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无相颂

发布时间:2022-12-13 20:13:11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无相颂

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这几句话是偈颂的前引。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坛经》中所有偈颂,都称作无相颂。特别是此处十五首六十句,是《六祖坛经》的精华。我们要想研究《坛经》,应当先将这十五首颂文念熟,然后细心去研讨,这样你就晓得中国禅宗的旨趣。从此之后学佛,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尤其是禅宗,自然不会落于空谈。于学佛过程中,则不易受他人的欺骗,更不会自欺。可见这十五首颂文相当重要,是我们学佛的原理原则。大师这几句话嘱咐得非常好,教我们必须要记诵、要取法。无论在家修行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十五首颂的原理原则去修行,必定有成就。若是不能自修,仅仅把这六十句颂文背得很熟,还是无有益处。

  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不但便于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四句,我们乍看起来似乎是很容易懂,实际上所含的意思是既深且广。“说通及心通”,‘说\’这一个字不但包括言说,同时也包括佛法所有的教学,用‘说\’字来代表。‘通\’是通达无碍,《华严经》讲的四无碍辩才,这是通的意思。‘心通\’就是宗通,心通与说通就是所谓宗门与教下,但是宗门与教下是一不是二。过去有人说,心通的人一定达到说通,而说通之人未必能做到心通。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层观察,就知道心通与说通有密切的关系;若心不通,说通是绝对做不到。由此可知,要想做到说通,一定要心通。如何才能做到通达无碍?下面一句比喻为我们点出来了。“如日处虚空”,像太阳一样,在虚空之中,意思是教我们要做到一法不立,才能做到通达。做不到,换句话说,纵然是以研学而通达三藏经论,或者通达世出世间法,自己并没有真正证得这个境界,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不能做到‘通\’字;通,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亲证。心通者,证悟实相;说通者,解悟佛说。此地的‘通\’,是指证悟之说才是说通,决定不是解悟之说。这个意思,从以下的句子我们能看得出来。

  这十五首颂,《法宝坛经无相颂讲话》解释得相当清楚,也举出禅宗许多公案来证实,并且得到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的印证。书中举出禅宗嘉山和尚公案,公案的内容是说明一个人,他亲证的境界到什么程度?所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这两句话就是如日处虚空的意思,到这样的地步才可以说是亲证实相。证得实相之后,实相是体,演说是用。体是根本,说是末,本能摄末,所以心通的人自然就说通。说通的人,由说通而证得心通,这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常常演说就是长时期的薰习,薰习时间长了,自然就能证悟。所以说,由说通至心通,这是菩萨的教法;由心通至说通,是如来的教法,我们应当从这里来观察。这是说明‘说\’与‘心\’是一不是二。前面两句是说明佛教教法的原则,一定要做到通达无碍。

  下面这两句是说明佛祖立教的宗旨。“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唯\’是唯独。‘传\’是承传,辗转授受。‘见\’是讲亲证。‘性\’是指众生本具的心性,在唯识称作阿赖耶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它的宗旨就是传授见性之法。‘法\’这个字是包罗万象,佛经里将这个字举作一切事物、一切理论、一切程序,乃至于虚空法界的总代名词。在这里,特别是指一切法里面的修行方法,尤其是指见性的方法。末后这一句,显示出佛法出世是普度一切众生。‘邪宗\’,简单的说,凡是不以见性法为教学宗旨的,都是邪宗。在佛法中,未了心外无佛、心外无法的一切宗派,也是邪宗。佛法是无诤之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看到佛法里有一些争论,这是为了普度众生、破邪显正不得已的一种方法,决不是佛法喜欢争论。

