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谛闲法师著
——民国十六年在宁波观宗寺编——
述辑要疏缘起
释经题
释译题
结前起后——序分
正说行愿——正宗分
劝嘱受持——流通分
述辑要疏缘起
闲于前清光绪八年冬,首听妙法莲华经,至法师品时,心窃慕之;本拟立愿,终身奉持全经,定为日课,频虑经文广多,未能每日讽诵,心颇踌蹰。时同学赠以古吴石刻梵荚本普贤行愿品;初展读,至「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有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心窃喜之,遂决意持此品为日课,终身奉为净土指南。此本至今,宝之若璧;光阴迅速,忽忽已四十余年矣!今年秋,杭州功德林经理,钟君康侯,邀集诸同仁,组织讲经会于城中菩提寺,祈请讲观音经;闲恐被机不溥,乃以病却之,坚不肯行。后易讲是经,遂欣然允可。复虑精神不敷,挈法子炳瑞副之。开经日,听者若云拥,竟无插足余地。日常万指围绕,似觉津津有味,如饮醍,人皆赞叹欢喜,获未曾有,岂非教被乘时也欤!自信持诵,不唐捐也。讲毕旅甬,一经月余,每日持诵,觉得当时所讲词句,俨然犹在唇吻之间。至腊月初,乃取清凉疏、圭山钞,首尾详阅一过,始知当日所讲者,若华岳之一尘耳。窃惟疏太约,钞过丰,至今又历千余年矣,时愈远,而根愈钝,人非昔比,所以久置高阁,阅者几希。闲为求丰约适宜,遂于十五日拈毫起草,采摭疏中精要言词,按科疏释,经前添以当日所讲之释题玄义。为便初学,非敢谓以被时机也;乃命名为辑要疏。如不以人废言,未始非供养海中之一滴也夫。时维
民国十六年,岁在丁卯,腊月二十三日搁笔。
释谛闲述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
释题
甲一 释经题
乙一 总明五义
举凡释经,仰遵吾祖,辄陈五义。释经题中分二,初总明五义分四:一标名,二生起,三引证,四通别。标名者:一、人法兼喻三事具足为名。二、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为体。三、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四、拔众苦与佛果乐为用。五、圆顿大乘第一乳味为教相。生起者:要悟真理,须先知名,欲彰大教之功,乃立具足之号,故先释名。使闻名以识体,如获兔而忘晜,见月而忘指,故次显体。虽明一真之体,备显性德圆融,不论妙行之宗,真体无繇契会,故次明宗。自行曰宗,化他曰用,内行既着,外用乃彰,故次论用。以四义为指南,复须教相为区别,故后判教,使偏圆不滥,时部甄分也。引证者:文云:「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故以三世具足为名。文云:「虚空界尽,愿王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愿王亦无有尽。」故以真界性具为体。文云:「是人命终,最后剎那,世间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以愿王导归为宗。文云:「若人诵此愿王,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供养,此人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故以拔生与佛为用。华严大经,是佛初说,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又如从牛出乳,故以乳味为教相。通别者:西天诸祖,东土人师,各申佛经,俱造诸论;若释题目,五章则通。又宗释不同,大小殊异;若释题目,五章则别。
乙二 别名五义
丙一 释名
丁一 释经名
戊一 合释
合释者,如清凉国师,直释七字云:「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梅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剎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摄玄妙,以成真经之彩,经也。」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则无尽法门,思过半矣。
戊二 分释
己一 释别名
庚一 简定
一切诸经,别名无量,举要言之,不外七种: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三事具足。单人,如佛说阿弥陀等。单法,如般若等。单喻,如梵网等。人法,如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等。人喻,如菩萨璎珞等。法喻,如妙法莲华等。三事具足,如本经等。
庚二 正释
辛一 释大方广
大,以当体得名,离绝为义。方,以就相得名,常遍为义。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此三字,直指吾人现前生佛同体之心性也。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云何具无量德?谓性体、性量、性具。性体者,离四过,绝百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无古无今。性量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世界有边,虚空无边;虚空有边,心性无边。现在有边,过未无边;过未有边,心性无边。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者,具十法界也。举凡十界,依正色心,假名实法,心性无不具也。欲令易解,作此三说;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性体离过绝非,性量竖穷横遍。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竖穷横遍。今言大者,指性体也;方者,指性量也;广者,指性具也。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中谛统一切法,故言大;真谛泯一切法,故言方;俗谛立一切法,故言广。性体即心之体大,性量即心之相大,性具即心之用大。故知大方广,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之体相用,乃天然之性德也。云何受无量名?此心性,或名空如来藏,或名不空如来藏,或名空不空如来藏,或名真如佛性,或名一真法界,或庵摩罗识、大圆镜智、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等皆是也。欲知三字分别显性,请阅圆觉经讲义释题。
辛二 释佛华严
上三字,直显性德;此三字,巧显修德。全性德而起修德,不三而三;全修德即是性德,三而不三。言性德既是离过绝非,竖穷横遍,而修德亦一一无非离过绝非,竖穷横遍也。先出三字名义。佛以就果得名,觉照为义。觉则悟大夜之重昏,照则朗万法之幽邃也。华以从喻得名,感严为义。感是感果,万行圆成故;严是严身,众德悉备故。严以功用受称,资庄为义。资广大之体用,庄真应之佛身。上二字,是因果别相;此严字,是因果总相。因修万行为能严,果彰众德为所严,能严所严皆云严也。次释三字广义。大疏以十义释佛:一、法界义,谓性德真常,十界依正,法法皆佛,是法身佛也。二、本性义,指根本智,谓智光寂照,玄鉴无私,即本具天真佛,成报身佛也。三、涅槃义,涅名不生,盘名不灭,是依体受称。疏主意以从用得名,谓从体起用,化用自在,化毕归寂,名涅槃佛,即应身佛也。四、随乐义,谓乐是乐欲,指机感;随是随顺,指圣应。所谓有求必应,无感不通,即意生身佛也。五、成正觉义,谓因圆果满,道树告成,即菩提身也。六、愿义,谓称性宏愿,体周法界,即愿身也。七、三昧义,三昧云正定,定属福德,由依大定,积福圆满,即福德身也。八、业报义,谓报得相好,微妙难思,用严法身,由因善业,即庄严身也。九、住持义,谓安住觉道,持摄迷流,福泽四生,恩沾九界,即力持身也。十、心义,谓万法由心转回,威势仪容映夺,即威势身也。上来十义,第一当大字,第二当方字,第三四合指广字,第五当佛字,六七合指华字,第八当严字,第九当经字。前六字为别题,经为通题。若别若通,皆不离于一心之所回转,故第十总包上九,可谓总标七字,十佛齐融,为斯教主,示物等有证必玄同也。华亦十义:一、含实义,表于法界,含藏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无不照了故。三、微妙义,一一行门,皆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宜,令生欢喜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结成正觉故。六、端庄义,行与愿俱,恰恰相等故。十、无染义,行与定俱,处浊恒清故。八、巧成义,所修德业,不作自成故。九、芬馥义,众德住持,流香弥远故。十、开敷义,众行敷荣,心华灿烂故。此十义诠华,如次对前,为十佛因,亦不离题之七字故。严亦十义,即上十华,同严一佛,为严不同,即有十义。又此十华,如此严前十佛,即是十义故。以华为能严,佛为所严。佛华为别相,严为总相。
己二 释通名
通名指经字。经亦十义:一、涌泉义,谓深入经藏,谈吐不穷,如泉源混混,涌注不竭故。二、出生义,谓得经幽旨,言论出生,从一生十,辗转资多故。三、显示义,显理具三千,示事造三千,的是经中之奥义故。四、绳墨义,谓楷定正邪,如木随绳而正直,喻心随教而离邪故。五、贯穿义,教中事理、智断、行位、因果等,穿成一贯,不令零落故。六、摄持义,谓摄持所化众生,归于本源,不令攀缘六尘,轮回五道故。以上六义,依佛地论。七、常义,万古常规故。八、法义,千叶同轨故。此二义是梁昭明太子所出,感法师,以此常法二义,解绳墨涌泉云:法则举直以措枉,绳墨以譬之;常则汲引而无竭,涌泉以况之。九、典义,谓妙理圆正,无偏邪故。十、径义,超出生死之径路故。释经名竟。
丁二 释品名
入,证入也。有能,有所。不思议境界为所入,普贤行愿为能入。言不思议者,心言罔及故。问:何法心言罔及为不思议?答:即解脱境是。解脱境界所以称为不思议者,具含四义:一、事相,境界无边,故不思议。二、理性,境界深远,故不思议。三、理事无碍,故不思议。四、以性融相,重重无尽,故不思议。言解脱,亦有二种:一、作用解脱,谓作用自在,脱拘碍故。二、离障解脱,谓用二智照,离二障故。由于内体无障,故得外用无累。二义相成,总名解脱。境界亦二:一、分剂境界,如国疆域,各有分剂,佛与普贤,德用分剂,无能及故。二、所知境界,理境深远,事境无边,事理无碍,性相融通,唯佛与普贤,方究竟故。由于内证所知无边之境,故能外用无有涯涘。二义相成,总名境界。即于二境,得二解脱;此二不二,故不思议。以上言所入也。言普贤行愿者,夫行之与愿,如鸟二翼,车二轮;阙一,即不能翔空致远。必须二翼完全,始可翔空;二轮具足,才能致远。然普贤是人,行愿是法,此品以人法为目;且人之与法,俱堪称为普贤。约人而言,谓普贤行愿故;约法而言,谓法界之善,为普贤法故。言人普贤者有三:一、道前普贤,指资粮加行二位,谓曲济无遗曰普,位邻亚圣曰贤。二、道中普贤,即登地以上位,谓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调柔曰贤。三、道后普贤,谓已证极果曰普,不舍因门曰贤。约义而言,谓已成佛竟,行德周备,自利已圆,上无求进,不舍悲愿,唯务济生;隐实德而现权形,示居因而号菩萨,即观音、文殊等皆是也。果无不极,因终不舍;若斯菩萨,均得称普贤也。言法普贤者有二:一、指体名普贤,谓妙体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用名普贤,谓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贤。在一尘而广大悉备,在万有而独立不移;其体如是,其用亦然。以上言能入也。能所契合,泯绝无寄,斯为真入耳。品,类也。佛说此经,在逝多林,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约时,居第四,虽说在般若,义属华严,故结集大士,结归第一时部类,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云尔。此一品,有四十卷,今是最后一卷。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引华藏海众,往生极乐,故古人取列净土三经之下,为净土四经。时人多有作为日课,深有见焉。释名竟。
