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33)(《大经解》讲授)

发布时间:2024-10-08 05:35:53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3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33(发大誓愿第六)

前边的回向跟这个经就很配合了,因为它是净土宗昙鸾大师的,愿生我国就是目的地了,愿我和一切众生都生在极乐世界,十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是什么意思,念的不多,乃至十念的十念,念多了就更好,乃至是这个意思

。十念呢,就是《观经》上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第十六观,众生在临终看见地狱了,让他观想,观想不成,就改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念十句,地狱就消灭了,就往生了。我有一个老朋友的弟弟就是这样,赶紧念佛吧,大家都念,他自己也念,这个时候是真诚啊!你地狱都看见了,你还信不信?转眼油锅就是你了,刀山上就是你了,这时候想不想躲开,这时的念就真诚了。他弟弟念了之后,大家又助念,地狱没有了,佛来接了。这个就是二三十年之内的事情,这个人姓王,他是名医,中医学院来当辅导,江苏省人民代表,他弟弟的事。十念称阿弥陀佛,丁福宝的《无量寿经》"笺注"说十念就是十遍称名,望西的解释"经十念顷,专称佛名,为十念也",也是称佛的名字。有人这么问:"经上说十念,没有说持名啊?"为什么解释为持名啊?我们念佛还有四种念佛,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实相念佛。十念怎么见得就是持名啊?宋译就很清楚,宋译是无量寿经原文,因为翻译是有局限性,说:"所有众生,求生我刹,念我名号,发至诚心,坚固不退,彼命终时,我令无数比丘现前围绕,来迎彼人,经须臾间,得生我刹"。宋译这里,念吾名号,只能解释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能作任何其它的解释,这是有根有据的。《般舟经》中说阿弥陀佛对菩萨说:"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观经》刚才说过了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以可以证明,这十念,确信无疑,就是指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古来,有些注经家对于这个十念有不同解释,净土宗善导大师有大功劳,他是改正一些在他以前古人的一些错解。古人有些人认为三辈往生是上品的事情,不是凡夫的事情。所以有人说了,十念是上品人的事,上品十念可以。因为至信,穷尽心源,一念也可以往生,他们认为是这一种,不是指下品,不承认下品十念可以往生,他还有十念是什么?《弥陀发问经》弥勒将来还是弘扬净土的,大家不要认为弥勒就是弘法相,他来娑婆世界度众生就是法相,不是如此,法相当然要说,《无量寿经》最后要托付给弥勒,弥勒所问的还是净土法门,《弥勒发问经》中佛答覆弥勒的话:"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何等为十。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发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身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昧心。九者,近于觉意,生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恼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所以这里很深,例如除去诸根,正念观佛,谁办得到?《宗要》说如是十念,不是凡夫所能。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至具足十念,菩萨也往生极乐世界,无量菩萨都往生,这是指那些说的。这样的十念,如果说是阿弥陀佛发了第十八愿是让这样程度的人十念往生,那么凡夫怎么办?所以这些说法不符合净土宗普度本义。所以日本义寂说,他就是拿观经下品十念就是念阿弥陀佛,来注解这十八愿的十念是很对的。望西也是反对上面这种说法,这个十念这么深,望西说宗家(宗家指善导)不尔,今之十念,但是口称。善导大师他改正了一些前人的错误,所以日本人最尊敬善导。有的日本人说阿弥陀佛是第一代,善导是第二代,日本就接第三代了。他们尊善导是弥陀化身,莲池大师云栖说:善导纵然不是弥陀化身,也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之流。善导说这时间就是口称,没有那么多内容,那么多内容只有菩萨才能做的到。就是嘴里念阿弥陀佛,心里也是想着阿弥陀佛。上者根基好的一生都在念,最低的只念一声也可往生。临终获得一念净心,得到、达到穷尽心源,极清净心,达到这样的净性,这样一句,这个功德,也可以往生。所以把过去两种不同说法,十念到底指深指浅,归到净土宗,释迦牟尼的本意,就是指口称就是了。