  初祖达摩祖师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当年在他的本国教化众生,那时有两位法师,一位名叫佛大先,一位名叫佛大胜,都曾经与祖师同学于婆陀罗,修学小乘禅观。后来,佛大先遇到般若多罗,于是舍小向大,与祖师同门并化,被当时的世人称为门下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却又分他的门徒成为六宗,所谓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祖师看到他这种分法,非常感叹的说:这位法师已经是落在迹象里面,何况再分而支离破碎(这是说佛大胜的六宗)。祖师就说:‘我如果不为他辨别,这些人必然是永远被这些邪知邪见所缠缚而不能超越。’于是他就发大慈悲心到彼师门徒之处,一一与他们辩论,破他们的知见,使他们能破迷开悟,再回到正知正见。然后他才从海路来到中国,这就是中国初祖达摩祖师。

  禅宗所谓‘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性就是体,见性法才是真正如来家业。初祖分破六宗,已经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说‘出世破邪宗\’。佛门之外的邪宗,我们容易认识,而佛门以内的邪宗,我们不容易发觉,这是特别要注意到。凡是不以明心见性或者一心不乱为宗旨,皆是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这首偈是说明佛教的教理。‘法\’是指见性之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法。一切法以及见性法,实在是说不上顿超与渐进。问题在哪里?迷与悟。有人很快就破迷开悟,有些人很慢才能觉悟,什么原因?“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佛在《法华经》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法确实是一,本无顿渐,只因众生迷悟千差,所以见道有早晚,这才建立顿渐的假名。‘见性门\’是指东山法门。这个法门唯论见性法,不论禅定解脱,也是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放下的,就是愚人,放下什么?佛门常说‘一切放下\’,或者说‘放下万缘\’,念佛法门常教导我们‘放下身心世界\’。身是正报,世界是依报,正报与依报都是属于色法;心法是指八识与五十一心所。换句话说,不但外面的色法要放下,内里面的心法也要放下。放下就见性,放下就是见性门。由此可知,放不下的就是愚人。放不下,就永远被摒弃在见性门外,所以说‘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这首偈是行法的总说。‘说\’是说法,也是指宗门对来机所说的话。如果把这个意思展开来讲,就包括佛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这表示多,法门无量;但是它的原理是一个,所以说“合理还归一”,‘合\’是契合,契合到真理是一。《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般若经》讲的‘一实相\’,《维摩经》讲的‘不二法门\’,净土宗讲的‘一心不乱\’,这都是讲到‘一\’。‘一\’,还是勉强的一个名称,古德说:‘本自无二,一亦不立’;这桩事情就是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言说思量所能达到。既然这种原本不可说,而勉强说之为‘一\’,我们对‘一\’也就不能执著,执著就归不了‘一\’。在禅宗里,祖师大德为逗当机,有所谓‘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狗子无佛性,狗子有佛性’。从这些公案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诸佛如来、历代祖师所说之言词,句句都是活活泼泼,教我们契入一实相,决定没有一个死方法来教导人。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两句讲的是真性自用。‘烦恼\’,一般来讲所谓七情五欲。在佛法里说得更为清楚,如《百法》讲的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所说的烦恼,总不离贪嗔痴。从根本上说,贪嗔痴外,再加傲慢、疑惑、邪见(或称恶见)。在烦恼之中,修道之人应常转烦恼为般若智慧,此是修行见性的原则,亦是契合一真理体的修为,在般若里称作‘观照般若\’。所以,怕的是我们提不起观照般若,就为烦恼所转。若能在烦恼之中提起观照,这是‘生慧日\’。这句经文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常\’字,要时常提起观照的功夫,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前面两句是邪正的定义,教我们认识什么是邪、什么是正。‘邪\’就是烦恼生起,妄念起来时就是邪来,妄念去除就是正来。妄念如何去除?觉;‘念起即觉,觉之即悟’。换句话说,念起是‘邪来\’,觉了是‘正来\’。但是,这样的邪正是相对而生,是二不是一。二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以,后半偈教导我们:“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与正都要离开;换言之,邪正不二,邪正一如。若是我们要去邪存正,正还是邪,所以必须要做到‘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时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换句话说,祖祖相传就是传见性法,见性法就是一颗清净心。假如我们疏忽清净心,不晓得在清净心上用功夫,我们在菩提大道就走入歧途。清净心是一定要证得的,但是清净心也是最不容易证得。为什么?《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在一切境界中才存分别,就已经落到生灭门,就成了知见立知。

