉中是相续的。在这些念头中,力量并非均等,而是有强有弱,有大有小。尤其是我们特别在意的事,可能会长时间在心中徘徊不去。在武侠小说中,不少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换言之,他的生命就是被一个念头所占据。
这个念头从哪里来?不是说某个念头天生就有力量。念头也是缘起法,需要经历产生和成长的过程。比如我们与某人产生矛盾,生起一念嗔心。如果设法对治,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耿耿于怀,嗔心就会得到滋养,得到强化。所以,念头都是我们培养起来的。只要不断赋予其能量,就会使它迅速膨胀,力大无比。
在我们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些阴暗而令人痛苦的心结,我称之为心灵陷阱。怎样打开这些心结?首先是通过重新思考来转换观念。比如对谁心怀不满,想起就寝食难安。这就必须认清负面情绪的过患,明白那是在折磨自己,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然后再依所学佛法进行检讨,从而化解情绪。同时,追寻烦恼产生的源头,从根本予以断除,而不是一味纵容。对那些不健康的需求来说,满足只会使之得到营养。所以说,凡夫追求快乐的方式,往往是在制造痛苦之因,和真正的快乐是南辕北辙的。
这就是一种心理治疗,当然还不究竟。究竟的治疗,必须开发空性慧并安住其中。具备这种无漏、无限的智慧,也就具备了解脱能力。
2、成就菩提
对声闻行者来说,一旦解脱,就所作已办,安享涅槃之乐去了。但对菩萨行者来说,不仅要成就解脱的智慧,还要成就利他的慈悲。因为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因为慈悲,所以不住涅槃。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是被我执处理过的,是建立在个人好恶的基础上,狭隘而又渺小。怎样才能发起广大的悲心?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人,接纳他人。
我们审核一下,自己有没有理解别人的能力?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层面可以理解,超过什么层面就不能理解?通常,我们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不论自己做些什么,哪怕干了坏事,都能找到无数借口,但要理解别人就比较难。一方面,在程度上比较浅,只能初步理解;一方面,在对象上比较窄,对不感兴趣或有利害冲突的人就不愿理解,不愿同情。
再如我们对众生的接纳,有的心中只能装一个人,有的心中可以装两个人,有的心中可以装更多人,但无论装多少,终归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慈悲是建立于我执之上。而菩萨道的修行是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将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没有任何好恶之分,亲疏之别。这就必须通过菩提心的修习来打破自我。
没有这个处处设置障碍的;我,才能解脱自在,获得真正的自由。社会也在提倡自由,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等,但这只能给大众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究竟的自由是在我们内心而非别处。如果内心还有执著和烦恼,即使生存环境再自由,我们一样会被烦恼所缚,成为我执的囚徒。自由,是相对不自由而言;自在,是相对不自在而言。我们想要自由自在,就必须铲除内心不自由、不自在的生长因素。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法修学的两大目标。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解脱,不同是在于,仅限于个人解脱还是发愿和众生共同解脱。
学习《道次第》,需要了解各个环节的修学重点,更要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将不同的修学内容贯穿起来,环环相扣。
1、下士道重点
下士道的忆念内容,主要是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等。很多人不愿想死,觉得这似乎很不吉利。但不想并不能阻止死亡到来,事实上,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毫无准备,临终时就会措手不及,不想死,可又不得不死,实在是死不瞑目。
有人说,研究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准备的。其实,生死也是一切宗教的永恒主题,是修行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念死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审视现有行为的价值,使我们变得更清醒。通常,我们总是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种种享乐。但所有这些,一旦死亡到来,又有哪一样可以带走?可以为我们安排未来去向?
