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圣地,曾经寺院遍布,梵刹林立,唐朝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最好的写照。除了南朝,南唐时代是南京的又一个佛教高峰,史书说“都下赡僧逾万人,造塔建寺,日不暇给。”佛风之盛,佛塔之多可见一斑。不过,时光早已摧没了那些高耸的塔身,能够幸存至今的真是成了凤毛麟角,十分珍贵。在栖霞寺就有一座建于南唐时代的石结构宝塔——舍利塔。
据《建康志》记载,舍利塔是隋文帝杨坚埋葬舍利的处所。它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为五层方形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的栖霞寺舍利塔为五代南唐(937~975年)时笃信佛教的两位大臣高越和林仁肇,在已毁坏的隋唐舍利木塔的基础上,重建的八角五层密檐舍利石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最早的密檐式舍利石塔。
栖霞寺舍利塔为密檐式(注:密檐式塔为中国佛塔主要类型之一,是一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为砖石结构),五级八面。塔高为18.04米,全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自下而上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座3层,自下而上为基座、须弥座和仰莲座。基座平面雕刻游于海水和祥云之中的龙、凤、鱼、鳖等纹饰,侧面雕石榴、凤凰图案。须弥座上下叠涩部分,侧面雕覆莲及石榴、狮子、凤凰纹饰,中间束腰部分作八面体,八个转角处均雕作半圆形角柱,柱上浮雕力士和立龙形象,柱间浮雕释伽牟尼“八相成道图”。
释迦牟尼“八相成道图”,是佛教绘画、雕塑等艺术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描绘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个重要阶段,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释伽牟尼“八相成道图”是栖霞寺舍利塔塔身浮雕的最珍贵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每幅图案的结构严谨而自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衣饰器具雕刻得十分精致,装饰华丽,堪称唐宋之际江南石刻艺术的杰作,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栖霞寺舍利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完好,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面就是关于栖霞寺舍利塔的介绍了。我们平时若是念诵佛经的话肯定是很好的,当然我们修行佛经的方式是很多的,我们也是可以去听诵和抄写佛经的,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修行佛法。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