  《坛经.参请机缘品》,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首偈在我们看来,这个境界相当不错,正如神秀大师的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一样的意思。可是六祖大师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境界依旧未明心地。若照此方法来修行,则是增长葛藤、增加系缚。所以,他从反面对症下药,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偈的用意,就是‘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祖师这首偈是针对卧轮来作的,若不是卧轮的境界,这是决定用不得的。为什么?你起心动念就又错了。可见,我们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修学过程里,也不能起心动念,当然更不可以有所执著;佛法是破执著之法,一有执著就错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菩提\’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觉\’,觉是觉悟。此处所说的境界,有事有理。从理上讲,由断烦恼障而证得一切智,这是通于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菩提。从事上讲,由断所知障而证得一切种智,了知一切诸法,这是如来的菩提。如来菩提通于此二者,故称大菩提。

  “菩提本自性”,如来的大觉本是自性中具足。六祖说:‘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明白指出自性就是第八识。六祖当时三更入室,听受五祖讲《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师于言下大彻大悟,顺口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也证明一切众生与十方如来的自性没有两样。迷了菩提自性是凡夫,悟了菩提自性是佛,佛与凡夫只不过是迷悟不同而已。在此祖师说,第一句是自觉,本来觉;第二句是转本觉为不觉,正是《起信论》所谓‘一念不觉\’。‘一念\’是什么?就是起心。“起心即是妄”,我们在一切法中起心动念,就是妄想,就是无明。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此偈前两句是从本觉而迷成了不觉,后两句是本觉在不觉之中。只要我们能正,‘正\’是什么意思?是‘邪正俱不用\’,这就是正。你用邪,当然错了,你用正,还是错了;必须要邪正都不用,这才是佛所说的正法,三障就能离开了。‘三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说出轮回的现象。烦恼是起惑,就是迷惑;业障是由迷而造作种种善恶业;有了业,业遇缘一定有果报,就成报障。这就是惑、业、苦所造成的三界六道轮回的现象。这一句中,祖师教导我们超越轮回的原理,就在一个‘正\’字;‘正\’字简单的说,就是真心在一切境界里,永远是一念不生、两边不著。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是妄心,不是真心。这桩事情,我们在《楞严经》读得很多。楞严会上佛教导我们‘舍识用根\’,根就是正,因为根确实是在一切境界中不生分别、不起执著。由此可知,生分别、起执著的是妄识,不是真心;也就是不是清净心,那是在妄识之中,在妄缘之中。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自觉法。修道是修什么道?就是修见性之道、修成佛之道。修见性成佛道者,于世间一切事业皆不相妨碍,正是《华严经》所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但是,修行人须“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应。‘常自见\’就是自觉,怕的是见不到自己过失。‘过\’,并不是说我们造罪过、做错事情,这种过我们容易觉察,凡夫都晓得,不是大修行人事情。此地,‘过\’是指用邪、用正。用邪不必说,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是过,用正也是过,这就很不容易懂。前面说‘邪正俱不用\’,我们执著在正,分别在正,这就有很大的过失。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句话我们听起来很不容易懂,也没有法子肯定它。为什么?遇到利刀来伤害,或者遇到毒药,我们想想:我们起不起分别,动不动心?一生分别、一起执著就错了。这是讲的世间法。再讲出世间法,譬如戒律,小乘戒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大乘戒如菩萨戒,我们若是执著于戒相,错了,不执著于戒相,也错了。为什么?不守戒是犯过失,存心持戒亦不是正。‘邪正俱不用\’,是持而无持,无持而持;运用于念佛上,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要见到这个境界,与道才能相应,就是‘相当\’的意思。这个境界非常微细,必须时常警觉自己,于一切法中,尤其是于大乘法门,无论自修、弘扬,我们有没有执著、有没有分别、有没有起心动念;若有执著、分别、起心动念,即是自己过。能见到自己的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明我们对于环境的觉悟。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事环境。这里所著重的是人事环境。“色类”是说各色各类的有情众生,佛法一般讲‘胎、卵、湿、化\’。“自有道”,‘自\’就是他自己;本来自有真性,真性是一切众生所同具的。真性是清净平等,这是道的意思。道,不妨碍道,所以说“各不相妨恼”。只要我们不起分别执著,即能见到一切万物同此真常本性。

