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在佛教中是很重要的,它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只有三皈依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徒。而且三皈依的因素也很多,为此,师兄要了解为什么要三皈依,这样能让自身收获更多的内容。那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既然要皈依三宝,我们就要了解何为三宝?意思何为?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够如实地皈依法界常住的三宝,如实地按照佛陀的教示认真修持,才能了生脱死,往生西方。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之所以称为宝,这是用世间比喻的说法。我们世间把金银这些稀有金属称为宝,是由于它有几个特定的内涵:第一它是稀有义,珍宝是稀有金属,如果遍地都是,它就构不成宝。佛法僧也是稀有的,如优昙花,昙花一现,所以它是宝;宝有清净的意思,我们世间的黄金纯净到99.999%,越纯净,它就越有光泽越柔软,它才构成宝,不能有很多的杂质。那么佛法僧也是断尽一切烦恼,清净到极点的,所以这个宝又有清净的意思;宝有离贫穷的意思,世间人得到金银七宝,就能够离开世间的贫穷。修行人皈依佛法僧三宝,就能够开发他的功德胜财,有宝的意思;宝还有庄严的意思,世间人得到金银七宝能庄严他的身体,作种种璎珞、戒指、耳环什么的。那么修道人皈依佛法僧三宝能庄严他的法身慧命。由这种种涵义故,就用宝来比喻佛法僧三宝。
三宝从它的类别上分,又有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从自性三宝来看,佛的意思是觉悟的意思,是智慧的意思,一切众生自性本具佛性、觉悟和智慧。所以自性的佛宝就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离念灵知的真如佛性。自性的法宝是什么呢?法是规范的意思,规持我们的自性不失,能够作一切众生的榜样、模范。所以自性的法宝就是一切众生内心本具的道德仁义的美好的标范。我们的自性是具足十波罗密,乃至无量波罗密的,只要我们回光返照,在清净心里面就能把我们良知良能、道德仁义的德性显发出来。什么是自性的僧宝?僧宝是清净和合的意思。和合是什么?就是能观之智和所观之理和合,它离开一切烦恼,很清净。能引发它统理大众的功能,能做领导阶层,统理大众。所以自性三宝,就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清净无染的净行。也就是惠能大师称之为的觉正净,这是一切众生本具的。觉悟了这样的觉正净,悟证了觉正净,那你就能由凡夫变成佛;迷失了这样的自性三宝,就会轮转三界六道。那么住持三宝,住持就是在这个世间,有一个事相,表明这种宗教在这个世间的住持之相。住持之相是引导一切众生,透过住持三宝回归到自性三宝。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这位悉达多太子,就是佛宝。佛灭度之后,所有用金、银、铜所铸的佛像,还有木刻、石雕、彩塑的佛像,这些都是佛宝。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离欲清净的诸法,黄卷赤轴保存好的这些经卷,称为法宝。出家染衣、修清净梵行的出家僧众,就叫僧宝。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类别。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住持三宝当中,尤其是佛灭度之后,我们尤要注重僧宝。皈依僧宝,才能获得佛宝和法宝的利益。因为僧团在佛灭度之后,是为了住持法道而施设的,是由一批受戒、修清净梵行的比丘组成的,所以他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主力军。没有这批出家的僧众,佛教就会流于一种知识、学问、文物、考古意义上的东西,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宗教。所以僧众是承载佛教精神的一个主要的载体,当然也包括四众弟子,但住持法道主要是靠僧团。所以我们首先要恭敬、皈依僧宝,才能获得佛宝和法宝的利益。现在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一些居士、在家人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文化程度很高,瞧不起出家人,他只皈依佛宝和法宝,不皈依僧宝,称自己叫二宝弟子。二宝弟子就是活宝了,活的宝贝,你什么都得不到。你有一念傲慢心,你怎么能得到佛宝和法宝的利益呢?那绝对得不到的。
好,再解释这个“皈”,三皈依的“皈”,反白为皈,这个字很有智慧。我们的自性是洁白的、清净的佛性,但一念无明妄动,舍去了我们自性清白的本源,舍父逃逸,过着染污的生活,流转三界六道。今生善根发露,一念的智慧回光,要回归清净的、洁白的佛性,要就路还家,反白为皈。所以皈有归投的意思,就像百川江河之水归向大海,像所有苦难的民众归向明王圣君。我们一切众生的心性要回归到我们本有的故乡。反白为皈。
