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仁由于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心理出了点儿问题。为此,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吃过药,看过心理医生,亲戚朋友也曾开导过他,但都无济于事。他后来都有些自闭了,默默地待在一个角落里,脸上总是难以消解的倦容。
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大家一筹莫展,都担心这样下去,会毁了他。
后来,卫仁的单位有一个支援西部的项目,他去了。尽管去之前,他对西部的情况略有了解,但真正去了之后,他还是被那里的贫穷与落后惊呆了。
卫仁发现,好多上学的孩子,竟然连一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有一个叫杨连海的孩子,父亲在煤矿的一次瓦斯爆炸中丧生,母亲改嫁后,丢下他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就是这个孩子,竟然拿着一个洗衣粉袋作书包,都冬天了,还只穿着一双破了洞的很脏的球鞋,脚趾头露在外面,冻得红红的,着实让人不忍心。
卫仁决定帮助这个孩子。
他为孩子买了一个漂亮的花书包,孩子高兴得一边亲他的脸颊,一边亲热地喊他“叔叔”,他的心中有了久违的熨帖与舒展。后来,他给家里打电话,催家里邮寄来一大包半新的衣服和鞋子。看着孩子暖暖和和地穿在身上,他的心里热乎乎的。他还拿出钱来买了大米、白面,贴补孩子和奶奶的生活。
卫仁在那里待了半年多,和连海,以及奶奶,亲热得像一家人。
从西部回来后,卫仁依旧惦念着这祖孙俩,给他们寄钱,写信,打听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连海的学习情况。
卫仁暗下决心,一定要供孩子上学直到大学毕业。那祖孙俩也时常向他问寒问暖,感念着他。
就这样,卫仁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人,卫仁的脑海里没有了幻象,心头没有了乱麻,他吃得下,睡得香,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以前那种痛苦的感受了。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佛教主张生观要求从“心”开始,劝勉人们清净心灵,弃恶行善,约束行为,涵养道德,慈悲为怀。佛教认为“善”是炼心修性的根本。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佛教强调的“广行善事”,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助人为乐。时时先人后己,助人为乐,那么,情性也就在无形中被陶冶了,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开阔了,一切身心疾病便没有了萌生的机会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