  悟道之人,如古大德所说,‘彼以毒来,我以慈受’,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必须要真正通达诸法实相,才能做得到。在行持方面,看起来并不难懂,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凡是冤家对头存一种毒害之心来对我,而我能以慈悲爱护之心来对他,这是古人所说的‘以德报怨\’,这是很高的修养。‘怨\’没有自性,‘毒\’也不是真实,而‘德\’、‘真诚\’才是真实。佛法讲‘慈\’,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此境界中必定是怨亲平等,这是佛法所提倡,这是道。离怨亲平等、真常自性的道,再去找道,六祖说‘终身不见道\’。诸佛所证得的理体是究竟圆满,本无增减,亦无生灭,处处皆圆,所以,万类之中哪个不是佛?本源之性,也就是此处讲的‘道\’,何曾有过分别?可惜的是,众生背觉合尘,迷头认影,离开心内之道,妄求心外之道,当然是无有是处。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波波”是奔波不停。此地并不是指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劳碌奔波,文字中含有深义,是说我们的心,心到处攀缘永远得不到休息,如此度过一生,一直到老死,必定会懊悔,这一生空过了。换句话说,若要一生不空过,就要修定,心能在境界中做主宰。大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如此才能见到真道。“真道”是真常之道,佛法称为诸法实相,亦称为真如本性。要想见到真道,大师告诉我们“行正即是道”。‘行正\’二字是关键所在;邪正不二,邪正俱不用。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屏息诸缘,不生一念,根尘不偶,一切皆舍,舍相亦无,如此才是正行;正行与道相应,正行才能真正见道。

  ‘离道别觅道\’,是邪见之人。三祖教导我们:‘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意思是说,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止住;止住之后,心才能定得下来,心才能静下来,直到根境相偶时候,不起分别,不起妄念,一切任运自然。行者能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不违背这个道理,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之中,这就是‘行正\’。正就是道,除了‘正\’之外,更无别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道心\’就是觉心。没有觉心,人必定是迷惑颠倒。心迷倒,行必然不正。‘闇行\’就是迷惑颠倒之行,这是修道之人、求道之人,所以不能见道的根本原因。这是修学佛法希望在这一生中有所证悟者,不可不知的关键所在。‘道心\’,简单的说,无一切妄心,这就是道心。道心就是真心,行正之心亦是道心。行正之人,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则举足下足,无非是道。闇行之人,心住于法,于是眼被法障碍,盲修瞎炼,无由见道。《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与此地意思相同。\‘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是说明菩萨如何住于道心、如何行正行。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这两句,实在是真正提醒我们。《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修道之人,若还常见世间种种过失,可见其妄心并未消除;换言之,‘能所\’没有舍离。果然‘能所\’亡了,所见世间众生见同不见;能所双忘,当处是道。古人所谓‘十字街头不见有一人在\’,功夫到此程度,即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个时候,世间与出世间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若想知道自己所修之道,是真或是假?只须问自己,对待别人过失是见或不见,即能考验。果然确实不见一切众生过失,自己则有相当好的境界。若自己还见一切众生常犯过失,则不是众生有过失,而是自己的烦恼心所与境界相应,所以,是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众生的过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首偈是说明‘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义趣。如果我还在批评别人过失,便是起心分别,我相未忘。他人之过失,与我本来没有关系,起心分别即生嗔恚,烦恼种子渗入识田,转变为自家之过失,这是不智的行持,所以叫做‘左\’。“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左\’就是错了,自己错了。佛门教导我们要修怨亲平等观。“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只著重在个人的自修。