这个“依”是依托的意思。我们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带着种种的怯弱。虽然人是万物之灵,但我们的内心里夹杂着很多的烦恼,有着种种的恐惧、不安、怯弱、烦恼,所以他从一出生下来,就有皈依一种生命的倾向。在小孩的时候,他会本能地皈依他的父母,父母就是他整个的天地,他认为父母能解决他所有的问题。但是等他到了青少年的时候,特别十几岁时,他会有一段反叛的时期,叛逆时期。随着他的成长,他发现父母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父母也有很多无奈之处。所以在这种叛逆时期,他的皈依是一个危机时期,他要寻找一个新的皈依对象。但受他本能欲望的驱使,他认为皈依一个异性,得到一个家庭,获得一个美满的婚姻,是他一个安稳温馨的港湾,他就皈依这个。或者皈依一项事业,或者皈依一个权力,他要找到一个他认为能得到幸福的皈依,所以就用他的生命去追求。但殊不知这种皈依随着他年纪大了,发现这些皈依都是不究竟的,都是不坚固的。你看男女在谈恋爱谈的很热乎的时候,山盟海誓,过段时间,相互发现了毛病缺点,由于不了解而结婚,由于了解而离婚,爱情原来是不可靠的。你运作一个公司,做个官,最后发现也烦恼重重。这些皈依都像是建在沙滩上的房子,最终是要塌陷的。所以人在生命当中,他会遇到种种皈依的危机,这种危机就促使他要寻找到一个真实坚固的皈依。
大家在人生的过程中度过了几十年的光景,知道对外部世界所有的皈依都是不可靠的。但是人又必须要寻找一种皈依,就像一个怯弱的婴儿要依靠他的母亲。就像在水里挣扎的时候,他要本能地依靠一条船。那么要回归到我们生命的本体,我们在生死的苦海当中,我们要作什么皈依?在这个时候,唯有皈依住持三宝和皈依自性三宝,才能解决生死苦海漂零的苦难。只要我们能够发起至诚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就能解决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问题,尤其是出离生死苦海、了生脱死的问题。要知道佛法僧三宝在法界常住,你真正相信他,归命他,这是需要智慧,需要善根的。很多人认为佛法僧三宝——你说法界常住,他看不见、摸不着,他就信不及,他不敢把自己的生命交托出来,于是就完成不了这种生命的皈依,他也就很难跟佛法僧三宝这种法界常住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感应道交。不能感应道交,他就得不到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利益。所以这需要我们闻思修的。
我们要了解在六道轮回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作种种的恶业,就像一失足成千古恨,堕到了生死的漩涡,已经是漩涡,狂涛汹涌,是灭顶之灾,千钧一发啊。我们的灭顶之灾是什么?你马上沉下去,就是到三恶道里面去,直接到地狱里面去。这时候他对生命的忧患,这种呼救的呐喊是多么的迫切,这是生死存亡之际。他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游泳,他没有办法离开生死的漩涡,所以他唯一盼望的就是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救助的力量,能够把他放到一条船上。如果正好这条船来了,他这时候对这条船的渴望,对这条船的依托,对这条船的归投,他是要拼尽他全部的生命,要上这条船的。只要我们有上这条船的愿望,船上的船主、船师就会伸出他有力的手臂把我们捞摝上来。因为这位佛菩萨大船师,他的船就在生死苦海的两岸间不断地开着,随时看到灭顶之灾的人随时准备救度他。所以这时候有这条船来,我们就不要犹豫、不要踌躇、不要怀疑,勇敢地伸出手臂,船师就会把我们拉上去。这就是归投的意思。
由于我们知道有自性的觉正净,一体三宝,我们对我们的生命才会有尊重。生命是有尊严的,是能够成佛的,我们再也不能自暴自弃了。然后就克己省察,克除自己的妄念,省察自己的举心动念向正念、向光明、向纯善的方面靠。在行为层面,面对自己的烦恼、执著,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个过程当中,规范自己身口意三业,再恳求法界常住的佛法僧三宝,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对我们的护念加持,这样就可以消除恶业,增长今生乃至多生多劫的善根,让这个善的种子相续。生前就能承办道业,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剧苦。这就等于遇到大船师来救,登上了这条大愿船,安坐在这条船上,这位船师把我们安然地运到了快乐的彼岸。一到彼岸去,你在生死中流的凶险就过去了,庆快生平,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无限的利益就从皈依三宝,上了这条船而获得的。这就是依托的意思。
在这个世间,功名利禄,五欲六尘,恩恩怨怨,红尘滚滚,烦恼无尽啊。处在这样的生死大海,一定要以三宝为船,我们就能得到安心立命的依托。坐到这条船上扬帆顺风,我们就能够安然地登到解脱的彼岸。要从这里理解皈依。所以皈依对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重要,没有获得这份皈依,我们就是流浪天涯海角伶仃的、孤苦的浪子。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