"至心信乐"。《观经》上介绍那个人见了地狱让他念"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这个愿是至心,《观经》也说如是至心。大家怀疑,至心是什么心,到底怎么称十念,我们引用鸠摩罗什大师的话,我们可以明白是不是至心,怎么叫十念。譬如有人在旷野中遇见恶人,碰见强盗了,拿着枪、拿着刀,这个人赶紧跑,看见一条河,后边有追兵,前边有河,如果不渡河命难保,这时就想,要活命就渡河。你体会这是什么心情,怎么过这河,我穿这个阔衣裳渡,如不过,脱来不及,追上了,他想的就是这个事,怎么渡河啊,没有别的,他不会想。我还有两万元帐还没还呢,怎么要帐,什么事也不想,就是想渡河,就是这样一个念头。修行念头跟这一样,这就对了,就是至心,这就很具体,不是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唯独就是这么一个想法了,没有间断的念,达到十句就叫十念,上面是鸠摩罗什的话,就是身在此时,心有所思,就是过河,没有别的念头,这样的念叫做一念,这样的念累积到十个就是十念,这样念佛,念到第十句就是十念。
下边再引申,前面是两种,圆融一下。《宗要》说现在经中原文说十念,具有隐密显了二义。不大明显的叫隐密,显了二义,明显两个意思。显了的十念,说的明白大家都懂了,就是我刚才说的,罗什大师的十念,隐密就是上面《弥勒发问经》中,慈心等十念,那样的十念。义寂云: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这话说的好。你按鸠摩罗什所说的意思这样十念,自然,自然你每一念具足,这是弥勒所问的内容。这个意思就是华严意思,一和多,你真正专一,多就出来了。所以寂就能照,真正一了,万法归一。归一,归何处,你现在管归何处干什么。你现在归一再说吧,你万法还没有归一,你真正能专,自然具足鸠摩罗什十念。弥勒所问的十念,一就是一切,一切的垢污染都没有了。不念其他事了,无所住,念还在生其心,一念生心,是这样念的功德不可思议,无限大,所以十念中自然而然隐含深密之深意,此语道破净宗之玄妙,世上人多都喜欢谈玄说妙,而不知最极玄最极妙是什么呢?最玄最妙的在平常之中,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老老实实绵密地去念,自然暗合妙道。于念念之中就是一念,念而无念,以凡夫的心入诸法实相,唯持名与持咒为最易,靠打坐,靠坐观,靠什么什么,靠研究,困难很多,只有这样才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念佛可以有如是功德,因为念念暗合实相故,暗合道妙,自然契合了无住生心,无住生心要到了别教的菩萨才能达到,凡夫怎么能做的到呢?如果说我能无住生心,我告诉你,你犯了大妄语戒,那是要入地狱的保证。无所得而未得,没有证说是证,没有开悟说是开悟,是大妄语戒。经中十念,真要这么念,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莲池大师说:《观经》说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很难懂,就是这个道理。念念,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不想一想,八十亿劫是多么长时间,罪是什么罪,是生死重罪。八十亿劫这么长的时间,无量无边生死重罪,一句就消灭了。莲池大师是弥陀化身,理一心,到了理一心,总之是不可思议。所以夏老师说,道在平常中,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你不知道,总喜欢玄妙,越玄妙就越远。
又一个问题,十念就可以往生,唯独除开五逆和毁谤正法,《观经》说五逆都可以往生啦,这里为什么五逆不行,这很好解释,因为多了一个毁谤正法,五逆还可以往生,五逆加上毁谤正法除外,这一条他不适合。毁谤,毁的意思和谤一样,就是把其人的罪恶说的过其实了,就叫做谤。别人的话不是不可说,但是不要过实,添叶就成为谤,谤的是法,谤的是大德,你的罪很大了。五逆可以往生,加上谤正法就不能往生。有人设问,如果有人谤正法,不五逆能不能往生?五逆不谤正法可以往生,只谤正法,他没五逆,可以不可以往生啊?一般人只想,这总是说说而已,他没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等,那么他可以往生了吧,恰恰你想错了,不行。这是昙鸾大师说的,二祖啊,为什么,他没讲理由。讲了一个事实,将来地球大爆炸,地狱空了,地狱的人都解放了。但是谤法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换个地狱,转移了。还有地狱,为什么呢?毁谤正法罪极重,别讲理由了,为什么罪极重?佛法都是有据有理的,没有武断的,我的法触犯了不行,不是这个意思。昙鸾大师说的很好,为什么会犯五逆呢?就是因为没有正法,如果人知道因果报应,为善得福,为恶要受报,解除贪嗔痴,闻见了正法,他就不会五逆了。五逆根源在于没有正法,因此谤正法你的罪比五逆还重,这就跟观经分别解释了。