丙二 显体
丁一 明须显体
名为宾,体为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名为体上之能诠,体为名下之所诠。凡种种文字,无非名言;文存所依之理,即体也。而一切文字名言,均须因文达理,因言得体;如因筌得鱼,因指见月。若但逐名,而不悟体,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为弟子说筏喻也。如云:未渡河者,须用筏;已到岸者,不须舟也。经教亦然,未悟心者,须用文字;已悟心者,一切名言,皆剩语也。如此经者,大方广佛华严,是经名;普贤行愿,是品目;乃至四十卷全文,一一无非能诠之文言。就兹言下,一一皆显所诠之理体;得此体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前之释名一章,总诠三法;今之显体一章,别在法身。宗章,别在般若;用章,别在解脱。教相,分别总别,故于释名之后,须先显体也。体义有三:一者礼体义。体虽法身,必具二德,虽具二德,还属法身。具二德,故非纵;属法身,故非横;不纵不横,故成妙体。妙体贵极,诸法中尊,一切万行之所归趣,无量功德之所庄严,种种言辩之所诠显;犹众星拱北辰,群流归东海,故须以礼释体。明是贵极之法,法身德也。二者体底义。谓悟此体者,穷万法之源,到实相之底,故以底释体。明是透彻之宗,般若德也。三者达义。谓得此体者,会万殊而不二,遍众法而无遗,故以达释体。明是无碍之用,解脱德也。综此三义,为一妙体。迷之,则历劫长沦;悟之,则当下具足。经云:「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此堪证明历劫长沦也。又云:「诵此普贤大愿王,相好智慧成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此堪证明当下具足也。岂非名后先须显体之明证乎。
丁二 明正出体
今所出之体,而非华严全部,乃出当品别行一卷之体也。名虽有异,体即不殊。此品以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为体。论云:「一真法界性,具足十法界,依正本圆融,生佛无殊致。」意显寂寥包博,虚旷冲深,总赅万有,即是一心。性绝有无,相非生灭,莫寻其始,宁见中边。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廊尔大悟。诸佛证之,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开示。原无名词,强号之为一真法界,性具三千。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言无差别者,即指此体也。此之妙体,性非染净,遍能出生染净诸法,故曰性具三千。言三千者,假名一千,谓佛假名,乃至地狱假名。实法一千,谓佛五蕴,乃至地狱五蕴。国土一千,谓佛依报乃至地狱依报。随举一名,随拈一法,随指一尘,无非法界;理事顿足,无欠无余。言此假名、实法、国土,并云千者,须知吾人介尔一念心性,试观一念起时,必落一界。一界即具十界,十界互具,则成百界;如此百界,各具性相,乃至本末究竟等十如是。以百界论之,便成千如是矣。故曰介尔有心,三千具足。只此介尔极微劣心,三千性相,炳然顿具;非前非后,不减不增。何以故?一念体圆,名为理具;随起念时,即名事造。所以念体念用,同名为心。念体,则冥乎理具,而理具还包事造。念用,则成乎事造,而事造还含理具。故得事理两重三千,皆即一念心中圆具。如帝网珠,光光融摄,重重无尽,难议难思,故曰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心性欤。
丁三 明决微疑
此品是华严经最后之一,原名入法界品。今译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既是华严,宜但用法界二字为体足矣,何须前添一真,后加性具三千耶?以别行品,贵在愿王,导归极乐;而愿王导归,是此卷之妙宗。宗非体而不立,故于法界下加性具三千,意显生佛之假名、五阴之实法、净土之依报,皆吾人心性本具之三千。俾修净业人,读诵此经,庶几不起外求之念。须知一真法界,即心性之异名尔。显体竟。
丙三 明宗
丁一 须明宗
前显体,显性德;今明宗,明修德。性属于理,修属于事。性修原自交成,理事由来不二。性假修显,修藉性成。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方之梁与柱,是屋之纲维,屋内空,是梁柱之所取。今以屋空喻体,梁柱喻宗,繇有梁柱,方得受用屋空,故次体之后,须明宗也。
丁二 正明宗
宗,趣也;乃修行之喉襟,会体之枢要。若行者不识宗趣,将何以领会不思议之妙体乎?故宗趣不可不知。此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经中十大行愿,愿繇性发,行从性起,一一行愿,无非称性之修德也。性德离过绝非,竖穷横遍,是故十大愿王,一一皆离过绝非,竖穷横遍也。所以经中十愿之文,前九大愿,一一皆云尽法界虚空界。第一愿云: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等。第二愿云: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等。此皆称性之谈也。所谓导归极乐者,须知极乐世界,为法界藏土,亦即称性之净土也。以称性愿王为因,即是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以称性极乐为果,即所谓然后圆成果地修证。私谓圆明法界性,不变能随缘,圣凡与净秽,皆依心变造。十大愿王,繇心发也;极乐世界,唯心土也。导念佛人归于净土,归唯心之净土也。华严善财,华藏海众,悉是登地大士。普贤尚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何人斯,宁不愧煞!明宗竟。
丙四 论用
用,是力用;亦名功德。如来,以权实二智,鉴机施教为功能。此经以拔众生苦,与诸佛乐为德用。须知庸凡与佛圣,迷悟虽有殊,我心与佛心,究竟无有二。佛圣,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种种功德。庸凡,因人也;具无量恒沙烦恼,造无量恒沙业系,受无量恒沙生死。迷悟之相,犹若云泥。而言无二者,据相,则不二而二;约性,则二即不二。盖佛是悟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迷佛心内之众生。悟者,悟众生本具性体性量性具也;迷者,迷诸佛所证性体性量性具也。心性之妙,岂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是故众生本具性体,即诸佛法身;性量,即报身;性具,即应身。先德有言: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佛即心,心即佛;未举念时,早已成就;纔举心念,即便圆成。所谓感应道交,冥通圣智,不其然乎。经偈云:「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是拔地狱苦之力用也。地狱极重之苦,尚能速疾消灭,其鬼畜修罗之苦,不待言矣!恶道重苦尚拔,善道轻苦,又不待言矣!六凡分段粗苦尚拔,而三圣变易微苦,尤可知矣!经中校量闻经功德,谓若人以满十方佛剎微尘数世界,上妙七宝,供养尔所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微尘数劫,所得功德,不如闻此愿王所得功德,比前功德,虽有百千万亿分,亦不及一。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最少,一四句偈,此善男子,善得人身,所获福德,如偈云:「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此是与诸佛乐之明证也。佛乐尚与,况菩萨神通乐,二乘涅槃乐,诸天五欲乐,均不待言矣!故以拔苦与乐,为此品之胜用也。论用竟。
丙五 教相
教,是圣人被机之言。判,是分别异同之致。此经于五时中,是第一时;如日初出,先照大高山王;于五味中,即是乳味。大经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以譬如来五时说法次第。牛,喻佛。五味,喻教也。于化仪,属顿教;于化法,兼明别教,正明圆教。故以圆顿大乘,第一乳味为教相也。判教竟。五重玄义已竟。
甲二 释译题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译者,易也;谓翻易梵土之文,译为中国之字也。天子宣令曰诏。奉,遵也。奉诏,犹云遵令,即遵依天子所敕令也。般若,是译师之德号。梵云般若,华言智慧。译师原名金刚智慧,意取从金刚心中所起之智慧。金刚,以坚利为义。言译师以智利自,而能破惑证真;以慧利他,令他亦能破惑证真也。三藏,是显译师之才能;谓译师之才,能博通经律论三藏,故敢将梵策东来,贡献代宗圣主,普利中华也。罽宾,即北天竺界,羯湿弥罗国之别名。唐言贱种,谓此国最初,系种族贫贱,原非王种之贵族也。此经梵策,自唐代宗贞元十二年六月五日起首翻译,至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译成进上也。
译经
甲一 长文
乙一 结前起后——序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此文虽是大部最后一品,而文义三分宛然。此段文结前起后,即当品之发起序。初二句,结前所说已毕。谓说偈称赞如来殊胜功德,大概如是而已。告诸下二行,重宣佛德无尽,叹莫能穷。当时普贤菩萨,告现前海会诸大众,及当机善财童子言。善男子,丈夫之美称也。调柔为善,挺特名男。假使,犹言设若。不可说不可说,是极大数之名词。谓如来胜妙功德,不可思议。莫道我普贤叹莫能穷,设若尽十方一切诸佛,以无碍辩才之口,经如许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尽将佛剎,磨成微尘,一微尘为一劫,极微尘数劫,日日无间,相续演说,亦是说不穷尽也。若欲下二句,正当发起序之正意。谓如来胜妙功德,是全性起修;性既无尽,修亦何穷?所以说佛功德,不可思议;纵佛口宣说,亦不能穷尽也。汝等现前大众,若欲成就如来胜妙功德门者,应当如我所修十种广大行愿,称性发愿,依愿立行,则如来胜妙功德,不期圆成而自然圆成矣。序分竟。
乙二 正说行愿——正宗分
丙一 正示行愿
丁一 菩萨征列名数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首句,征词。一者下,正列。谓菩萨列示行愿十种,以表称性所修,竖穷横遍,无尽无尽。
丁二 当机按数征释
戊一 当机总征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戊二 菩萨别释
己一 礼敬诸佛愿
庚一 牒初愿名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言礼敬者,礼属身业,谓合掌、低头、曲躬、俯伏、反掌接足,俱身分事也。敬属意业,谓收摄妄想,端秉一心,虔诚恭谨,摄散破昏,皆意地事也。但礼不敬,劳而无功。是故大疏,列十种礼: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二、唱和礼,高声喧杂,词句浑乱,如僧赴应,身不端肃,意不虔诚。三、恭敬礼,五轮着地,捧足殷重。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五、起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六、内观礼,但观内心,不观外像。七、实相礼,实相无相,内外一如。八、大悲礼,随一一礼,普代众生。九、总摄礼,摄前六门,以为一观。十、无尽礼,普为法界,无尽无尽。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释所礼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境,即称性修成事造之境也。理性横遍竖穷,故事造之境亦尽空遍界也。十方是横遍,三世是竖穷;三世无际,十方无边。一切剎海,无涯无畔。而现坐道场之诸佛世尊,如空中微尘之数,大似帝网之珠,主伴互映,无尽无尽。