或许有人会说,活着要有成就感。可成就感又是什么?今天面对不如你的人,似乎很有成就感;明天碰到远胜于你的人,又会带来失落感。只要追求成就感,必然伴随着失落感,伴随着挫折感。反之,如果拥有平常心,就不会有这些起伏不定的情绪了。
想到死亡,想到三恶道苦,想到生命在轮回中的处境,就会发现,寻找生命的依赖和归宿才是当务之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都在寻找依赖。少年时依赖父母,依赖老师;成人后依赖家庭,依赖事业。但我们所依赖的这一切是不是真正可靠呢?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不可保信的。乃至今世须臾不离的色身,最终也是靠不住,带不走的。惟有三宝,才是我们真正的依赖处。
三宝,除了佛像、经典、僧伽这些住持三宝外,还有内在的自性三宝。佛者,自性之觉;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净。我们依赖三宝,从究竟的意义而言,正是依赖生命内在的自觉力量。
2、中士道重点
从下士道的修行来说,念死无常、念恶道苦可以帮助我们对三宝生起信心。从中士道的修行而言,则能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出离不是出世,不是逃避这个世界,而是要出离生死,出离轮回。当然,如果我们发愿和众生不弃不离,像地藏菩萨那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属于菩提心的实践,另当别论。但我们要知道,菩萨在轮回中是自在的,而不是像我们这样身不由己,无法自主。有些人可能不相信轮回,那么,我们是否相信烦恼?是否感到众生在烦恼中互相折磨?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事实上,轮回不只是外在的,因为烦恼就是轮回的实质,就是轮回的源头。
汉传佛教是大乘,不少人因此忽略了出离解脱的修行,甚至将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出离心是我要出离轮回、出离生死的愿望,而菩提心则是把这种愿望普及到一切众生。两者在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出离的所缘不同而已。一是限于个人,一是由此及彼。就像我们的房子着火时,如果只顾自己赶紧脱身,就是声闻的出离心。如果不忍大众葬身火海,发愿带领他们共同出离,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但不论发出离心还是菩提心,都要具备解脱的能力。否则的话,利他固然是一句空话,自己也是流转轮回,难以自保。
3、上士道重点
菩提心和出离心的差别,就在于出离对象是个人还是众生。两者不仅没有任何矛盾,而且,菩提心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如果不愿出离,菩提心是不可能真切的。因为你还看不到轮回险恶,即使想着利益众生,但因为对世间充满贪著,这种利他心很快会因染污而变质。就像过去有很多起义军,开始也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但得到一定利益后,就开始贪著享乐,腐败变质。这也是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一旦诱惑出现,就被欲望、烦恼和我执紧紧抓住,再也想不到众生了。
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想着利益他人似乎不难,因为只要关起门来想想,不需要有任何实际付出,也不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众生。但利他不是一套说法,必须面对众生去检验。菩提心的成就标准,就是对每个众生都能心生慈悲,而不是把众生度尽。如果那样,没有一个菩萨能圆满慈悲。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而且菩萨度众需要时节因缘,并非一厢情愿的事。你想利益对方,也许有的众生未必乐意:你说佛法好,他还觉得吃喝玩乐好!你说修行好,他还觉得醉生梦死好!
如果不了解缘起的道理,即使有心利他,也可能处处碰壁。我以前讲佛法时,常常想:佛法这么好,怎么他听了没有感觉?后来才发现,所谓好与不好,关键是在他是否有这个需要,是否有这个认识。而不是说我们觉得好,对方也会觉得好。其中还涉及每个众生不同的根机,不同的福德因缘。
简单地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扩大,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是不是发自内心?是不是迫切想去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这样那样的道理,但很可能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只是说说而已,并未想到进一步落实。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把这种说法变成发自内心的愿望。这就需要受菩提心戒,通过宣誓,在十方三宝前将这种愿望确定下来。然后还需要反复修习,使这一愿望落实于心行,并不断强化,不断提纯。对凡夫来说,即使生起一些高尚的愿望,开始也未必很纯,往往还夹杂着自我及贪嗔痴,这就需要提纯,把其中的杂质一一剔除。
