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地藏经纶贯》。上两次我们把青莲大师的《纶贯》的序文学习了,从这里开始,今天我们就学习正文。我们先把要学的这段文字念一念:
【今先通释名题。次乃总起观法。三则别解经文。准智者大师释经方轨。先明五重玄义。】
这段就是介绍用天台的『五重玄义』来『通释名题』,这是我们将要学习的一个大的段落,总共有五个方面,这叫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隋朝智者大师(也称为天台大师)解释一切经论用的一个规矩,这是天台宗的一个特别的方式,通常在没有解释经文之前先把这个玄义,就是把这部经里头含有的玄妙的义理为我们解释出来。青莲法师是天台学人,所以当然是沿用智者大师的五重玄义的方法来解释经中的玄义。解释完五重玄义以后,这是说解释名题,名题用五重玄义来解。『次乃总起观法』,这是名题解释完之后,青莲法师又为我们说出一套学习的方法以及应有的观念。第三段就『别解经文』了,就是把这本经每一品的品题以及经文里的含义进行详细的开解。我们在这里因为已经把经文和品题都学习过了,所以我们这里学习的顺序有所调换,先是别解经文,然后回过头来学习这部经的玄义和观法。之所以跟古来的祖师大德解释经文不一样,顺序不同,就是因为玄义很深,如果不是老修,看玄义不一定能够看得懂,或者是理解并不深刻。所以我们做为初学,是先把经文从头到尾学习过一遍,熟悉了经文以后回过头来再看玄义,那就能看出味道了。底下我们来学习这五重玄义,这是五个科目:
【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
这就是五重玄义,就是分五个科目来介绍全经的义趣。在讲席之前祖师先把全经大意介绍出来,通常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对初学的人讲,因为经文很长,学习完一遍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是他不了解经典的义趣,可能难以产生兴趣,所以祖师通常在讲经之前把玄义介绍出来,他了解大意以后,知道这本经原来这么殊胜,学这本经这么多好处,他的兴趣就来了,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对老修的人来说,他已经对这部经非常熟悉了,这个经文他也会讲,可能他讲得不比你差,所以他要听经就喜欢听玄义,因为玄义是解释经文的人一个学习心得的报告,所以他要听听你是怎么样修学的,听你对这本经的学习心得,所以这是老修他比较喜欢的。
我们看从古至今解释经文玄义有很多种方式,譬如天台用这五个纲目;贤首(就是华严宗)用「十门开启」,就是十个科目;也有其它的方式。但是在唐朝中叶以后,其它方式渐渐就不流行了,只剩下天台的五重玄义和华严的十门开启这两种方式来解释经典,这也是历史证明了这两种解经的方式最好,所以能够被后人所采用,其它的都已经被淘汰掉了。不过现代人来说,十门开启用十个科目来解释经大家会觉得很烦,所以五重玄义好像又比十门开启更能令人接受,所以近代的注经很多都是用五重玄义,当然也有用十门开启的。譬如说《阿弥陀经》,蕅益大师是用五重玄义,莲池大师是用十门开启,这不一样。我们现代的,黄念祖老居士他是一九九0年代初往生的,他留下一部《无量寿经》的批注,他采用的就是华严的十门开启。
不过我们的师父上人在教我们讲习的时候有提过,这也是他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居士劝导我们学讲经的人。现代人工作很忙、时间很短,即使是用五重玄义来跟他讲,他可能也没那个耐心听。现在如果要讲经通常只讲三个,一个是把讲经的因缘介绍出来,为什么要学习这部经;第二个就是解释经题,解释经题和译经者稍微一笔带过;完了之后,就开始「如是我闻」解释经文了。这也是要看场合,如果是老修的道场,还是最好沿用古大德的解经方式,对于一般大众那就是简单的方式就好了。我们就在这里,因为大家也都一起学习过《地藏经》,应该是把这五重玄义熟悉一遍。我们来把这个文念一念:
【所以五重预释者。以是经中幽玄之义。令人一览。即能诠名。识所诠体。欲显此体。须明宗要。宗成体显。妙用得力。然后判属时味部教。则义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拟观山海。先阅图经。未出门庭。而情景宛在矣。】
这段话是为我们简单解释一下五重玄义。他讲『五重预释』,预释就是预先解释,未讲经文之前预先说明大意。『以是经中幽玄之义,令人一览』,就是一看就能够晓得它的名字、它的名题。如果认识了这个名题,认识了本经的体性(体性就是这个经的性质),这是讲玄义是帮助我们认识名题、认识体性的。『欲显此体,须明宗要』,宗要就是修行的方法。『宗成体显』,就是明白了本经的修行方法,而也认识了经的体性,就要说明这里的『妙用』,妙用就是学这部经有什么用处。『然后判属时味部教』,这是讲判教相,这是将五重玄义一样一样的介绍出来。『义旨泠然,昭乎心目』,你把整部经的大意明了了,了然于胸。这后面是个比喻,『譬之拟观山海,先阅图经,未出门庭,而情景宛在』,这是用观山海,出去外面看风景,你得先看地图怎么走,然后没出门你就已经大概知道你要玩的、要看的这些情景了。这是说明没有学习经文之前,你先把这个经的大概已经领略于心了。