辛二 释能礼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境与心,原非二物;境既普周,心亦如是。众生繇迷覆障,不隔而隔,焉得自知?故假普贤行愿法力,并繇自心深信解力,故得明明了了,如对目前也。大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亦此意耳。
辛三 释能礼心相
壬一 总明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身体拜,口称名,意作观。三业所对,无非佛境,故云悉净。时不间隔,故云常修。身净无三恶,口净无四过,意净无三毒,故悉净也。时有间隔,即有染污;今既相续,故常修也。
壬二 别显
一一佛所,皆视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
前既一身之前,能现多佛;今则一佛之前,能现多身。身是法界身,佛是法界佛;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身礼一佛,即前十礼中第三礼。多身礼多佛,即第十礼也。
庚三 结显无尽
辛一 显无尽
壬一 别名虚空
癸一 反显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意谓虚空原无有尽,礼亦无有尽也。今云虚空世界设使有尽,故云反显。
癸二 顺释
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言虚空界既不可尽,我礼如何肯尽,是顺释也。
壬二 例显余三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二字,承上文意,不是结词。乃至二字,并非超略,是转语词。
辛二 彰无间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相续,即无间也。自非普贤观行之力,如何得念念无间?愿智者审谛思惟,幸不以生灭之心,取相之礼,而修持之,自然不生疲倦之心,不起厌足之念。以下九门,可以例此。
己二 称赞如来愿
庚一 牒二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言称赞者:称,谓称扬;即称述圣德,宣扬优美。赞,谓赞叹;即赞颂德大,褒叹功高也。如来为十号之首,乃仿同先迹号也。金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指法身如来也。转法轮经云:「一切智名如,正觉名来。」指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指应身如来也。虽云三身,实非定三。法身,如净月;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亦非定一。若说是一,三义宛然;若说定三,同是一月。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明所赞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此所赞境文,较前所礼境文,宽廓广多。观此,可见前后文辞,俱有影略。释义,照前例知,可不繁赘。
辛二 释能赞因心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此文较前,亦有影略。前科,彼略此详;此科,彼详此略。谓略法力,但心力也;今既言悉以,即亦含在其中矣。
辛三 辨能赞舌相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此文有四义:初至言辞海三句,标能赞相。称扬句,正辨称赞。穷未句,赞所经时。末句,明其周遍。言出过等者,大部出现品中,有一天女,有妙舌根。经云:「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彩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彼天女者,出妙音声,不过但合天乐;今以普贤胜解力,所出音声,遍合法界,云出过也。余如文不赘。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前文释,可以例知。
己三 广修供养愿
庚一 牒三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言广修者,谓广罗五尘贵品,修饰百味珍馐,陈供法界如来,奉养十方海会。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正名供行
壬一 明所供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释义例前。
壬二 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例前可知。
壬三 例所供物品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首句,总标。诸供养具,不出五尘;如文所显。须知一切诸佛,历劫行因,皆修品物,供养世尊。如我释尊,第二僧祇,放燃灯佛前,买华布发等;乃至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所谓下,别释。华,眼根所对,色尘也。乐,耳根所对,声尘也。香,鼻根所对,嗅尘也。衣,身根所对,触尘也。诸香与灯,俱触尘所摄。所谓者,原上诸供具之说,而进显之词也。一一云天,非人间贱品,表尊贵之意。一一云云,表品物之多,周遍之意。如须弥山,高大意也;如大海水,宽广意也。文中所出,犹是略举。如是众多品物,供养诸佛,一一皆有广大果报。香言种种者,谓沉、檀、薝卜、龙涎、金馥等。华言种种者,谓须曼那、阇提、末利,及天上波利质多罗树、拘鞞陀罗树等。涂香者,谓和合诸香,煎成香水,以涂身手。行者当供养时,一一俱当发愿。供涂香时,作是愿言:愿无漏涂香,磨蓥热恼者,脱彼诸地狱,一切炎蒸苦。供烧香,当愿云:由我供焚香,得佛无碍智,愿回此香云,气馥寒冰苦。灯供养时,作是念言:由我献灯明,获佛智光照,照彼阿修罗,永改骄狂性,傍生鞭挞苦,互相害吞啖,愿得慈惠心,常生人天路。余如大经云云。
壬四 明正供养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问:如上所列多多供品,如何辨得?假使能办,又如何能常供养如上所列多多佛耶?答:须知一香一华,无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尽虚空界;即假故,如云普遍;即中故,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一品物,无不称于真理。各各等虚空界,即以全法之身,游诸剎土;称真之物,供养诸佛。是故菩萨,不虚行于所修,常值诸佛,恒不失时;一切品物,常称真而成就也。幸勿生疑。
辛二 校量显胜
壬一 校量
癸一 举所校量
子一 总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谓以前所列供养虽多,一一无非世间财物,总属有为。何如以法供养之为愈乎?故此总标云,诸供养中,以法为供养之第一也。
子二 别释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问:云何为法供养?如文列明七行,皆法供养也。第一如说修行。大论云:「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修行,不名为智者。」据此,如说修行,方得佛法。是为以法供养也。法句经云:「虽诵千言,色情愈固;不如一解,心境忘怀。虽诵千言,不敬何益?不如一行,欣乐奉修......。」第二利益众生者,十地品云:「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诸佛出世,本为利乐一切众生,故利生名法供养也。第三言摄受者,经又云:「诸佛出世,本为慈悲心,摄受众生。」故以摄受众生,名法供养也。所以维摩居士,以善方便,居毗耶离,常以六度行,摄取六蔽众生,是真供养。第四言代众生苦者,诸佛世尊,以大悲心,出现于世,故曰为众生故,而起大悲心。今言代苦,即是上契佛心,是为真法供养也。第五言勤修者,经云:「不舍勤修一切善法,善法若不勤修,便不能利乐众生,即与佛心相违。」故以勤修善根,是法供养也。第六言不舍菩萨业者,经云:「若舍菩萨所修事业,是亦不能利乐众生。」故以不舍菩萨事业,为法供养也。第七言不离菩提心者,文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以不离菩提心,是为真法供养也。大部经云:「善男子!汝应如是解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非以世间财宝饮食,名供养也。何以故?如来恭敬尊重法故。
癸二 正明校量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此段经文,必先释义,而后明正意。释义者,言如前供养者,即指向所言华云香云等多多品物,供养极微尘数如来。能供财大,所供佛多,自然获得无量功德。若比校之于法供养之一念功德,犹不若也。详而言之,彼财供养之百分、千分、百千俱胝那由他分,乃至优波尼沙陀分,皆不及法供养之一分也。梵云迦罗,华言竖折人身一毛,以为百分;意谓,尽人身之毛,皆为百分,取数多义。俱胝,那由他,均是大数名词。梵言优波尼沙陀,此云近少分;意取碎大块为微尘,尘数虽多,亦不及一也。正意者,经中正意。所以设此校量者,唯恐钝根行者,祇知以能供财多,所供佛多,获福必多;但着事行,不修理观;乐着有为,不信无为。永嘉所谓:「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非虚语也。如上今解,行者了达一香一华,无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正供养时,心中作观,及以发愿,则财供,即成法供。维摩所谓:于食等者,放法亦等;于法等者,放食亦等。是为钝根人而设此校量,读者幸勿滞文而害意也。
壬二 征释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首句征。谓何以如上多多财供,犹不及少分之法供耶?以诸下释。第一行,标举。所以谓诸佛世尊,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七行,俱能出生诸佛故。次一行,结显法胜。所以财供,校量不上也。
庚三 结显无尽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今言最胜二字,显出前之多多财供;不徒财供,兼有法供。正供养时,作观发愿;即是财法二供,等无差别。事与理称,所以一一结归无尽也。
己四 忏悔业障愿
庚一 牒四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言忏除业障者,梵言具云忏摩,华云悔过,据此则翻忏为悔也。前列名为忏悔者,即是半梵半华也。忏者,陈露先罪。悔者,改往修来。有云梵语忏摩,华言请忍。下加以悔,意言,请三宝忍受悔过,兴善罚恶,追变往愆也。业障二字,举中以骇前后。所谓烦恼障、业障、报障。今云忏除者,一忏俱忏,亦是举一即三意也。须知业由惑生,报由业感。惑业报三,如恶叉聚;生则俱生,灭亦俱灭。今之忏除,岂是仅除中间,而不除前后?无有是处。造罪,必三业俱来;忏除,须事理双忏。事是作法忏,以除身口二业;理即实相忏,除意地业也。当此去圣时遥,众生业重,非事忏不为功。事忏,须对三宝前发露首罪,至诚恳祷,五体投地,如大山崩。理忏,如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宜至诚,忏悔六情根。维摩教观罪性,不在内外中间,俱理忏也。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举所忏罪多
壬一 正举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贪瞋痴是业因,惑也。身口意是业缘,动之,不论善之与恶,均属于业。作诸恶业,即是业体。唯识论云:「大乘三业,皆以思为体。」动身之思,发语之思,及思当体,皆业也。故知身口意,是造业之机器。动三之思,名为三业。业有三种:一、善,二、恶,三、不动。今唯取恶;为忏除故,故唯取恶;以善与不动,毋须忏故。
壬二 显多