下面还有个解释,又一个新的意思,是善导大师的,他这更慈悲了,是谓由此愿故,使众生首先警戒不要犯了这样重的罪,所以说五逆、毁谤正法,这两个罪太重了,不得往生,不是说你犯了这个罪,我就不摄受你了,你如果犯了这个罪,你还可以忏悔,你还可以得到摄受。但是生了之后你有三种障碍,在莲花中不能开,看不见佛和圣众,听不到正法,更不能供养诸佛,没有别的不好。日本佛教也说唯除五逆毁谤正法是什么原因呢?是对没有造的人来说 的,没有造这个罪让你警戒,不要造这种罪了,是止恶。已造者,你能回心向善忏悔念佛,还是摄取,没有遗漏。弥陀的大愿是摄受无尽,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所以到世间,就是要说阿弥陀佛本愿海的功德,所以善导大师,对净土宗的看法,释迦牟尼佛在世间出现就是为这个来的,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
上面看来两个矛盾,一个说不行,一个说也不行,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这样看,《论注》之说,正符如来,抑止之说,令人千万不要谤法,不五逆十恶。《论注》说:"此生愚痴人即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这样愚痴人他在那儿毁谤,他还有发愿求生净土吗?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不得往生,《观经》所说的当然成立,既然谤法,他怎么能往生,他认为佛法都是不对的。《观经疏》是显弥陀愿力是无尽的,五逆谤法果然临终还能念佛,忏悔发心,你还可以往生。这一种人亿亿之中难得有一两个,你想想看,他的观点,他的思考都是不赞成,最后会很难得,所以两说并存。
最后就是赞叹第十八愿,善导大师的话在里面啦。《甄解》说:"四十八愿虽广,悉旧第十八愿。"遍摄一切,所以说:"谓由此愿故",因为第十八愿使众生生到无三恶趣的国土,没有恶趣,不再生到恶趣,都相好,都有神通;而且都还得到灭度,圆一切德,消一切障,入光寿海故;无量光、无量寿,大智慧海之故,所以此愿就是摄受众生,都能得往生的愿。所以《笺注》说,这一愿是大愿中的王,所以这个愿就显出弥陀的究竟方便,一乘愿海。大愿之海是一乘,一切众生让他成佛,这个愿就指出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功德,名号是什么呢?名号就是佛所证得实德。声字皆实相,实相是密教的话,声音和字,也就是说在"大楞严"三昧境界中,《首楞严》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先是破妄,后来地水火风空都是性德,妄了就是真,声和字都是实相。因此持名的功德就是佛的果德,而且声字就是实相,所以第十八愿的功德不可思议。下边讲闻名发心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命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做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是闻名发心愿,临终接引愿,书里引证的比较广,我们把重复的和差不多的精简掉,我们挑选一点,精简一点,适应时间,关于发菩提心,我们把元晓师在《宗要》解释,拿出来给大家介绍,因为他非常重视《无量寿经》。元晓是朝鲜人,《无量寿经》的注释中国古代就有两本,另外两本都是朝鲜人,一个是元晓,一个是憬兴,我们国内对《无量寿经》的研究不足,现在我们要回头。元晓对净土宗的著作还不只是一本。朝鲜佛教是不错的,禅宗也是不错的,当时水平很高,觉悟很高。元晓《宗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特别重视发菩提心,所以拿来给大家介绍。他讲了两种: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随事发心"在前边,《往生要集》里是"缘事菩提心",这叫随事发心;"顺理发心"在《往生要集》里是"缘理菩提心",也是密教的胜义菩提心,殊胜的。第一种缘事菩提心,也叫行愿菩提心,和四弘愿是一致的,烦恼无边誓愿断之,是如来的断德正因,善法无量愿悉修之,愿去修,这是如来的智德正因,很大智慧,众生无边愿悉度之。第三心者,恩德正因,对众生有恩啊。所以三个德,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无上菩提之果,无上菩提圆满证之。这样三心,就是无上菩提的因,因、果既然是一个因一个果,当然是不同,但是两个都无所不包啊。经中说:"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发菩提心,当初发心是一种,毕竟成就又是一种,初发心是因,毕竟成就是果。这两个虽有不同,但是两个没有分别。你有这个因定得这个果,从黄河的这个因发源起一直流到大海,从地图上看大海和黄河不都是一片水吗?哪能划出界线,都连着,一个是果,一个是因,毕竟发心二无别,黄河的水毕竟流到大海。如是二心先心难,这两个心中,初发心难,所以我们要珍重自己,真要发菩提心,千万护持,不要退。