所以是先讲这部经的题目。首先我们一样一样的解释。「释名」,释名就是把这个经题的名称,把这名字先讲出来、交代出来。然后就「辨体」,辨体就是把本经的体性,也就是这部经的理论根据交代清楚,这本经是根据什么说的,我们明白了这个理论根据以后,信心就能建立了。建立信心以后,我们就要把经的教诲落实,那就要谈到如何修行,这就是「明宗」。如果不能够把经中的教诲落实到生活,这样的经教不就等于玄谈了?真的是玄谈、空谈,你不能够落实,你就得不到现实生活的好处,所以明宗就是把如何落实的方法我们学到。真能够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做,能有什么好处?这是下面讲的「论用」,你会得到些什么受用。你知道学习的受用好处,你就很肯学了,你就有那种动力。最后一条是「判教相」,判教相就是比较专业的、学术上的去研究这部经的分类。譬如说像上佛学院,这些研究经典的老师、学生,他们是要熟悉的,这部经是在佛学院里面一年级学的,还是应该二年级学的,还是三年级、四年级学的,还是研究所学的,要有一个判别。一般人我们就不必讲太多。像本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它是属于大乘佛法的基础科目,就好像在大学学院里面讲的共修课程,大家必须的、必修的课程,属于共同的学习科目。所以在教相来讲,《地藏经》是属于通途的教相。
以下,我们将要认真的来学习这五重玄义。因为青莲大师在《纶贯》当中的文字写得很长、很详细,我们介于时间的关系,不能够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讲,我们学习师父上人在一九九八年年底的时候讲这个《纶贯》的方法,他是节取《纶贯》中重要的部分来讲习。特别是对我们现代人、现代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这些文字,我们要特别的提出来学习;那些比较跟我们现代生活不太挂勾的,另外只是说很浅显易懂的,我们就不必深谈了,我们可能就一笔带过,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看青莲大师的《科注》、《纶贯》。我们看青莲大师是如何判这五重玄义的:
【今以不思议人法为名。不思议性识为体。不思议行愿为宗。不思议方便为用。开显无上醍醐为教相。】
这五句话就给我们把五重玄义介绍出来。我们看到青莲大师的确见解很高明,像这样子用『不思议』这几个字来做为五重玄义的,在古大德里面很少见到,他是以这不思议的理念做为依据,贯穿这五重玄义。确实细细想一想,地藏法门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世尊所说的不思议经典,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有《维摩诘经》,《华严经》古来称为大不可思议经,《维摩经》称为小不思议经。青莲大师这里把《地藏经》也判为不思议,这是把《地藏经》跟《华严》、《维摩诘经》、《法华经》这类一乘经典拉到一条在线。他的这种看法确实也是非常有道理,很有见地。
我们看看本经一开端「忉利天宫神通品」,就看到参加忉利天这个地藏大讲堂的听众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如来、大菩萨摩诃萨、天龙鬼神,十法界一切众生统统都来齐了。所以法会的庄严确实跟《华严经》无二无别,不仅是跟《华严》无二无别,甚至超过了《华严经》的殊胜,因为《华严经》里诸佛如来没有示现佛身参加法会。所以我们看到青莲大师说这本经是不思议经典,真的对他的见地很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在释名这里说『以不思议人法为名』,这是讲到它的立题,我们先来解释这个不思议人法,这是五重玄义的第一科。按照这个顺序我们一条一条的来解释,今天我们来看这第一科,我们看文字:
【释名中。地藏菩萨本愿六字。是别题。别诸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余经故。】
在解释经题里头,『释名』就是解释名题。佛经的名题都有一定的规矩,不是随便定的。规矩通常有三个纲领,或者说经题一般有三个部分,所谓人、法和比喻(人、法、喻)。有的经是以「人」为题,只有人,没有法和喻。譬如说我们常念的《佛说阿弥陀经》,这本经的经题只有人题,因为只讲到阿弥陀佛,「佛说」这是释迦牟尼佛说,这是人,「阿弥陀经」,阿弥陀也是人,所以它是以人立题。也有的经单以「法」立题的,譬如说《大般若经》,大般若是法;《大涅盘经》,大涅盘是法,其它的部分就没有,只以法单独立名,没有人,也没有比喻。有的是以「人喻」命名的,就是人加上比喻,譬如说《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这是比喻,比喻佛说法如同狮子吼,这是「人喻」命名。也有「人法」立题的,譬如说我们现前这本《地藏菩萨本愿经》,它就是人法立名,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也有「法喻」命名的,像《妙法莲花经》,妙法它是法,莲花是比喻。这是讲的三单三复,就是以单人或者法、或者喻命名的;或者是复,就是重复人法、人喻、法喻来命名;也有「人法喻」兼有的,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这是比喻,这是杂花庄严,所以《华严经》是人法喻三种具足。这些都是我们佛学的一些常识。
我们来看本经的题目《地藏菩萨本愿经》,总共有七个字,这里说『地藏菩萨本愿』六个字是『别题』,就是分别跟其它经典的题目不一样的地方,别于其它经典的这叫别题。『经』是『通题』,每部经都有这个经字,这叫通题,就是通其它经的。我们来看这个别题里面,别题是「地藏菩萨本愿」,这是本经特别的名称。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菩萨,他的本愿也是不可思议的本愿,所以青莲法师给它用不思议的人法来立题,说得好!本经的题目实际上有三个,《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本行经》、《地藏菩萨本誓力经》,在译经的时候,译经师在三个题目里面采取了一种,就用「本愿」,因为本愿包括了本行和本誓力。