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此段经文,宜引佛名经释之。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无始受身以来,经无量劫,则劫不可数。一一劫中,受种种身,则身不可数。于一一身,造种种业,则业不可数。」故文云:「无量无边,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所幸无形,不见相貌;设有相貌,无处安容。据理而言,苟能忏之恶业清净者,所获功德,亦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也。如暗室之暗,遍满一室,经历千年,其暗如故;须臾灯光照室,其光所遍分量,一须臾顷,便与室中千年之暗,分量齐等。故婆沙论忏悔功德云:「此忏悔一念之善,如有形色者,大千世界,不能容受。」以敌对相翻,一一即真功德故。
辛二 辨能忏心相
壬一 辨能忏相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
此明忏罪之机器也。昔因三业染污,故无罪不为;今明三业清净,故无罪不忏。亦敌对相翻也。
壬二 明所忏境
遍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首句有二意.一者,三业俱一思为体,思体周遍,故昔造罪,尽空界不能容。今忏悔清净之思,亦周遍也。二者,三业俱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假中。即空,故尽虚空;即假,故遍法界;即中,故横竖普周也。次二句正辨所对。昔因亲近恶友,违背良师;今于十方诸佛前,诚心忏悔。亦敌对相翻也。诚心句,简不至心,缓纵情虑,罪不灭也。谓自此已后,不复造恶,恒常安住清净戒品之中,则自然一切罪灭,一切福生。所谓革故不造新,灭业障如翻大地。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己五 随喜功德愿
庚一 牒五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随,是随顺,不违逆意。喜,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欢喜也。大疏云:然余处随喜,在劝请后;今之随喜,是忏中别义。事势相连,故先明之。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随喜诸佛德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初缘界广,故云尽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次言佛多,故云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三从因至果,初发心是因,一切智是果,为一切智。中间拚舍身命,经劫常行。所经之劫,非是少时,故云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所舍身命,亦非少数,亦有尔所微尘数。舍头目手足,诚难行苦行也。如我世尊:昔作雪山童子,为求半偈,拚舍全身;为萨埵王子,舍身救虎;为六牙象王,自投猎者;作圆满福智王,施眼睛;为金色鹿王,舍身求道;乃至为最上身菩萨,施头目髓脑。广如菩萨本行经说,阅者详之。波罗密门言种种者,依六度扩充,有八万四千也。诸度尚圆,况檀度,宁不兼于内财乎?智地言种种者,即心地品之四十地也;是福智齐修,所以能二严克备耳。言及般涅槃分布舍利者,谓众生机尽,佛应云亡;如薪尽火灭,势必然也。佛以大悲熏修,遗留舍利,普令众生,灭罪生福也。末二句,正言随喜。善根,犹言功德。
辛二 随喜六趣善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六趣,即六道,举所依之报也。四生,谓胎卵湿化,举能依之果也。天上六欲,人间四洲,固然有善可喜。而三途苦趣,有何善可论乎?今所以云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彼虽极苦,不得谓无一尘之善也。
辛三 随喜二乘善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声闻,有四向四果,皆超凡入圣人也。初果至四果向,皆居学地,研真断惑,名有学位;唯第四阿罗汉,真穷惑尽,名无学也。俱是闻佛声教,故皆称声闻。梵语辟支迦罗,华言独觉,又云缘觉。出有佛世,闻十二因缘,觉悟真谛之理,故称缘觉;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缘悟道,名为独觉。此二种人,未得道前,称有学;了道证真,称无学。此二乘人,为自了汉,从因至果,功德多多,非言能尽,故曰所有功德,皆随喜也。
辛四 随喜菩萨德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因称菩萨,果号如来。前科诸佛之难行苦行,即居菩萨地中而行,以其志求无上菩提,无论行之粗妙大小,乃至一尘之福,无非是成佛之因,故云广大功德,皆随喜也。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大品经,随喜品云:「大千海水,一毛破为百分,渧取海水,可知其数;随喜之福,不知其数。」故结归无尽也。读妙经随喜品,即可知矣。
己六 请转法轮愿
庚一 牒六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
此即劝请愿也;除谤法障,起慈善根。法者,轨持义,通教理行果。轮者,所乘义,大小乘别。且小乘二部,通名五义:一、速疾义,如轮王轮,有速疾转故;今圣智起时,有速疾之用也。二、取舍义,如轮王轮,舍东州,取南州等;圣智亦尔,舍苦谛,取灭谛等。三、降伏义,如轮王轮,若未伏者,即能伏之。四、镇已伏义,如轮王轮,尽皆归伏,轮亦常行镇之;今明见道,虽断见惑,尚有思在,更起观智,令思伏断。五、上下转义,王轮有上下转;圣智亦尔,三界上下,断烦恼也。苦法智,断下界惑;苦类智,断上界惑也。具此五义,名为法轮。约大乘,有四义:一、圆满义,具毂辐辋三故;圣智亦尔,一具三故。二、摧坏义,螳螂拒辙,轮能摧之;圣智现前,能摧微惑也。三、镇遏义,即于见道,更作观行,镇伏烦恼也。四、不定义,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自既证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证也。以上约所转义。若约能转,即展转传授义;谓过去佛,传至现未佛也。能所合说,名转法轮。请,谓劝请。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萨愍他,故须劝请。请佛普雨,自他俱沾也。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学所请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前二行,标所遍处,有两重无尽。言一一各有不可说等者,具二种无碍。初一行,明一多无碍;次一行,明小大无碍。所以然者,以性融相,故尔也。后二行,举所请人。人有二:佛是果人,菩萨是因人。言念念有不可说等者,意在所请境宽,能请心亦无边也。一念尚尔,况经多劫乎?
辛二 明劝请法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言种种方便等者,如我世尊,初成正觉,独坐入定,思惟是事。意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思惟已竟,默然而住。复念诸佛,得梵王请,方转法轮。作是念已,放光远照;致令梵王先请,帝释次请。言劝请,即作礼围繞,长跪说偈等,种种方便。于是佛即鉴大小机,应机说法,名转法轮耳。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讲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菩萨常请,诸佛常说;尽未来时,无间无歇。这是结归无尽意。
己七 请佛住世愿
庚一 牒七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此科是劝请中别义。圭山钞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者,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释曰,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心垢,见佛涅槃。佛无生灭,随机见殊,故知心净观佛,是为真劝请也。
庚二 释行愿相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首二句,标处遍。次二句,显佛多。次一句,明涅槃非真,故曰示现。梵语具云般涅槃那,古译翻为入灭息,今翻云灭度,谓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也。且涅槃有三:一、性净涅槃,义翻圆寂;谓法尔无缺曰圆,体自真常称寂。二、方便净涅槃,谓万德成满曰圆,众累永息称寂。三、应化涅槃,谓化用周遍曰圆,用息归体称寂。今指第三。唯识论说,有四涅槃。一、自性清净涅槃,谓真如之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虽有客尘,而不能染,故曰性净。二、有余涅槃,谓三乘圣人,虽断尽见思,犹有无明余在,由证择灭无为,离诸嚣动,故号涅槃。三、无余涅槃,谓钝根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泯智,余迹既寂,故称无余。四、无住涅槃,谓出障真如,大悲般若,时常辅翼。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故,不住生死;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即用即寂,故称无住。即今所请者,指第四也。及诸下,兼请余圣;不唯仅愿请佛,并愿请余圣人也。谓声闻缘觉,有学二乘,咸为世间,清净福田;理合为众生请愿,莫入涅槃。至于佛灭度后,末法时中,亲善知识,为第一大事。何以故?善知识,为得道全因缘故。虽是凡夫,可为巨夜明灯,苦海良导,故亦愿劝请也。故云我悉劝请。经标从胜边说,故但云请佛住世。文从通意,故三乘皆请也。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己八 常随佛学愿
庚一 牒八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前二是别义,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颂中,颂第七愿竟,便颂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属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别义也。而所以须开别说者,即是所修二利之行体故。此科属自利,第九属利他,至第十,将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愿之福,尽皆回向三处也。言常随佛学者,谓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为我所缘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随而学之。乃以观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于六尘五欲颠倒境也。行者苟能以佛所历苦行之境,常作心观者,设遇苦事,乃称本愿,不生怨恼;逢诸乐事,自无耽染,以非常时心观之所愿故。有志于学者,勉旃!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随本师学
壬一 明所学法
