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教育当代开展刍议

发布时间:2022-09-16 12:48:26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教育当代开展刍议

  韩焕忠

\

  传统的佛教教育,是以寺院为据点,以大师为核心,以师徒授受为主要方式,以居士群体为群众基础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中国佛教亦应本着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的精神,与时俱进,使新时期的佛教教育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来。

  1.新旧共存

  当代的佛教教育,既要保留传统的寺院传承、师徒授受的体制,同时又要采用学院教学、课堂讲授的新方式,使传统体制与现代方式共同为当代佛教的弘法事业作出贡献。

  传统的寺院传承、师徒授受的体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和长处。如,寺院之中浓郁的修学氛围,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能获得教育内容的熏陶;大师的身教重于言传,高深的佛学理论和充满奥妙的修行法门就在当下,修学者可以亲眼目睹和亲身体会现实生活和佛法修行的交融互参,相即相入;大师与徒众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容易建立深厚的情感基础,可以实行情景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当代的佛教教育应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在建立佛学院时以道风优良的寺院作为依托,该寺院的主持大和尚对附设佛学院的学僧具有关爱、指导、帮助等责任,佛学院的学僧应在该寺院兼任执事之职,并随众修行。

  采用学院教学、课堂讲授的新方式可以促进佛教教育的发展。世俗的大学教学具有许多特点:其一,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实行严格的分科教学,术业各有专攻,通过长久的专业积累,自然可以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其二,学生不是那一个特定教师的学生,而是众多教师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对之进行教育,使其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广博的视野;其三,公开对多人同时进行讲授可以避免单独传授受众太少之弊,又为真正优异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场所;其四,大学教师往往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设备,如各种学习、接受心理学,以及互联网、多媒体等,将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其五,大学里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可以保证受教育者具有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将来所要从事的各项工作。佛教作为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世界性宗教,具有无比丰富的内容,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专门的人才进行研究、阐发和弘扬,因此应佛学院应采取分科教学的方式,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讲求,学会运用各种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并利用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学僧的学习质量,从而弥补传统佛教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偶然性和随意性等不足。

  这种新旧共存教学体制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丛林传承师徒授受方式的存在保证了自古以来的法脉延续,增强了受教育者的责任心、使命感;另一方面,新的教育方式的采用,则使佛教的发展和传播获得了高端科学技术的支持,提高了佛教教育影响社会生活的程度。因此,我们说,新旧共存是一条使佛法长住的康庄大道。

  2.教俗并学

  佛学院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仅局限于佛教之内,而应该对佛教、世俗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讲授,这对于提高僧众的文化素质和弘法本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上来看,僧众曾经作为知识阶层的精英,长期执思想界和文化界的牛耳。古代僧人习学“五明”:“内明”指教义、教史、教规等,“声明”指音韵、训诂、文法等,“因明”指逻辑,“工巧明”指机械、工程、应用化学等,“医方明”指病理学、药物学、临床医学等。许多的高僧大德除了精于佛学义理以外,还有多方面的建树,如律宗大德怀素是一位草书圣手,密宗大师僧一行还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世界上首次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禅僧齐己、贯休还是着名的诗人、文学家。这些高僧们不仅因义理精湛在传道和弘教时左右逢源,还因多方面的才艺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毋庸讳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佛教界逐步失去了知识界精英和思想界领袖的地位。僧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呈江河之势,每况愈下,明清以降,渐渐成为“弱势群体”。僧人们不仅无法掌握世俗的各种文化知识,甚而对佛教自身的经典义理、修行方式都懵懂蒙昧,知之不详。即便到了现在,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法师出家的因缘各有不同,有些人爱乐幽栖,喜好独居,以解脱世间、清净六根为志意,出离心重而利他心轻,或者纵有利他之心,却苦于利他乏术。这对于提高僧众的地位和扩大佛教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有鉴于此,佛学院不仅应提高僧众的弘法本领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学僧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成为优秀弘法人才的同时,也成为深受社会尊重的有用之才。