我们再来细细的看「地藏菩萨本愿」这六个字。首先看地藏菩萨这四个字,地藏菩萨它也有通也有别,通的是菩萨,别的是地藏。菩萨,每一个菩萨都有菩萨这两个字,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所以这个菩萨是通名,地藏它是别名,它是别于其它菩萨的名号。实际上讲,地藏也是通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地藏它是代表着一种修行的方法,地是心地,藏是宝藏,这心地里头就是我们真心本性里面包含着无量无边的宝藏,那是性德。我们要把这些宝藏开采出来,让这些性德发显出来,那就要修学地藏法门。地藏法门可以说归纳起来就是孝敬两个字,所以你能够修学孝敬,你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来修学,你也可以称为地藏菩萨。所以它也是个通名,凡是修这个法门的、依教奉行的,他统统称为地藏菩萨。
依此类推我们就晓得,其它菩萨的名号也是通名,不是专指一个人。譬如说,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你要是修学大慈大悲,你就变成观音菩萨;你修学孝敬,你就是地藏菩萨;你要是修学般若智慧,念念都不迷,你就是文殊菩萨。所以我们才知道,这些佛菩萨的名号统统都是代表这个修学的方法,佛菩萨本来没有名号,不仅没有名号,连身相都没有,所以《楞严经》上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你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诸佛菩萨是一体,一体就是同一法身,他能够随着众生的感应而起变化,这样子我们不能够分别执着,对诸佛菩萨要生平等心。我们来看「地藏」这两个字的深意,我们看下面文字:
【法界包含。摄一切法。用不可尽。名之为藏。】
刚才解释「地」是比喻大地,大地其实是比喻什么?我们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里面含藏着一切法,所以这个真心本性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地。包含一切法,用不可尽,这个就叫「藏」。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性里面有无尽的智慧、无尽的德能、无尽的神通、相好,这一切的无尽、一切的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具足。佛有,我们也有,哪怕是地狱里的众生他们统统都具足,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底下的文字为我们说明为什么众生跟佛一样都有这种无量无边、用不可尽的宝藏,就是《华严》说的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统统具足,但为什么现在得不到这个受用?我们来看下文:
【以众生性具三千之宝。为烦恼六贼所覆。意识恶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秘藏。用赎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
他这里讲到众生跟佛无二无别,这里讲『众生性具三千之宝』,三千之宝就是这些宝藏。三千之宝,它是天台家的一种说法,因为我们青莲大师是天台宗的子孙,所以处处都引用天台的这些说法。这是智者大师在注释《法华经》里面,在《法华经文句》里头说道,说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其实「十」不是数字,就像《华严经》里面的十,它是代表圆满的意思,无量无边的法界用十代表。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道加上四圣法界。从最低的开始说起,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这是六道,再加上声闻、缘觉、菩萨、佛,总共是十个法界。每一个法界里面又有十法界,譬如说人道里面有人中之人,有人中之天,有人中的饿鬼、人中的地狱、人中的畜生,这个我们细细体会一下能够理解。譬如说如果一个人整天都是造恶业,内心充满了瞋恚、嫉妒,造作十恶甚至五逆的罪业,这种人就是人中的地狱众生;如果是很贪,贪心很重,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这是什么?人中的饿鬼;如果是很愚痴的、胡里胡涂的,人中的畜生,或者是不懂得礼仪,没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我们讲他是衣冠禽兽,就是人中的畜生;如果是修十善的、心地善良的,福报也很大,人中的天人;如果是他觉悟了,他就是人中的圣人,那是四圣法界里的,譬如人中的声闻、人中的缘觉、人中的菩萨、人中的佛。所以我们了解每一道都有十法界,这是一百个法界了。
