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发布时间:2019-10-20 10:07:10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王,名长寿王。他聪明睿智,无事不知。不过,虽然长寿王善于刀剑之法,国中库藏却缺乏宝藏与财货,四部兵众也不充足,能堪当辅佐的臣子亦为数不多。当时,波罗?国的君主名梵摩达王,勇勐健壮、战无不胜,国中库藏满是钱财、七宝,不仅四部兵众充足,而且辅臣众多。有一天,梵摩达王想着:「这个长寿王没有什么大臣辅佐,加以国库空虚,缺乏珍宝,现在正是攻佔其国的好时机。」于是,梵摩达王率领大军,前往攻伐。

  当长寿王得知邻国兴兵的消息后,自忖:「我虽然没有七宝、财货、辅臣,四部兵众也比不上梵摩达王的兵众,然而只凭我一己之力,其实就足以击溃敌方众军。但如此一来,所杀害的众生,也将不计其数。我不能为了一世的荣耀而成为永世的罪人。如果我今天离开舍卫城,便能消弭这场战争。」于是,他在没知会任何佐臣的情况下,带着第一夫人及一位侍从离开舍卫城,遁入深山。次日,当舍卫城的大臣、人民不见长寿王时,便派遣使者到梵摩达王所在之处,对大王说:「请大王治理此地,长寿王现已不知去向。」梵摩达王于是入城统理迦尸国。

  长寿王的夫人怀了身孕,産期在即。有一天,夫人梦见自己在城中生产,于黎明时,四週围绕着手拿五尺长刀的四部军队,她在无人辅助下独自分娩。夫人从梦中惊醒后,将梦境告诉长寿王,大王对夫人说:「我们身处深山之中,如何能在舍卫城内的都市中生产呢?你只能像野鹿般,在这森林中产子。」夫人回答:「我知道,但假如我不能依着梦境生产,就会死去。」长寿王闻言,只好在夜里,换衣乔装,潜入舍卫城。

  长寿王有一位大臣,名善华,对大王极为忠诚,有小事出城,因而见到长寿王进城。善华大臣久视王后,嘆息流泪,便自离去,沿着楼阁间的道路而走。长寿王便跟随那位大臣,在屏处对他说:「不要出声!」大臣回答:「是!不知大王有何指示呢?」长寿王说:「我的夫人昨夜梦见她于都市中生产。在四週围绕着四部兵众之中,产下极为庄严的男婴。假若不能依着梦中情境分娩,七天之内,夫人将会死亡。」大臣回答:「我能如大王的教敕筹办此事。」说完,二人便分头离去。

  之后,大臣便进宫觐见梵摩达王。抵达王宫后,对王说:「七日之中,臣想检阅大王的军众──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计算共有多少兵众。」于是梵摩达王敕令左右:「就依善华所说,儘快集合兵众。」善华大臣于是在七天之中,聚集兵众,进驻舍卫城。夫人在七日内,来到市中心。善华大臣从远处见夫人到来,说道:「太好了,夫人,现在正是您生产的时候。」夫人看到四部兵众后,心里非常欢喜,立刻令左右侍从张开大帷幔,于日出时,便产下了一个端正无双,世所希有的男婴。夫人抱着婴孩回到山林中,长寿王遥见夫人抱着儿子回来,便说道:「希望我儿能得长寿,受命无极。」夫人对王说:「请大王为小儿取名。」长寿王便为太子命名为长生。

  长生太子年至八岁时,长寿王因小事进舍卫城,昔日臣子劫比看见王入城,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他后,便往至梵摩达王宫中,对王说:「大王!这实在太放肆了!长寿王现在竟然在此城中。」王听后怒不可遏,随即下令左右,前往搜捕长寿王。左右大臣便带着劫比四处搜寻。这时,劫比在远处认出了长寿王,以眼神暗示大臣说:「此人就是长寿王。」大臣便向前捉拿他,并押送到梵摩达王面前,对王说:「大王,这人就是长寿王。」此时,举国人民都知道长寿王被捉的消息。

  夫人听见长寿王已被梵摩达王所捉的消息后,便想着:「我现在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宁与大王一同赴死!」夫人于是带着太子来到舍卫城,对他说:「从今以后,你要自求活路!」长生太子听了之后,沉默不语。夫人直接前往梵摩达王处所,王远见夫人前来,极为欢喜,立即命令大臣:「将夫人和长寿王,游街示众后,斩成四段!」大臣们奉王之命,将长寿王及夫人五花大绑,绕行舍卫城,使数万人民见之。城民见到此景,莫不感到悲伤心痛。