癸一 明因中妙行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写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娑婆,此云堪忍,乃我本师所王大千之世界也,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华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意取,此秽土众生,可以起观造修也。言从初发心者。毗卢,即是释迦;以华严,真应不二故。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经言应身,故称释迦。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经尚未施权,故释迦称遮那;法华已经显实,故遮那称释迦。他经已施权,未显实,故遮那是遮那,释迦自释迦;以真应未相即故。璎珞本业经云:「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果,乃于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从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菩提心,起一念信,尔时便名,信相菩萨。」故云从初发心也。言精进不退者,简非懒惰懈怠。谓勇悍无退曰进,万行无杂称精。精进有三:一、披甲精进,无恶不断也。二、善法精进,无善不修也。三、利乐精进,无有情不度也。不退有二:一、不退堕。二、不退转。十信,为不退堕,不退堕于四恶道故。登住为不退转,谓有漏业尽,无业牵引,故不退转,唯有乘愿度生耳。以不可说下,专明檀波罗蜜。以檀度,为诸度之首;举一摄诸,故专明之。梵语檀那,华言布施。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今是财施。财施有二:一、内财,二、外财。内财舍身命,外财舍宝物。今是内财。剥皮下一行文,非仅财施,亦兼法施;不但舍身,亦能舍命;故下云为重法故,不惜身命。言剥皮为纸等者,宜作二释:一、因缘释,二、观心释。因缘释者,如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云:「昔久远劫,有仙人,名最胜;住山林中,见诸仙苦。常行慈心,作是念言:非但慈心,能济众生,唯集多闻,灭除众生烦恼邪见,令生正见。念已,便诣城邑聚落,处处推求说法之师。时有天魔,来语仙言:我今有佛所说一偈;汝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最胜闻已,即作念言:我于无量劫中,常以无故,为他割截,受苦无量,都无利益;我今当舍不坚之身,易得妙法。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合掌向天,请说佛偈。时魔见已,愁忧憔悴,即便隐去。仙见天去,作是愿言:我今为法,不惜躯命;为众生故,至诚不虚。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作是愿已,东方去此,三十二剎,有世界,名普无垢。其国有佛,号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最胜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佛即广说,集一切福德三昧;仙人闻已,得无碍辩。佛说法已,还复不现。最胜仙人,得辩才已,广为众生,演说妙法,令无量众生,住三乘道;经千岁后,尔乃命终,生净名王佛,普无垢国中。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净威,昔最胜者,今我身是。」是故当知,若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见佛,得闻正法。此因缘释也。观心释者,谓观察此身,若皮若骨,都无定实;举体全空,无我我所。虽见似有,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既无自体,原同法界。如是一一推征,三谛具足;依而修之,即成三观。诠此义时,闻已生解,契圆理机,便是写经。经是诠表生解义故。如其不观不推,迷心取相,写亦奚益哉?此举内财重施之难。何况下,例于外财轻施之易也。如文可知。
癸二 辩果上胜因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首句明得果,故曰成大菩提。言树下者,劣身佛,木菩提树下;胜身佛,七宝菩提树下。劣身佛,以生草为座;胜身佛,以天衣为座。示种下,明胜用。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心性作用,不测无碍,为神通也。有六种不同,故云种种。转换旧质称变,无而忽有曰化。有十八不同,故亦言种种。此六神通、十八变,二乘圣人俱有;今是佛果胜用,不得同日而言也。佛身言种种者,总之三身,谓法身、报身、应身。别则十身: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法身,九、智身,十、虚空身。善财所遇知识,皆不离佛身,故云种种。既言示现,宜从胜用边说。经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从胜边说,虽随类应现,皆称佛身,故亦可云种种耳。众会言种种者,如下所列,文俱易知。言转轮圣王,人中第一;千子围绕,七宝随身;统摄四洲,大弘十善;相圆百福,足蹈千轮;是金轮王也。次有银铜铁三种轮王,避繁不赘。小王,指诸国土中,各守边疆之粟散王也。剎利,王种也;仁恕为志,奕世君临,故称王种。婆罗门,此云净行,谓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之称。齿德俱尊,上敬下归,乃称长者。富而不贵,蓄德怀仁,曰居士也。八部,如品末释。或作彼王,化彼眷属;或现诸身,在彼众中,说法教化;故云处种种会也。
壬二 辩能学心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上来本师从因至果,种种难行苦行,不唯一佛如是,而历古诸佛,莫不皆然,所以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本师亦随古佛学。俗语有之,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轻而退屈。故曰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辛二 随诸佛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首句,承前结指。意谓,我所以云皆随学者,如今本师世尊毗卢遮那是也。如是下,正言本科。谓尽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微尘数如来,我亦如是,皆随学也。言于念念中者,须知吾人自心,念念有佛成正觉也。如出现品云:「佛子!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自心既尔,一切众生心亦然。」佛者,觉也。一念觉,即一佛出世;念念觉,即诸佛出世。我念念思惟觉,即念念皆随佛学也。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上观心释文。心既无尽,则我随学亦无尽也。
己九 恒顺众生愿
庚一 牒九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言恒顺者,恒,常也。顺,是随顺。众生种类万别,根性千差,若言恒常随顺,不亦难乎?前科于佛,言随学,谓诸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顺于真理,故须连心仿学。今于众生言恒顺者,众生善恶之行,不离迷心;粗犷乖道,非可轨持,故不言学。然不坏假名,不灭假相;法无自性,一切皆如。常以同体大悲,融通物我,故云恒顺。在迷执行者,我心过坚者,固为难事;在悟心大士,见解融通者,诚易易也。彼悟心人,自先以旷荡虚心,物我无二,自觉真性,凡圣不差;上合十方如来,下同六道含识。如是见解,如是用心,方名普贤第九行愿,故云恒顺众生。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正明
壬一 明所顺境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第一行,总标方处,以显境宽。众生者,何谓也?谓以四大五蕴,根尘识界,因缘和合,假名为人,号曰众生。所谓下,先显四生。或有下,后明余五,依义别显。言四大,依空,及卉木,而生住者,是明依止差别。种种下,明种类差别。言生类,天上六欲,人间四洲,以至羽毛鳞甲,万别千差。言色身,有麤有妙。形状,有横有竖。相貌,有妍有媸。寿命,有长有短。种族,有贵有贱。心性,有刚有柔。知见,有邪有正。欲乐,有善有恶。意行,有定有散。威仪,有动有静。如是等犹若河沙,故各言种种也。衣服乃至宫殿,即受用差别也。乃至下,摄所余类。天龙八部,具如经末所明。有色无色下,正明余五。谓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名五类也。前言四生,后言五类,包尽三界内,一切众生无遗耳。俱舍偈云:「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论曰:如中有身,往彼受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男中有,缘母,起于男欲;女缘父,起于女欲。反此二缘,俱起瞋心。若湿生者,染香故生;谓虽在远处,亦能嗅知生处香气,便生爱染,往彼受生。随业所应,香有净秽,秽即臭气。若化生者,染处故生;谓虽远,亦能观知当所生处,便生爱染,往彼受生。随业所应,处有净秽。又天中有首正上升,如从座起。人、鬼、傍生,三类中阴,还如人等。地狱中阴,头下足上,颠坠其中。余五类,则粗细差别。此明报相。下二界,有色为粗,无色为细。于有色中,有想为粗,无想为细。非有想非无想,则无色中,唯举其细,对余为粗。以上但配所依,及粗细耳。若言配五道者,天及地狱,唯化生;鬼具胎化;人畜各通四。鬼胎生,指地行罗叉、夜叉,及鬼子母儿,余皆化生。人具四者:卵,如毗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如常人。湿,如柰女,从庵萝树,湿气而生,即庵萝女也。化生,如劫初之人,从二禅天,下生人间。畜具四者,谓龙与金翅鸟,各有四生。故正法念处经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如次湿胎卵,能食三二一。余鸟皆卵,余兽皆胎。着地飞空,微细蠢动,不可具述。
壬二 明能顺心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首句,承上起下。我皆下,正明随顺。言于彼顺转者,谓随上彼彼众生,生观想心,故云转也。言敬父母者,本生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此间所高,莫过须弥;悲母之恩,须弥过之。世间之重,大地为最;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背恩不顺,令其怨念;父母发恶,子即随堕。以百千种上妙供具,供养一百五通仙人,不如以微少物,供养父母;校量其福,不可为比。」言如者,同也;非似也。谓恒常对于众生,同父母一样看待;虽非亲生我的父母,当如亲生一般,故云如也。梵网经云:「一切众生,男者是我父,女者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校今如字,更为亲切。言奉师长者,经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我之法身,由师口生,从法化生,乃至教诲引导,直至菩提。」故知师恩,过父母恩也。若见众生同师长,顺斯恒矣。阿罗汉,世之大福田也;顺之获福,逆之得罪。乃至,超略之词。以中间还有辟支佛,诸菩萨,故云乃至如来。若见众生,同彼出世四圣,故曰等无有异。于诸下,教我发愿。谓于诸病苦众生,我愿作良医,应病与药;于失道迷路众生,我愿指示正路,而导引之;于昏暗巨夜之时,我愿作明灯,以照烛之;于贫穷苦恼众生,我愿出其隐伏宝藏,令得终身而受用之。恒顺众生菩萨,宜如是平等,饶益众生。
辛二 征释
壬一 令如来喜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首句征。意谓对于如来,理合恒顺。何以见众生,亦必要顺耶?菩萨下释。意谓若顺众生,便为顺佛;若不顺生,佛心不喜。
壬二 增大悲心
癸一 征
何以故?
意谓生佛悬隔,何以令众生喜,便为令诸佛生喜耶?