咱们第一班的毕业生就有,要好好护持。如是二心,在这烦恼恶浊中,你能发起菩提心,火里生出莲花一样,如是二心,先心难。我既已经发心,你只要护持就可以了,但是你能在这种情况下,叠说纷纭、群魔乱舞,在这种时候,你能发出正觉之心,正的觉悟这很难啊。"自未得度先度他",大乘心先要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对初发心的人要顶礼,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这样就是发菩提心,这个心的果报己成佛果。但是有华报,华报是往生净土,菩提心量广大无边,无有极限,所以得到往生,只为花果成佛作为实果,这个就是随事发心。断德,智德、恩德,顺理发心,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要相信,有的人读了并不信,得到美金,不当是梦幻,是命根子,没有真理解,要真相信,非有非无,离言绝虑,原理是很高啦。不是前头,很难啊,比成佛还要先受顶礼啊,这个更不容易。非有非无,离开两边。一般人不是着有边,就是着空边,佛说诸法空,未空诸有故,若不着于空,诸佛不能度。讲诸法空是干什么?着有就是空,就是执着"有"就是空。你着了有,佛就没法度你了,所以是非有非无,不落两边,是边见。见惑中头一个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落在两边,不是此,就是彼,不能圆融非有非无。离言绝虑,离开言说,没有思虑,绝虑,思虑之路绝了,所以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这是行不到的地方,若是你所能达到的地方,你怎么走不到地方呢?你得除尽有所得心。《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所得、有所求,好的是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说法等等,这都是有所得心。离言绝虑,依此信解,以这样的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没有烦恼善法的区别,不见烦恼和善法。不是无,而是不见,不见什么?不见他们的分别,而不拔无可断可修。一个老居士说这里错了,拔无是什么?日本人和高丽人的看法,在译注中拔无就是排除,拔不就是排吗,无不就是除吗,不排除,不见有烦恼善法,但也不排除有烦恼可断,有善法可修。有人说有烦恼可断,有善法可修,有人看到烦恼、菩提的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可断可修了。
下边发愿,愿意烦恼无尽誓愿断,一切善法誓愿修,有这个愿去断去修,而不违于无住三昧,我们要体会这部经,经中好多是这个样子,我们要圆融,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要度无量有情,而没有能度所度之别,故能随顺于空无相,这才是随顺于空,随顺于无相,一般都把空和无相体会偏了。顽空,把无相,当作没有,当成龟毛兔角了。
如《金刚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顺理发菩提心,如是心不可思议,这是发菩提心,顺理发菩提心,随事发菩提心,有可退义,这是一个缺点,随事发心,还可以退,像舍利弗到了六度发大心,别人找他要了眼睛,得了一个,又得一个,第二个得了臭了、踩了,这个还不行,我不干了,我不度人了,所以退了,我别度人了。所以随事发心有可退,这是舍利弗的例子,而且是不定性的人亦能得发,不定性,也可以发。顺理发心没有退转,因为他合乎这个理啊,没有退转之因。菩萨性人才能得发,决定成菩萨的人,就是已经证了菩萨了,如是发心,功德无边。就是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诸佛穷劫来说的功德也说不尽,这就是两种发心。咱们这儿的发菩提心就是这两种,都可以。所以品位不同,都是智慧,智慧太差生边地,现在有人期盼入定,不知道智慧比定、禅定、神通重要的多。《劝发菩提心文》说:"发菩提心诸善中王。"善中之王,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这是魔做的事。《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菩提心是佛的本源,为什么成佛,因为菩提心,是慧命,是智慧的命,比我们生命重要。你有生命不见得有慧命,有时保住了生命,即断了自己的慧命。菩提心是众生的慧命,所以佛教中师父的恩比父母的恩重,父母给你身体和生命,善知识给你慧命,菩提心是众生的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所以初发心时便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圆教就是这个意思,原话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是二心,先心难,是故顶礼初发心,初发心功德很大。为什么这个心这么重要,因为初发心后与五种智慧相应,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是菩提心和智慧相应故,所以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议。