  长生太子藏身于大众中,见到父母被牵往至街道即将被斩杀时,脸上亦不敢显露任何表情。长寿王回头向长生所在的位置说:「长生啊!你要知道:莫见他人长,莫见他人短。并以偈语劝诫:『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

  听到长寿王所说,几位大臣相互说道:「这长寿王真是愚昧,竟在我们面前说这偈语?长生又是谁?」

  长寿王对诸臣说:「我并不愚惑,只有智者才能明了我所说的话。诸位贤者当知,以我一人之力,就足以杀死百万人,但我想到如此一来,必会造成不计其数的伤亡,我不能为了今世之生而造业,让自己在歷世中受罪,怨怨相报无有止息。自古以来,唯有无怨才能战胜怨仇,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

  诸臣将长寿王和夫人送到街道斩作四段之后,便行离去,回到各自的住所。长生太子等到日落黄昏时,将父母遗体火化之后才离去。当时,梵摩达王在高楼上远远看见一个孩子火化长寿王和夫人的遗体,勅令左右:「那个孩童必定是长寿王的亲眷,你们快去将他逮捕回来!」众臣民随即前往捉拿。还没抵达之时,长生太子早已离去。

  顿失双亲的长生太子当时心想:「梵摩达王杀我父母,又侵佔我国土,我一定要为父母报仇雪恨!」于是,他到琴师住所,表明想拜师学琴。琴师问他:「你姓什么?父母住在哪裡?」长生回答:「我没有父母,一直住在舍卫城中,父母早亡。」琴师说:「你想学琴的话,我就教你吧!」便收他为弟子。

  长生太子天资聪颖,才学几天就能够弹琴歌唱、通晓音律。于是,他抱着琴来到梵达摩王皇宫饲养大象的厩舍中,在无人出入时独自弹琴,并清唱高歌。有一天,梵摩达王在高楼上听到琴音及歌声,便问左右侍臣:「是谁在象廐中独自弹琴歌唱?」侍臣回报:「是舍卫城的一个小儿在那裡自弹自唱。」大王告诉侍臣:「你明天将他带来这裡弹唱,我想见见他。」隔日,长生被带到梵摩达王的面前,大王问他:「昨夜是你在象廐中弹琴吗?」长生回答:「是的,大王!」梵摩达王说:「你今后可以陪在我的身边,为我弹琴歌舞,我会供给你衣食。」

  长生太子于是在大王前,为王弹琴歌舞。由于其技艺极为精妙,梵摩达王听此琴音,心大欢喜,便告诉长生太子:「以后就由你来为我掌管收藏的珍宝。」长生太子接下这个任务后未曾有任何失误。他凡事顺从大王的心意,与王说话时,先笑而后说话,深得梵摩达王的信任。不久,梵摩达王又告诉他:「你这个人极为聪明,从今日起,让你来管理皇宫内务。」长生太子便在内宫中,教授后宫艺妓弹琴,也教她们骑乘象马的技术,对宫内的事务无事不知。

  有一天,梵摩达王想出城外娱乐,便指示长生调遣庄饰着宝羽的车辇。长生太子安排好宝羽车,并为大象配上由金银打造的鞍辔之后,回来对王说:「马车已备妥,请王上御辇。」梵摩达王乘坐宝羽之车,由长生驾车,在四部军队的护卫下离开舍卫城。

  此时,长生太子驾着车,远离扈从的卫兵。不久,梵摩达王问长生太子:「随行的士兵到哪去了呢?」长生回答:「臣也不知道他们在哪裡。」王说:「在这裡停一会,我有点疲倦,想休息一下。」长生太子依言停车,让王休息。在此时,军众尚未到来,梵摩达王枕着太子长生的膝盖入眠。长生太子看见王睡着,心想:「此王是我最大的仇人,他杀我父母,更侵占我的国家,现在不报仇,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现在就要断他的命根!」长生太子右手拔剑,左手摸着大王的头髮,顿时,他想起父王临命终时曾告诉他:「长生啊!你要知道:莫见他人长,莫见他人短。并以偈语劝诫:『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心想:「我还是放下仇恨吧!」便将剑收起。但是接着又想:「这王是我最大的仇人,他杀我父母,又侵占我的国家,今日不报仇,何日才能报?我现在必须断了王的命根,才能报仇!」但随即又想起父王的叮咛:「长生啊!你要知道:莫见他人长,莫见他人短。并以偈语劝诫:『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自思:「我还于放下仇恨吧!」再度将剑收起。