癸二 释
子一 法说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释意谓,佛以大悲心为体;若不顺生,不合佛体,此即同体大悲也。谓大悲欲化众生,须学化生之智;智既圆矣,自明成佛。而菩提心,必具大悲、大愿、大智故也,所以言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也。世间凡夫之悲,不名为大;出世之悲,方名为大。于出世中,二乘之悲,不名为大;佛菩萨悲,方名为大。今是普贤摄化之悲,普解一切,弥纶而不漏,称之为大。见诸众生,恒处生死五趣轮回,造诸恶因,受诸苦楚;菩萨愍伤,深加恻怆,故称悲也。
子二 喻明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悬绝,回无所依,名为旷野。不生善根,喻以沙碛。佛菩提法,如大树王。智慧禅定,犹如枝叶。菩萨依学,方之以华。诸佛证之,目之为果。一切众生,以为其根。以大慈悲,而为其水。水滋树根,华果繁茂;悲念万类,成就佛因。合文备矣。
子三 法合
丑一 正合法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言众生为树根者,谓诸佛无不从迷而悟,从妄而真。净名云:「烦恼即菩提,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法句经云:「尘劳诸佛种等。」是以证之。
丑二 重征释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首句征。意谓,何以益众生,而成菩提之智?大似与他食,而自己空口饱,有是理乎?若诸下,释意幽隐,宜更揭示。前文云:大悲益生,成就佛智。今文云:大悲益生,成就菩提。但似结前义,不似通难。今当再出经意,令其显然。意云:夫欲智慧圆满成就者,必须自他无异,物我同如;见一切众生,皆是我心所现。故益他,即是益我;生圆,我智方圆。乃牒前语,生起义势,故云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即能成就菩提也。
丑三 反结成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此一节交,宜以两种释法:一、对缘释,二、观心释。对缘者,前文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乃至成正觉,正此文之脚注。观心者,又有二意:一、攀缘妄想,即是众生。妄即不觉,觉即无妄。无妄,合于本觉,名为成佛。二、思惟观察法义,此心念念生起,亦是众生。因此心,念念推察,方见正理;成智,方证菩提,故云尔也。
丑四 结示知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意谓:上来重重征释,可谓澈法底源,毫无覆隐。此种玄义,汝应如是领解,方知恒顺众生,即是增长大悲,圆成大悲。大悲顺生,即是供养如来矣!
庚三 结显无尽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己十 普皆回向愿
庚一 牒十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言普皆回向者,谓以普皆二字,收前九门功德。文云,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正此谓也。回,是转义。向,是趣义。谓转自所修善业,趣向于三处也。言三处者:一、向众生,名回自向他。二、向诸佛,名回因向果。三、向实际,名回事向理。大疏云:除狭劣障,成广大善者,显益及所为也。若不回向,其心狭劣;肯回向者,一毫之善,皆遍法界,故云广大。如回声入角,声则远闻;功德回向,亦复如是。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普收前九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
礼拜,是第一愿;随顺,是第九愿。以乃至二字,含摄中间七愿。
辛二 正明回向
壬一 回向众生
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以下所列经文,三处宛尔具足。此科回向法界众生也。
壬二 回向菩提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皆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夫回向,必兼发愿。发愿,亦回向意也。故须连带而起,前二行,愿离苦得乐,截恶成善。令尽界众生,皆得如是,则横遍十方;当得如是,则竖穷三际也。后二行,愿发心代苦,成就菩提。大疏有征、有释。征云:苦由业生,我无是业,何能代得?释云:略有七意:一者、起悲。谓明知自居凡地,事必不能。二者、修行。谓修诸苦行,后能与物,作增上缘,即名为代。三、留惑。谓自留微惑,受有苦身,为他说法,令不造恶。因亡果丧,即名为代。四、舍命。谓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受大苦;无异方便,令不造业。愿自断命,先堕地狱;彼堕狱时,令彼脱苦,乃名为代。五、由初。谓由于初发心时,有愿在先,愿常处恶趣,乃至饥世,身为大鱼,即名为代。六、同真。谓愿是修善,苦是修恶,二修皆是性具,故曰同真。以即真之大愿,潜至即真之苦处,令彼潜消,即名为代。七、指体。谓菩萨以法界为身,自他不二,故众生受苦,即菩萨受苦,无有异也。故须代苦。此七意,初一,唯理想。次二,为代缘。次二,实代苦。后二,为观行。即圆妙理观也。设有问云:若依四五二意,尽能普代,何故犹有众生受苦耶?答云:然约有缘,方能代尔。
庚三 结显无尽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业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科即第三回向实际,以尽于法界,义同实际故。大疏云:回向所以要三处者,凡是菩萨,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更须离众生相,及菩提相,故须三也。三必相资,举一即具。谓,一、证实相,须向众生。以化众生,成自利,断障证真故。亦向菩提,速证菩提,具一切智,断于二障,方穷实际故。二、度众生,须向实际。于惑自在,方能化故。亦向菩提,有上智,方能广利故。三、为得菩提,故向众生。不度生,不证菩提故。亦向实际,不证实际,不得真果故。
戊三 结益令知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此科文似结前二大科,其实结显三处回向也。第一行,正结前二。若诸下,结显三处。回向,谓成熟众生,回自向他也。随顺菩提,回因向果也。满行愿海,回事向理也。是故下,令汝应知。文俱可见。
丙二 显经胜德
丁一 校量闻经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首句,出能校人。人虽但举男女两类,若以道俗合论,乃有九类。道有七类,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俗有二类,即居士、居士妇也。以满下,举能校之宝物虽多,举胜而言,乃说七种,谓金、银、珊瑚、砗磲、玛瑙、赤珠、摩尼也。世界广,故设无量无边佛剎尘数。宝物多,故言满一切界。此出外财所受用德,诸天人最胜安乐,并出内财能受用德也。以上为所施物胜。布施下,明所受人多。尔所二字,例上大数。即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如是世界所有众生,以显下凡人多。供养下,显上圣亦多。经尔句举施供时长。相续句,显日日无空过者。如是则所得功德,可谓多矣。若复下,出所校法。意谓人但能闻此愿王,不说全文,唯闻一四句偈,不过少时闲耳。非比前之长时,故曰一经于耳。经虽一部,闻祗一偈,其所得功德,乃有几何?非比前之宝物多,世界广也。兹言比前功德者,谓前之施供功德,比今闻经功德,百分千分,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俱不及一者,以彼是有为,虽多,有尽;兹是无为,虽少,不穷。古云:摩尼一粒,压倒海宝千般。彼有为同类中比校,胜劣尚能若斯;况以世间物宝,与出世法宝,其一劣一胜,宁得同日而语哉?
丁二 显余众行德
戊一 总明法行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第一行总聪明法行。大疏云:法行总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今出四种,兼前听闻,仅举五行。乃至二字,摄余行也。速能下,明离恶业,以显现报。前二行,离恶业,言无间,即阿鼻之华言也。有五:一、受生无间。此人死后,如射箭样,即入狱中。二、寿命无间。在狱一劫,无中夭者。三、身形无间。身在狱中,遍满一狱。四、受苦无间。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五、受报无间。死已复生,生已复死。由具上五,名五无间业,即五逆罪也。言速能除者,显普贤愿王之力也。言身心病者,依涅槃,各有四种。身四者:一、水,二、风,三、热,四、客。客病亦四:一、非分强作,二、忘误堕落,三、刀杖瓦石,四、鬼魅所着。心四者:一、踊跃,二、恐怖,三、忧愁,四、愚痴。苦恼言种种者,总指前之诸病,及诸逼迫等事耳。后二行,明现报。初明魔鬼远离,梵云魔罗,华言杀者,能杀修行人慧命故。有四:一、烦恼魔,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缘。三、蕴,四、死。此二魔,是生死果。军,众也。即指下鬼神,皆天魔之军众也。夜叉,捷疾鬼。罗剎,食人鬼。鸠盘荼,瓮形鬼。毗舍阇,啖精气鬼。部多,此云大身,亦云自生,乃化生,不从父母故。末句明发心守护,是乐法善鬼,非妒法恶鬼也。
戊二 广显众德
己一 偏举一行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
己二 列陈众德
庚一 通名五果
辛一 明增上果
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谓人肯但能诵此愿王,无论在于何地,一切无有障碍。此法说也,下以喻明。谓譬如空中之月,超出云翳之上,云翳所不能碍;况感诸佛菩萨称赞,一切人天礼敬,一切众生供养。此显经之增上力用也。
辛二 明等流果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科言等流者,谓诵经人,便如普贤同等之流类也。如文可知。
辛三 异熟果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言异熟者,非前之现报,乃显生报也。谓现生虽未,来生即受报;是为异生方熟,乘因感果也。
辛四 士用果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上科明异生之果,此科显异生之报,即生报之力用也。士指大士,乃菩萨之别名。谓此人虽非真大士,有大士之胜用,故名士用。
辛五 离系果
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系,缚也,即烦恼是。谓诵经功德,任运而能破除烦恼,故云离系。初句法,次句喻,后句显德。
庚二 别显胜果
辛一 显行愿功能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前三行,显世间有漏果报,所谓万般将不去也。诸根散坏,自身带不去也;亲属舍离,他身带不去也;威势退失,辅相等一切无复相随,世福带不去也。后行半,显出世间无漏德业,所谓唯有愿随身耳。初句,愿王不离。次句,随时引导。三句,得生净土。世界言极乐者,地莹七珍,池通八德,风摇树响,与天乐以齐鸣;水激清波,将法音而同韵。六方调御,金口称扬;三世如来,致以护念。总斯多义,故以名焉。
辛二 明殊胜果报
