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加工修善的,加工修坏的不可以吗?都是加工嘛!既然加工,用刀细切是功,拿斧头来乱砍也是功,为什么非要修一切善呢?那变成教条了嘛!硬性的规定,其理由没有说出来,何以修一切善会有这个加持修行的功能?
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行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所以,善的行为在中国医学上,或依阴阳家来说,是属于阳的光辉的一面,是开发性的,而恶的行为属于阴性的,它是收缩的、紧张的,会使自己起恐惧感、痛苦感。那么,这个善恶的行为在心理上的差别影响,心理的状况又影响了自己的生理,有这样的严重性。因此,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
这个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因为心的道理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喔!而且到达得很快。
“善”是代表阳,所以我们中国讲修养“为善最乐”,那不是理论,是一个实际的事。人真正做了善事,会非常快乐。快乐不是高兴,高兴还不算快乐。因为“善”的思想代表阳,所以做善事,是阳机发动,阳气就充满,生机就充满。做坏事,忧愁苦怒代表阴,所以人在忧愁苦怒之中,或做恶事做得越多,阴气越来越重。普通一个看相的也看得出来。
人死后如要往生天界,非修功德善行不可;严格来讲,善行与禅定有关系。道家的观念以为善能生阳,恶能生阴。单以禅定来说,四禅八定就是由人升到天道的必经之路,三界天人表上已列得很清楚了。修定修到初禅,再配合十善业,可以升到某种天道,二禅以上亦然。
凡夫与外道,除了真正禅天的中心无法进去以外,严格讲起来,三界之中凡夫都能去得,都能往生。升天不一定靠禅定,升到天界的外围边区,是靠善心与德行。所以善人必定升天,不过很可能升在天的外围,外道也一样。因为一切外道与正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劝人向善,如果劝人为恶,那叫魔道,就不谈了。
这里讲四禅,为何只拿禅定来标榜,不拿善事作标榜呢?因为凡是人真心为善的,多半就是凡夫禅,心境上一定比较清净。照中国文化来讲,善心生阳;邪念是阴的,所以烦恼就来了。天人境界只拿禅定来比方,包括了善,而有些经典讲善道升天时,就不提禅定。
前天有个同学笔记上写:“法喜充满,喜也是妄念,是大妄念,大结使。既然是妄念,佛法为什么提倡喜呢?”因为喜的另一面,是阴的一面,就是烦恼。喜是阳面,有喜则阳气生。善能生阳,所以佛法的道理,取阳面的善念。总算有个同学提得出来这种问题。 喜乐也是妄念,不过喜乐是阳面,是善念之所生,善也是念,所以四禅八定的境界也是念。只要到达彻底的舍念清净--四禅,才算摆脱了念。
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德,无数善行才行。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标准,一个人危急了,濒临死亡边缘时,把他救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这个为标准,要满三千善行,数千功德,才够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样,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但据我所知,一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己给害了的。
所以心行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也只是说行,还没有讲愿。至于发起救人救世之愿,能有一点行为为别人着想,处处能牺牲自己的人,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做得到,一点也做不到,所以要想证果,决无此事。
我们讲行愿方面,这个心理的“行”,要做到清静、做到空。要想得定,要想明心见性,应该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不是有一丝毫的烦恼存在?如有烦恼存在就很严重了。
有一种烦恼是来自生理的,由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就是儒家所谓气质之性,所以修道要变化气脉,也就是要变化气质。气质是一个实在的问题,不是空洞的理论。
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
但是,我们的烦恼不是菩提,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总是跟着烦恼在转。比如刚才一个同学在讲,打坐腿子发麻,生理不好,烦恼来了。这个烦恼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生理影响,所以生理完全转了,变成绝对的清净,修道的基础、定的基础才算有了。所以气脉对于这一方面很重要。