每一法界里头又有十如是,如是怎么个说法?这是讲性如是、相如是。性是代表我们自性,法界的本体;相如是,就是十法界里的依正庄严,依正庄严里面,它的体就是自性,所以「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人常常用金和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子做成很多器皿,金杯子、金壶、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这相都不一样,但是同是金子,所以性如其相,相如其性。你去相里面要能看到性,那就叫明心见性。所以宗门里面祖师考核学人有没有开悟,就问他:性在哪里?你找出性来看看。学生随便找一样东西,随便拈起一物:这就是。祖师一看,他点点头,证明你开悟了。这是性在哪里?一切相里面都有性,所以你要离开相找出个什么自性?找不到!真正明白了性相一如的道理,他就见到法身了,知道原来整个虚空法界都是我这一念自性变现的;换句话说,整个虚空法界就是我一个自己,没有外人。
「十如是」,天台的说法,它用「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来给我们说明,这些就不能够细说了,细说起来时间很长,我们就简单的了解一下。天台所谓的「百界千如」就是指这个意思,一百界里每一界有十如是,总共是一千如,这千如就叫一千。天台大师说三千是什么?是五阴一千、众生一千、国土一千,所以这三千之宝就代表了虚空法界一切法,也是代表众生自性本具的无量的智慧、才艺、德能,这是众生本来具足的,一点都没有欠缺。所以会用的,佛是什么?他证得自性了,所以他有这个受用,三千之宝他受用起来没有障碍,他得大自在,在十法界里面随类化身、随机说法,这是大自在。
我们今天这众生苦,苦在哪里?『为烦恼六贼所覆』,这六贼代表六尘、六识,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被我们这些六尘、六识覆盖了。『意识恶王所害』,意识是指我们的意识心,六识里头的第六识意识,凡夫都错把自己的意识心当作自己的真心,意识很糟糕,这里称它为恶王,就被它所害了,把我们的真正的真心本性给迷掉了。这个意识能力确实是很强的,根据《百法明门论》里面看,六识里面唯独意识是具足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心所统统都具足,阿赖耶识它都能够攀到,所以它所缘的范围很广,外可以缘虚空法界,内可以缘阿赖耶识,这个能力很强,但是唯独自性缘不到。自性不是意识可以达得到的,所以经里常常用不可思议,就是说明意识是达不到的,因为意识在迷位,自性是在悟位,虽然意识能够缘十法界,就是缘不到自性。自性是一真法界,意识不能缘一真法界。
这里说『乃出此三德秘藏』,三德秘藏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是教导我们如何来恢复我们的自性。三德,通常古来翻译翻成「大灭度」,法身德叫大,用大来形容;解脱德是用灭,灭什么?灭烦恼,把烦恼统统断尽,这是包括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这是得解脱;般若德是度,度到彼岸了,这是至大涅盘彼岸。『用赎常住之命』,常住就是代表真心,所以这三德秘藏帮助我们开发自性,把自性赎回来。本来是你的,你现在迷失了,要把它赎回来,这就是『地藏之名,正取乎此』。这就是讲地藏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是说明让我们能够开启我们自性的宝藏,用什么开启?一定要用性德,般若、解脱、法身,都是用性德。这里讲三德秘藏。我们看下文:
【三德秘藏。蕴在一切众生身心之内。诸佛悟之而证得。众生迷之而流转。然此秘藏。初无改移。故地藏萨埵。从发僧那之初。及住等觉之后。自行化他。总不离此心秘藏也。】
到这里是一段。『三德秘藏』就是讲我们的性德,性德『蕴在一切众生身心之内』,它没有失掉过,就在我们身心之内。这就是《华严经》上讲,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现前就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只是我们迷,诸佛他悟了。『诸佛悟之而证得』,证得是什么?他得到了受用,他能够落实,落实到生活上。凡夫迷了自性,没有得到自性这种性德的受用,他流转六道轮回,过这些苦日子。『然此秘藏,初无改移』,这是讲三德,般若、法身、解脱三德秘藏它没有改移,它不因为迷悟而改动,它不会因为诸佛悟了它就增加一点,或者是众生迷了它就减少一点,它不会,如如不动。『地藏萨埵,从发僧那之初』,这是讲地藏菩萨最初发心,发僧那就是发愿,刚发愿的时候一直到『住等觉』之位,现在已经到等觉菩萨的地位了,『自行化他』,这是讲他自己修学和教化众生。他凭什么修行成功?凭什么证得等觉地位?又凭什么来教化众生?就是凭这个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地藏菩萨如是,每一尊佛菩萨都如是,这是佛法教学的理论依据,这是讲到秘藏。我们上半场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青莲大师的《纶贯》:
【此心秘藏。即是涅盘。梵名摩诃般涅盘那。】
这里解释『心秘藏』就是『涅盘』。涅盘,这个名词大家都很熟悉,某某人死了就叫涅盘,这个解释其实并不准确。真正的涅盘是什么意思?在梵文来讲,它叫『摩诃般涅盘那』,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大灭度,大就是法身德,灭就是解脱德,度就是般若德,所以涅盘是你得到了本性中具足的三德秘藏,不是说人死了才会有涅盘,现前得到,现前就是涅盘境界。我们继续看下文:
【此三法中。一一皆具常乐我净。故名为德。】