  佛教不是逃避社会责任的地方,也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世外桃源,要想续佛慧命,使正法永住,佛光普照,不作最后断佛种人,就必须长在世间众生之中转动佛教的*轮。那些有幸跨进佛学院殿堂的学员们,一定要珍惜这次深入学习的机遇,在学好佛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学好各种世俗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使佛法融入到世法之中,从而能真正的普度众生、利乐人天。

  3.学修结合

  佛学院应提倡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钻研、尊重知识的学风,使佛学研究和宗教修行密切结合起来,千万不能以自家实修功深而轻视佛学研究。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不仅表现为典雅优美的经论,美轮美奂的寺院,庄严肃穆的雕塑,源远流长的文化,还表现为一种真切笃实的修行。前者为佛学,即佛教的音乐、美术、建筑、雕塑、历史、哲学等,其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佛教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广阔的思想视野。后者则是学佛,即学习佛的持戒精严、智慧无边、利乐有情、普度众生。尽管佛学和学佛各有侧重,但不能否定二者又是统一的。深入佛学必然具有学佛的思想或者行为,学佛也必须具有佛学的指导。钻研佛学而不知学佛,无异买椟还珠,得小遗大;学佛而无佛学指导,则无法保证所学为佛道而非邪外。

  现在问题是,有些僧人自觉不自觉地以实修自矜,谓他人空读经论,将佛学和修行割裂开来。我们知道,有些学者即便不能从终极意义上认同佛教,但都不否认佛教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发生了良好的影响。一些人识不及此,动辄以学者们的研究仅是一种组织概念、考证历史的“戏论”而不予重视。现在教内人才匮乏,僧众素质不高,佛教教育的开展如没有世俗学者的推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仅以数食不饱目之的话,恰使自己错过了熏修佛法的大好机缘。对那些佛教学者,天天都对佛教的经典口诵心惟,如果说从来都未与其内心产生相应,都是一种说食数宝的行为,不免低估了佛教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无法解释这些人穷年累月竭力从事于与自心不相应的事情。

  佛学院的修学应是在“学”中“修”,这样的“修”才会有所依循,无所偏颇;在“修”中“学”,这样的“学”才会有所落实,使道不虚行。如果自矜为修行真实,谓学者们空读经论,无此受用,久而久之,必成空腹高心,于法无益,于己反损。

  4.内外接轨

  佛教教育应该与与世俗的国民教育的接轨,应该采取世俗的学术方式,对此我们姑且称之为内外接轨。

  以佛学院为主体的佛教教育不是世俗教育,佛学院也不是国民教育体系所属的大专或职技院校,但至少在形式上,佛教教育、佛学院应与国民教育、大专院校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如,佛学院分为初、中、高级以及研究生等多个档次,采取考试录取的招生办法和分科教学、课堂讲授、学期考核的教学方式,学僧们完成一定学时,经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专科、本科或研究生文凭,在教内比照国民教育的学历享受相应的待遇,有些学僧通过在佛学院接受教育,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学术素养,以此为起点,考录为国内外名牌大学文、史、哲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等。这种接轨可以为学僧的多向度发展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民教育的某些不足,也为佛教教育的发展打开广阔天地。

  佛学院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佛学研究水平,以之为提高佛教教育水平的推进器。近代以来,在西方科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学术广泛应用西方学科的分类体系,实现了学术范式的转换,中国固有的儒、佛、道三家的区别,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被置入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虽然有人对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表示过忧虑,但其优点和长处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一种排山倒海之势,很快就席卷了整个中国学术界。首先是教外的学者,运用这种范式研究佛教,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佛教也因此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接着是教内的学者,也自觉地以文、史、哲、社会学等学术范式清理自家典籍,审视自身存在,由此形成了一门显学——佛学。这可以说是佛教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住世方式。

  当代的佛教教育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佛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尚有待于实现真正的有机整合。佛教界的领袖们应站在正法久住、*轮常转立场上,以圆融万法的智慧,积极引导佛教教育各项事业的大力开展,佛教界上下也要同心协力,共襄盛举,使这一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能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走向新的辉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