壬一 异熟报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此即生报,异熟果也。初行半,得见圣众。阿弥陀佛,净土化主也,翻无量光寿二义,如弥陀经。身相高大,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寿量长远,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目澄四海,毫绕五山。光明无有涯,眷属不知数。足不行,而十方遍。口不言,而万类闻。左侍观音,右翼势至。国有百善,土无三恶。一称名字,灭罪八十亿劫波。一礼像形,妙相八万四千全具。举手低头,益亦难量。文殊,云妙吉祥,降生时,有十瑞故。得果久矣,今助佛化,示生舍卫,多罗聚落,为梵德婆罗门子。香山云:德妙,而十方普现;道尊,为诸佛所师。昔度五百仙人,韬光雪岭;今与一万菩萨,现住清凉。广如经说,不可具引。余可知。此诸下,显圣德相。其人下,现生授记。文俱可知。问:生极乐国,得见弥陀观音,事必然耳。普贤是引导师,见亦当然。而文殊弥勒,本在娑婆;今言得见,何也?答:法身大士,皆以法界为身,无土不遍;不独极乐有之,凡是净土,皆悉不无其人。言等者,等取诸余新贤旧圣,及常侍诸菩萨。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云但生彼国者,无不见也。
壬二 士用果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言士用者,即利生大用也。首句,明得记。经于下,显利生。文分三句。初句,标利生时。次句,显利生处。后句,正明利生。文并可知。
壬三 增上报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此明究竟成佛,说为增上报;亦可谓离系报,究竟脱离烦恼缚故。分文为六:一、身坐道场,二、降魔成佛,三、弘法利生,四、令众发心,五、随机成熟,六、广益无尽。正宗分竟。
乙三 劝嘱受持——流通分
丙一 结前胜德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意谓,若人闻信愿王,或能受持读诵,为人说者,所有功德之大,无可为比,唯佛知之。
丙二 正劝诵持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初嘱莫生疑念,以疑则不信,不信必不肯持。应当下,正劝。
丙三 重举胜德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大疏云:殷勤颂德,意在劝持。此一品经,文约义丰,实修行之玄要,乃华严之幽键。功高德远,人宜精修。印度王臣,无人不读。释长文竟。
甲二 偈颂
乙一 标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颂有多种:一、孤起,不颂长文,孤然而颂。二、重颂,为后来未闻,欲令闻故。三、复颂,为未解者,令悟解故。四、广颂,长文略处,偈颂申之。五、略颂,长文已足,偈颂略之。六、结颂,为受持人,便记忆故。七、超颂,长文在后,颂在前故。八、追颂,长文在前,颂在后故。有斯八意,故作颂之,此结集者文也。大士未说颂前,先以法眼普观十方者,何居?答:为鉴现前大众,能否欣乐故。
乙二 正颂
丙一 颂正示行愿
丁一 正颂行愿
戊一 颂第一愿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行愿之名虽有十义,意祇有七,以后三合故。初二句颂所礼,次一句颂能礼,第四句明周遍,第五句辩遍因。谓所以能如是周遍者,全仗普贤行愿威神之力故也。后三句别显礼相。谓一一佛所,各有多身;一一己身,能起多礼。经云:一一如来所,一切剎尘礼。即此意也。
戊二 颂第二愿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前偈,明所赞;唯深信二字,属能赞因。后偈,全显能赞。于中,前二句,明赞相;三句,明赞时;末句,正颂称赞也。
戊三 颂第三愿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此文三偈。前二偈,俱前三句标供养品,后一句正申供养。后偈中,一切三世佛五字,是所供境。末句,正申供。余皆能供因。
戊四 颂第四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第一句标所忏业。第二句明造业因。第三句指造业器。末句正申忏悔。
戊五 颂第五愿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此偈唯最后三字,明能随喜,余皆所随喜。第一句,明六凡。于中,前四字,通标一切;后三,正明六凡。第二句,明二乘。第三句,明大乘。末句,前四字,总出圣凡功德;后三,如上已明。
戊六 颂第六愿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前二句,标所劝请。三句,正明劝请。末句,明所请事。
戊七 颂第七愿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首句标所请。次句正明劝请。三四二句述意。于中,前句明住所经时,后句述住时之益。
戊八 合颂后三愿
己一 合颂三愿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此一偈中,前三句,总牒前之七愿功德,尽皆以善根二字收之。初所有二字,总指下七,文少不次。谓:礼,指第一愿。赞,指第二愿。供,指第三愿。请住,指第七愿。转轮,指第六愿。随喜,指第五愿。后一句,正明回向。
己二 分颂三愿
庚一 颂第八愿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初句标示。次四句正明随学。六句示随学因。七句结。末句明意。言天,有多义:一、天,昼也。天上日长夜短,故以昼名天。二、天名无愁恼,常受乐故。三、天名灯明,能破暗成明故。又名破恶,能破恶业,得于善业而生天故。言人,亦有多义:人者,名能多思虑。又人者,身口柔软。又人者,名有慢。又人者,能破慢。佛称天人师者,谓佛本为九界众生出现于世,何以但云天人师,而不及余师者?以三圣悟深,三途迷重,修罗憍大,非紧要机。论发心闻法者,唯天与人耳!故举中以摄前后,曰天人师也。
庚二 颂第九愿
所有十方一切剎,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此中,前偈标能益之尊。前二句,标所依净剎;后二句,显能依众会。后偈,为生起之愿。于中:初句,所顺生;下三,申愿意。三句中:初句,离忧常安;次句,获深法利;后句,灭除烦恼。难曰:愿本顺生,何先云佛?释:以顺生即顺佛故。
庚三 颂第十愿
辛一 别发大愿
壬一 受持愿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盘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颂第十愿,前略后广。此下大愿亦是伽陀,回向与愿大同小异。所言异者,谓回向要有功德能回,发愿无有功德亦可要誓。同者,回向以愿为体,总愿别愿皆回向故。今是回向大愿。按十地经,有十大愿:一、供养,二、受持,三、转法轮,四、修行二利,五、成熟众生,六、承事,七、净土,八、不离,九、利益,十、成正觉。今即彼第二愿也。经云:「愿受一切佛法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此中初句,摄菩提。次句,持佛法。次二句,护佛教。修行戒行,为护行故。无垢,即无垢戒;无破,即不破梵行戒;无穿漏,即不缺漏戒。后四句,即彼经愿受一切佛法轮。谓佛转法轮,常有八部众作外护听法。此中偈意,愿得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可用彼之语音,为彼说法也。
壬二 修行二利愿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此即彼第四愿也。于中第四句是总,余句为别。初句是行体,即十波罗密,除蔽清净。前云广大无量者,世出世间等,正辨此十波罗密之故,此初句云体也。第二句云不忘失等者,以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皆成魔业故。第三句是行业,以十度净十蔽故。六蔽如常,第七耽滞蔽,第八退屈蔽,第九怯劣蔽,第十昧事蔽;此十隐蔽妙行,故以十度除之。后一偈是行相。前二句,是法。言世道解脱者,魔境惑业,即世间行;解脱,即出世间行。后二句,双喻二行。莲华,喻世间解脱,不着水故;日月,喻出世解脱,不住空故。
壬三 成熟众生愿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剎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第五句为总,余句为别。初句离苦,二句得乐;第三竖穷,第四横遍。后三总结长时所成因果,此即彼第五愿也。
壬四 不离愿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此即彼第八愿也。谓愿于一切生处,恒不离佛及诸菩萨,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愿,愿不离一乘故。初句为总,同志一乘故。余句为别。于中先三句,自分行同。意业同者,平等一缘故;身业同者,得如意神通故;语业同者,同说一味法故。上即三轮同。一切行愿同者,若福若智,万行皆同。前偈同行,故云自分。后一偈胜进同,此更成益,复显示故。谓凡有益我之善知识者,必能为我显示普贤行,故我亦常愿也。
壬五 供养愿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此即彼第一愿,愿供胜田故。第三句为总。兴广大供故。大有六种:一、心大,无疲厌故。二、供具大,财法正行皆具足故。财供,摄在总句;正行,即第五六句。三、福田大,即第二句。四、摄功德大,即第七句中究竟普贤道,是胜功德故。五、因大,即第七句中清净二字。如空清净,为无常爱果,及常果之因故。六、时大,即第八句。
壬六 利益愿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愿于一切时,恒作众生事业,无空过故;亦名三业不空愿,即彼第九愿也。第一偈中,前三句,不空因;后一句,是不空果。言功德藏者,谓暂见身,则必得法身;暂闻音,则得实智慧;纔生净信,则永断烦恼。得如药王焚身,得如如意珠身,名功德藏也。第二偈,利益时处;谓遍于时处,求能益法,利众生故。前三句,明处遍;后句中恒字,显时遍。演菩提行,即能益法,利众生也。
壬七 转法轮愿
普尽十方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谓佛转法轮,愿皆摄取,而转授之;亦名摄法上首愿,即彼第三愿也。前偈明转法轮处,若据有修行之言,应属前愿,为修行处,以前已有处,故属此愿。中偈明能转圆音。后偈中:前二句,转法轮时;次一句,所转法轮;末句,能摄方便。彼经,转法轮有四:一、转处,二、转时,三、摄法方便,四、转法顿周。得彼经之消息,知此偈之落处。
壬八 净土愿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此即彼第七愿也。愿清净 他受用二土。文中并无净土之言,以影后愿故;此中具有七种净义,故知是净土愿也。前四句,即第一同体净,以同法性故。今一多互相即入,文虽辩劫念圆融,意取时中圆融之剎。五六二句,即第二自在义净。如摩尼珠,美恶斯现,自在圆通故。文云:于一念见。举其佛者,显是佛土。人师子,喻指佛也。第七句,即第三因净。因有二:一、生因,谓六度等,如维摩云「布施是菩萨净土」云云。二、依因,又二:一、镜智净识为土所依,自受用土。二、后智通慧为土所依,他受用土也。此二皆是佛诸境界,境界即是相净,谓七珍等。末句摄于三净,以如幻二字,即第四果净。果亦有二:一、所生果,即相净,略在境界,广则影在后承事愿中。二、示现果,临机示现故。云如幻解脱威力,即第五受用净。谓受用净土,离过成德,如用香饭得三昧等。今解脱烦恼,即是离过;威力之能,即是成德。彼十地经云「成就清净道」。梵本此句无「及威力」字,有「眷属」字;即第六住处众生净,人宝为严故。第七相净,即摄在果净中境界二字是也。