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为什么叫做德?因为这『三法中,一一皆具常乐我净』。譬如说法身这一德里头具足常乐我净,般若德也具足常乐我净,解脱德也具足常乐我净。「常」讲的是永恒不变,「乐」是永远没有苦。这个苦,包括我们的快乐也是苦,佛告诉我们,我们的那种五欲享乐是坏苦。乐和苦都没有了,这是真乐,极乐世界的乐就是这个乐,所以称为极乐。有苦有乐的那个乐不叫极乐,那种乐是暂时的,不是长久的。「我」不是讲我这个身体的小我,它是讲我们的自性,那是大自在。「净」讲清净不染,不仅不染着世间法,连佛法都不沾染,这叫做净德。所以常乐我净,每一德里头、每一法里面统统具足,我们就是因为迷,迷了以后,本有的这些性德统统都不能够起作用,所以佛菩萨教导我们就是回头,回归自性,就能够恢复我们本来有的德用。下文继续说:
【此之四德。不离我心。虽在迷时。隐而不失。正当悟处。证而不着。故知心藏。具足众宝。】
这里讲常乐我净四德,『不离我心』,我自心本具的,虽然在迷时它也存在,一点不会减少。只是『隐而不失』,隐就是没有现前,你得不到那个受用,但是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它依然还在。『正当悟处,证而不着』,如果是悟了,这你成佛了、明心见性了,你就证得了。证得了之后,你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分别执着,你不会着相,如果着相你还没证得。『故知心藏』,这心藏就是讲心性中的三德秘藏。『具足众宝』,宝就代表我们自性中无量的智慧、德能、相好。我们继续看下文:
【即空假中。无不如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地藏之名。其义若此。】
他这里讲『即空假中』,就是讲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空」是从体上来讲的,体是空寂的;「假」是从相上讲的,相是假有,了不可得,虚幻的。《金刚经》上用「梦幻泡影」来讲这个相,它是有,而不是真有,叫妙有、叫假有。就像我们的梦境一样,梦境有没有?有,但是它是梦,梦是假的,假是这个意思。「中」是指中道,中道第一义,就是讲不着空也不着有,空假二边都不着,这叫做中道。如果是着空,这是小乘阿罗汉是这种境界,他们得不到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着有,那是我们凡夫,凡夫迷在幻象里面。只有诸佛,他不着空也不着有,他能了解诸法空寂,一切相皆是虚幻、假有,他在这个相里面可以受用,但是不执着、不攀缘,在这里面度众生得大自在,这叫中道。自性人人本具,性德人人本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就是诠释『地藏之名』的深义。我们来继续看下面的文字:
【今我佛于忉利天宫。以法界众生。殷勤付嘱地藏。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以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者。正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四德大宝尽安置秘密藏中。具足应云菩提萨埵。】
我们来先看这一大段。这一段是说明释迦牟尼佛,『我佛』就是指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灭度之前到『忉利天宫』说法。『以法界众生,殷勤付嘱地藏』,这是把佛灭度以后弘法利生的使命付托给地藏菩萨。我们知道地藏这个名号它不是指单一个人,它是一种表法的意思,凡是能够在佛灭度以后依这个法门修学的,修学孝亲尊师、修学十善业道,这种人正是世尊付嘱的对象。所以我们看到这一句自己要直下承当,不是说佛交给地藏菩萨的,跟我没什么关系,自己就置之度外了。你这样想,你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每个学佛弟子都应该担负起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所以这个工作要我们发大心共同去做的。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以来众生』,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下一位佛是弥勒尊佛要在我们世界示现成佛,两尊佛隔的时间有多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么一大段漫长的时间,众生没有佛法做依靠,很苦,所以需要发心的菩萨来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所以要发心作地藏菩萨。『悉使解脱,永离诸苦』,让这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遇佛授记』,这个重要,如果众生遇不到佛,在六道轮回里面轮转真的没有航向,非常的苦。就像《地藏经》里所讲的,「脱入暂出,又复遭网」,刚刚离开恶道,又被恶业所缠,又堕到恶道里去。所以要帮助众生到有佛的国土去,我们怎么帮助他们?就是要给他们介绍净土法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接引众生。这些理和事给众生介绍清楚,众生能发愿求生净土,就能遇佛授记了。所以前面讲「悉使解脱,永离诸苦」,这是要修孝敬、修十善,加上遇佛授记,这是让他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地藏法门跟净土法门是一不是二。