气脉又与心理行为有绝对的关系,你多行一点善,念头转善一点,虽然是消极的善,不是对人有利的行为,但是你能先去掉自己心中的烦恼,也算是自我本分的一点善,能够这样做到了一些,气脉就会转一分,你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们打坐为什么静不下来?检查起来就是因为烦恼。烦恼里头隐藏许许多多罪恶的种子,许多罪恶的因素,都是由“烦恼”而来。
假如我们转掉了烦恼这个东西,完全转清了,这个时候,心境会比较清明一点点,然后我们才能够检查自己念头的起灭。
比如我们坐在那里,觉得心境很清净,这是意识境界。但是你可知道,我们在清静这一刹那中间,隐藏了多少罪恶烦恼,能不能检查得出来?假定有人说大话:在这一念清静当中,我绝对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罪恶。那么这个人不要谈修行了,他根本就没有见地嘛!我们在这一念清净当中,烦恼与罪恶的根根,有八万四千之多,这是假定数目,比喻很多很多的意思。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就有八万四千方法,来对治这些烦恼。
平静的意境会随着生理的变化而变化,到时候,你又烦恼,你的佛法掉了。其实这个平静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间都会碰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或是爱运动的入,在累到极点时随便坐在一块石头上喘口气,当下马上清净。所以,中国古人说:“劳者善心生”,一个人体能上的劳动很重要,一劳动善心就起来了,社会风气就可以得到改善。象现在生活在城市的人,营养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坏事就多了。
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一个人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来的。所以古代许多懂得为政的人,都善于运用“劳之”的原则,使得官吏、百姓没有机会耽于逸乐。“劳”包括了勤劳、劳动、运动许多意义。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人在辛劳困苦的时候,对人生的体会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发挥出来。不过这是好的一面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有把这个原则反用了的,就是不使人太过安逸,尽量使他劳苦,永远不能安逸下来,没有机会思想,也不敢思想,这就是用反的一面。
所以同样一个学问,正反两面如何去用,在乎个人的道德。这个“劳”同时也包括自己。在个人修养中,一个领导人宁可有困难时自己先来,有劳苦的事自己先做;绝不能自己坐着享受,有困难都让别人去。这样永远带不好人,尤其带部队,打起仗来,就看得更明显。
一个人做善人,极力作善事,善行到了,儒家《大学》“止于至善”的人,他念头也清了,所以“为善最乐”,做善事到了极点,不要修定,念头清了。如果没有悟道,有时候也生这种天人。你要注意哦,所以善法是非常可贵的哦。学佛的人光想学佛,心性、性情一切没有转变,善法功德没有建立,休谈了。你以为光打坐就行了,不行的啊!
魔也好,鬼也好,都是怕善人的,做了善事,你的阳刚之气就大了。我有个老朋友,专去传说中闹鬼的地方,甚至还烧香请鬼现身给他看一看,可是这一辈子就没碰见过鬼。因为他的阳气太强,是常常行善之故。你行恶,阴气就重,那魔就会被你所吸引。一个不打牌的人会有人常来兜他打牌吗?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找趣味相投的。
中国有句老话:“为善最乐”,这是真的,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纯粹劝人的话。你可以就这个行为体会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是如此,你真做了一件善事,帮了人家解决了一件大事,那真舒服。这个道理是什么?善行是喜的,恶行是忧的。喜的东西是阳性的,忧愁的东西是阴性的。
真做了好事,不只是精神上会感到非常愉快,身体都会舒服的。就有那么大的功效。所以我常说学佛的人还不如学童子军,童子军的教育要日行一善,善行不论大小。可是学佛的人恐怕十天都做不到一善,尽管满口佛话,人家碰他一下就气死了。
佛告诉我们,忏悔要去除切断憎爱嫉妒谄曲这些心理,把内心洗刷干净,这才是忏悔。并不是跑到佛堂哭一场,就是忏悔了。哭是情绪的发泄,哭过以后,心情很平静,那是哭累了,别的事情想不起来了。你不要以为在佛(或是上帝)前一跪,一哭,忏悔之后觉得好安详啊!得到上帝的灵感啊!得到菩萨的加庇啊!那是累啦!不是佛菩萨的感应。不信,再过几个钟头,吃饱了,体力足了,他的脾气又来啦!注意!什么是真忏悔要搞清楚。
忏悔之后,内心洗刷干净之后,再来修止、修观、修禅那,“求胜上心”。但是,我们一般人相反,不求忏悔,就想修止、修观、修禅那;结果,越修,心越乱,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先求忏悔,内心纯善,到了善的境界,中国人讲“为善最乐”,心理产生喜悦,生理发起轻安,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