壬九 承事愿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十方尘剎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此即彼第六愿也。谓愿往诸佛土,常见诸佛,恒时敬事,听受法故。末句为总。文云往诣亲近,即承事也。前偈,即承事处。于中初二句,通是真实义相;互相涉入,如帝网故。谓土土同体,不守自性,互相涉入,名真实也。第二句三世庄严剎,即一切相,净土体相有差别故。第三句,即无量相,谓前二相,遍十方故。菩萨藏经,虚空中世界重数,多于大千所有微尘;但由业力,不相妨碍。一处重重尚尔,况复横周。第四句,辩能知见。知见有二:一者所知。即前三种相是。二者能知。彼十地经云:「智皆明了现前知见。」释云:真实义相,但可智知;余一切相,可以眼见。梵本云:「我甚深入庄严剎」。深入有二:一、智深入,二、身深入。入彼庄严剎中承事如来,非严净也。今文若云一而如一剎,则理亦无违,事更显矣。第五句,所承事佛,照世灯,即指佛也。六七二句,即承事时,八相也;以成道至涅槃,含八相义故。
壬十 成正觉愿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遍净庄严胜福力,无着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彼亦在十,谓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菩提,恒作佛事也。文有十二力:前九,明业用;后三,结因成果。于九力中,有七种业。前之六力,力字在句中间,其义更显。一、首句宜云神通力速疾周遍,即自在业也。二、二句宜云大乘力入遍普门,谓大乘称理,互相即入而普遍故。三、次三句即说实谛力业。谓说实谛,令物悟故。四、第六句即证教化业。谓说自所证,以教化他故;谓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故无所依。五、第七句种种说法业,具足定慧方便故。六、第八句不断佛种业,积集菩提,相续佛种故。七、第九句法轮复住业,谓依大智慧,能净一切诸善根故。后三言结因成果者,由内伏烦恼,外降诸魔,普贤行圆,故成佛果。亦可后三复为三业,以成圆十。八、第十句摧灭烦恼业。九、降伏诸魔怨业。十、普贤胜因业。别说十愿竟。
辛二 总结大愿
普能严净诸剎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谓称体大愿,愿愿智如海也。前之八海,结前九愿。首句结净土愿。二句结成熟众生愿。三句结转法轮愿。四句结受持愿。五句结修行二利愿。六句结利益愿,益由愿圆故。七句有二愿:亲近,即承事愿;供养,即供养愿。诸佛海通上二愿。八句即不离愿,若离同见同志法缘眷属,修行即厌倦也。后之一偈,成正觉愿;以三世因圆,正觉果满故。
丁二 愿同二圣
戊一 遍同普贤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剎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科言同,谓同一普贤行故,同一真法界故。言长子者,最尊胜故。偈云:「普贤真身遍法界,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既云无始,即是长义。不舍因行,故为佛子。偈出金刚瑜伽顶经。释云:「所遍,即 一真法界。能遍,即普贤也。世间,指一切缘起。诸法主,即最初能生义。无始终,同真界也。」
戊二 双齐二圣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文殊表解,解发愿故。普贤表行,能起行故。故愿与行,分属二圣,理实智通。又表理智,一相契合。行愿相扶,所以双同。
戊三 结归回向
三世诸佛所称赞,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上来诸愿属回向,弥显三段同一回向。
丙二 颂显经胜德
丁一 超颂显余众行德
戊一 超颂胜果
己一 显极乐胜果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亲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首句愿我,改是人,则弥显矣。不生华藏,愿生极乐,有四意:一、有缘故,二、使众生心归一处故,三、不离华藏故,四、弥陀即本师故。
己二 总收行愿无尽
乃至虚空世间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戊二 追颂校量闻经德
十方斯有无边剎,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剎微尘劫。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前偈能校,后偈所校,文并可知。
丁二 追颂五果
戊一 颂增上果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戊二 颂等流果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戊三 颂离系果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戊四 颂异熟果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成圆满;
戊五 颂士用果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戊六 颂究竟果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言速诣者,如我本师释迦世尊,未成道前,苦行六年,知非究竟;即思过去诸佛,皆诣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成等正觉;即离其处,诣尼连河,剃发沐浴,复食乳糜,气力平全;诣菩提树,即成究竟果也。
丙三 颂劝嘱受持
丁一 颂前诸行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丁二 颂显胜益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丁三 结成回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
甲三 结归
乙一 结彰众喜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
乙二 归功佛说
丙一 释尊印赞
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此品能说者,普贤;所说者,行愿。能导者,普贤十愿王;所导者,海众归极乐。佛在师子频申三昧中,通身畅然,便夭夭申申,从三昧安详而起;遂印之曰,善哉善哉!谓妙极妙极矣!
丙二 经家归功
丁一 功归佛说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言归佛说者有二意:一、凡诸法会,佛为化主;说虽通五,经佛印可,即为佛说。二、华严九会,以皆不起菩提树王,遍一切处,一时顿说,故云佛说。佛为能说,诸圣为能听。演说下,即所说所听也。
丁二 时众受持
戊一 列持众
己一 菩萨众
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剎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此一段文,众列四类:文殊,及六千比丘,是一类;弥勒,并贤劫诸大菩萨,是一类;无垢普贤,暨灌顶菩萨,是一类;十方尘数菩萨,是一类。六千比丘言成熟者,即文殊辞佛,往于南方;舍利弗亦辞佛,领自徒众有六千人,海觉比丘而为上首。至于中路,舍利弗劝令归依文殊;文殊如象王回旋,观诸比丘,为说十种无疲厌心。何者为十?一、积集一切善根心。二、见一切佛,承事供养心。三、求一切佛法心。四、行一切波罗密心。五、成就一切菩萨三昧心。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七、普严净十方佛剎心。八、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心。九、修一切劫中成就菩萨心。十、为成就一切众生故,修行一切佛剎微尘数波罗密,成就如来十力;如是次第,为成熟一切众生界,成就如来一切力心。诸比丘闻已,得普照法界。清凉序云:「象王回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即指此也。言贤劫者,今是住劫,应名善贤。得名所以,如大悲经云:「此大千世界,初欲成时,有大水聚。净居天子,观此大水,见有千茎诸妙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知有贤人一千,同劫成佛,故名贤劫。」言一生者,唯有人中一次受生,故云一生。当绍前佛之位,名补处也。言灌顶者,亦名受职。剎利王子受职,父王召集宰辅大臣,诸王眷属,齐已,取金瓶置四大海水,以灌王子之顶,名灌顶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文繁不引。
己二 声闻众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舍利弗,婆罗门种。姓拘粟氏,即王舍城,提舍论师之子。父名提舍,母名鹙鹭。即梵语舍利,连父母而受称故名。年纔八岁,名振四方。与大目连,少而为友。形容矮小,事山阇耶外道。知非究竟,遂与同学,别访明师。后值佛弟子马胜,闻一偈法,即获须陀洹果。阿含三云:「我弟子中,智慧无穷,舍利弗是。」故云大智。目犍连,摩诃没特伽罗子,姓也。名拘律陀,王舍城婆罗门种。与舍利弗同师,闻舍利弗说佛偈悟道,亦得初果。各领徒众百人,投佛出家。经七日后,获阿罗汉果。增一云:「我弟子,神足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第一也。」
己三 杂类众
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天,竖有二十八,横论三十三。梵语忉利,所以翻为三十三也。龙有四:一、持天宫殿,不令堕落,名天龙。二、人间兴云致雨,名人龙。三、能持山河大地,名地龙。四、守护王库,名王龙。又有四:一、蚻龙,有角者是。二、鹰龙,有翼者是。三、蛟龙,有鳞者是。四、骊龙,有如意珠者是。龙有五障,不能下雨:一、火大增盛。二、风吹云散。三、修罗收云入海。四、雨师放逸懈怠。五、众生造孽过重,龙天瞋责,雨亦不下。五中随有一障,即不下雨也。夜叉,亦名药叉,此云轻捷。雌者,名可畏摄。地行者,食啖生灵。雄者,名药叉,有翅能飞空,唯吃孩儿;居下天,守天城门也。干闼婆,此云寻香行,亦食香神。天帝须乐,身有异相,便往奏之,是作乐神也。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美,有天福,无天德,故称非天。迦楼罗,此云金翅鸟,身有四宝色,翅羽严丽,故以名焉。紧那罗,此云疑神,形容似人,体是畜生,头有一角,故人疑之,名疑神也;是天帝之歌神。摩侯罗伽,此云大腹行,即蟒蛇虾蟆之类,年久不死,即成神也。此等繇佛慈悲,早令种诸善根;以其戒缓乘急,希法雨以润萌芽,冀智药以除众苦,故来法会,作外护众也。
戊二 总彰受行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科云总彰受行,通前诸众。文殊所问经云:「闻说欢喜,信受奉行,有三种意:一、能说人清净,不为取着名利之所染故。二、所说法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陈事既周,时众获益故。」闻法者,积善于胸怀;受导者,奉言以行学。即所谓各禀习学,流通于未闻也。释全文竟。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