  真正修道之人,一定先要求解。求解的目的,是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确实的了解,不能含糊笼统。了解得愈真切,我们的分别、执著、妄心才真正能放下,所谓是‘歇即菩提\’,才能歇下。否则,在环境中总免不了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所以不能顿歇,皆由无始劫中的烦恼习气。老同修都晓得,烦恼易断,习气难除。习气不除,障碍明心见性。这十五首的偈颂,诸位要将它念熟,最好能背诵,常常提起觉照的功夫。一遇到境界,心里才动心,自己就能觉察到。觉察什么?‘他非我不非\’,把自己的分别、执著、妄想、是非顿息。要求自己的心像明镜一样,古人所谓‘胡来现胡,汉来现汉’,胡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相,中国人照镜子,镜子现中国人的相;随缘现相,没有执著,没有分别,这就叫真心用事。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我们若是动了是非嗔恶之心,或者出言批评他人而与人结怨,这个错误就太大了。不但眼前我们与人结怨,而且识心中还种下恶报的种子,这才是真正的过失。所以说‘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这两句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断除是非之心、妄想之心,破除烦恼习气。‘却\’是排除的意思。‘却非心\’是排除非议他人的念头。修行人须如如不动,不理他人是非好恶。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我们的心,永远像止水一样,自能打破烦恼。宝志公说:‘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须臾得道。’又说:‘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外境皆空,哪有是非人我?这样才是破除烦恼极妙方法。云门祖师说:‘你立不见立,行不见行,四大五蕴不可得,何处见有山河大地来?是你每日把钵盂盛饭,唤什么作饭?何处更有一粒米来?’到这田地,爱憎好恶都与自己真性毫无交涉,这时才真正是天下太平,更无一事。“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两句是说得大自在,显示参学之事已经圆满,所谓‘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大休大歇境界。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这首偈是说自己修学圆满之后,若有机缘,一定要从事于度化众生的事业。教化众生之目的,是令众生断疑、破惑、生信、见性。他人在迷,你想教导他趣向觉悟之道;他人步入邪途,你想化他归正路,这是诸佛菩萨出世的本怀,也是诸菩萨修因的正行。可是,自己方面必须具有方便的智慧,才能起化他的作用。何谓‘方便\’?所谓方便,就是通于权巧的智慧。权巧乃是一种利益别人的手段方法。照这个意思来说,大小乘一切的佛教都可称为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根机的方法;还有一说,‘方\’是方正之理,‘便\’是巧妙之言辞,所谓四无碍之辩才;用方正之理与无碍的辩才利益一切众生。说真实的,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用的,这是方便,又称为善巧、善权。这就是说明,必须用这些方法,才能入真实之门,才能入一真法界,才能证得一心不乱。在宗门里来讲,祖师开示说法的方便,在本经六祖为门人法海等举出‘动用三十六对\’,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如实说,达到了说通心通,真正是一言难尽。凡是祖师开导后人的,都是大纲一类而已。我们从纲领中,能体会到这个义趣,悟入这个境界,然后才能受用无穷。不过,这样的启示,须是见性的善知识才能理解,才会运用。若无见性,只是学他人的方法,皆是死板而不灵活。

  要想令人破迷开悟,当然不是容易事情。六祖在此告诉我们,要想叫别人断疑生信,自己一定要‘自性现\’。可见,自性现的标准相当之高,也是相当的必要。因为,以自他一如的精纯心印力用,才能截断当机的现业流识,这样才能叫他言下大悟。这是宗门知识直指人心的妙密作用,往往不是教下所能做得到。宗门著重‘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不注重文字名句,这也是我们应当要了解。