所以,发菩提心有四个基本步骤:一是使愿望变成自己真正的想法,二是使想法成为心理力量,三是从普通心理成为强大的心理,四是从强大的心理成为单纯的心理,唯一的心理。这个过程,离不开空性正见的指引。
正见是帮助我们透彻生命真相,并对世间保持观照的认知。生命的延续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如果看不清其中真相,无非就是重复贪嗔痴,重复凡夫品质,在生命的低级重复中流转。学佛所要做的,是认识自身潜在的佛菩萨品质,然后不断熟悉,不断重复。所以说,修行就是一个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过程。你重复什么,你就是什么。
对于人生来说,每天想什么、做什么极其重要。因为我们想过、做过的一切,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心灵因果。说到因果,人们更多是从外在去理解,觉得现在做了什么,将来有什么报应。其实,和生命的内在因果相比,外在因果是微不足道的。
从佛法观点来看,我们的所思所行都是功不唐捐的。因为它是在内心播下一颗种子,是代表某种心理力量得到重复,也是决定生命未来的直接力量。我们未来会成为什么?关键就在于现在想什么,做什么。
生命是缘起的,想法会产生行为,行为会形成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演变为人格,并决定未来命运。我们希望未来是什么,现在就应该从因地努力。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就是当下这一念。
《道次第》讲到三士道,我还加了一道,就是动物道。如果一个人以生存、过好日子作为生命目标,这种状态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它们也会觅食,也会为生存忙碌,这是一切动物的本能。如果我们没有更高的生命目标,和动物实在没有本质差别。
我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仅仅用来生存,实在是极大的浪费。不要以为我们有多少钱,有多高地位,就代表了今生的价值。其实那都是身外之物,是梦幻泡影。真正的价值,是生命蕴含的成佛潜质。如果忽略这种内在宝藏而向外驰求,实在是得不偿失。当然,我们要在社会生存,没有相应财富是不行的,但不要将之作为唯一目的,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踏实修学。依循《道次第》的指引,在建立人道德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解脱道、菩萨道,完成生命品质的提升。
现场问答:
问:如何处理出离心和工作、生活的关系?
答:出离心并不是对世俗生活的厌恶,而是一种超越。如果定位不准,确实容易和工作、生活产生抵触。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出离心最好和菩提心挂钩。这样,我们在保持超然心态的同时,还有积极利益众生的动力。
问:大乘学人如何协调求往生净土、永不退转与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矛盾?
答:往生净土、永不退转是一种修行境界,代表你已拿到极乐世界的绿卡,取得长期居留权。之后,就要发心到十方国土救度众生。尤其是不忘娑婆,想到家乡众生还在苦难中,需要帮助,需要救度。两者是不矛盾的。
问:什么是传承?需要经过某种仪式才能学习《道次第》吗?
答:真正的传承,在于你对法义的领会,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道次第》的内容和显教是相通的,我们完全有能力直接从法义本身去把握,那是最直接的传承。事实上,《道次第》所说的皈依、业果、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都是佛法的基本内容。宗大师的贡献,是将这些内容各就各位,使之次第井然,层层递进。所以本论的殊胜是在于建构,而不是法义本身。有些对藏传佛教盲目崇拜又缺乏教理基础的人,往往把《道次第》神秘化,这是不利于本论弘扬和大众学修的。
问:我很讨厌蚊子,怎么对它们生起理解和同情?
答:你讨厌蚊子,可它并没有爱憎的分别。在蚊子眼中,我们的身体不过一种营养美味的饮料。就像我们饿的时候回去找食物充饥,在蚊子的感觉中,我们只是可以吃的东西。就像很多人心中,觉得鸡是一道菜,从未想到鸡也是生命,也有喜怒哀乐,儿女情长。有没有人这么去理解鸡?以后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它们和人没什么两样。有了这样的平等心,就能对蚊子乃至一切众生生起理解和同情,而不是从自我出发,本能地讨厌,本能地对立。
问:什么是;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答:没有原则的慈悲,很可能会纵容对方,对他有害无益。佛教虽然提倡大慈大慈,但对众生并不是有求必应。抉择标准就在于,能给对方带去快乐,带去利益。众生有很多要求都是无明的产物,一味满足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比如吸毒者需要毒品,我们能为他提供帮助吗?
方便就是多种手段。比如我们弘扬佛法,需要以各种方式加以引导,但也要有一定原则。如果不择手段,最后可能会出现很多不法行为,使佛教的神圣性受到玷污。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