本经是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见发菩提心是首要的。
第十九愿是闻名发心,后面还有闻名得福,闻名得忍,此愿是"亦可",现在改一改,改为"理应",应当解释为闻了佛的名号,得了佛的加被,而引发了闻名得福,闻名得忍,都是如此。
"修诸功德昼夜不断"。六度的功德都要修,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以上大愿大行不退转,没有改变,注意善根回向,用善根来回向,回向什么?愿生我国,极乐世界,一心念我,一心过去解释过了,就是坚定信心,这个心不为他所得,什么憎恨心、荣誉心,把念头抢过去了,所占领了,就不行了,一心就是坚定信心,不为他心所动摇。如《教行信证文类》说:"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也是解释过了,一心就是心无异念。《止观》说:"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一心念我,一心专在这一事上,心不余缘,不想其他事。一心是事一心,理一心,上面所说是事一心,入了诸法实相就是理一心。一心念佛,没有告诉你一定是事一心,理一心,都好。现在说不上是事一心还是理一心,你先从不去想别的事入手。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念念不舍",就这样专念,行也念,住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时间多长,念念不舍。善导大师念佛,当年在长安城里没有不念佛的,他教大家念佛,他念一句佛就是一道光。现在我们不以这个来教导,但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就这么不杂余念,已经合乎一心念佛了,你就这么去念,慢慢自然而然就会达到理念了。弥陀要解里说,从事持达理持。前面说闻名发心是第十九愿,是因。是闻佛的名号发菩提心,修种种功德,不退转,回向极乐世界,昼夜不断念,就能往生。
下面是二十愿,是果,是临终接引愿,"临终佛来接引,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诸大菩萨都来接咱们,现在面前,他看到了。"经须臾间",很短的时间,四十八分钟,生在极乐世界,做阿惟越致菩萨,就是阿鞞跋致。宋朝灵芝师说:凡人临终,人到临死时,神识无主,自己做不了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你做的坏事心中特别痛苦,还有起恶念、起邪念、要吃的,种种很多很坏的现象。"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要受煎熬,这是临终颠倒,四大分离苦不可言,加上要颠倒,这时要用功,凡夫是很难办到的,没有深的修持是办不到的,这时全是仗着弥陀大愿的加被。《圆中钞》说:"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一切没有断,不但没有断,伏都没有伏住,压一下怎么压得住呢?"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在临终心不颠倒而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自己是没有办法了,这就是很显著的分别,是藉自力还是靠他力。在禅堂里要靠楞严咒,没有咒的加持,你打坐就着魔了,你不能念咒,要把咒写在那里。你完全靠自力,种种因缘干扰,自力不能主持。下面是《圆中钞》的话"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救济你,虽然不是正念,而能正念,这个正念是佛的加被力,我们都不可能离开佛的加被力。现在我们做的事情,都在佛的加被力之下了。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才能圆满所愿。我们再来引证小本唐译,玄奘翻译很详细,比鸠摩罗什详细,《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悲华经》更清楚了:"临终之时,我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以欢喜故,他就欢喜了,有佛来接了,入了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即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故得宝真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显出他力临终接引非常重要,临现其前,做阿惟越致菩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