下面讲到『正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是教学,它教学的目的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不是宗教,我们这一点要很清楚,不能够错把佛教当成是宗教。你看在佛教里面,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自称为弟子,从称呼上你就可以看到是师生关系。宗教里面的,我们看到天主教徒称他们的天主叫天父,自己叫做天父的儿女,这是父子关系,宗教里面有。师生关系是教育里面才有,所以它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宗教。名正了以后言才顺,讲起佛法,我们的观念就不会错误。所以现在我们叫佛教,古代讲佛教都知道它是教育,现在人往往有错误的观念,把它错认为是宗教,我们必须要稍微麻烦一点,把佛教两个字讲成「佛陀教育」,这样避免人的误会,名正言顺。
教育必须是从孝亲尊师开始,所以教育目的就是让我们成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成佛。从哪里做起?必须在孝敬上面下手,它是性德,我们用这个性德才能够开启三德秘藏,这个自性的宝藏你才能开启。所以孝顺,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恭敬自己的老师,还要把这孝敬之心扩大,扩大到对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孝敬。佛在经里讲,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我们孝顺一切众生,真的,跟孝顺父母是一样的。能够这样做,你这三德秘藏才能现前;否则你这『四德大宝』还是安置在秘藏之中,不能开显。
说众生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还是隔了一层,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根本就是一体。说父母、诸佛好像还不完全是一体,实际上就是自己,你真正明了了以后,你就叫做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是佛那边的工作,他为我们把这个真相说清楚;悟入,佛帮不上忙,要靠我们自己。就好像《楞严经》,我们看到一开头,阿难尊者他遇到了摩登伽女之难,差点破戒。因为阿难尊者平时亲近佛,他又是佛的堂弟,所以他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想着我修行差一点没关系,反正佛到时候会帮我的,我修行上不去,佛会拉我一把的,靠着老大哥就行了。结果后来遇到了这个难以后,就真正明白了,这桩事情(修行)是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要自己干的,悟入是要靠自己,佛帮不上忙,老大哥也帮不上忙。佛对我们的恩德就在于为我们开示,一遍一遍的开示,详细的、耐烦的来说明,说一遍我们听不懂就说两遍,说两遍听不懂说三遍,一遍一遍说,说一千遍、一万遍,总有一天把我们说明白。所以佛是大慈大悲,对我们不舍弃,那我们自己要契入,契入佛的知见。
下面讲『具足应云菩提萨埵』,菩提萨埵是梵语,我们翻成菩萨的意思,真正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这个人称为菩萨。菩萨古代有两种翻法,在玄奘大师之前,古人的翻译称为大道心凡夫或者是大道心众生,这是菩萨,他也是众生,但是他跟一般众生、跟凡夫不同的是,他有大道心。小乘人他也有道心,但是他的心不是大道心,不是大乘道心,是小乘。所以菩萨,这里讲大道心的众生,区别于凡夫,也区别于小乘。玄奘大师翻译成「觉有情」,这个也翻得很好,他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有情,情是指烦恼,他还有烦恼、还有感情,可是他已经觉悟,觉悟的人他能够以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智慧而慈悲,所以叫做菩萨。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文字:
【次释本愿之法。本即本昔。梵名尼坻。此方翻愿。希须。乐欲之意。志求满足之称。】
我们先看到这里。解释完地藏菩萨这个名题里头的这四个字,下面就解释『本愿』。本是『本昔』,这是讲地藏菩萨往昔世中生生世世发的这个愿,所以叫本愿。另外一种说法,这个本也是讲本性,由本性而发的愿,这叫本愿。梵文『尼坻』翻成愿,『希须、乐欲之意』。愿就是什么?我希望、我是这样的喜好,这个意思。『志求满足之称』,他的志向是在这里,他的所求就在这里,这叫愿,这些都很好懂。下面我们继续看下文:
【由菩萨托根性地。以隆其愿本。】
这里讲的本,又比前面那个本昔的解释深了一层。『由菩萨托根性地』,所以它的本讲的是根本,这个根扎在哪里?扎在自性的性地当中。地是比喻自性,自性里面本有性德,人人皆有,个个不无,就是因为有无明烦恼覆盖住,所以就不能够现前。众生因为迷惑颠倒被烦恼所覆盖,所以性德不能现前。我们看到众生,知道众生跟我是一体的,他迷了,我要帮助他觉悟,帮助他们就等于帮助自己,对待自己怎么能够不爱护?这身体每一个器官如果坏了我们都难受,哪怕是一根头发,你要把它拔掉你都会疼痛一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焉有不加爱惜之理!这是讲到这种爱惜就是本愿,这是自自然然的性德显露,没有理由的,佛家讲「法尔如是」。为什么?因为跟众生同体,只是凡夫迷失了自己,所以自己切身的痛痒都已经麻木不仁,他就产生了自私自利的想法,对待一切众生都不能够爱护。所以真正觉悟的人,知道我跟众生一体,那种爱护众生之心、护念众生之意自自然然发生的,这叫发愿,所以『以隆其愿本』,真正的本愿是从觉悟以后自然而发生的。下面继续看:
【又即本性之力用。大士称本立愿。乃自心起信。还信自心。】
『本性』就是自性,自性之力用,就是性德的流露、性德的现前。『大士称本立愿』,所以立愿也是地藏大士他的性德自然流露。这一段我们能够懂。下面是讲一个比喻,我们来看:
【譬树之因地发根。根深本大。则枝叶依之而敷荣。华果由之而茂实。狂风虽大。不能动摇。】
这个比喻也很明显,他讲一棵树在地上生长,在地里头发根,根深,它的本也很大,这是讲它的根很深很大,它就很壮了,这枝叶就能够很茂盛,花果也都非常大非常好,这都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根本。『狂风虽大』也不能够动摇它,这是比喻这个愿如果深、大就不会动摇。下面这一句是合法,以喻合法,这个很重要:
【愿不依谛。名为狂愿。谛不从心。目为邪谛。】
这一段就讲,如果我们发了愿,不是依真理,『谛』是真理,这个愿就叫『狂愿』,不是真的。所以要真心发愿,这个愿才是真的。『谛不从心,目为邪谛』,这是讲理。如果这个理不是从真心本性中发出来的,这个理跟真心本性不相应,这个就不是真理,它叫『邪谛』、邪理。这是比喻心为地,要在真心本性的大地里面生根、发芽、茁壮,成为大树,发出来的这叫愿,这个愿才真实,狂风暴雨都动摇不了的。我们凡夫发愿没几天就动摇了,五欲六尘的风一吹过来,财、色、名、食、睡的这些诱惑一现前,愿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为什么?不是从真心本性中发出来的。所以从真心本性中显露的这种德能就叫本愿。我们再看下面的文字,这是讲地藏菩萨:
【今以心为地。谛为根。愿为本。然后正行之枝敷畅。助道之叶郁葱。】
这里是讲把真心比作大地,这个真心里面显露出来的这些真理做为根,把这个愿比喻成本,所以这个我们都很好懂。用前面的树做为比喻,然后才能做到『正行之枝敷畅,助道之叶郁葱』,你的修行就能够与自性相应。所以菩萨的修行,最关键的是用真心、用真诚,真诚是根本;如果没有真诚心,无论你怎么修行、怎么用功、怎么精进,都得不到成就。
什么叫真诚?真诚就是无私,一点私心都没有。曾国藩先生在他的《读书笔记》里面给「诚」下了一个定义,所谓「一念不生谓之诚」,那是心里面没有妄念,有妄念这就不诚,所以要离念。祖师大德又跟我们讲,离念不是说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念头都没有那就是像木头一样,跟木石有何区别?这里讲离念是离邪念,存正念。什么叫邪念?什么叫正念?如果起心动念就叫邪念,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正念。大家听了可能会觉得有点胡涂,到底怎么个用正念,不起心不动念?譬如说,你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但是心里面不动念头,像镜子一样照见,但是没有妄念,这个时候就叫正念。如果我们见色闻声,起了分别执着,看到这个,譬如说这是一支笔我看到了,就看到了,但是你看到之后马上动一个念头这是一支笔,你就动了,动了分别,妄想、分别起来了;然后这支笔很好看,我很喜欢、我要,这个执着心就起来了。所以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是邪念,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念就叫做正念,这叫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的正念现前,他用的是真心,不再用识心。
我们一般凡夫觉得好像高不可攀,如何来下手?《楞严经》上讲,最初方便在哪里?用真不用妄。下手之处,司马光告诉我们从不妄语起,真正修行要不欺人、不自欺,从这里下手,这是修你的真心。司马光一生做到「事无不可告人言」,没有一桩事情说要隐私,怕别人知道的,不可告人的。不可告人的事都不是好事,好事为什么不可告人?所以做到心里面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没有隐私,这样子我们是学用真心。继续看下面一句:
【故须称本立愿。方能要制其心。纵遇境风。不能沮坏。】
这告诉我们要『称本立愿』,能够称本而立愿,依真心而发愿,『方能要制其心』。这个心不是我们的真心,是妄心,制伏我们的妄心,控制我们的妄念,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烦恼有见思、尘沙、无明,这些都是烦恼,要把它控制、要把它克服,从最重的开始克服。譬如说我最重的贪心,把贪念克服;最重的是瞋心,把瞋心控制,这是要制其心。如果还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是造业。所以我们真正修学,希望能够得力,必须要在制约烦恼上面下功夫,做到不受外界境缘的干扰,外不受诱惑,内不动心。『纵遇境风,不能沮坏』,我们发愿修学,哪怕是外面有诱惑,我们能够觉悟、能够观照,知道一切现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能够认识,梦幻泡影,皆是虚妄,了不可得,所以你能够做到不被它诱惑、不被它动摇,慢慢的去做到不执着、不分别。这是讲地藏菩萨本愿,一定要依真心发愿,这叫本愿,它牢不可破。