  就在此时,梵摩达王梦见长寿王之子长生太子,要杀害他,便从梦中惊醒。长生太子问道:「大王怎么会如此惊恐?」大王回答:「我刚才睡觉时,梦到长寿王的儿子长生太子拔剑要杀我,所以惊醒。」长生太子思忖:「大王已经知道我是长生太子了。」立即右手拔剑,左手捉住他的头髮,对王说道:「我正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太子。你是我最大的怨敌,杀我父母,夺我国家,现在不报仇,更待何时?」梵摩达王马上向太子求饶:「我的命在你手上,希望你能放下仇恨,放我一条生路!」太子说道:「我可饶你一死,但王必然不会留我性命。」大王回答:「只要你手下留情,我一定不会杀害你的!」于是,长生太子和大王一同作誓:「相互救济,绝不加害对方。」长生太子因此饶大王一命。梵摩达王于是对长生太子说:「请太子还是为我驾宝羽之车,回到国内。」太子即驾着宝车,与王二人,回到舍卫国。

  梵摩达王召集群臣,问道:「假使众卿见到长寿王的太子,会如何对待他呢?」其中有大臣说:「应当斩断其手脚!」或有人说:「把他的身体截成叁段!」或有人说:「把他抓来杀死!」那时,长生太子正意端坐在大王身边,思惟这些话。这时梵摩达王以手握着长生太子,告诉大众:「此人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太子,你们不要再说那些话了。长生太子饶我一条活命,所以我也会保全他的性命。」殿内众臣听到大王这番话,无不惊嘆:「大王和太子真是太奇特了!竟然能够放下心中的怨恨而不报仇!」

  梵摩达王这时问长生:「你塬本可以杀死我,为何愿意放过我,又决定不杀我?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因缘,我想听听看。」太子回答:「大王!您仔细听着。我的父王临终前曾嘱咐我:「长生啊!你要知道:莫见他人长,莫见他人短。并以偈语劝诫:『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

  当时众臣听我父王这么说,相互说道:『实在是狂惑,讲出这些话。长生究竟是谁?』我父长寿王回答:『你们要知道,有智慧的人才能明白这些话。』我那时回想起父王所说的话,所以才留大王的性命。」梵摩达王听到太子所说,对于太子能够奉持亡父的教敕,无有违背,甚感惊奇与讚嘆。

  梵摩达王对太子说:「你方才所说的话,我还不是很了解,可否再进一步解说,让我心开意解?」长生太子回答:「大王!您仔细听!您杀了长寿王,那么长寿王极为亲信的众臣,也必定会取大王的性命。如此一来,大王所有的臣佐也会设法杀害长寿王的亲信,怨怨相报,永无断绝。想要中止怨结,唯有停止报復。我因为观察其中义理,所以我才没有杀害大王。」梵摩达王听到这些话,极为欢喜,也了解长生太子极为聪明,才能广为解说其义。

  此时,梵摩达王向长生太子忏悔:「是我的罪过,杀害了长寿王!」他取下皇冠为太子戴上,并把女儿嫁给长生太子,归还舍卫国土、人民,由长生太子统领国城,梵摩达王则回到波罗?国。

  佛陀开示:「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过去诸王间有着共同的常法,虽然相互竞争,还是会彼此容忍,不会相互杀害。更何况诸位比丘,以坚固信心,出家学道,捨离贪欲、瞋恚、愚痴心,何能诤竞而不和合,不互相忍让而不知忏悔、改过?诸位比丘!你们应当以此因缘,知道争斗是不合宜的行为。你们有共同的导师、同参,如水与乳般交融,切勿相互斗争、责备。」

  最后,世尊宣说法偈:「无鬪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

\

  所以,比丘们!应当修忍辱行,要这么去习学。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六(高幢品第二十四之叁)》

  省思

  《六祖坛经》云:「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一念执着是轮迴的苦因,一念慈忍便是解脱的开始。以怨报怨,轮迴无有止息;以宽容之心放下怨仇,便能中止恶业的循环。倘能进一步了达缘起性空、怨亲平等,契悟本具的清净自性,便能于一切无患,为诸佛所称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