  佛法在现今,已经流入到学说与理论,这样实在是丧失佛法本来面目。无论大小乘佛法,其目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而破迷开悟才是它真正的作用。如果要说到理论、说到学问,不但不能开悟,反而增长迷惑,这就违背佛法的根本精神。佛法的根本精神,是指导我们人生心行、行为,不是一种空谈的理论。说到这一点,《坛经》确实做到了,它的文字简洁,确实具足对一切修道人的心行,做一个最高原则性的指导方针,这也是为一切修学人所喜爱的一本典籍。可见得见性之后才具足无量的方便,决不是以知解来接引众生,所以他才能令众生得到究竟真实的利益,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生信、悟解。“佛法”是指佛祖相传顿教之法。“世间”,‘世\’有迁流的意思,‘间\’有界限的意思。世间与世界是相同的意思。佛法讲世间,一般讲两种世间:一种是‘有情世间\’,另外一种是‘器世间\’。佛法就在世间里面,不需要离开世间去求取正觉。儒家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如果离开世间做人的本分,去寻觅菩提觉道,就好比向兔子头上去找角一样的傻。兔没有角,就好比离开世间,决定没有菩提一样。古德也常用金与器来比喻,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若舍器去求金,就与求兔角是一样愚痴。

  世间一切诸法,佛在《法华经》为我们作‘如是\’之解,所谓‘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能见到这十大要领,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见到百界千如,才是真正的世间觉,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分作三句读。以‘相\’来说,第一句‘如是相\’,第二句是‘是相如\’,第三句是‘相如是\’。一个字有三种读法,十个字合起来就三十种读法,从这个读法里面,我们就能悟入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修学果然能依照十如是用心,时节因缘成熟,头头是道,遇缘触著,当下豁然大悟。这种境界,在古代依照这种方法修行见性的人很多。

  由此可知,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可见,迷就叫世间,觉就叫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迷悟在心,不在境界。所以,境界确实是‘如\’、‘是\’;换句话说,有所‘不如\’,有所‘不是\’,都是迷心的错误妄见。古人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我们要是能稍稍体会得,与佛又有什么不相同呢?所以,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贪嗔妄念,离开一切善恶的妄想,行住坐卧,触目遇缘,与佛之妙用也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古人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们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从哪里起来?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所谓‘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这首偈是讲到证果的方法。‘正见\’是不二之见,不起心分别;换句话说,反过来都叫做‘邪见\’。三祖《信心铭》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正见迥然现前,身虽然在缠,心已经出世。试问:心不住相,还叫什么作世间?如果起心分别,必定被境界风苦乐所缠,这就叫世间。但是,邪与正,这是相对建立的名称。正能治邪,如同病去药除,邪被正所治,邪去掉了,正也不存在,所谓病去药除。所以,邪与正都要离开,这是讲邪正双遣。但是,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要觉悟,我们邪还没有去掉,所以要用正。等到邪没有了,正才不要。如果说,邪还没有去掉,先把正去掉,那个麻烦就大了,必定堕落。一定到邪念不生,正法也不要了,这个时候是邪正双遣,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菩提本性宛然现前。

  诸位要记住:‘佛是无求人\’,我们求就错了;‘法是无求理\’,你要求也错了。如果你执著「我都不求’,你还是同于有求;你要是著无为之相,还等于有为。《金刚经》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是般若经非常重要的句子,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在一切境缘中训练自己,一定要在境界里八风不动,然后才能超越,才能真正离开邪正两边,见得菩提自性。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首偈是六祖对我们的结勉,说明以上的偈颂是顿教,一定要悟,不可以迷。悟了,就很快成就;迷了,是不能成功的。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东山法门】

  (杂语)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云:宋高僧传八曰:‘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摩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隐于嵩山少林寺。寻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璨,璨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

  【七情】

  情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或指喜、怒、哀、乐、爱、恶、欲;或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或指喜、怒、忧、惧、爱、憎、欲。[释氏要览卷下]

  【五欲】

  梵语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ru^pa -ka^ma ),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二)声欲(梵s/abda -ka^ma ),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三)香欲(梵gandha-ka^ma ),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四)味欲(梵rasa -ka^ma ),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五)触欲(梵spras!t!avya -ka^ma ),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根】

  梵语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

  【戒相】

  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此乃南山行事钞所立戒四别之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