下面又介绍这个愿有通有别。凡是菩萨都发愿,通愿,就是四弘誓愿,一切诸佛如来之所以成就都是依这四弘誓愿,所以这是菩萨行的总纲。这四愿又是依四谛而发生的,这个四谛是从自性而现的真谛。底下《科注》上有一段文字,我给大家念一念,「大悲忏云:夫四弘者,依四谛起。四谛者,二示世间苦因果,二示出世乐因果」。这段就是讲四弘誓愿都是依四谛。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集代表世间的苦因果,苦是果;集是烦恼,烦恼造业是集,这是因。后面两种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灭是出世间的果;你要得到涅盘、出世间的乐,就要修道,这是因。四弘誓愿正是依这个四谛所发的,所以它讲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依四谛里面第一谛苦谛;烦恼无边誓愿断,是依集谛,有烦恼就要断,集是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依道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灭谛,所以这个我们看得很清楚。
这四个愿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一切众生苦,你就想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觉悟。这是你自性性德自然显露出来的,不是勉强的,你本来就是有这种心,这是你的本愿,在儒家里讲这叫恻隐之心。看见众生苦,你就产生一种悲怜之心,你就想帮助他,就好像孟子举的一个比喻,看见一个小孩快要掉到井里了,你想都不想就要把这小孩拉回来,这叫你恻隐之心,真心现前了。不是经过思惟考虑,这个小孩到底谁家的小孩?我该不该救他?我救他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你这么想就不是真心了,就不是你的第一念。你第一念是恻隐之心,等你这样想就变成第二念、第三念,那用的是妄识,就障碍了你的性德。为什么?你落在了妄想、分别、执着里面,所以从这里我们体会如何用真心,保持这第一念。
「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果真发出来以后,你后头三个愿就自然能够完成,你自然能够断烦恼。为什么?自己烦恼没断,怎么可能帮众生断烦恼?先自度然后才能度他,所以菩萨断烦恼修行的这个动力,就是度尽众生这个本愿动力所驱使的。断烦恼要去学法门,学法门不圆满,那你度众生还是不圆满。要希望你的智慧、你的德能圆满,那必须要成佛,所以「佛道无上誓愿成」,第四个愿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了。我们成佛道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为自己不肯为众生的,那你不可能成佛道,这个我们要了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到极乐世界是作佛的、成佛道的,你必须要发起度众生的大愿,这叫发菩提心。
这里本经讲地藏菩萨「本愿」,他有他的「别愿」,这个别愿就是孝心,孝顺一切众生的心。孝顺父母,看到父母苦怎么可能不救助?所以要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是孝心。说到究竟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众生跟我一体,都是自性所变现的;老子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跟我是一体,所以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孝代表的就是一体的概念,这是我们性德圆满的流露,这是地藏法门。所以地藏法门从哪里学起?就是学孝、学敬。我们继续看下文:
【并从本性而发。虽分通别。无不为拔世间苦因果。为与出世乐因果。】
这句话很好懂,虽然愿有通有别,但是无不是为了拔世间众生的苦因果,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与出世乐因果』。这是苦集灭道的落实。继续看下文:
【荆溪云。初心遍摄。观惑法界。即惑成智。即生成灭。圆四誓。故了前二誓。拔性德之苦。后二誓。与性德之乐。】
『荆溪』就是天台的祖师,他的这个意思。『初心遍摄』,初心就是第一念,第一念是初心,第二念、第三念就是妄识了;遍摄就是遍虚空法界。『观惑法界』,惑法界是十法界,十法界是迷惑而来,『即惑成智』就是讲烦恼即菩提,『即生成灭』这是生死即涅盘。所以圆满四弘誓愿,我们要了解,前面的两个「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拔性德之苦』;后面两个「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讲『性德之乐』。这里所说的就是众生一体、十法界一体,不可分割。这里简单的介绍了地藏菩萨本愿,地藏菩萨无量劫来发这个弘愿,度尽六道众生,忍苦忍难、大慈大悲。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到这里。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